合格考真题汇编3物质的量
(22·23下·黑龙江·学业考试)
1.下列物理量与其单位符号相对应的是
A.质量-K B.时间-g C.物质的量浓度-mol·L-1 D.温度-s
(22·23下·温州·学业考试)
2.下列物理量对应的单位符号正确的是
A.质量: B.阿伏伽德罗常数:
C.摩尔质量: D.气体摩尔体积:
(22·23·广东·学业考试)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摩尔是基本物理量之一 B.0.012 kg C 1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
(20·21·江苏·学业考试)
4.H2O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H2O的摩尔质量为
A.10 B.18 C.10g·mol-1 D.18g·mol-1
(22·23·云南·学业考试)
5.磷酸奥司他韦常用于甲型或乙型流感的治疗。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1mol磷酸()所含氧原子数目为
A. B.3 C.4 D.8
(22·23下·黑龙江·学业考试)
6.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A。1mol Cl2含有的原子数为
A.0.5NA B.NA C.1.5NA D.2NA
(22·23·鞍山·学业考试)
7.将5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mol/L B.0.03mol/L C.0.05mol/L D.0.04mol/L
(22·23·四川·学业考试)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molCH4中含有H的数目为
A.NA B.2NA C.3NA D.4NA
(22·23·四川·学业考试)
9.室温下,将50mL0.3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15mol/L B.0.03mol/L C.0.05mol/L D.0.1molL
(22·23下·雅安·学业考试)
10.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两种气体,不相同的是
A.气体的分子数目 B.气体中碳原子数目
C.气体的质量 D.气体的物质的量
(22·23·四川·学业考试)
11.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1mol H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36.5g/mol B.体积为22.4L
C.原子数为 D.溶于1L水得到1mol/L的盐酸
(22·23·广东·学业考试)
12.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A.0.1 mol·L-1 NH4Cl B.0.5 mol·L-1 CaCl2
C.1.0 mol·L-1 AlCl3 D.2.0 mol·L-1 HCl
(22·23下·天津·学业考试)
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的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C.8gCuO与足量充分反生成Cu,则转移的电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44.8L水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22·23·河北·学业考试)
1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 g 所含分子数为
B.1 mol/L的NaCl溶液中含的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22.4 L 所含原子的数目为
D.5.6 g Fe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
(22·23下·山西·学业考试)
15.宏观物质的计量与微观粒子的计量间可通过物质的量联系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是
B.的体积是
C.含有的分子总数约为
D.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3·24上·辽宁·学业考试)
16.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的质量是2g/mol
B.常温常压下,中含有1molO
C.中约含有个
D.1mol/L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1mol
(22·23下·浙江·学业考试)
17.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个NH3的质量为17g B.1molHe含有2NA个电子
C.1molO3含有3NA个原子 D.NA个CO2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
(22·23·北京·学业考试)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4 g 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常温常压下,1 mol 的体积约为22.4 L
C.1 mol 约含有个氧分子
D.1 L 0.1 mol·LNaCl溶液中含有0.1 mol
(22·23·广东·学业考试)
19.食醋是生活中常用调味品。某品牌食醋中的乙酸(分子式为C2H4O2,相对分子质量为60)含量为3.0 g/100 m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A.30 g/L B.3.0 g/L
C.5.0 mol/L D.0.50 mol/L
(22·23·广东·学业考试)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的摩尔质量是18 g
B.常温常压下,16 g CH4含有10 mol e-
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所含的分子数为3.01×1023
D.将5.85 g NaCl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20·21下·辽宁·学业考试)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1molN2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
C.Fe的摩尔质量是
D.溶液中约含有个
(20·21下·辽宁·学业考试)
22.表为某人体检报告的部分项目检查结果,其中表示下列三项指标的物理量是
序号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检查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8 *尿素 Urea 4.18 m mol/L 2.78~7.14
19 *葡萄糖 Glu 5.1 m mol/L 3.9~6.1
20 *尿酸 UA 310 μ mol/L 210~416
A.质量分数 B.溶解度 C.物质的量浓度 D.摩尔质量
(22·23·湖南·学业考试)
23.已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Mg约含有个镁原子 B.标准状况下,18g 的体积约为22.4L
C.1mol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D.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20·21·山东·学业考试)
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A.的摩尔质量为
B.所含钠离子数为
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D.40g NaOH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2·23下·乌鲁木齐·学业考试)
2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
B.1molNaHCO3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1molFe与足量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2·23·四川·学业考试)
2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8 g氮气含有的氮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A
C.1mol 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2 NA
D.0.5 mol/L Fe2(SO4)3溶液中,的数目为1.5 NA
(22·23下·云南·学业考试)
27.10g 固体与过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是 mol。
(3)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是 L。
(22·23下·浙江·学业考试)
28.2.7g纯净的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铝片的物质的量 。
(2)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 。
(22·23下·浙江·学业考试)
29.四氧化三铁(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可作催化剂、磁记录材料等。Fe3O4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
(1)低碳铁皮与稀硫酸反应时,会形成许多微小原电池。
①形成原电池时,Fe作 。
A.正极 B.负极
②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检验步骤1得到的FeSO4溶液中是否存在,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KSCN溶液 B.KMnO4溶液 C.稀硝酸 D.BaCl2溶液
(3)实验室测定FeSO4溶液的浓度,常用K2Cr2O7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现称量2.940gK2Cr2O7()固体,配制成K2Cr2O7标准溶液。
①称量时,需用到的仪器有 。
②根据计算,选用的容量瓶规格应为 。
A.100mL B.250mL C.500mL D.1000mL
(4)步骤2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制备时,先打开止水夹,通入N2一段时间;再关闭止水夹,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
止水夹关闭前后,通入N2的作用分别为 、 。
(5)步骤3的反应原理为:。反应中每消耗34gH2O2,转移的电子数为 。
(6)步骤4在不同时刻得到的Fe3O4粒径大小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过程中,Fe3O4不易形成沉淀,结合上图分析原因 。
②写出一种可使Fe3O4较快形成沉淀的方法 。
(22·23·上海·学业考试)
30.常温下ClO2为气体,具有强氧化性,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可作为自来水的消毒剂与食品漂白剂。ClO2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第一步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第二步,将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亚氯酸钠(NaClO2)的干燥管,可吸收Cl2并生成ClO2.现往足量NaClO3中通入56LHCl(标况)气体制ClO2,请计算:
(1)通入的HCl气体物质的量为 mol。
(2)至少需要NaCl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3)通过两步制备共产生ClO2质量为 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质量的单位为克、千克、毫克等,符号为:g、kg、mg,A错误;
B.时间的单位是时、分、秒等,符号为:h、min、s,B错误;
C.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为摩尔每升,符号为:mol·L-1,C正确;
D.温度的单位为开尔文、摄氏度等,符号为:K、℃,D错误;
故答案选C。
2.D
【详解】A.质量单位为g或kg,A错误;
B.阿伏伽德罗常数为6.02×10-23-1,B错误;
C.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C错误;
D.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摩尔是“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单位,故A错误;
B.1mol任何微粒均含有与0.012kg C 12所含碳原子数相同的微粒,即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故B正确;
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C正确;
D.使用摩尔这一单位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故D正确;
故选A。
4.D
【详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16=18,当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分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答案为:D。
5.C
【详解】1个H3PO4分子中含有3个H、1个P、4个O,因此1mol磷酸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4NA,故C正确;
答案为C。
6.D
【详解】一个Cl2分子由2个Cl原子构成,1mol Cl2分子含有2mol Cl原子,故含有2NA个Cl原子,答案选D。
7.C
【详解】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根据稀释前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变,c×500mL=50ml×0.5mol/L,c=0.05mol/L,故选C。
8.D
【详解】1个CH4中含有4个H原子,故1molCH4中含有H的物质的量为4mol,数目为4NA,故选D。
9.B
【详解】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到0.05L×0.3mol/L=c×0.5L,c=0.03 mol/L,选项B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0.C
【详解】A.CO、CO2都是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二者的分子数目相同,A正确;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两种气体,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由于物质分子中都是含有1个C原子,故两种气体中碳原子数目相同,B正确;
C.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两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则根据m=n·M可知两种气体的质量不相等,C错误;
D.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则相同体积的CO和CO2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根据N=n·NA可知:二者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1.C
【详解】A. 摩尔质量为36.5g/mol,1mol HCl质量为1mol×36.5g/mol=36.5g,A错误;
B. 未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则体积不一定为22.4L,B错误;
C. HCl为双原子分子,1mol HCl含2mol 原子、原子数为,C正确;
D. 溶于1L水后溶液体积不为1L,得不到1mol/L的盐酸,当溶液体积为1L时得到1mol/L的盐酸,D错误;
答案选C。
12.C
【详解】4个选项中c(Cl-)分别为0.1 mol·L-1;1.0 mol·L-1;3.0 mol·L-1;2.0 mol·L-1;
故选C。
13.C
【详解】A.的物质的量为:,中含10个电子,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含电子数为,故A错误;
B.没有告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含有数目,故B错误;
C.8gCuO的物质的量为,0.1molCu足量充分反生成Cu,转化电子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的电子数为,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D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A.16 g 所含分子数为 ,故A错误;
B.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1 mol/L的NaCl溶液中含的数目,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 L 所含原子的数目,故C错误;
D.Fe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5.6 g Fe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故D正确;
选D。
15.C
【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应为“”,A错误;
B.未指明在标准状况下,B错误;
C.,则分子数为6.02×1023,C正确;
D.的浓度应为,D错误;
故答案为:C。
16.C
【详解】A.的质量是2g,选项中单位不对,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此时水为非气态,且在非标准状况下,中含有O大于1mol,故B错误;
C.中约含有=个,故C正确;
D.1mol/L的NaOH溶液中,由于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答案为:C。
17.D
【详解】A.NA个NH3的质量为=17g,A正确;
B.He是2号元素,核外有2个电子,故1molHe含有1mol×2×NAmol-1=2NA个电子,B正确;
C.1molO3含有1mol×3×NAmol-1=3NA个原子 ,C正确;
D.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题干未告知CO2所处的状态,故无法知道其体积,D错误;
故答案为:D。
18.B
【详解】A.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44g二氧化碳恰好为1mol,A正确;
B.常温常压下,氮气的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1mol氮气的体积大于22.4L,B错误;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约为,1mol氧气中约含有个氧气分子,C正确;
D.由可知,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D正确;
故选B。
19.D
【详解】某品牌食醋中的乙酸含量为3.0 g/100 mL,则在100 mL溶液中含有3.0 g醋酸,其物质的量是n(C2H4O2)=,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故合理选项是D。
20.B
【详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应为g·mol-1,A错误;
B.电子数n(e-)=n(CH4)×10=×10=10 mol,B正确;
C.气体不是标准状况,无法计算,C错误;
D.计算浓度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D错误;
故答案为:B。
21.C
【详解】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不确定其体积,A错误;
B.1分子氮气中含有2个氮原子,1molN2中含有的原子数约为2×,B错误;
C.Fe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Fe的摩尔质量是,C正确;
D.没有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其钠离子的物质的量,D错误;
答案选C。
22.C
【详解】三项指标的物理量均为物质的量与体积的比值,为物质的量浓度,故选C。
23.A
【详解】A.1mol Mg约含有个镁原子,选项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18g 即1mol水的体积不是22.4L,选项B错误;
C.1个中含有2个O原子,1mol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选项C错误;
D.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24.D
【详解】A.氧气是双原子分子,摩尔质量为32g/mol,故A正确;
B.0.5mol硫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个数为0.5mol×2×NAmol—1=NA,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44g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mol=22.4L,故C正确;
D.40g氢氧化钠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大于1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l/L,故D错误;
故选D。
25.C
【详解】A. 1分子水中含有8个中子,18gH2O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中子数为8NA,故A错误;
B.1molNaHCO3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故B错误;
C.标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mol氧分子,个数为NA,故C正确;
D.1molFe与足量Cl2反应,生成Fe3+,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故D错误;
答案为C。
26.C
【详解】A.28 g氮气含有的氮原子数为 ,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H2O是液体,22.4 L H2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B错误;
C.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1mol Fe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 2 NA,故C正确;
D.没有明确溶液体积,不能计算0.5 mol/L Fe2(SO4)3溶液中的数目,故D错误;
选C。
27.(1)CaCO3+2HCl=CaCl2+H2O+CO2 ↑
(2)0.2
(3)2.24
【详解】(1)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2)10g 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碳酸钙物质的量的2倍,即0.2mol;
(3)结合第2问分析可知,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碳酸钙的物质的量,即0.1mol,其在标准状况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
28.(1)0.1mol
(2)3.36L
【详解】(1)2.7g纯净的铝片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铝片全部反应完,则参加反应的铝片的物质的量=;
(2)由方程式可知,,标准状况下,生成氢气的体积=0.15mol×22.4L/mol=3.36L。
29.(1) B A
(2)A
(3) B D
(4) 为了排尽装置中空气,避免被氧化 将溶液挤压入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
(5)2NA
(6) 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属于胶体,具有介稳定性,不易形成沉淀 加热或加入电解质
【详解】(1)低碳铁皮与稀硫酸反应时,会形成许多微小原电池①形成原电池时,活泼金属Fe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②反应过程中,H+在正极发生得电子反应,电极反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
(2)检验步骤1得到的FeSO4溶液中是否存在,可选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
(3)①称量时,需用到的仪器电子天平;
②2.940gK2Cr2O7()物质的量,要配制成K2Cr2O7标准溶液,则所配制溶液体积:,则容量瓶规格1000mL;
(4)止水夹打开时,通入N2目的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空气,避免被氧化;关闭止水夹目的是为了将溶液挤压入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沉淀;
(5)消耗34gH2O2对应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反应可知转移电子数为2NA;
(6)根据图像可知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属于胶体,具有介稳定性,不易形成沉淀;通过加热或加入电解质的方法可使胶体聚沉,快速形成沉淀;
30.(1)2.5
(2)1.25
(3)168.75
【详解】(1)标准状况下56LHCl的物质的量为56L÷22.4L/mol=2.5mol。
(2)已知参与反应的HCl有2.5mol,根据反应方程式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至少需要NaClO3的物质的量为1.25mol。
(3)第一步反应制取ClO2为1.25mol,生成Cl20.625mol,第二步NaClO2与氯气反应生成ClO2,反应方程式为2NaClO2+Cl2=2ClO2+2NaCl,第二步反应生成ClO21.25mol,则两步反应共产生ClO2的物质的量为2.5mol,质量为2.5mol×67.5g/mol=168.75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