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单元同步训练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单元同步训练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20:4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单元同步训练卷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均一稳定且是混合物,碘酒属于溶液
B.浓硫酸、氢氧化钠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2.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除去氯化钡中的氢氧化钡,加适量稀硫酸
B.分离CaO和Ca(OH)2,加入适量的水过滤,蒸发
C.加热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BaSO4 BaCO3 足量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O2 HCl 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
C MgSO4溶液 H2SO4 加入过量的Mg(OH)2,过滤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4.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复分解反应
B.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中和反应
C.美丽溶洞的形成;;化合反应
D.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复分解反应
5.海洋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碱”体现了化学科学在改造物质中的智慧。下图是某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得到的产品有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物质
B.该流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使用
C.母液是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
D.氨气在制碱过程中作用是使溶液显碱性,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6.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蒸馏水
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的变化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区别NaOH溶液和溶液 探究NaOH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 干燥气体
A.A B.B C.C D.D
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和NaOH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到稀溶液中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和
C.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9.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中和反应 B.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n点表示的溶液中和微粒数目相同 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取样,滴加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B 鉴别NaCl溶液和NaOH溶液 取样,滴加CuSO4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
D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A.A B.B C.C D.D
1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下列有关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
B.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指数越大则空气质量越好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以防污染
1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CO3溶液,再过滤
C NaCl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 CaCl2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13.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正确的一项是
A.化学与环境 B.化学观念
①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②施用化肥可能会引起水体污染 ①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②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化学实验记录 D.化学与生活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铜粉 ②用量筒量取的水 ①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②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
A.A B.B C.C D.D
14.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三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A.用pH试纸精准测定该饮料pH 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 D.碳酸氢钠()属于盐
15.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到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黄铜片(铜锌合金)与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有刻痕 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大
B 往放有少量锌片、铜片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锌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 向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溶液的pH变大 硫酸和氧化铜发生反应
D 取硝酸钾固体少量,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未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氮肥与碱作用都无刺激性气体产生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
16.补全下列实验报告。
序号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1) 验证一定温度下NaCl不能无限溶解 先①加入30g NaCl ②再加入 g NaCl (已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①中固体完全溶解,②中固体未完全溶解 一定温度下,NaCl在一定量水中不能无限溶解
(2)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①中无明显现象,②中溶液变浑浊
(3) 右侧集气瓶中木条先熄灭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17.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一:用冲洗后未擦干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会导致测得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实验二: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盐酸,蜡烛火焰熄灭,灭火的原理是 。
(3)实验三:将实验所得液体静置,说明乙醇能溶于水的现象是 。
(4)实验四:20℃时,将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甲后,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固体甲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18.在初三年级“知水善用”项目式学习成果发布会上,冉冉同学分享了他的研究报告。
(1)《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水蒸气经阳光、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此过程体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此变化属于 变化。
(2)水在化学实验中有多种用途。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①实验中水作溶剂
B.②实验中水提供热量、隔绝空气
C.③实验中水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D.④实验中水作反应物,证明水由水分子组成
(3)水还可以鉴别物质。下列物质能用水鉴别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 B.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C.食盐、蔗糖、纯碱 D.硫酸铜、碳酸钙、硝酸钾
(4)水是生命之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据报道,有人将整箱新生产的矿泉水倾倒入河里,美其名日“放生”矿泉水。请你从爱护水资源角度对这一行为作出评价 。
19.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塞,瓶口会冒出白烟
B.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常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碳酸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和补钙剂
(2)某同学在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如图甲所示)

①孔穴3中溶液变红,则甲溶液是 。
②孔穴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以上实验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填空穴编号)。
(3)如图乙是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t1℃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aCl固体分别溶于水中,都恰好配制成饱和溶液,KNO3需要水的质量比NaCl更 (填“多”或“少”)。
20.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巨著。书中有如下记载:
(1)明矾(KA1(SO4)2·12H2O)可用于净水。明矾含有 种非金属元素,它溶于水形成的溶液的阴离子是 (填微粒符号)。
(2)“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即成黄铜”,其中铜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3)“勤农粪田,多方以助之………….”。为促进稻谷生长,现在多使用化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KCl B.(NH4)2HPO4 C.(NH4)2SO4
(4)利用炉甘石可以冶炼锌,如图是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锌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

(5)硝石也是制造黑火药的主要原料,其反应原理为:,其中X的化学式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B
6.C
7.B
8.D
9.C
10.B
11.C
12.A
13.D
14.A
15.D
16. 大于6 ①中是氢氧化钠溶液、②中是碳酸钠溶液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17.(1)偏大
(2)隔绝氧气
(3)溶液呈均匀红色,不分层
(4)NaOH/CaO
18.(1)物理
(2)D
(3)AD
(4)浪费水,浪费能源等
19.(1)AB
(2) 紫色石蕊溶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4、5、6
(3) KNO3 少
20.(1) 3/三
(2)原子
(3)B
(4) 30 65.38
(5)CO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