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训练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20:4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单元训练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中,其中能“随时控制气体产生与停止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2.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炭黑可制成油墨
②干电池里的电极是由石墨制成的
③活性炭可在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
④制糖工业中用C60脱色制白糖
⑤金刚石可用来切割大理石
⑥用炭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④⑥ D.①②③⑤
3.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向充满CO2的锥形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C.关闭K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
4.某同学在做“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探究和创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上三个实验均可以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B.图二实验中,吸气时应打开 b,关闭 a;呼气时应该打开 a,关闭b
C.图三实验中,球型干燥管可以防止水倒吸,吸气或呼气时都可以不需要关闭 c、d处
D.图三甲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5.学习化学要正确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铁制品锈蚀、CO2制汽水的过程都没有包含化学变化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不同,是由于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由水和二氧化碳组成
6.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热
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C.都是分解反应
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8.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图,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挤压滴管反应一段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2处澄清石灰水无现象
C.使用该微型装置进行实验,可以节约实验药品 D.稀氢氧化钠溶液可能被吸进微型集气瓶中
9.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相应转化中的其他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反应物Y可以用来检验CO2
C.反应①不属于置换反应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发生反应②
10.金刚石和石墨是常见的碳单质,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的原子大小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1g金刚石和1g石墨所含原子数相同
D.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
11.冬季户外演出时,演员们经常身穿轻薄的石墨烯发热服。此发热服通过USB接口充电后,可让演员在﹣20℃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其中,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导电能力比银更强。下列关于石墨烯说法错误的是
A.能用石墨烯制成隧道掘进机的钻头
B.可用石墨烯制成保险丝
C.石墨烯能够燃烧
D.可用石墨烯制成高压输电线
1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CO2无毒,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较多时,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C.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D.冬天用煤炉火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13.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装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B.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C.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D.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二、非选择题
14.化学实验中,常常要涉及到仪器和装置的连接。

(1)甲、乙、丙装置中都用到了导管、橡皮塞和 。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将甲中导管a端与丙中导管 端相连接(填字母,下同)。
(3)如果实验室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空气应从导管的 端排出。丙装置正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是从导管 端进入,如果用丙装置干燥氧气,容器中的液体是 (填名称)。
15.以 CO2为碳源,与电解水产生的 H2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现了 CO2和 H2转化为 A 或 B 等有机物,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化学式是 。
(2)从图示可以更加直观看出 1 个 CO2分子比 1 个 CO 分子多了 。“结构决定性质”,请你举一例子说明它们在某方面上化学性质的不同 。
(3)在催化剂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由 CO2和 H2反应生成 A 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5)该反应工业化生产后对环境的重要意义是 。
16.(1)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如图结构的碳单质中,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 ;
(2)上海世博会体现的“低碳”亮点主要是降低了 气体的排放;
(3)和都是含碳的氧化物,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例如 (答一点).
17.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的作为与担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一些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观念的重要措施。
(1)二氧化碳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指标性物质。二氧化碳属于 (填“混合物”、“单质”、“氧化物”);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下列燃料在O2中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 (填选项序号之一)。
A.天然气(主要是CH4) B.乙醇(C2H6O) C.肼(N2H4)
(3)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碳中和”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二氧化碳(CO2)可溶于水,不溶于植物油,下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2)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溶液时,他先采用仰视读数为l5mL,后倒出去一部分溶液,剩下溶液采用俯视读数为10mL,则他倒出的溶液实际体积将 (填“大于”或“小于”)5mL。
(3)装置的气密性是保证气体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操作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B. C. 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C
6.D
7.B
8.B
9.B
10.C
11.B
12.B
13.B
14. 集气瓶 e b d 浓硫酸
15. C6H6 1个氧原子 CO有毒,CO2没毒;CO能燃烧,CO2不能燃烧 减缓温室效应;减少化石能源使用
16.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或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17.(1) 氧化物 +4
(2)C
(3)C
18.(1) 将二氧化碳与水隔绝,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出现误差。
没有
(2)大于
(3)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