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考真题汇编4离子反应 练习 2024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全国通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合格考真题汇编4离子反应 练习 2024年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全国通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4 20:3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格考真题汇编4离子反应
1.下列物质既是有机物,又是电解质的是
A.葡萄糖 B.乙酸 C.氯化镁 D.二氧化碳
(22·23下·乌鲁木齐·学业考试)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酒精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
(22·23·四川·学业考试)
3.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CH4 B.CO2 C.KNO3 D.Cu
(21·22·甘肃·学业考试)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C.NaOH和Na2CO3都属于碱 D.C2H5OH和蔗糖都属于电解质
(21·22·宁夏·学业考试)
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21·22·宁夏·学业考试)
6.某工厂排出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则该废水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B. C. D.
(20·21上·福建·学业考试)
7.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 B.Ag+、Mg2+、Cl-
C.H+、Na+、 D.Ca2+、K+、
(22·23·湖南·学业考试)
8.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21·22·甘肃·学业考试)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22·23下·天津·学业考试)
10.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21·22·海南·学业考试)
11.可鉴别K2SO4和KCl两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BaCl2溶液 B.稀盐酸 C.氨水 D.KOH溶液
(21·22·海南·学业考试)
12.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反应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的实质是
A.Na+和NO反应 B.Ag+和Cl-反应
C.Na+和Cl-反应 D.Ag+和NO反应
(23·24·湖北·学业考试)
13.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能用表示的是
A.与溶液反应 B.与溶液反应
C.与溶液反应 D.与溶液反应
(21·22·宁夏·学业考试)
14.下列有关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1·22·甘肃·学业考试)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
B.向氢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
C.将金属钠投入水中:
D.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22·23下·黑龙江·学业考试)
16.下图是某胃药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患者服用后,体内产生二氧化碳是由于离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这两种离子是
碳酸氢钠片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碳酸氢钠片 英文名称:Sodium Bicarbonate Tablcts 【成分】本品每片含碳酸氢钠0.5g,辅料为:药用淀粉、硬脂酸镁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不良反应】中和胃酸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引起嗳气、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多
A.H+和Cl- B.Na+和 C.Na+和OH- D.H+和
(21·22·西藏·学业考试)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
B.铁和稀硫酸溶液反应:Fe+2H+=H2+Fe3+
C.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Cl-+AgNO3=AgCl↓+NO
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22·23·云南·学业考试)
18.下列方程式能表示相应变化的是
A.醋酸在水中电离:
B.海水提溴:
C.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D.将氢氧化钡滴入稀硫酸中:
(22·23下·黑龙江·学业考试)
1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C.钠与水反应:
D.铁与稀盐酸反应:
(22·23·湖南·学业考试)
2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
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C.钠与水反应:
D.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22·23下·浙江·学业考试)
21.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三个图中X、Y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均相同, 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半径大于,所以“●”代表
B.图a为氯化钠固体,在通电情况下不导电说明NaCl不是电解质
C.图b为熔融氯化钠,图c为氯化钠水溶液
D.由图c可判断水合离子中H和O原子的朝向受到离子所带电荷种类的影响
(22·23下·天津·学业考试)
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
B.铜和浓硝酸反应:
C.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2·23·河北·学业考试)
2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盐酸与氨水的反应:
B.铜和稀硝酸的反应:
C.金属钠与水反应
D.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23·24上·辽宁·学业考试)
24.下列操作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离子方程式
A 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B 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C 将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
D 将氢氧化铝投入稀硫酸中
A.A B.B C.C D.D
(22·23·上海·学业考试)
25.实验室提纯粗盐时,将粗盐溶于水后,先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再除去、、等可溶性杂质。
(1)写出NaCl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 。
(2)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加热至70℃左右约2min,冷却后过滤,得到的沉淀有BaSO4、、CaCO3和 。
(22·23上·抚州·学业考试)
26.现有以下物质:①Cu、②、③胶体、④酒精、⑤、⑥稀硫酸、⑦固体、⑧NaOH溶液。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
(2)向③中逐滴滴加⑥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下图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表示离子反应的是 (填字母序号);

(4)有同学认为只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中和反应,请用题中所给物质举个反例反驳上述观点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在标准状况下,a L气体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20·21上·福建·学业考试)
27.为了保护环境,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对含有Fe3+、Cu2+、Ba2+三种金属离子的废液进行处理,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步骤(I)中沉淀A和滤液B分离的操作名称是 ,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Ba2+和 。
(2)步骤(II)中生成的沉淀C是 。
(3)步骤(III)中H2O2把Fe2+转化为Fe3+,H2O2作为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步骤(IV)中Fe3+和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23上·抚州·学业考试)
28.Ⅰ.已知A和B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共含有、、、、、六种离子,向试管B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B中含有的离子为 ;
(2)若向试管A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
(3)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该物质可以用作 (列举一种用途即可),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Ⅱ.甲同学用如下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纯碱。

(4)c中饱和食盐水事先吸收足量的原因是 ;
(5)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0·21·天津·学业考试)
29.某只含有和杂质的粗盐样品,加水得到混合物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在混合物A中先加过量的溶液除去的离子是 ;充分搅拌后,再加过量的溶液可除去的离子是 、 。
(2)在溶液C中加入的足量试剂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操作①和②的分离方法分别是 、 。
(4)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可用气体F与溶液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23下·天津·学业考试)
30.氯、铁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
Ⅰ.“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其有效成分是NaClO。已知某“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0mol/L。
(1)某化学实验小组用该品牌消毒液配制480mL0.20mol/L的NaClO稀溶液,需要此消毒液 mL。
(2)完成上述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还有 。
(3)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氯气反应制备“84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和较多的。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和金属铜。请根据以下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4)操作a的名称为 。
(5)鉴别溶液⑥中的金展阳离子时,应滴加的试剂依次是 ,请写出该鉴别过程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若取2mL溶液⑥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
(7)工业上常用绿矾()处理工业废水中有毒的重铬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中 是还原剂;若消耗,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葡萄糖是有机物,是非电解质,A错误;
B.乙酸是有机弱酸,是电解质,B正确;
C.氯化镁不是有机物,是电解质,C错误;
D.二氧化碳不是有机物,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根据物质类别可判断属于电解质的是氯化钠;
综上A、B、C不合题意,答案选D。
3.C
【分析】电解质是化合物,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详解】A.CH4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CO2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KNO3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离子从而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Cu为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A.K2O是由K、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而不属于盐,A错误;
B.H2SO4和HNO3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阴离子是酸根阴离子,因此二者都属于酸,B正确;
C.Na2CO3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因此属于盐,而不属于碱,C错误;
D.C2H5OH和蔗糖都是由化合物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发生电离而导电,因此二者都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5.A
【详解】A.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为氢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A正确;
B.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为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选A。
6.A
【详解】氯离子与银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答案选A;
7.A
【详解】A.Na+、、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选;
B.Ag+和Cl-会反应生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H+和会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Ca2+和会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A。
8.D
【详解】A.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中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溶液中钠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和会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一水合氨、和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A错误;
B.和会生成氯化银沉淀,B错误;
C.三种离子不能相互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
D.和会生成二氧化碳、和会生成碳酸钙沉淀,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A.、分别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答案为:D。
11.A
【详解】A.BaCl2与K2SO4生成白色沉淀,与KCl不反应,故可以用来鉴别,A符合题意;
B.盐酸与两种无色溶液均不反应,故不能用来鉴别,B不符合题意;
C.氨水与两种无色溶液均不反应,故不能用来鉴别,C不符合题意;
D.KOH与两种无色溶液均不反应,故不能用来鉴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2.B
【详解】化学反应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综上所述B正确;
故答案为:B。
13.D
【详解】A.为强酸,为强碱,两者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A不选;
B.为强酸,为强碱,两者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B不选;
C.为强酸,为强碱,两者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C不选;
D.为强酸,为强碱,两者反应生成难溶性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D选;
故选:D。
14.A
【详解】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NaCl都是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需拆写为离子,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选A;
15.C
【详解】A.碳酸钙是难溶物不能拆开,正确的写法是:,A错误;
B.氢氧化铜是难溶物不能拆开,正确的写法是:,B错误;
C.将金属钠投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正确;
D.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写法是:,D错误;
故选C。
16.D
【详解】该胃药的主要成分是NaHCO3,NaHCO3和胃酸中的HCl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体内产生二氧化碳是由H+和反应生成的,答案选D。
17.D
【详解】A.钠投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铁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应为Fe+2H+=H2↑+Fe2+,故B错误;
C.AgNO3可拆,离子方程式应为Cl- + Ag+=AgCl↓,故C错误;
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18.C
【详解】A.醋酸属于一元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H+,故A错误;
B.题中所给离子不遵守原子守恒,正确的是Cl2+2Br-=2Cl-+Br2,故B错误;
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难溶于水,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发生CaCO3+2H+=Ca2++CO2↑+H2O,故C正确;
D.丢失一个方程式,正确的是Ba2++2OH-+2H++SO=BaSO4↓+2H2O,故D错误;
答案为C。
19.A
【详解】A.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正确,A正确;
B.该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选项中所给出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Fe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答案选A。
20.B
【详解】A.铁与稀硫酸反应应生成正二价亚铁离子,即,A错误;
B.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即,B正确;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即,C错误;
D.碳酸钙为难溶性盐,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即,D错误;
故选B。
21.B
【详解】A.因为Na+的半径小于Cl-的半径,因此“●”代表,故A正确;
B.氯化钠是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固体不导电,故B错误;
C.图a表示固体NaCl,图b表示熔融NaCl的导电情况,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表示NaCl水溶液中的微粒迁移,故C正确;
D.根据异性相吸的原则由图c可判断水合离子中H和O原子的朝向受到离子所带电荷种类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B。
22.D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氯气和溴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答案选D。
23.C
【详解】A.岸水手若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不能拆,稀盐酸与氨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3·H2O+H+=+H2O,A错误;
B.铜和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3Cu2++2NO+4H2O,B错误;
C.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 +H2↑,C正确;
D.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H2O+CO2↑,D错误;
故答案为:C。
24.B
【详解】A.铜与稀硫酸不反应,A项错误;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拆,离子方程式为:,B项正确;
C.将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项错误;
D.将氢氧化铝投入稀硫酸中,离子方程式氢氧化铝不拆,离子方程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25.(1)
(2)BaCO3
【详解】(1)NaCl属于强电解质,溶于水时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2)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会产生BaSO4沉淀,再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会产生沉淀,最后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能产生CaCO3和BaCO3沉淀。
26.(1) ③⑥⑧ ②⑦
(2) 先有沉淀后又溶解 Fe(OH)3+3H+=Fe3++3H2O
(3)C
(4)H2SO4+Ba(OH)2=BaSO4↓+2H2O
(5)
【详解】(1)溶液胶体浊液是混合物,③⑥⑧是混合物,电解质是纯净物,酸碱盐和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②⑦是电解质;
(2)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现象,过量硫酸又会是沉淀溶解,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3)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为包含关系,A是氧化还原反应,B是置换反应,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和置换反应也是交叉关系,因此C代表离子反应;
(4)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是酸碱中和,同时又有沉淀生成,不能用表示;
(5)标准状况下aL二氧化碳气体为mol,氧原子个数为×2NA=b,得出NA=mol-1。
27.(1) 过滤 Fe2+
(2)BaSO4
(3)氧化剂
(4)Fe3++3OH-=Fe(OH)3
【分析】废液中含有Fe3+、Cu2+、Ba2+,加过量铁屑过滤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Ba2+和氯离子,沉淀中有铁和铜;滤液中加入稀硫酸生成BaSO4沉淀,再次过滤后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和氯离子,加过氧化氢,亚铁离子变为Fe3+,再加入NaOH溶液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后的滤液为可排放废水。
【详解】(1)步骤(I)中沉淀A和滤液B分离的操作名称是过滤,由分析可知,滤液B中的金属阳离子有Ba2+和Fe2+。
(2)由分析可知,步骤(II)中生成的沉淀C是BaSO4。
(3)步骤(III)中H2O2把Fe2+转化为Fe3+,Fe元素化合价上升,Fe2+作为还原剂,H2O2作为氧化剂。
(4)步骤(IV)中Fe3+和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
28.(1)、、
(2)Mg
(3) 作为肥料 Ag ++Cl-=AgCl↓ Mg2++2OH-=Mg(OH)2↓
(4)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5)
【分析】向试管B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B中含有,但不能含有、;又因为银离子和氯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所以在B中,由于溶液显电中性的,所以B中还必须含有钾离子,所以B中含有的离子是、、;A中含有的离子是、、;
a装置生成二氧化碳,通过b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挥发的氯化氢,净化后二氧化碳进入c中生成碳酸氢钠;
【详解】(1)由分析可知,试管B中含有的离子为、、;
(2)若向试管A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应该为金属单质发生的置换反应,故加入镁能置换出银,最终得到氯化镁,所以该试剂是镁。
(3)若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混合后生成氯化银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硝酸钾,硝酸钾含有氮钾元素,可以作为肥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AgCl↓、Mg2++2OH-=Mg(OH)2↓。
(4)c中饱和食盐水事先吸收足量的原因是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5)装置c中发生反应为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氨气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9.(1) Ca2+ Ba2+
(2) 盐酸
(3) 过滤 蒸发结晶
(4)
【分析】混合物中先加入BaCl2溶液,发生BaCl2+Na2SO4=2NaCl+BaSO4↓,再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发生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沉淀B为BaSO4、CaCO3、BaCO3,溶液C中有NaCl和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生Na2CO3+2HCl=2NaCl+CO2↑+H2O,然后蒸发结晶,得到NaCl晶体,电解熔融NaCl得到金属钠和氯气,据此分析;
【详解】(1)混合物A中含有硫酸钠,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发生BaCl2+Na2SO4=2NaCl+BaSO4↓,除去SO;因为氯化钡过量,反应后溶液除NaCl外,还含有CaCl2和过量BaCl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发生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除去的离子是Ca2+、Ba2+;故答案为SO;Ca2+;Ba2+;
(2)过滤后,溶液C中的溶质为NaCl和Na2CO3,因此为除去碳酸钠,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X为盐酸;其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故答案为盐酸;CO+2H+=CO2↑+H2O;
(3)操作①得到沉淀B和溶液C,因此操作①为过滤;操作②是从NaCl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名称为蒸发结晶;故答案为过滤;蒸发结晶;
(4)气体F为Cl2,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其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O+NaCl+H2O。
30.(1)25
(2)500mL容量瓶
(3)
(4)过滤
(5) KSCN溶液、氯水
(6)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7) 6
【分析】工业废水中含大量硫酸亚铁、和少量的,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先加过量铁,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铜的前面,所以铁粉把铜置换出来,结合流程可知,操作a为过滤,过滤出Cu,Fe,滤液是,Cu、Fe中加入,铁与硫酸反应,铜不反应,操作b为过滤,得到Cu,滤液中主要含,经蒸发、浓缩、结晶、过滤,可得到,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1)配制480mL0.20mol/L的NaClO稀溶液,应配制500mL,已知某“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0mol/L,设需要浓度为4.00mol/L溶液体积为VL,则,则,则需25mL,故答案为:25;
(2)实验涉及溶液的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等,需要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500mL。容量瓶等,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
(3)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4)操作a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过滤;
(5)溶液⑥含有亚铁离子,可加入KSCN溶液,再加入氯水,观察是否变红色来检验,涉及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KSCN溶液、氯水;;
(6)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沉淀,故答案为: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7)反应中,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被氧化,则为还原剂,若消耗,Cr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到+3价,则转移6mol电子。
故答案为:;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