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考真题汇编7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
1.常温下,将一小块下列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气体产生的是
A.Na B.Al C.Fe D.Cu
(22·23·扬州·学业考试)
2.下列常见厨房用品中水溶液显碱性的是
A.小苏打 B.蔗糖 C.食盐 D.食醋
(22·23·扬州·学业考试)
3.在空气中,下列物质会变质且其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 B.Na2O2 C.NaCl D.NaOH
(22·23·湖南·学业考试)
4.下列钠的化合物中,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是
A. B.NaCl C.NaOH D.
5.进行化学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和环保。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缸 B.将尾气中的用溶液除去
C.将切割后剩余的金属钠放回原试剂瓶 D.将未用完的固体丢入垃圾桶
(22·23·四川·学业考试)
6.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碳酸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俗称小苏打 B.难溶于水 C.受热易分解 D.焰色试验呈黄色
(22·23下·和平·学业考试)
7.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的是
A.Na B.Cu C.Hg D.Ag
(22·23·株洲·学业考试)
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MgO B. C. D.CuO
(22·23·四川·学业考试)
9.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氧化物是
A. B. C. D.MgO
(22·23·广东·学业考试)
10.2022年10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梦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该火箭用到大量铝合金材料,下列性质与铝合金材料的航天应用无关的是
A.低密度 B.耐酸蚀 C.耐磨损 D.强韧性
(22·23下·黑龙江·学业考试)
11.工业冶炼铝的原理是,据此原理可知工业上冶炼铝的方法是
A.热还原法 B.热分解法 C.沉淀法 D.电解法
(22·23下·黑龙江·学业考试)
12.下列物质中,具有净水作用的是
A.淀粉 B.明矾 C.食盐 D.酒精
(21·22·内蒙古·学业考试)
13.下列试剂中,能使溶液含有的全部沉淀的是
A.石灰水 B.氨水 C.溶液 D.稀硫酸
(21·22·内蒙古·学业考试)
14.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鉴别消石()与朴消()之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该鉴别方法利用的是
A.受热升华 B.显色反应 C.焰色试验 D.丁达尔效应
(22·23·云南·学业考试)
15.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很软,能用小刀切割 B.Na2O2可作供氧剂
C.Na元素的焰色呈黄色 D.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22·23·云南·学业考试)
16.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C.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D.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22·23下·黑龙江·学业考试)
17.焰色反应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分析方法,《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硝酸钾)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火烧之”是为元素的焰色反应提供能量
B.这里的“紫青烟起”是钾元素的焰色反应
C.同种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呈现出的焰色不同
D.向烟花中加入特定元素使焰火绚丽多彩,利用的是不同元素的焰色反应
(22·23·扬州·学业考试)
18.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共价化合物 B.固体呈淡黄色
C.与水反应产生气泡 D.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O2来源
(21·22·海南·学业考试)
19.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都易分解生成CO2气体
B.均可用作食用碱和工业用碱
C.常温下,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的溶解度小
D.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同浓度盐酸反应,后者消耗盐酸多
(21·22·海南·学业考试)
20.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B.在Na2O2与H2O的反应中,水作还原剂
C.Na2O2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取用金属钠后,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22·23·河北·学业考试)
2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B.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C.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在与的反应中,水作还原剂
(22·23·河北·学业考试)
22.铝热反应的原理为,该反应可用于铺设高铁无缝钢轨的施工现场焊接钢轨,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铝作为还原剂
C.铁为氧化产物 D.若生成铁至少需要铝
(23·24·湖北·学业考试)
23.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OH)3可治疗胃酸过多 B.明矾可作消毒剂
C.Al2O3不可作耐火材料 D.铝锅可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
(21·22·西藏·学业考试)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氧化铝既不溶于强酸,也不溶于强碱
C.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可制得沉淀
D.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20·21·河南·学业考试)
25.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C.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 D.氧化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20·21·河南·学业考试)
26.下列金属冶炼的化学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
A.
B.
C.(熔融)
D.
(21·22·内蒙古·学业考试)
27.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铝是一种合金 B.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C.Al(OH)3是一种医用的胃酸中和剂 D.AlCl3与NaOH溶液及盐酸均能反应
(21·22·内蒙古·学业考试)
28.现有①NaOH、②AlCl3、③Ba(NO3)2、④FeCl3四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被鉴别出来的顺序依次为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①④②③
(21·22·西藏·学业考试)
29.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
B.过氧化钠不能作潜水艇的供氧剂
C.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有红棕色固体生成
D.镁比铝活泼,更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21·22·西藏·学业考试)
30.无机物A~C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为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C的化学式 。
(2)写出稀HNO3与Cu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 ;在该反应中,HNO3表现出酸性和强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Na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故选A。
2.A
【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
B.蔗糖是双糖的一种,水溶液呈中性,故B错误;
C.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故C错误;
D.食醋的成分是醋酸,属于酸,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A.Na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Na2O2在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NaCl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应,没有变质,故C不选;
D .NaOH易潮解得到NaOH溶液,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
故选:D。
4.A
【详解】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常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故选A。
5.D
【详解】A.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缸,集中处理,故A正确;
B.是有毒气体,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从而除去,故B正确;
C.中学实验中,对于钠,钾,磷等易燃易爆物品,如果实验中未使用完时,可以将剩余的物品放回原试剂瓶保存,切忌乱扔,故C正确;
D.KMnO4具有强的氧化性,属于危险品,未用完的不可放置于垃圾桶,应集中收集处理,故D错误;
故选:D。
6.D
【详解】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碳酸钠俗称苏打、纯碱,故A错误;
B.碳酸钠易溶于水,故B错误;
C.碳酸钠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故C错误;
D.碳酸钠含有钠元素,焰色试验为黄色,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A.Na属于非常活泼的金属,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反应的原理为2NaCl(熔融)2Na+Cl2↑,A项不符合题意;
B.Cu属于中等活泼的金属,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如用CO或C高温还原CuO等,B项符合题意;
C.Hg属于不活泼的金属,通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如2HgO2Hg+O2↑,C项不符合题意;
D.Ag属于不活泼的金属,通常采用热分解法冶炼,如2Ag2O4Ag+O2↑,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8.B
【详解】MgO、、CuO都为碱性氧化物,都能与盐酸反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A
【详解】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A正确;
B.不能与盐酸反应,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B错误;
C.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C错误;
D.MgO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A.铝合金材料的密度比较小,用于航天应用可以减少能源的使用,因此与其低密度的性质有关,A不符合题意;
B.铝合金与空气及酸接触时,会在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氧化,因此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其用于制航天器与其耐酸蚀的性质无关,B符合题意;
C.铝合金材料比其成分金属具有强的抗腐蚀能力,因此该耐磨损的性质可用于航天事业,C不符合题意;
D.铝合金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抗应变能力强,其强韧性可应用于作航天器,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1.D
【详解】由方程式可知,工业上冶炼较活泼金属铝的方法为电解法,故选D。
12.B
【详解】A.淀粉遇水变为糊状,不具备净水作用,A不符题意;
B.明矾溶于水会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净水,B符合题意;
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食盐溶液,不具备净水作用,C不符题意;
D.一定体积分数的酒精可外用消毒,不能净水,D不符题意;
答案选B。
13.B
【详解】A.氢氧化钙是强碱,少量会导致沉淀不完全,过量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解,A错误;
B.氨水是弱碱溶液,过量不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解,B正确;
C.是强碱,少量会导致沉淀不完全,过量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解,C错误;
D.稀硫酸不与反应,D错误;
答案选B。
14.C
【详解】含有钾元素的物质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现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该原理为焰色试验,C正确;
正确选项C。
15.D
【详解】A.钠很软,将钠分成若干小块时,可用小刀切割,A正确;
B.常温下,Na2O2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所以可作供氧剂,B正确;
C.含Na元素的物质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所以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C正确;
D.钠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D错误;
故选D。
16.A
【详解】A.碳酸钠在25℃时的溶解度为33g,为可溶性白色粉末,A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正确;
C.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正确;
D.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以用来做呼吸面具的供氧来源,D正确;
故答案选A。
17.C
【详解】A.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以火烧之”是为元素的焰色反应提供能量,A正确;
B.钾元素焰色反应为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所以“紫青烟”是因为钾元素的焰色反应,B正确;
C.同种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呈现出的焰色相同,C错误;
D.不同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颜色不同,向烟花中加入特定元素使焰火绚丽多彩,利用的是不同元素的焰色反应,D正确;
故选C。
18.A
【详解】A.Na2O2中含有离子键,故为离子化合物,A错误;
B.Na2O2为淡黄色固体,B正确;
C.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这两种气体都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D正确;
故选A。
19.B
【详解】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CO2气体,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故A错误;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故B正确;
C.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氢钠能溶于水,则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C错误;
D.Na2CO3+2HCl=2NaCl+CO2↑+H2O、2NaHCO3+2HCl=2NaCl+2H2O+2CO2↑,根据方程式知,消耗等量HCl时,需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质量分别为106g、168g,所以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的盐酸多,故D错误;
故选:B。
20.C
【详解】A.金属钠着火时会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氧气,会使火烧得更旺,故A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水中元素化合价不变,过氧化钠既做还原剂又做氧化剂,故B错误;
C.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C正确;
D.做金属钠的性质实验时,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由于钠很活泼,如果随意丢弃容易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21.D
【详解】A.钠的密度小于煤油和石蜡油,并且不与煤油和石蜡油反应,故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A正确;
B.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B正确;
C.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或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Na2O2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正确;
D.在Na2O2与H2O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氧元素为-1价,反应后生成O2(化合价为0价),氢氧化钠(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发生歧化反应,既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错误;
故答案为:D。
22.C
【详解】A.该反应为铝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A正确;
B.Al转化为氧化铝,Al元素化合价升高,铝作为还原剂,故B正确;
C.转化为Fe单质,该过程中Fe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0价,Fe为还原产物,故C错误;
D.由反应可知1molAl完全反应生成1molFe,则生成铁至少需要铝,故D正确;
故选:C。
23.A
【详解】A.Al(OH)3可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且其碱性较弱,故可治疗胃酸过多,A正确;
B.明矾溶于水,能够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但不可作消毒剂,B错误;
C.Al2O3的熔点很高,故可作耐火材料,C错误;
D.Al、Al2O3均能与酸反应,故铝锅不可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D错误;
故答案为:A。
24.C
【详解】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其它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硅、铝、铁等,A错误;
B.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氧化铝还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B错误;
C.在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可制得 Al(OH)3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是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D错误;
故选C。
25.D
【详解】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正确;
B.铝是活泼金属,铝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B正确;
C.氧化铝与强酸、强碱都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正确;
D.氧化铝与水不反应,故D错误;
选D。
26.A
【分析】金属冶炼的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相关,金属越是活泼,越难冶炼,其中活泼金属Na、Mg、Al要用电解法来冶炼,而Fe、Cu可用还原法来冶炼,Ag是不活泼金属,用加热分解法。
【详解】A.Mg是活泼金属,利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获得金属Mg,MgCl2(熔融)Mg+Cl2↑,A错误;
B.Ag是不活泼金属,用加热分解法,直接加热氧化银分解得到金属银,2Ag2O4Ag+O2↑,B正确;
C.Al是活泼金属,利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获得金属Al,2Al2O3(熔融) 4Al+3O2↑, C正确;
D.Fe是较活泼金属,利用热还原法来获得Fe,可以使用的还原剂CO,Fe2O3+3CO2Fe+3CO2,D正确;
故答案为:A。
27.D
【详解】A.硬铝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铝合金,故A正确;
B.氧化铝是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两性氧化物,故B正确;
C.氢氧化铝能与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是一种常见的医用的胃酸中和剂,故C正确;
D.氯化铝不能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28.B
【详解】FeCl3溶液为棕黄色,先鉴别出FeCl3,分别取其它三种溶液少许,滴加FeCl3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可鉴别出NaOH溶液;再分别取其它未鉴别出的两种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可鉴别出AlCl3,无现象的是Ba(NO3)2,所以不加任何试剂就可鉴别出的先后顺序为④①②③,故合理选项是B。
29.A
【详解】A.青铜时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钢铁使用广泛,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故A正确;
B.过氧化钠作潜水艇的供氧剂,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高温下水蒸气与Fe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C错误;
D.Mg与NaOH溶液不反应,只有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故D错误;
故选:A。
30.(1) Na2O2 NO
(2) 3Cu+2+8H+=3Cu2++2NO↑+4H2O 氧化性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分析】由题干转化流程图可知,A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故A为Na2O2,B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故为Al,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O2和N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C为NO,NO和O2反应转化为NO2,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稀硝酸与Cu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分析可知,A的化学式为Na2O2,C的化学式为NO,故答案为:Na2O2;NO;
(2)由分析可知,C为NO,故稀HNO3与Cu反应生成C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8H+=3Cu2++2NO↑+4H2O,在该反应中HNO3中部分N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2价,表现出强氧化性,故HNO3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故答案为:3Cu+2+8H+=3Cu2++2NO↑+4H2O;氧化性;
(3)由分析可知,B为Al,故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