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考真题汇编14化学能与电能
1.下列能体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锌锰干电池 B.太阳能电池 C.风力发电 D.水力发电
(2023下·黑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电池研发与生产生活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以达到100% B.原电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C.高纯硅可以制成人造卫星的硅太阳能电池 D.手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电器所用的电池为一次电池
(2023·湖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3.如图为锌铜原电池装置示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是正极 B.Cu表面有气泡产生
C.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D.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2022·山东·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4.某原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极为负极 B.移向负极
C.可选用石墨作正极 D.可选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2023·江苏扬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5.一种可用于潜艇的电池的电极材料为锂和钢板,电解质为LiOH,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电池反应为2Li + 2H2O = 2LiOH +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板为负极 B.H2在正极生成
C.OH-移向正极 D.电子由钢板经导线流向锂
(2022上·江苏盐城·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6.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放电过程中,转化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P为+5价、Fe为+3价
B.该放电过程中,铁元素被还原
C.Li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酸反应
D.溶于稀硫酸后,可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其中所含的铁元素
(2023·云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7.用柠檬汁及电极材料组装的水果电池可观察到灯泡发亮,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铝片是正极 B.柠檬汁是电解质溶液
C.电子从铝电极流出经柠檬汁到铜电极 D.H+在铜电极上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
(2021·内蒙古·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8.下列有关原电池原理及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2023下·黑龙江·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9.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很多结构和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用来满足不同的用电需要。常见的锌锰干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锌筒质量逐渐减小 B.该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
C.此装置中,石墨棒作正极 D.电子从石墨棒通过导线流向锌筒
(2022·江苏南京·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0.西红柿中含有矿物盐、有机酸等,某同学利用题图所示装置探究原电池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电极表面产生的气体是
C.电子经导线由电极流入电极 D.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022·海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1.将锌片和铜片插入苹果中制成水果电池。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C.铜片是原电池的正极
D.电子流向:铜片→电流表→锌片
(2023·湖南·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2.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石墨是负极
C.电子由石墨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锌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2022·甘肃·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3.某兴趣小组用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铜片和锌片作电极研究柠檬水果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片电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 B.锌片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C.该装置实现了从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2023下·浙江·高一学业考试)
14.某学习小组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其他条件相同)研究水果电池,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μA
1 番茄 1 98.7
2 番茄 2 72.5
3 苹果 2 27.2
A.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该实验所用装置中,负极的材料是铜片
C.该实验所用装置中,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D.该实验表明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
(2022下·辽宁·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5.下图所示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2023下·浙江温州·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16.近年来电池研发领域涌现出大量纸电池,某研究性小组设计的简易纸电池可通过加入水来激活,其构造如图所示。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每反应锌时,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
C.一段时间后,纸电池中的和数目减少
D.纸电池中的向锌电极方向移动
(2023下·浙江·高一学业考试)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
1 、 稀盐酸 偏向
2 、 溶液 偏向
3 、 浓硝酸 偏向
A.实验1:铝片上有气泡生成,发生还原反应
B.实验2:溶液中向电极移动
C.实验3:电子从铝片流向硝酸溶液再流向铜片
D.上述三组对比实验可知,金属性强的金属在原电池中不一定做负极
(2022·广东·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8.将铁片和铜片贴在浸润过稀硫酸的滤纸两侧,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制成简易电池,装置如图。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有产生
B.负极反应为
C.铁电极附近溶液中的增大
D.放电时电子流向:铜片→电流计→铁片
(2023·福建·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19.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柠檬中(如图),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逐渐被腐蚀 B.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
C.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电子流向:铜片→电流计→锌片
(2023·江苏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20. 氢是燃料电池的理想燃料。氢燃料电池的使用推动了氢气制取、储存和利用技术的不断创新。氨在燃料电池中与O2反应生成N2和H2O,氨易于储存,且泄漏时易被察觉,也是燃料电池的理想燃料。一种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是正极
B.电子经导线由电极b流入电极a
C.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D.该装置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023·广东·高三学业考试)
21.氢氧燃料电池具有绿色环保和高效等特点,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时
A.a处通入O2 B.甲电极为负极
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正极反应式为H2-2e-=2H+
(2022上·四川遂宁·高二学业考试)
22.下列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B. C. D.
(2023·广东·高一学业考试)
23.如图所示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电极(通入氢气)是负极
B.b电极(通入氧气)是负极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2022上·江苏·高二学业考试)
24.我国成功研制出新型“海水电池”。电池反应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片作正极 B.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C.电池工作时失去电子 D.电池工作时实现了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2022上·江苏镇江·高二校考学业考试)
25.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为Zn+Ag2O+H2O=Zn(OH)2+2Ag,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锌是负极
B.Zn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C.Ag2O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锌电极经外电路转移到Ag2O电极
(2022上·江苏镇江·高二校考学业考试)
26.火星大气中含有大量,一种有参加反应的新型全固态电池有望为火星探测器供电。电池以金属钠为负极,碳纳米管为正极。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在正极上得电子
C.工作时电子由碳纳米管经外电路流向金属钠
D.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023下·北京海淀·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7.电池的发明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下图所示装置中,Zn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2)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均有应用。某氢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b电极是电池的负极
②该装置实现了将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
③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定向移动
(2023·北京丰台·高一统考学业考试)
28.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1)利用H2与O2的反应设计氢氧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①通入H2的一极是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
②电子从通入 的一极经导线流向通入 的一极(填“H2”或“O2”)。
③通入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一种新型Mg-海水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该电池工作时,金属镁作正极
b.H2O2在石墨电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023·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29.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1)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1。
①Zn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
②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③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 的转化。
(2)某锂-空气电池的总反应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锂片作负极 b.发生还原反应
(2022上·北京·高二统考学业考试)
30.化学电池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1)图所示装置中,Cu片作 (填“正极”或“负极”)。
(2)Zn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 。
(3)常见的锌锰干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
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Zn+2MnO2+2NH=Zn2++Mn2O3+2NH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锌筒作负极
b.MnO2发生还原反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锌锰干电池,利用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选;
B.太阳能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选;
C.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选;
D.水力发电,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选;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C
【详解】A.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但燃料电池的转化率不为100%,有部分化学能回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A错误;
B.原电池由于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正负极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错误;
C.硅为具有半导体的性质,高纯硅为半导体材料,可以用高纯硅制造人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C正确;
D.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电池在放电后可以再次充电,则其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是二次电池,D错误;
故答案选C。
3.B
【分析】Zn、Cu、稀硫酸构成原电池,Zn比Cu活泼,Zn作负极,Cu作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较活泼金属锌为该电池的负极,故A错误;
B.正极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Cu表面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
C.负极锌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 =Zn2+,故C错误;
D.电子由负极Zn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u电极,故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A.原电池的总反应为,则Zn作负极,A正确;
B.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是阳离子,B错误;
C.石墨或者比锌更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C正确;
D.原电池的总反应为,则可以选择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D正确;
选B。
5.B
【分析】电池反应为2Li+2H2O=2LiOH+H2↑,Li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Li为负极,钢板为正极,结合原电池原理作答。
【详解】A.根据分析,Li为负极,钢板为正极,A项错误;
B.电池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至0价,H2O在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H2:2H2O+2e-=H2↑+2OH-,B项正确;
C.阴离子OH-移向负极,C项错误;
D.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子由负极锂经导线流向正极钢板,D项错误;
答案选B。
6.D
【详解】A.中,Li为+1价、P为+5价、O为-2价,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Fe为+2价,A错误;
B.该放电过程中铁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电子,铁元素被氧化,B错误;
C.Li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C错误;
D.溶于稀硫酸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可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其中所含的铁元素,D正确;
答案选D。
7.B
【分析】Al、Cu、柠檬汁构成原电池,Al作负极,Cu作正极。
【详解】A.Al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则铝片是负极,A不正确;
B.柠檬汁里含有机酸,是电解质溶液,B正确;
C.电子不能经过溶液,电子从铝电极流出,经灯泡流到铜电极,C不正确;
D.H+在铜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生成H2,D不正确;
故选B。
8.B
【详解】A.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既能放电又能充电,所以属于二次电池,A正确;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从锌电极出发,沿导线流向铜电极,B不正确;
C.原电池是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
D.锌锰干电池中,锌筒是负极,正极材料是由MnO2粉、炭黑、氯化铵的混合糊状物,正极材料中间插入一根炭棒,作为引出电流的导体,D正确;
故选B。
9.D
【分析】图示的电池为锌锰电池,锌筒作为电池的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碳棒为电池的正极,其反应的电极方程式为2NH+2e-=2NH3↑+H2↑。
【详解】A.根据电池反应,锌筒作为电池负极逐渐被反应,锌筒质量逐渐减小,A正确;
B.该电池为一次电池,放电后不能重复充电,B正确;
C.石墨棒作为正极,体系中的NH在此电极上放电,C正确;
D.电池中锌失去电子后通过导线转移到石墨棒上,C错误;
故答案选D。
10.B
【分析】Zn比Cu活泼,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中,Zn作负极,Cu作正极,以此解答。
【详解】A.Zn比Cu活泼,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中,Zn作负极,故A错误;
B.Cu作正极,H+在正极得到电子生成,故B正确;
C.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经导线由Zn电极流入Cu电极,故C错误;
D.该装置是原电池,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锌比铜活泼,在原电池种做负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铜做正极,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铜做正极,C正确;
D.电子流向:锌片→电流表→铜片,D错误;
故答案为:C。
12.A
【分析】由图可知,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锌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石墨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 H2↑。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石墨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锌为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为正极,则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石墨,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锌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D错误;
故选A。
13.D
【分析】图示装置为水果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Zn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u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然后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分析电流方向。
【详解】A.在该原电池中,Cu片尾正极,正极上H+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H2,故铜片电极上发生了还原反应,A正确;
B.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在该原电池反应中,Zn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B正确;
C.该装置为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正确;
D.电子从负极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片,而电流方向为正电荷移动方向,故电流从正极铜片经导线流向负极锌片,D错误;
故选D。
14.D
【详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原电池中,活泼性强的一极为负极,故负极的材料是锌片,故B错误;
C.该实验所用装置中,锌片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结合表格信息,该实验表明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大小有影响,故D正确。
答案为:D。
15.D
【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2.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电极间形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不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A错误;
B.两电极间没有形成闭合回路,B错误;
C.两电极间没有形成闭合回路,C错误;
D.具备形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D正确;
故选D。
16.C
【分析】该原电池中,锌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石墨片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石墨片作正极,水中的氢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锌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每反应 6.5g 锌(即0.1mol)时,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0.2NA,B正确;
C.Na+和 Cl-未参与电极反应,其数目不减少,C错误;
D.锌片作负极,Cl-向锌电极方向移动,D正确;
故选C。
17.C
【分析】三组实验都形成了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流表的指针向正极偏转。
【详解】A. 实验1:该原电池装置中作负极,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正确;
B.实验2:该原电池装置中作正极,作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正确;
C.实验3,该原电池装置中作负极,作正极,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铝片,C错误;
D.上述三组对比实验可知,金属性强的金属在原电池中不一定做负极,能自主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极作负极,D正确;
故选C。
18.B
【分析】将铁片和铜片贴在浸润过稀硫酸的滤纸两侧,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制成简易电池,该原电池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Cu作正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铜片上有H2产生,A错误;
B.由分析可知,Fe作负极,负极反应为,B正确;
C.由分析可知,H+由负极移向正极,即铁电极附近溶液中的减小,C错误;
D.原电池放电时电子流向:负极即铁片铁片→电流计→正极即铜片,D错误;
故答案为:B。
19.C
【分析】锌片和铜片插入柠檬中形成原电池装置,Zn比Cu活泼,Zn作负极,Cu作正极。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Cu作正极,正极被保护,不被腐蚀,故A错误;
B.锌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该装置为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电子由负极锌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铜,故D错误;
故选:C。
20.C
【详解】A.氢氧燃料电池中,H2在负极a上被氧化,O2在正极b上被还原,A错误;
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由a通过负载流向b,B错误;
C.该电池总反应是2H2 + O2 = 2H2O,C正确;
D.该装置为原电池,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故选C。
21.B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H+从甲电极区流向乙电极区,则a通入H2,b通入O2,A错误;
B.在甲电极上通入H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H+,故甲电极为负极,B正确;
C.该装置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错误;
D.负极反应式为H2-2e-=2H+,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2.C
【详解】A.A装置没有形成闭合电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不选A;
B.B装置中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故不选B;
C.铁和稀硫酸反应,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铁为负极,氢离子在碳棒表面得电子生成氢气,碳棒为正极,能构成原电池,故选C;
D.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故不选D;
选C。
23.B
【分析】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H2的一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H2-2e-=2H+,通入O2等氧化剂的一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电极(通入氢气)是负极,A正确;
B.由分析可知,b电极(通入氧气)是正极,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的产物是水,环保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且氢来源广泛,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C正确;
D.由图可知,氢氧燃料电池可以在正负极分别通氧气和氢气,则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D正确;
故答案为:B。
24.B
【详解】A.由电池反应知铝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作电池负极,A错误;
B.由题意信息知海水为该电池电解液,B正确;
C.由电池反应知氧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氧气得电子,C错误;
D.原电池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故选B。
25.C
【详解】A.活泼金属锌为负极,A正确;
B.碱性条件下,负极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Zn-2e-+2OH-=Zn(OH)2,B正确;
C.Ag2O电极是电源的正极,发生的反应为:Ag2O+H2O+2e-=2Ag+2OH-,发生还原反应,C错误;
D.活泼金属锌为负极,.Ag2O电极是电源的正极,电子由负极向正极移动,D正确;
故选C。
26.B
【详解】A.原电池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Na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O2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B说法正确;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因此工作时电子由金属钠经外电路流向碳纳米管,C说法错误;
D.该装置是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火星探测器使用,D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B
27.(1) 负极 2H+ +2e-=H2↑ 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2)②③
【详解】(1)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为:Zn + 2H+ =Zn2+ + H2↑,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锌为负极;氢离子在铜电极表面得电子变成氢气,其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会有电流产生,因此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2)氢氧燃料电池是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电极是电池的负极,故①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是原电池,它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②正确;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向正极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故③正确
28.(1) 负极 H2 O2 O2+4e-+2H2O=4OH-
(2)b
【分析】Mg-H2O2电池中,Mg是活泼金属、易失电子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Mg-2e-=Mg2+,H2O2具有氧化性,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石墨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①H2与O2反应生成水,氢气失电子化合价升高,通入H2的一极是电池的负极;
②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到正极,所以电子从通入H2的一极通过导线流向通入O2的一极;
③KOH溶液为碱性介质,通入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2)a.Mg-H2O2电池中,Mg较活泼、被氧化、作负极,故a错误;
b.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在石墨上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故b正确;
故选b。
29.(1) 负极 电能
(2)ab
【详解】(1)①锌铜原电池中,Zn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Cu片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③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2)a.锂-空气电池中,锂片作负极,故a正确;
b.通入的一极作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故选ab。
30.(1)正极
(2) Zn–2e-=Zn2+ 电流表指针偏转
(3)ab
【详解】(1)图所示装置为原电池,电解质是稀硫酸,由于Zn比Cu活泼,故Zn片为负极,Cu片为正极;
(2)Zn片为负极,Zn失去2个电子生成Zn2+,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流表指针偏转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a.由电池的总反应可知Zn失去电子生成Zn2+,所以锌筒作负极,a正确;
b.MnO2中Mn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3价,做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故答案为:a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