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考汇编16基本营养物质
1.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的是
A.氨基酸 B.油脂 C.淀粉 D.蔗糖
(2023春·广东广州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人类对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互为同系物 B.蛋白质可用于生产氨基酸
C.淀粉、纤维素可用于生产葡萄糖 D.油脂可用于生产甘油
(2023春·江苏无锡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仅由、、三种元素组成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D.蛋白质在重金属盐类作用下会变性
(2023春·西藏拉萨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4.下列物质不能水解的是
A.葡萄糖 B.蛋白质 C.酯 D.蔗糖
(2023春·河南周口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5.红烧肉是一道著名的大众菜肴,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特色的红烧肉,烧制时常用蔗糖调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肉皮中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仅含有C、H、O、N元素
B.红烧肉中动物油脂都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黑米富含淀粉,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蔗糖在一定条件下会水解成两种产物
(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九中学业水平测试)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各种高分子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工业用硫和天然橡胶发生化学反应生产更具实用价值的硫化橡胶
C.淀粉、油脂、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2023春·浙江学军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可以水解
B.葡萄糖和蔗糖不是同分异构体,但是同系物
C.等质量的乙烯、甲烷分别充分燃烧,甲烷消耗氧气的量多
D.在加热、甲醛、饱和(NH4)2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
(2023春·浙江宁波·高一效实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8.下列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碳碳双键无关的是
A.乙烯可以加工制备成包装食品的塑料 B.天然橡胶因被氧化而老化
C.油脂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D.植物油可用于生产氢化植物油
(2023春·广东肇庆·高一肇庆市第一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9.下列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新制银氨溶液反应
B.油脂的水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
C.蛋白质发生变性后,生成氨基酸
D.棉花、蚕丝等天然纤维的成分都是纤维素
(2023春·浙江台州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因此它属于两性物质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沉淀不溶解
C.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是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
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可以水解
(2023春·陕西西安·高一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11.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和生命息息相关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互为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纤维素和油脂
D.油脂在小肠内受酶的催化作用而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营养被肠壁吸收,同时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2023春·浙江宁波·高一余姚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B.煤的炼制方法中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方法,煤的干馏是化学方法
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D.石油分馏可得到乙烯
(2023春·北京海淀·高一101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
B.乙醇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
C.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的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用于制取肥皂
(2023春·浙江中学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可以水解为乙醇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工业上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进行肥皂生产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足量水,白色沉淀溶解
(2023春·四川泸州·高一泸县五中学业水平)
15.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有机物,下列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植物油与氢气反应生产人造奶油
B.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
C.蔗糖可发生银镜反应
D.绝大多数酶是一种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2023春·四川·高一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16.《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膳食,能提高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且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涂料中红色颜料的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食盐水可以破坏蛋白质结构,用盐水漱口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2023春·浙江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肽
B.一定条件下蛋白质、油脂和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固态的氢化植物油
D.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盐类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2023春·新疆伊犁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18.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我国用优质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
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果糖
C.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D.淀粉→蔗糖→果糖
(2023春·山东青岛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19.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句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采桑作蚕丝”中的蚕丝属于蛋白质,可通过灼烧鉴别真伪
B.“杨花榆荚无才思”中的榆荚又称榆钱,主要有机成分是纤维素
C.“蜂蜜酿成花已飞”中的蜂蜜含有果糖和葡萄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主要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023春·河南安阳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0.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所需物质和能量的基础,下列关于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但淀粉和纤维素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工业常用来制取肥皂
C.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吞“钡餐”(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会引起中毒
D.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
(2023春·浙江宁波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都符合Cn(H2O)m的通式
B.氨基酸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可直接生成蛋白质
C.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油脂的熔点越低
D.很多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2023春·江苏常州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2.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蛋白质主要依靠从食物中摄取,而不是靠人体自身合成的。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分子中只含有C、H、O、N元素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蛋白质会析出,再加水不溶解
C.误食重金属盐,可立即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进行解毒
D.只有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才能使蛋白质变性
(2023春·河南信阳·高一信阳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23.信阳有众多名特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信阳热干面富含淀粉,淀粉与纤维素属于多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南湾鱼所含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成的氨基酸具有两性
C.平昌莲藕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固始青峰米酒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在醀母菌作用下的产物只有乙醇
(2023春·内蒙古赤峰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4.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棉花、羊毛、蛋丝和麻属于天然纤维,其中的动物纤维属于蛋白质
B.淀粉、油脂、蛋白质均能在人体内水解,从而提供人类活动需要的物质或能量
C.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冷却液少许滴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没有产生银镜,则说明淀粉没有水解
D.取某溶液少许在试管中,加入几滴浓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为黄色,证明溶液中含有蛋白质
(2023春·吉林·高一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校学业水平测试)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酸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均不能使溴水褪色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鸡蛋清会发生变性
D.煤的液化、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2023春·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6.制作某糕点的主要原料有:面粉、植物油、奶油、鸡蛋、白糖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植物油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奶油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多吃对身体健康不利
D.鸡蛋中富含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它们均含C、H、O、N等元素
(2023春·辽宁大连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7.“猪肉炖粉条”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东北名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瘦肉在人体内发生水解最终主要生成氨基酸 B.粉条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多糖
C.植物油含较多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白菜中的纤维素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2023春·辽宁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28.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A.淀粉水解后最终得到两种产物
B.实验中加碘水后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C.据此实验,可知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D.加入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有氧化性物质
(2023春·福建福州·高一福州黎明中学学业水平测试)
29.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按要求作答(填标号)。
A.苯 B.乙烯 C.乙醇 D.乙酸 E.油脂 F.淀粉
(1)属于酯类的是 。
(2)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3)常温下遇碘变蓝的是 。
(4)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是 。
(5)在一定条件下,乙酸乙酯水解能生成乙酸和 。
(6)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且碳原子形成正六边形结构的是 。
(2023春·福建福州中学高一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30.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都可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终的水解产物相同
(2)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A的结构简式为 。
(3)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可完成上述反应Ⅳ,制得C。
①在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 、 ;
③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相对分子质量成千上万的化合物才是高分子,氨基酸是合成高分子蛋白质的小分子,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属于小分子物质,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故属于小分子,只有淀粉的分子组成为(C6H10O5)n,其相对分子质量成千上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C。
2.A
【详解】A.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二者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
B.蛋白质水解可生成氨基酸,因此蛋白质可用于生产氨基酸,故B正确;
C.淀粉、纤维素水解均生成葡萄糖,因此淀粉、纤维素可用于生产葡萄糖,故C正确;
D.油脂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可生成甘油,因此油脂可用于生产甘油,故D正确;
答案选A。
3.A
【详解】A.蛋白质由C、H、O、N、P等元素组成,故A错误;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正确;
C.蛋白质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故C正确;
D.蛋白质在重金属盐类作用下会变性,故D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正确’;
B.蛋白质含有 肽键,可以水解,B错误;
C.酯含有醋基,可以水解,C错误;
D. 蔗糖是二糖,可以水解,D错误;
故选A。
5.D
【详解】A.肉皮中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一定含有C、H、O、N元素,也可能含有P、S等元素,A错误;
B.红烧肉中动物油脂是脂肪,是饱和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B错误;
C.淀粉与纤维素为混合物且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D.蔗糖水解会生成果糖和葡萄糖,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通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A正确;
B.工业用硫和天然橡胶发生化学反应生产更具实用价值的硫化橡胶,故B正确;
C.淀粉、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故D正确;
选C。
7.C
【详解】A.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而糖类中的其他糖、油脂、蛋白质均可以水解,A错误;
B.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和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而是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结构也不相似,组成上也不是相差CH2的整数倍,故也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
C.由于CH4中H%高于乙烯中H%,故等质量的乙烯、甲烷分别充分燃烧,甲烷消耗氧气的量多,C正确;
D.在加热、甲醛、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而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则是蛋白质发生盐析,D错误;
故答案为:C。
8.C
【详解】A.乙烯可以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制备成包装食品的塑料,与碳碳双键有关,故不选A;
B.天然橡胶因为含有碳碳双键,易被氧气等氧化剂氧化而老化,与碳碳双键有关,故不选B;
C.油脂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糖,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与碳碳双键无关,故选C;
D.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可通过和氢气加成生成氢化植物油,易于保存,与碳碳双键有关,故不选D;
因此,选C。
9.A
【详解】A.葡萄糖中含有醛基,一定条件下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新制银氨溶液反应,A正确;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不是皂化反应,B错误;
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变性失去活性,C错误;
D.棉花的成分为纤维素,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D错误;
故答案选A。
10.D
【详解】A.氨基酸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官能团,又含有羧基官能团,氨基显碱性、羧基显酸性,因此它属于两性物质,A正确;
B.CuSO4属于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沉淀不溶解,B正确;
C.淀粉和纤维素虽然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二者的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正确;
D.糖类中的低聚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单糖不能水解,多糖、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可以水解,D不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蔗糖是二糖,二者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物;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B.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可以发生水解,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烃类物质,不是纤维素和油脂,C错误;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营养成分为肠壁所吸收,同时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D正确;
故答案为:D。
12.C
【详解】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称为皂化反应,A错误;
B.煤的炼制方法中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煤的干馏均是化学方法,B错误;
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C正确;
D.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D错误;
故选:C。
13.A
【详解】A.淀粉遇碘变蓝且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所以碘水检出的是剩余的淀粉,而检验淀粉是否发生水解,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葡萄糖,A错误;
B.乙醇能使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B正确;
C.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可用油脂制肥皂,D正确;
故选A。
14.C
【详解】A. 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发酵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不属于水解,A错误;
B. 单糖、低聚糖、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和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工业上以此进行肥皂生产,C正确;
D.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蛋白质变性,故产生的白色沉淀加足量水也不溶解,D错误;
答案选C。
15.C
【详解】A.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此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或油脂的硬化,用于生产人造奶油,选项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二者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选项B正确;
C.蔗糖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选项C错误;
D.酶作催化剂具有选择性,绝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6.B
【详解】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分子式均表示为(C6H10O5)n,但两者的聚合度n是不同的,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
B.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酯,即含有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正确;
C.涂料中红色颜料的成分是Fe2O3,C错误;
D.一般高温加热、紫外线照射、加福尔马林等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食盐水不能破坏蛋白质结构,故用盐水漱口不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D错误;
故选B。
17.B
【详解】A.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肽,A项正确;
B.单糖如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项错误;
C.液态植物油(主要是油酸甘油酯)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硬脂酸甘油酯,由液态油变为固态脂肪,C项正确;
D.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盐类均能使蛋白质变性,D项正确;
答案选B。
18.C
【详解】用米酿酒,米中含有大量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再分解为人的味觉敏感的葡萄糖,从而产生甜味;A.、B、 D三项不符合分解的实际状况,所以不正确;
故选C。
19.D
【详解】A.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因此可通过灼烧鉴别真伪,故A正确;
B.榆荚主要有机成分是纤维素,故B正确;
C.果糖和葡萄糖都属于单糖,二者分子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高级脂肪酸酯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20.C
【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二者分子式都是C6H12O6,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表示式都是(C6H10O5)n,但n不同,所以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油脂全称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用于工业上制造肥皂,故B正确;
C.“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酸,无法生成钡离子,不会引起中毒,故C错误;
D.毛和蚕丝的成分都为蛋白质,可以制作服装,故D正确;
故选C。
21.D
【详解】A.糖类物质分子式不一定均符合Cn(H2O)m,如脱氧核糖分子式为C5H10O4,故A错误;
B.氨基酸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可直接生成多肽,多肽再形成蛋白质,故B错误;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其中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由饱和的脂肪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故C错误;
D.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苯环,含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显黄色是蛋白质的显色反应,此性质可以用于蛋白质的检验,故D正确;
故选D。
22.C
【详解】A.蛋白质中含有C、H、O、N、S、P元素等,故A错误;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会发生盐析现象,再加水又会溶解,故B错误;
C.重金属盐遇到牛奶或生鸡蛋清会使之发生变性,而不和人体蛋白质结合,所以喝牛奶或生鸡蛋清能解毒,故C正确;
D.酸或碱性条件下、高温、重金属盐和紫外线条件下,均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
故选C。
23.B
【详解】A.淀粉与纤维素均为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但n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
B.氨基酸中既含碱性基团氨基、又含酸性基团羧基,氨基酸具有两性,B正确;
C.维生素C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式为C6H8O6,维生素C属于有机小分子,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
D.葡萄糖在酵母菌作用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物为乙醇和CO2,D错误;
故选B。
24.C
【详解】A.棉花、麻是植物上的,蚕丝和羊毛是动物上的,故都属于天然纤维,A正确;
B.淀粉是多糖、油脂是酯、蛋白质是多肽高聚物,都可以水解且供能,B正确;
C.滴加银氨溶液之前,需要将整个溶解由酸性调节为碱性,否则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错误;
D.加入浓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蛋白质变性;加热后沉淀变黄,属于蛋白质的特征显色反应,故可以证明溶液中含有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25.C
【详解】A.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但是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
B.油脂中若含有不饱和碳碳键则能使溴水褪色,例如油酸甘油酯,B错误;
C.醋酸铅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C正确;
D.煤的液化、气化均会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C。
26.D
【详解】A.淀粉是由大量葡萄糖单元相互连接组成的,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A正确;
B.植物油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B正确;
C.奶油为半固态的脂肪,饱和度较高,不易代谢,多吃对身体健康不利,C正确;
D.脂肪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由C、H、O元素组成,D错误;
答案选D。
27.D
【详解】A.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体内含有蛋白酶,瘦肉在人体内能发生水解,最终主要生成氨基酸,A不符合题意;
B.粉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B不符合题意;
C.植物油含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不符合题意;
D.人体内没有可以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28.C
【详解】A.淀粉水解后最终得到葡萄糖一种产物,A错误;
B.碘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加碘水后溶液不变蓝,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错误;
C.据此实验可知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C正确;
D.加入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混合溶液中有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29.(1)E
(2)D
(3)F
(4)B
(5)C
(6)A
【分析】苯属于芳香烃,乙烯属于烯烃,乙醇属于醇,乙酸属于羧酸,油脂属于酯类,淀粉属于糖类,据此分析;
【详解】(1)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得到,油脂属于酯,故答案为E;
(2)乙酸属于羧酸,其水溶液呈酸性,故答案为D;
(3)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常温下遇碘变蓝的是淀粉,故答案为F;
(4)乙烯的官能团是碳碳双键,乙烯属于烯烃,因此含有碳碳双键的烃是乙烯,故答案为B;
(5)乙酸乙酯属于酯,水解成生成乙酸和乙醇,故答案为C;
(6)所有原子共面,且碳原子形成正六边形,则这是苯的结构特点,故答案为A。
30.(1)B
(2) 羟基 CH3CHO
(3) 溶解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了液面以下
【分析】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M,M在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A,A氧化为乙酸B,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
【详解】(1)A.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可用(C6H10O5)n表示,但聚合度n可能不同,因此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为葡萄糖,故C正确;
故选B。
(2)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其中所含官能团为-OH,其名称为羟基;由分析可知,A为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
(3)①反应Ⅳ为乙醇与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因此试管甲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②乙醇和乙酸均有良好的挥发性,因此进入试管乙中的物质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乙酸具有酸性能与碳酸钠反应,乙醇能与水混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低,且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因此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其分层析出。
③试管乙中导管伸入溶液中可能会导致倒吸,因此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了液面以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