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4 21:13:15

文档简介

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答案
1.A 2.B 3.A 4.A 5.B 6.A 7.C 8.D
9.C 10.B 11.A 12.C 13.B 14.A 15.C 16.B
17.(1)数量增多(或密度增大)种类增加(或类型增加)规模扩大(或占地面积扩大)有些工业区、开发区与卫星城融合(或产城不断融合、有些功能区不断融合、多功能区融合度提高)(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2)利:商家集聚,共用公共设施,降低成本。扩大知名度(或影响力,市场)或消费群体(人流或客源),提高利润(增加收益)。弊:加剧内部竞争,减少收益。(每点2分,弊最少答1点,共6分)
(3)[大气圈部分]:利用海滨(森林、湖泊),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减小昼夜温差)或者写净化空气(减少空气污染、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环境污染部分]:循环利用再生地砖,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压力)[水圈部分]:铺设透水路面,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可能)[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保留生态空间(减少生态破坏)(每点2分,共6分)
18.(1)O3浓度白天大、夜间小;影响因素:气温和光照。(每点1分,共3分)
(2)冷锋;理由:6月2日—3日呼和浩特市气温下降,风速增大,空气能见度低,说明出现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原因:由于冷锋过境带来阴天,光照弱,导致O3浓度下降。(每点2分,共6分)
19.(1)平均气温下降,热量不足,光合作用效率较低;阴雨天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导致光照条件变差;冷空气来袭,风力增强,不利于小麦的植株的生长。(每点2分,共6分)
(2)东部平原区;东部平原冬小麦播种面积大;地势低平,冷空气易入侵,倒春寒强度较大;4月份正值冬小麦拔节-抽穗期。(每点2分,共6分)
(3)培育耐寒小麦品种;适当调整小麦播种期;麦田及时灌溉补水;加强麦田的田间管理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0.(1)5000万年前由于岩浆活动侵入海底岩层形成火山颈;后经过地壳运动抬升,海洋变为陆地;后经外力不断的风化、侵蚀,火山颈周边沉积岩被侵蚀,而较为坚硬的火山颈岩浆岩存留下来,形成如今的“魔鬼塔” 。(每点2分,共6分)
(2)火山颈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垂直裂隙 (垂直节理),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外力不断风化、侵蚀,外围小柱体破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脱落,魔鬼塔形成陡峭塔身;风化崩塌碎屑物在塔底部堆积,形成缓坡。(每点2分,共6分)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地理试卷
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考试范围:一轮复习
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 分)
雾是在晴朗、微风的条件下,近地面空气冷却,水汽达饱和后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的天气现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雾的形成。昆明玉龙湾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晨雾。如图为“玉龙湾附近地区地形略图”。据此完成下面1-3题。
1.晨雾对玉龙湾的影响主要是( )
A.日照时间缩短 B.昼夜温差变大
C.年降水量减少 D.空气质量变好
2.该地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繁茂蒸腾旺B.山风吹拂气温低C.污染难散杂质多D.地形崎岖风力弱
3.最易出现晨雾的地点是( )
A.湖景酒店 B.记者村
C.翠堤溪谷 D.别墅酒店
岱海(112°30'E-112°52'E,40°30'N-40°45'N)是内蒙古高原的内陆咸水湖泊,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近年来岱海面积迅速缩小,大面积湖滩露出,湖滨带盐渍化加重,形成盐碱地、浅滩、草地三种垂直地带(如图)。(盐斑是指土壤盐分较重不能生长或很难生长植被的的小地块,根据土壤盐分大小可分为无盐斑、少盐斑和多盐斑)。据此完成下面完成4-5题。
4.据图判断湖滨带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及形成地表盐斑最多季节( )
A.湖水滞留春季 B.含盐基岩夏季C.湖水滞留冬季 D.风沙携带秋季
5.在盐碱地种植碱蓬是治理盐碱的一种有效措施,下面对其作用机理描述正确的是( )
①种植碱蓬能够较大程度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稀释土壤盐分
②种植碱蓬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改善盐碱土
③碱蓬可以通过茎,叶表面的“排盐装置”把吸收进体内的盐分排出
④碱蓬通过根系,把盐分吸收到自身体内,并抑制盐分向外扩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非洲西北部加那利群岛(28°27′N,16°14′W)上有一处人工引水形成的“钙华梯田”——通过开挖引水渠,将地下水导入坡面,沿坡流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淀,形成如梯田般的钙华堆积地貌。在“钙华梯田”的下方开凿蓄水池,利用“钙华梯田”硬度较低的来水灌溉。下图示意该人工“钙华梯田”所在山体剖面及“钙华梯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6-8题。
6.该钙华梯田的形成过程为( )
A.岩浆活动—地表裂隙—地下水流出—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淀—钙华梯田
B.地表裂隙—地下水流出—岩浆活动—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逸出—钙华梯田
C.岩浆活动—二氧化碳逸出—地表裂隙—地下水流出—碳酸钙沉淀—钙华梯田
D.地表裂隙—二氧化碳逸出—岩浆活动—碳酸钙沉淀—地下水流出—钙华梯田
7.人工建设“钙华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流速、防洪减灾 B.增加流量、稳定用水
C.通气透水、保护土壤 D.美化环境、促进旅游
8.根据地理位置推测,该地“钙华梯田”来水补给较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为了保护当地的食草性野生动物,某自然保护区清除了密林中的一些高大乔木,形成了若干块林间的空地即林窗。下图示意其中一块圆形林窗,林窗中心地面竖立一根装有监控摄像机的立杆,该林窗周围树木高度与立杆大致相等。弧线L为某日立杆顶部在林窗内地面影子的移动轨迹,虚线示意该日不同时刻的太阳方位。据此完成下面9-11题。
9.该地开辟林窗的目的是( )
A.便于动物迁徙 B.利于动物采光 C.增加食物供给 D.拓展休憩空间
10.摄像机拍摄到的野生动物可能是( )
A.非洲象 B.亚洲象 C.澳大利亚考拉 D.安第斯羊驼
11.该日立杆底部能受到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约( )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11小时
夜晚来临,绵长的海岸线出现蓝莹莹的微光,在海浪的拍打下犹如“蓝色眼泪”,其中福建平潭(25°N,119°E)的“蓝色眼泪”因其频次高、规模大,成为其著名的旅游景点。“蓝色眼泪”其实是一种叫做夜光藻的海洋生物聚集形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黄海沿海各海域,为我国最常见的赤潮生物之一,尤其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
12.我国沿海地区最容易看到“蓝色眼泪”的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3.“蓝色眼泪”对该海域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A.增加海洋表层辐射B.降低海水含氧量C.增加表层海洋温度D.减少大气降水量
14.“蓝色眼泪”在河口附近数量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
A.营养物质丰富 B.海水盐度较低 C.沿海水深较浅 D.海水的水温高
泛滥平原即“河漫滩”,是指河床与谷坡间枯水时出露、洪水时被水淹没的部分。泛滥平原是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沉积物二元结构:下部由较大的河床冲积层(主要是粗砂和砾石)组成,上部由较细的泛滥平原沉积物(主要是细砂和粘土)组成。极宽的泛滥平原又被称为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泛滥平原剖面。据此完成下面15-16题。
15.形成面积宽广泛滥区的自然原因是( )
A.物理风化强,风化物具有分选性 B.积雪冰川分布广,河谷长而宽阔
C.径流季节变化大,地势平坦开阔 D.地势低洼,有利于地表径流汇集
16.泛滥平原上部沉积物形成的主要时期是( )
A.洪水期之后 B.洪水期 C.枯水期之前 D.枯水期
综合题(四大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各种要素的集聚来促进郊区发展,1978以来上海郊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并通过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来吸引入驻商家,促进新城发展。
材料二:临港新城(L城)是产城结合的典范。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铺设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覆盖蓝色透水沥青路面实行,道路两旁草木林立,海风婆娑。其森林覆盖率已达50%以上。森林与滴水湖相得益彰,围绕滴水湖,形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区。
(1)据图归纳从阶段I到阶段III郊区的功能区变化特点。(3分)
(2)从集聚效应角度出发,评价大型购物中心对入驻商户的影响。(6分)
(3)说明临港产城发展模式中体现的自然环境协调功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人类活动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 )。近地面O 污染成为我国多地夏季的主要污染物。在排放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主要受天气形势和气象要素影响。下图示意2018年呼和浩特市一次O 污染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变化。
(1)指出呼和浩特市O 浓度的昼夜差异及其两种影响因素。(3分)
(2)推测6月2日—3日影响呼和浩特市的天气系统,写出推测理由,并分析其导致O 浓度下降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快,而在春季中后期(尤其是4月)因冷空气杂袭引起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并带有连阴雨的天气现象。河南省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中倒春寒综合风险较高的省区。下图为河南省等高线地形图。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广,东部平原是小麦主产区。下表为河南冬小麦生长阶段的日期分布,其中拔节-抽穗期是小麦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
小麦生长阶段 日期
返青-拔节期 2.1-3.30
拔节-抽穗期 4.1-5.10
抽穗期后 5.11-6.11
(1)从气候要素的角度,简述倒春寒导致粮食减产的原因。(6分)
(2)指出河南省小麦倒春寒综合风险较高的地区,并分析其原因。(6分)
(3)从小麦生产的角度,说出防御倒春寒的主要措施。(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面左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右图为“魔鬼塔”实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
(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