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增殖
一、单选题
1 .下图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周期概念的是( )
跟踪检测
A .A~B B .B~D C .B~C D .A~C
2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染色质又在某些情况下转变为染色体。下列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
B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转变成染色体
C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 .染色质或染色体不是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3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 1 是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只含有 1 个 DNA 分子
B .图中的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 .图示细胞的顺序为甲→ 乙→丙
D .图乙中的变化是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
4 .如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统计, (图乙、丙,丁中的 a 、b 、c 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
A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 4 条染色体
B .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C .甲图时,细胞中活动强烈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
D .图丙可以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的数量关系
5 .在体外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 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是构
成 DNA 的组分)和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培养液中, 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
A .细胞周期变短,分裂间期细胞核放射性增强
B .前期有大量 3H-TdR 进入细胞核合成 DNA
C .中期染色体整齐排列,赤道板清晰可见
D .分裂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6 .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G2 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
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后,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 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
A .伤口处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 G2 期长短不同
B .在伤口愈合后,处于细胞分裂前期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
C .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 G2 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 .抑素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7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 除了依靠细胞数目的增多, 还依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下列关于细胞体积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不同生物细胞体积大小相差很大
B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C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能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
D .细胞越小越有利于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因此细胞越小越好
8 .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C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D .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朝左下方移动
9 .利用洋葱根尖细胞(2n=16)观察植物的有丝分裂时,观察到一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细胞甲最适合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B .细胞乙中有 32 个 DNA 分子, 32 条染色体
C .通过对该视野中的细胞计数可估算洋葱根尖细胞周期的时长
D .在装片中滴加 DNA 合成抑制剂,视野中间期细胞数量将增加
10.下列是体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一个细胞内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关于 曲线分析正
确的是( )
A .ab 段 DNA 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增加
B .hi 段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数量比为 1 ∶0 ∶ 1
C .cd 段核 DNA 含量下降一半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D .de 段和 fg 段一条染色体含 2 个 DNA 分子
11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 ∶2
C .间期中心体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12 .图 A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 B 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 甲→ 乙的全过程
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 乙过程
③c 、d 两段都要消耗 ATP
④b 段的主要变化是 DNA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13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 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 DNA 数目加倍
B .丁中的染色体数和 DNA 数的关系是 1︰1
C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
D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相等
14 .下图是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 点之前进行 DNA 复制
B .GH 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C .KJ 段染色体数目下降一半是由于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
D .FG 段一条染色体含一个 DNA 分子
15 .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甲紫染色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已
知洋葱根尖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大约 12 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若视野中有 100 个细胞,统计发现图乙类型共有 5 个,即可推算出中期持续时间约为 0 .6 小时
C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甲细胞中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缓慢移动
D .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二、多选题
16 .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 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 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它的活性被严密调控。如图(a)(b)(c )分别表示分裂过
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时期, SCR 能与 SEP 紧密结合,阻止 SEP 水解黏连蛋白
B .b 时期, APC 含量上升,使 SCR 分解
C .与 b 时期相比, c 时期染色体和 DNA 数目均加倍
D .若 APC 的活性被抑制,姐妹染色单体就难以分离
17 .如图为田鼠(2n=54)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细胞内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 则表格中
的相关结论,能与纵坐标含义相符的有( )
选项 纵坐标含义 结论
A 一个细胞中核 DNA 的含量 a 、d 两点时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不同
B 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n=27,且染色体数为 4n 时着丝粒数是 108
C 一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 一个细胞中 ab 段中心体的数量是 cd 段的 2 倍
D 一个细胞中着丝粒数量的变化 发生 b→c 的过程中,细胞中核 DNA 含量不变
A .A B .B C .C D .D
18 .如图是在“观察植物根尖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高
倍镜时观察到的图像, A~E 代表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B .从图中看出 A~E 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C 、E 、B 、D 、A
C .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高倍镜
D .观察时,首先选择 A 时期细胞进行观察
19 .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称为双定向作用。该作用出现异常,有丝
分裂会暂停。如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 3 个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排序是甲→丙→ 乙
B .观察染色体最佳的时期是乙细胞所处时期,因为该时期染色体数量最多
C .甲和丙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核 DNA=1:2
D .若在丙细胞所处时期发生了双定向作用异常,则细胞分裂将会暂停
20 .某生物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的三个阶段(用① 、② 、③表示) 示意图如图, 每个阶段内绘有相应的流
式细胞仪分析图谱。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 复制发生在①阶段
B .用显微镜对染色体计数最好在②阶段的细胞中进行选择
C .着丝粒分裂发生在③阶段
D . ③阶段的细胞可能是刚刚进入分裂间期的细胞
三、综合题
21 .下图表示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某时期的细胞图示,以及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物质含量变化的坐标
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表示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图。该图细胞染色体含有 分子 DNA。图甲所示细胞大致位于
图乙的线段是 。
(2)图乙中 CD(或 cd)过程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 ,向四周扩散形成
,导致其细胞质裂开方式与动物细胞不同。
(3)图乙中出现 AB 段的原因是 ,出现 bc 段的原因是 。 (4)图甲细胞的下一分裂时期所含的染色体有 个, 在有丝分裂结束时, 由 1 个细胞分裂成 2 个子细
胞,每个子细胞中的 DNA 分子数目与亲代细胞 (相同或不同)。
(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 .压片后制成装片
B .剪取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解离 8~12in
C .用龙胆紫溶液对根尖染色 3min
D .将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 10min
(6)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在绝大多数细胞中可以看到的结构有 。
A .核仁 B .核孔 C .染色体 D .纺锤体
22 .图 1 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 2 表示其观察结果,已知洋葱根 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12 h ,①~⑤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图 3 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
的示意图。图 4 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 1 可知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包括:甲: → 乙:漂洗 → 丙:染色 → 丁:制
片
(2)染色体因容易被 性(“酸”或“碱” )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把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先找到 分生区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 形,排列紧密。观察时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
分裂过程,原因是 。
(3)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
(4)根据观察结果可知,在一个视野内多数细胞处于 (时期),对应图 3 细胞周期中的 阶段 (填字母),此时期细胞内的主要物质变化为 。图 4 的数量关系可以对应图 3 细胞周期中的
阶段(填字母)。
(5)在图 2 中, 。细胞处于 期,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量比为 。实验中观察的
分生区细胞总数为 200 个,发现如图④细胞共有 4 个,据此估算,此时期对应在细胞周期中的时长大致为
h。
_______
(6)若选择本实验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将其放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下图能正确表示此过程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是 。
A .
B .
C .
D .
23.如图甲是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 图乙为该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
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分裂能力旺盛的是 (填序号)。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
应先在 下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其细胞特点是 。
(2)图乙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 。de 段形成的原因 。
(3)图丙是图乙中的 段(填字母)。图丁中 H 为 ,其作用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图戊的横坐标是每个细胞的核 DNA 含量, 若已知在取样的 6000 个细胞中, 处于 M 期(分裂期) 的
细胞数为 300 个, M 期时长 1h,据图可知, DNA 复制期的细胞数是 个, 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是
h。
__________细胞的增殖
一、单选题
1 .下图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周期概念的是( )
跟踪检测
A .A~B B .B~D C .B~C D .A~C
【答案】B
【分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 期是进入分裂期的物质准备,完成的是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周期中占 90~95%的时间;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 5~10%。
【详解】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进入分裂间期,因此一个细胞周期包 括分裂间期(时间长)和分裂期(时间短),顺序不能颠倒,故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 BC+CD,
即 B→D。
故选 B。
2 .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染色质又在某些情况下转变为染色体。下列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
B .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转变成染色体
C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D .染色质或染色体不是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答案】B
【分析】染色质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 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 进入分裂期前期, 染色质缩短
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
【详解】A、染色质是细丝状结构, 染色体是染色质缩短变粗后的结构, 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不
相同, A 错误;
B、细胞分裂的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转变成染色体, B 正确;
C、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C 错误;
D、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D 错误。
故选 B。
3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的 1 是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只含有 1 个 DNA 分子
B .图中的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 .图示细胞的顺序为甲→ 乙→丙
D .图乙中的变化是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着丝粒断裂后形成细胞板过程。
【详解】A、图中小泡形成细胞板,甲着丝粒已经断裂,染色体移向两级, 一条染色体有一个 DNA ,A 正
确;
B、图中小泡会形成细胞板,最终形成细胞壁,小泡来源与高尔基体有关, B 正确;
C、甲图处于末期初始,乙丙处于末期,且丙出现的更晚,所以顺序是甲 → 乙→丙, C 正确;
D、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 D 错误。
故选 D。
4 .如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统计, (图乙、丙,丁中的 a 、b 、c 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 )
A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 4 条染色体
B .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C .甲图时,细胞中活动强烈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
D .图丙可以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的数量关系
【答案】D
【分析】分析图示,图甲为有丝分裂后期。
图丙中没有 b,所以 b 代表染色单体,图乙中 a:c=1:2,所以 a 代表染色体数, c 代表核 DNA 数。图乙染 色体数和 DNA 数的比值为 1:2,所以图乙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图丙中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是 图甲的两倍所以图丙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丁中染色体数和 DNA 数相等,是图乙的一半,所以图丁是有丝分
裂末期。
【详解】A、由图甲可知, 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分裂,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染色体数目加倍, 该
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因此并非所有体细胞中都含有 4 条染色体, A 错误;
B、图丁中染色体数和 DNA 数相等,是图乙的一半,所以图丁是有丝分裂末期, B 错误;
C、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活动强烈的细胞器有中心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C 错误;
D、图丙中没有染色单体, 且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数量的两倍所以图丙为有丝分裂后期, 图甲为有丝分裂后期,
D 正确。
故选 D。
5 .在体外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 3H-TdR(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是构
成 DNA 的组分)和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培养液中, 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 )
A .细胞周期变短,分裂间期细胞核放射性增强
B .前期有大量 3H-TdR 进入细胞核合成 DNA
C .中期染色体整齐排列,赤道板清晰可见
D .分裂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答案】A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B、由于有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作用,细胞周期变短,在间期时发生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故在间期时有大量 3H-TdR 进入细胞核合成 DNA,细胞核放射性增强, A 正确, B 错误;
C、中期染色体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 C 错误;
D、由于有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作用,分裂期相对较短,但核膜会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不会始终完整, D 错误。
故选 A。
6 .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 G2 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
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后,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 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
A .伤口处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 G2 期长短不同
B .在伤口愈合后,处于细胞分裂前期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
C .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 G2 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 .抑素抑制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答案】B
【分析】细胞分裂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又包括 G1 期、 S 期、 G2 期,其中 G2 期主要合成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主要是微管蛋白),为细胞分裂做准备。
【详解】A、不同种类细胞, 一般细胞周期有所不同, G2 期时间长短也不同, A 错误;
B、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抑制细胞分裂且作用于 G2 期,所以分裂前期的细胞数目减少, B 正确;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 G2 期的活动,使细胞停滞在分裂间期,不能完成细胞周期, C 错误;
D、抑素抑制的是 G2 期的活动,而 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 G1 期,与抑素作用无关, D 错误。
故选 B。
7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 除了依靠细胞数目的增多, 还依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下列关于细胞体积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不同生物细胞体积大小相差很大
B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C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核能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
D .细胞越小越有利于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因此细胞越小越好
【答案】C
【分析】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 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快,有利于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
无限长大的原因: ①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限制, ②受细胞核控制范围限制。
【详解】A、由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因此不同生物细胞体积大小相差不大, A 错误;
B、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B 错误;
C、细胞不能无限长大与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一定限度有关, C 正确;
D、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制约着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但细胞还需要一定的空间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因
此并不是细胞体积越小越好, D 错误。
故选 C。
8 .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C .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D .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换成高倍镜前应将装片朝左下方移动
【答案】C
【分析】 1、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步骤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观察时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
胞正在分裂,再换高倍镜时,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详解】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A 错误;
B、在制片过程中,由于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无法持续观察一个细胞分裂的全过程, B 错误;
C、利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视野过暗,需要调节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C 正确;
D、低倍镜中的物象如果位于视野右下方, 根据显微镜成像特点, 实际的细胞应该位于装片的左上方, 因此
装片应该片朝右下方移动,可以把物象移至视野中间, D 错误。
故选 C。
9 .利用洋葱根尖细胞(2n=16)观察植物的有丝分裂时,观察到一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 .细胞甲最适合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B .细胞乙中有 32 个 DNA 分子, 32 条染色体
C .通过对该视野中的细胞计数可估算洋葱根尖细胞周期的时长
D .在装片中滴加 DNA 合成抑制剂,视野中间期细胞数量将增加
【答案】A
【分析】分析图像,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适合用于制作染色体组型, A 正确;
B、细胞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 32 个核 DNA 分子, 32 条染色体,此外在细胞质中还含有少量
的 DNA 分子, B 错误;
C、通过对该视野中的细胞计数不能估算洋葱根尖细胞周期的时长, 只能得出分裂期和分裂间期的比例, C
错误;
D、制作临时装片时,细胞已经解离死亡,在装片中滴加 DNA 合成抑制剂, 视野中间期细胞数量不会增加,
D 错误。
故选 A。
10.下列是体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一个细胞内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下列关于 曲线分析正
确的是( )
A .ab 段 DNA 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染色体数目增加
B .hi 段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数量比为 1 ∶0 ∶ 1
C .cd 段核 DNA 含量下降一半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D .de 段和 fg 段一条染色体含 2 个 DNA 分子
【答案】B
【分析】分析图甲:图示为一个细胞内核 DNA 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 a→b 段是 DNA 复制形成的; b→c 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c→d 段是细胞质分裂,核 DNA 平均分配到 2 个细胞核中;分析图乙:
gh 表示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hi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 、ab 段 DNA 含量上升的原因是在细胞分裂间期 DNA 分子复制导致,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 A
错误;
B 、hi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细胞内无染色单体, 一条染色体上 1 个 DNA 分子,即染色
体、染色单体、 DNA 数量比为 1 ∶0 ∶ 1 ,B 正确;
C 、cd 段核 DNA 含量下降一半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C 错误;
D 、de 段一条染色体含 1 个 DNA 分子, D 错误。
故选 B。
11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对图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B .甲、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 ∶2
C .间期中心体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 .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答案】A
【分析】有丝分裂分裂期的主要变化:
(1)前期: 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 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 ①纺锤体解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新形成; ③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 ④细胞质分裂,形
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详解】A、由于该生物体细胞不含细胞壁,因此,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 A 错误;
B、甲、丙两细胞中,细胞核中均含有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两个 DNA,故细
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 DNA 分子数比例都为 1:2:2 ,B 正确;
C、分裂间期中心体复制,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 正确;
D、甲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为有丝分裂前期, 乙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为后期, 丙细胞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
赤道板中央为中期, D 正确。
故选 A。
12 .图 A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图 B 表示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①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 甲→ 乙的全过程
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射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发生在甲→ 乙过程
③c 、d 两段都要消耗 ATP
④b 段的主要变化是 DNA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答案】C
【分析】一个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时间较长,分裂期时间较短,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
后期和末期,图甲中甲→ 乙为分裂期,乙→ 甲为间期,图乙中 a 、c 为间期, b 、d 为分裂期。
【详解】①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 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图甲中乙→
甲→ 乙,是一个细胞周期, ①正确;
②在高等植物细胞内,没有中心体,是由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时期为前期,发生在甲→ 乙过
程, ②错误;
③c 段表示间期, d 段表示分裂期,两段分别进行不同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 ATP ,③正确;
④b 段分裂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 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即 C 正确。
故选 C。
13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 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 DNA 数目加倍
B .丁中的染色体数和 DNA 数的关系是 1︰1
C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
D .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相等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其中甲 → 乙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 制;丙表示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丁表示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戊表示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详解】A、图示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其中甲 → 乙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丙表 示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丁表示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戊表示 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故甲→ 乙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进行染
色体的复制,核 DNA 数目加倍, A 正确;
B、丁中的染色体数和 DNA 数的关系是 1:2 ,B 错误;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即丁时期, C 正确;
D、戊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相等, D 正确。
故选 B。
14 .下图是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 点之前进行 DNA 复制
B .GH 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C .KJ 段染色体数目下降一半是由于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
D .FG 段一条染色体含一个 DNA 分子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 GH 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详解】A 、F 点之前是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完成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A 正确;
B 、GH 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B 正确;
C 、KJ 段染色体数目下降一半是由于染色体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 C 正确;
D 、FG 段着丝点没有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故一条染色体含两个 DNA 分子, D 错误。
故选 D。
15 .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甲紫染色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已
知洋葱根尖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大约 12 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 .若视野中有 100 个细胞,统计发现图乙类型共有 5 个,即可推算出中期持续时间约为 0 .6 小时
C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甲细胞中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缓慢移动
D .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答案】A
【分析】有丝分裂特点: m分裂间期: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⑵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
例):①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 ②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因此赤道板在显微镜下看 不到)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③后期:着丝 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 全相同。④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该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A 错误;
B、图乙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是有丝分裂中期,则中期的时间=12×(5/100)=0.6 小时, B 正确;
C、此时细胞都是死细胞,观察不到甲细胞中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缓慢移动, C 正确;
D、甲图中染色体散乱分布,是前期;乙是中期;丙图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两极移动,是
后期;丁图中出现细胞板,是末期,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D 正确。
故选 A。
二、多选题
16 .真核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保持相互黏附状态,在分裂期才会分离并 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黏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连结蛋白)的裂解是分离姐妹染色单体的关键性事 件,分离酶(SEP)是水解黏连蛋白的关键酶,它的活性被严密调控。如图(a)(b)(c )分别表示分裂过
程中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应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时期, SCR 能与 SEP 紧密结合,阻止 SEP 水解黏连蛋白
B .b 时期, APC 含量上升,使 SCR 分解
C .与 b 时期相比, c 时期染色体和 DNA 数目均加倍
D .若 APC 的活性被抑制,姐妹染色单体就难以分离
【答案】ABD
【分析】有丝分裂特点: m分裂间期: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⑵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
例):①前期:染色质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缍丝,形成纺缍体。 ②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赤道板只是一个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因此赤道板在显微镜下看 不到)上。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③后期:着丝 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分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 全相同。④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缍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图中 a 是间期, b 是中期, c 是后期。
【详解】A 、a 时期,图中 SCR 能与 SEP 紧密结合, SEP 活性低,阻止 SEP 水解黏连蛋白, A 正确;
B 、b 时期, APC 含量上升, APC 和 SCR 结合,使 SCR 分解, B 正确;
C 、b 时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是中期; c 时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后期,后期
染色体数目加倍,但 DNA 数目不变, C 错误;
D 、c 时期, APC 含量上升, SCR 含量很低, 分离酶(SEP)完全分离出来, 水解黏连蛋白, 使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若 APC 的活性被抑制,姐妹染色单体就难以分离, D 正确。
故选 ABD。
17 .如图为田鼠(2n=54)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细胞内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 则表格中
的相关结论,能与纵坐标含义相符的有( )
选项 纵坐标含义 结论
A 一个细胞中核 DNA 的含量 a 、d 两点时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不同
B 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n=27,且染色体数为 4n 时着丝粒数是 108
C 一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 一个细胞中 ab 段中心体的数量是 cd 段的 2 倍
D 一个细胞中着丝粒数量的变化 发生 b→c 的过程中,细胞中核 DNA 含量不变
A .A B .B C .C D .D
【答案】AB
【分析】有丝分裂之前的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形成染色单体, 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
成为染色体,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消失。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A、若纵坐标代表一个细胞中核 DNA 的含量,则 a 、b 处于分裂的前、中、后、末时期, c 、d 处
于分裂结束后的子细胞时期,故 a 、d 两点时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不同; A 正确;
B、若纵坐标代表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则 n=27,且染色体数为 4n 时, 细胞处于后期, 着丝粒数
是 108;B 正确;
C、若纵坐标代表一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 a、b 处于有丝分裂的前、中期, c 、d 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末
期,对于中心体的数量,分裂期的一个细胞都有 2 个中心体; C 错误;
D、若纵坐标代表一个细胞中着丝粒数量的变化, 由于着丝粒的个数等于染色体的数量, 即等同于纵坐标代
表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b→c 表示着丝粒的分开,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但细胞中核 DNA 含
量不变。 D 错误。
故选 AB。
18 .如图是在“观察植物根尖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高
倍镜时观察到的图像, A~E 代表细胞的不同分裂时期。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B .从图中看出 A~E 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C 、E 、B 、D 、A
C .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再换高倍镜
D .观察时,首先选择 A 时期细胞进行观察
【答案】ABC
【分析】分析题图:A 是有丝分裂末期, B 是有丝分裂中期, C 是有丝分裂间期, D 是有丝分裂后期, E 是
有丝分裂前期。
【详解】A、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A 正确;
B、根据分析, A~E 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C(间期)、E(前期)、B(中期)、D(后期)、A(末期),B 正确;
C、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高倍镜, C 正确;
D、观察时,首先选择中期细胞(B 时期)进行观察, D 错误。
故选 ABC。
19 .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称为双定向作用。该作用出现异常,有丝
分裂会暂停。如图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示 3 个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排序是甲→丙→ 乙
B .观察染色体最佳的时期是乙细胞所处时期,因为该时期染色体数量最多
C .甲和丙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核 DNA=1:2
D .若在丙细胞所处时期发生了双定向作用异常,则细胞分裂将会暂停
【答案】ACD
【分析】据图分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 图示 3 个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排序是甲(有四分离前期) →丙(有丝分裂
中期) → 乙(有丝分裂后期),A 正确;
B、由于分裂中期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故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B 错误;
C、据图可知,甲和丙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核 DNA=1:2 ,C 正确;
D、由于双定向作用出现异常, 有丝分裂会暂停, 故若在丙细胞所处时期发生了双定向作用异常, 则细胞分
裂将会暂停, D 正确。
故选 ACD。
20 .某生物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的三个阶段(用① 、② 、③表示) 示意图如图, 每个阶段内绘有相应的流
式细胞仪分析图谱。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 复制发生在①阶段
B .用显微镜对染色体计数最好在②阶段的细胞中进行选择
C .着丝粒分裂发生在③阶段
D . ③阶段的细胞可能是刚刚进入分裂间期的细胞
【答案】ABD
【分析】由图可知, ①细胞中 DNA 数目处于 2N-4N 之间,故为细胞分裂的间期 DNA 复制时期; ②细胞 中 DNA 含量均为 4N,可能是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③中细胞 DNA 含量为 2N,可能是末期或 G1
期。
【详解】A 、①细胞中 DNA 数目处于 2N-4N 之间,故 DNA 复制发生在①阶段, A 正确;
B、用显微镜对染色体计数应该选择中期的细胞, ②阶段的细胞包含中期, B 正确;
C、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在②阶段, C 错误;
D 、③阶段的细胞包括末期和 G1 期,故可能是刚刚完成分裂的细胞, D 正确。
故选 ABD。
三、综合题
21 .下图表示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某时期的细胞图示,以及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物质含量变化的坐标
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表示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图。该图细胞染色体含有 分子 DNA。图甲所示细胞大致位于
图乙的线段是 。
(2)图乙中 CD(或 cd)过程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 ,向四周扩散形成
,导致其细胞质裂开方式与动物细胞不同。
(3)图乙中出现 AB 段的原因是 ,出现 bc 段的原因是 。 (4)图甲细胞的下一分裂时期所含的染色体有 个, 在有丝分裂结束时, 由 1 个细胞分裂成 2 个子细
胞,每个子细胞中的 DNA 分子数目与亲代细胞 (相同或不同)。
(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 .压片后制成装片
B .剪取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解离 8~12in
C .用龙胆紫溶液对根尖染色 3min
D .将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 10min
(6)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在绝大多数细胞中可以看到的结构有 。
A .核仁 B .核孔 C .染色体 D .纺锤体
【答案】(1) 中 8 BC(或 ab)
(2) 细胞板 细胞壁
(3) DNA 分子的复制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
(4) 8 相同
(5)BDCA
(6)A
【分析】题图分析, 图甲细胞内所有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为有丝分裂中期。④⑤⑥⑦均为一条染色 体,①和③为姐妹染色单体, ②为着丝粒, ⑧为纺锤丝, ⑨为中心体。图乙中实线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
数量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量变化, AB 表示 DNA 复制, bc 表示着丝粒分裂, cd 表示后期和末期。
【详解】(1)图甲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赤道板的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图细胞染色体含有 8
分子 DNA。图甲所示细胞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BC 段。
(2)图乙中 CD(或 cd)过程细胞逐渐进入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植物细胞中赤道板的位置会出现细胞板, 并不断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而形成了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这种导致细胞质裂开的方式与动物细胞
不同,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通过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逐渐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3)图乙中经过 AB 段后 DNA 数目加倍,说明该过程中发生了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bc 段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加倍,原因是该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的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4)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该时期的下一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 该时期经过着丝粒分裂后, 染 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故此时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为 8 个,而后发生分离的子染色体彼此分离进入两个子细 胞中, 因此, 在有丝分裂结束时, 由 1 个细胞分裂成 2 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中的 DNA 分子数目与亲代细
胞中的相同。
(5)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 染色→制片,据此该过程可描述为剪取根尖, 放入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解离 8~12min→将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 10min(漂洗) →用龙胆紫溶液对根尖染
色 3min(碱性染料染色) →压片后制成装片,而后用显微镜观察。即制片顺序为 BDCA。
(6)A、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有核膜核仁,因此可
以看到的结构有核仁, A 正确;
B、因为视野中绝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占的时间为 90~95%),而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很少(分裂期占的时间很短,为细胞周期的 5~10%),而核孔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 B 错误;
CD、染色体和纺锤体在分裂期的细胞中才能观察到, CD 错误。
故选 A。
22 .图 1 表示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图 2 表示其观察结果,已知洋葱根 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12 h ,①~⑤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图 3 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一个细胞周期
的示意图。图 4 为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相关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 1 可知制作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包括:甲: → 乙:漂洗 → 丙:染色 → 丁:制
片
(2)染色体因容易被 性(“酸”或“碱” )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把制成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先找到 分生区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呈 形,排列紧密。观察时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
分裂过程,原因是 。
(3)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
(4)根据观察结果可知,在一个视野内多数细胞处于 (时期),对应图 3 细胞周期中的 阶段 (填字母),此时期细胞内的主要物质变化为 。图 4 的数量关系可以对应图 3 细胞周期中的
阶段(填字母)。
(5)在图 2 中, 。细胞处于 期,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量比为 。实验中观察的
分生区细胞总数为 200 个,发现如图。细胞共有 4 个,据此估算,此时期对应在细胞周期中的时长大致为
h。
_______
(6)若选择本实验中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将其放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下图能正确表示此过程
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1)解离
(2) 碱 正方 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
(3)D
(4) 分裂间期 e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ab
(5) 后期 1:1 0.24
(6)D
【分析】图 1 制备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图 2 中, ①表示间期, ②表示末期, ③表示中期, ④表示后期, ⑤表示前期。
图 3 中, e 表示间期, a 、b 、c 、d 分别表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图 4 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
(1)制备植物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染色体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 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 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核较大, 具有 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近似正方形。观察时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解离过
程中细胞已经死亡。
(3)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分裂期相对时间长(分裂期与细胞周期比例最大),
最适合作为实验材料,故图中 D 最适合。
(4)一个视野内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时间长),对应图 3 细胞周期中的 e ,细胞间期的物质变 化为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图 4 含有染色单体,着丝粒未分裂,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
对应图 3 细胞周期中的 a 、b 阶段。
(5)④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与核 DNA 的数量比为 1:1,已知洋 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12h,实验中观察的分生区细胞总数为 200 个, 发现如图④(后期) 细胞共有 4
个,据此估算,设在有丝分裂后期中的时长有 Xh ,200:4=12 :X,求得 X=0.24。
(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细胞失水, 紫色液泡变深, 原生质体和细胞壁
之间充满无色的蔗糖溶液,故选 D。
23.如图甲是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 图乙为该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比
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分裂能力旺盛的是 (填序号)。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
应先在 下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其细胞特点是 。
(2)图乙中bc段变化的原因是 。de 段形成的原因 。
(3)图丙是图乙中的 段(填字母)。图丁中 H 为 ,其作用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图戊的横坐标是每个细胞的核 DNA 含量, 若已知在取样的 6000 个细胞中, 处于 M 期(分裂期) 的
细胞数为 300 个, M 期时长 1h,据图可知, DNA 复制期的细胞数是 个, 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是
h。
__________
【答案】(1) ③ 低倍镜 正方形,排列紧密
(2) DNA 复制 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3) cd 细胞板 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4) 1500 20
【分析】分析图甲可知:图中①是根毛细胞,含有大液泡;②是伸长区细胞;③是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 旺盛;④是根冠细胞。分析图乙可知:该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与 DNA 数量比例 变化曲线图, ab 分裂间期为 DNA 合成前期(G1) ,bc 是 DNA 合成期(S) ,DNA 合成后期(G2) ;cd 段表示前 期、中期;de 段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ef 表示细胞分裂末期。分析丙图: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分析丁图,
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分析图戊可知:图中 D 的 DNA 量是 B 的 2 倍, C 表示 DNA 量在 D 、B 之间。因此,
表示处于 S 期(DNA 的复制期)的是 C,表示处于 G2 期、 M 期的是 D,表示处于 G1 期的是 B。
(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分裂能力旺盛的是③部位的分生区细胞。用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
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其细胞特点是排列紧密,呈正方形。
(2)图乙中发生 bc 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 DNA 复制,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3)图丙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 分子 DNA,故对应图乙中的 cd 段,图丁中 H 为细胞
板,其作用是随着分裂的进行,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4)从图丙中可以读出 G1 期的细胞数(B 点)3000 个,G2 期和M 期的细胞数之和=1500 个,已知细胞总数=6000
个, M 期的细胞数=300 个,所以, G2 期的细胞数=1500-300=1200 个, S 期(DNA 复制期)的细胞数
=6000-3000-1500= 1500 个。 M 期时长是 1 小时,处于 M 期的细胞数为 300 个,取样总细胞数是 6000 个,
所以一个细胞周期的总时长是 6000÷300×1=20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