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综合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5 09: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是王明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新时代的曙光
2.他发表了《警世钟》和《猛回头》,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这里的“他”是(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陆皓东
3.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邓世昌 C.黄兴 D.蔡锷
4.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张大爷出生于民国15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24年 B.1926年 C.1928年 D.1929年
5.袁世凯接受的大部分“二十一条”是下列哪个国家提出的(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德国
6.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主义。某班同学在学完“三民主义”相关内容后,对“三民主义”作了以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代表维新派的进步思想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C.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D.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7.小高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图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A.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B.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C.表明袁世凯成功复辟帝制
D.标志着护国战争的开始
8.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9.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
10.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该说的台词是(  )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2.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
是(  )
A.辛亥革命 B.黄花岗起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3.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元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元年”是指(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5年
14.“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由此可知,孙中山认为(  )
A.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黄花岗起义为武昌起义准备了条件
D.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的组成部分
15.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探索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16.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 自序》中写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C.军阀割据纷争 D.护国战争
17.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次次历史记忆,一次次历史回眸,都见证了这座英雄城市的不屈与辉煌;历史早已明证,这座英雄的城市,有一种精神叫武汉精神,有一种英雄叫武汉人民。1911年的武汉精神体现在(  )
A.武昌首义 B.民国建立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18.“(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更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材料意在肯定孙中山(  )
A.提出了三民主义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领导了国民革命
1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
A.南京 B.武昌 C.广州 D.北京
20.如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  )
…… 大清帝国“墙倒众人推” 驱逐满人,建立民国,以美国为模范 “老孙”“小黄”合作的开始 鞑虏易驱,民国难建 三权已足,五权不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错误:    改正:   。
22.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    、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3.如图人物是   ,他的主要功绩是   。
24.武昌起义前革命党领导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场起义是    。
25.1905年8月,   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材料题(共2小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同法独立等。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老师课上所讲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3)通过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多报刊的发行以其轻便的方式把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向群众普及。1904年黄兴等在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到1908年的五次起义和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下的两广、云南边境的六次起义无一不是由中国留日学生担任骨干发动的。
——摘编自《辛亥革命爆发原因新探》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结束中国帝制的革命运动,还是中国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点。它以政治革命的方式来推翻腐朽的专制王朝,以达到目标。它使古老的中国由“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
——摘编自《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和民族的转型》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地区的县官选任陷入混乱,在全国政局趋于稳定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地方本籍官员被委任为县知事……在民国成立之初的北洋政府各部中,除司法、教育、内务等部外,其他各部旧官员占比都超过80%,留任比例整体上远高于州县官。
——摘编自杜佩红《“革命”是否“革官”?辛亥革命前后的县官人事变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革命志士参与革命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后官员选任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法律方面的重要成果。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是王明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她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新时代的曙光
【分析】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分析王明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0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商讨在广州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他发表了《警世钟》和《猛回头》,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这里的“他”是(  )
A.章炳麟 B.邹容 C.陈天华 D.陆皓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的相关史实。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是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
【解答】《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故选:C。
3.邵阳市某历史人物(见图)故居管理局举行其诞生140周年系列活动,宣传材料中有“叱咤风云的革命经历,辛亥革命期间,领导新军起义,袁世凯称帝后,领导护国军起义,武装讨伐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度”。该历史人物是(  )
A.魏源 B.邓世昌 C.黄兴 D.蔡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文字结合图片可知,该历史人物是蔡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们的反抗,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故D符合题意;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著有《海国图志》,与题意不符,排除A;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军,为国捐躯,不符合题意,排除B;黄兴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
故选:D。
4.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张大爷出生于民国15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
A.1924年 B.1926年 C.1928年 D.1929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国纪年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1912+(  )﹣1,因1912年为民国1年,需减去这个1。
【解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15年,1912+15﹣1=1926年,选项B符合题意;ACD错误。
故选:B。
5.袁世凯接受的大部分“二十一条”是下列哪个国家提出的(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德国
【分析】本题考查“二十一条”的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其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解答】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其支持。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
故选:C。
6.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主义。某班同学在学完“三民主义”相关内容后,对“三民主义”作了以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代表维新派的进步思想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C.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D.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了同盟会与三民主义。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创办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适应了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是正确的选项;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革命党主张推翻封建君王统治,排除A;“三民主义”没有提出了明确的反帝要求,排除B;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排除D。
故选:C。
7.小高同学在整理档案时,摘抄如图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间:1913年3月20日 被害人:宋教仁 经过: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A.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B.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C.表明袁世凯成功复辟帝制
D.标志着护国战争的开始
【分析】本题考查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的相关史实,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联合其他几个政党,在中国同盟会的基础上改组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A项符合题意;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C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D1915年12月25日,前云南都督蔡锷通电各省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反袁称帝的护国运动开始。
故选:A。
8.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著名的三民主义,因此“三民主义”并不包括民主主义,D项正确;ABC都属于“三民主义”的内容。
故选:D。
9.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三大政策 C.中体西用 D.自强求富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选:A。
10.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该说的台词是(  )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分析】本题考查同盟会。同盟会是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解答】1905年8月,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还通过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故选:C。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民主宪法。
故选:B。
12.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
是(  )
A.辛亥革命 B.黄花岗起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以“首义之城”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武昌起义的意义。
【解答】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武昌起义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辛亥首义”。
故选:A。
13.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元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元年”是指(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15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民国元年是1912年,B项正确;1911年中华民国尚未建立,不是民国元年,排除A项;1913年是民国二年,不是民国元年,排除C项;1915年是民国四年,不是民国元年,排除D项。
故选:B。
14.“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由此可知,孙中山认为(  )
A.武昌起义导致了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黄花岗起义为武昌起义准备了条件
D.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的组成部分
【分析】本题考查了黄花岗起义。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描述了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为武昌起义准备了条件,C是正确的选项;AB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黄花岗起义不是武昌起义的组成部分。
故选:C。
15.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探索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解答】依据所学,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中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16.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 自序》中写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C.军阀割据纷争 D.护国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了袁世凯复辟及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依据可知,孙中山抨击的是军阀割据纷争。依据所学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历史进入到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列强侵略加剧、军阀混战不已、民不聊生,C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抨击的是军阀割据纷争,与袁世凯复辟帝制无关,排除A项;根据题干可知,孙中山抨击的是军阀割据纷争,与清朝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排除B项;护国战争是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运动,护国运动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17.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次次历史记忆,一次次历史回眸,都见证了这座英雄城市的不屈与辉煌;历史早已明证,这座英雄的城市,有一种精神叫武汉精神,有一种英雄叫武汉人民。1911年的武汉精神体现在(  )
A.武昌首义 B.民国建立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胜利。
【解答】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史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B发生在1912年,C发生在1913年,D发生在1915年,排除BCD。
故选:A。
18.“(历史上)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更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材料意在肯定孙中山(  )
A.提出了三民主义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领导了国民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辛亥革命实现了制度的变革,但是新的制度并未在中国建立,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答】从材料“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实现了制度的变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正确;ABD三项均未体现出制度的变革内容来,排除。
故选:C。
1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是在(  )
A.南京 B.武昌 C.广州 D.北京
【分析】本题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地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南京。
【解答】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故选:A。
20.如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  )
…… 大清帝国“墙倒众人推” 驱逐满人,建立民国,以美国为模范 “老孙”“小黄”合作的开始 鞑虏易驱,民国难建 三权已足,五权不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解答】由“大清帝国‘墙倒众人推’,建立民国、老孙”结合所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知,题干描述的是辛亥革命。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错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改正: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相关内容。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制定的。
故选答案为:
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2.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  刘道一 、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萍浏醴起义的相关史实。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解答】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故答案为:
刘道一;萍浏醴起义。
23.如图人物是 孙中山 ,他的主要功绩是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一面。
【解答】据图片人物可知,此人物是孙中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上图人物是:孙中山
他的主要功绩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4.武昌起义前革命党领导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场起义是  黄花岗起义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黄花岗起义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起义失败,战役牺牲的烈士安葬于黄花岗。此次起义因此又称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鼓舞了人民革命斗志,加速了民主革命进程。黄花岗起义是武昌起义前革命党领导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场起义。
故答案为:
黄花岗起义。
25.1905年8月, 孙中山 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中国同盟会 ,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
【解答】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故答案为:
孙中山;中国同盟会。
三.材料题(共2小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同法独立等。
材料三: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四: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结合老师课上所讲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3)通过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遗憾?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1)看法:根据材料“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可以得出南京临时政府的奉行和平主义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这与当时的形式和环境有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可以得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3)态度:根据材料“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可以得出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是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4)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赶跑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遗憾: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
故答案为: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由于特殊的国情,革命党人把“排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革命之目的只在于消灭专制,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南京临时政府对外推行与友邦“益求辑睦”的外交政策,想通过承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保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来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暴露出其软弱和妥协的一面。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创造和平的外部环境是新生政权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南京临时政府的“和平主义”外交是在险恶的国际环境和纷乱的国内政治条件下的无奈之举。(学生所答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国家性质、人民权利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它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它用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约法还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宪法未施行以前,本约法之效力与宪法等。”这表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学生所答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3)孙中山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学生所答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赶跑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根本任务尚未完成。(学生所答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多报刊的发行以其轻便的方式把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向群众普及。1904年黄兴等在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到1908年的五次起义和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下的两广、云南边境的六次起义无一不是由中国留日学生担任骨干发动的。
——摘编自《辛亥革命爆发原因新探》
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结束中国帝制的革命运动,还是中国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点。它以政治革命的方式来推翻腐朽的专制王朝,以达到目标。它使古老的中国由“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
——摘编自《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国家和民族的转型》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地区的县官选任陷入混乱,在全国政局趋于稳定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地方本籍官员被委任为县知事……在民国成立之初的北洋政府各部中,除司法、教育、内务等部外,其他各部旧官员占比都超过80%,留任比例整体上远高于州县官。
——摘编自杜佩红《“革命”是否“革官”?辛亥革命前后的县官人事变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革命志士参与革命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后官员选任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法律方面的重要成果。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早期革命志士参与革命的主要方式、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括辛亥革命后官员选任呈现的特点、辛亥革命在法律方面的重要成果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一“众多报刊的发行以其轻便的方式把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向群众普及。1904年黄兴等在长沙发起成立华兴会。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07年到1908年的五次起义和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下的两广、云南边境的六次起义无一不是由中国留日学生担任骨干发动的。”概括可知,早期革命志士参与革命的主要方式是创办报刊;建立革命团体;参加革命起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2)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结束中国帝制的革命运动,还是中国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点。它以政治革命的方式来推翻腐朽的专制王朝,以达到目标。它使古老的中国由“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中国由“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
(3)根据材料三“辛亥革命后,一部分地区的县官选任陷入混乱,在全国政局趋于稳定后,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地方本籍官员被委任为县知事……在民国成立之初的北洋政府各部中,除司法、教育、内务等部外,其他各部旧官员占比都超过80%,留任比例整体上远高于州县官”概括可知,辛亥革命后官员选任呈现的特点是多为受过新式教育的地方本籍官员;政府部门旧官员留任比例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在法律方面的重要成果是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故答案为:
(1)方式:创办报刊;建立革命团体;参加革命起义。政党:中国同盟会。
(2)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中国由“家天下”的王朝国家转化为具有共和性质的现代主权国家。
(3)特点:多为受过新式教育的地方本籍官员;政府部门旧官员留任比例大。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