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2-25 09:33:12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二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B
D
D
B
C
B
A
B
A
B
B
A
【解析】运动员需要大量的能量,代谢水平提高,消耗大量的葡萄糖,A正确:产生的C)2会通过呼吸作
用排出,呼吸加深加快会加速排出多余的CO,使CO2浓度处于平衡状态,B错误;运动员大量出汗使水分和
无机盐流失,只补水不补充盐分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C错误: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会进行无氧呼吸生
成乳酸,乳酸可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D错误。
2.D【解析】图中A表示血液循环系统,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错误;图中①②③
分别表示组织液、淋巴液和血浆,三者共同组成内环境,B错误: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③血浆中蛋
白质减少,形成组织水肿,C错误:从外界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循环系
统)→③(血浆)→①(组织液)→组织细胞,D正确。
3.C【解析】灯光属于条件刺激,A错误:食物刺激狗分泌唾液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只有食物的非
条件刺激或者只有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诚弱直至消退,C正确:条件反射是一个学
习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
4.B【解析】①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但不能用来接受信息,①错误;
②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发出的传出神经又分
为支配躯体的传出神经和支配内脏的传出神经,②错误;③树突通常短小,能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
轴突通常长而细,能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③正确;④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
和思维等高级功能,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④正确:⑤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右半球负责形象
思维,⑤错误;⑥经常运用的信息储存在第三级记忆中成为永久记忆,不易遗忘。所以经常运用已学过的生
物学概念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就不容易遗忘概念,⑥正确。
5.D【解析】胰高血糖素只能升高血糖,血糖只有进人细胞中氧化分解才能增加产热,但这是胰岛素的功能,A
错误;寒冷刺激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B错误;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量与产热量相
当,体温仍维持正常,C错误: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引起骨骼肌战栗,D正确。
6.D【解析】激素可经血液运输到靶细胞,但不能定向动输,A错误;醛固酮是类固醇物质,不在核糖体上合
成,B错误:由图可得醛固酮的受体在细胞质中,C错误;醛固酮与细胞质内受体结合形成醛固酮一受体复合
物,经过一系列代谢,进而能促进N+的重吸收,因此阻断醛固酮一受体复合物的形成,会导致Na+重吸收
障碍,D正确。
7.B【解析】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正确:沃泰默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不能使
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刮下小肠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可有效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C正确:班
廷和贝斯特将胰岛提取液注射到患糖尿病狗体内使其血糖下降,发现了胰岛素,D正确。
【高二12月联考·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2023 2024学年安徽县中联盟高二12月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约有12 500多名亚洲运动员参赛。长跑比赛中运动员拼尽全力,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出汗和呼吸加深、加快。下列有关比赛中运动员生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代谢水平提高,消耗大量的葡萄糖
B.由于呼吸加快,运动员血浆中CO2浓度会持续升高
C.运动员比赛完成后,及时补充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即可恢复正常
D.部分运动员出现肌肉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的主要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三者共同组成内环境
C.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①中蛋白质减少,形成组织水肿
D.从外界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③→①→组织细胞
3.给狗喂食的同时给予灯光刺激,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中灯光属于非条件刺激
B.食物刺激狗分泌唾液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C.仅喂食或仅灯光刺激都能使该条件反射消退
D.条件反射的建立是一个学习过程,需要下丘脑的参与
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有几项
①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都能够接受信息并传递信息;②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支 配躯体运动的全部神经就是外周神经系统;③树突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将信 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④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 记忆和思维等功能;⑤大多数人的大脑左半球负责形象思维,右半球负责逻辑思维;⑥经常运 用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去解释相关的生命现象,就不容易遗忘概念。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5.“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东风又起时,该游 子体内会发生适应性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胰高血糖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以增加产热
B.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C.寒冷的春日夜晚,该游子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使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因起骨骼肌战栗
6.腊鸭腿、鸭脚包、刀板香腊肉等是每年冬天皖南老百姓饭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而长期高盐饮食易使机体的水钠平衡紊乱,是诱发高血压
的常见原因之一。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
种固醇类激 素,参与钠平衡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醛固酮经血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
B.醛固酮是在肾上腺皮质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C.醛固酮与肾小管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D.阻断醛固酮—受体复合物的形成,会造成Na+重吸收障碍
7.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分泌的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B.沃泰默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也能使胰腺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刮下小肠黏膜并制成提取液可有效排除神经调节的干扰
D班廷和贝斯特将胰岛提取液注射到患糖尿病狗体内使其血糖下降,发现了胰岛素
8.免疫失调是指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一些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引起
B.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C.异体骨髓移植时一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风湿性心脏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9.研究表明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PD- 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 L1 (程序性死亡配体1)一旦识别结合,T细胞即可“认清”对方,不触发免疫反应。肿瘤细胞可通 过调节表面PD-L1的量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PD- 1与PD-L1相互识别的过程,说明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表面PD-L1的量减少,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
C.若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含量发生改变,机体可能会出现免疫失调的现象
D.体外培养肿瘤细胞时,若加入PD-L1的抗体可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10.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不侵入 血液但侵入神经系统,常积累于唾液腺中。另外,我国法律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应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对狗是否携带狂犬病毒进行检测时可抽血检验
B狂犬病毒表面糖蛋白是体内抗体特异性识别结合的靶点
C.被狗咬伤后要及时对伤口消毒并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D.携带犬只出户需系犬绳等措施,从防疫学角度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11.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彼此之间通过信号分子形成复杂网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和⑤可以是神经递质,胰岛可以是效应器
B.图中②可以是糖皮质激素,③可以是白细胞介素
C.图中⑥可以是甲状腺激素,幼年时缺乏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
D.图中信号分子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12.如图是生长素发现的探索历程的几个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一、二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且尖端能产生某种"影响”
B.实验三鲍森.詹森的实验必须在适宜光照中进行,因为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C.实验四中的对照实验是籽放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正中
D.温特从植物体内提取并分离出使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13.植物根系向下生长从而伸展到水肥更充足的区域、茎叶向阳光充足的方向伸展接受更多的阳光,这些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所揭示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由根尖产生,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芽的分化
B.生长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在细胞分裂中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C.为了促进水稻根系快速生长,水稻插秧前不能添加细胞分裂素
D.由图可知水稻的根系生长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共同调节
14.除植物激素外,环境因素也可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植物需经历低温诱导后才能开花,可避免冬季来临之前开花而导致无法正常结实
B.植物中的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后结构发生变化,进入细胞核内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
C.植物根、茎中部分细胞可转换重力信号,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衡来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D.年轮的形成是因为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浅色带,秋冬季反之 15.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及相关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甘蔗生长过程中喷施适量的赤霉素可促进茎秆伸长
B.油菜素内酯可促进植物完成受粉
C.芝麻开花期间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喷洒适量生长素以避免减产
D小麦种子成熟时经历持续干热后又遇雨天,种子会在穗上发芽,可能与脱落酸被降解有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如图1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
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ACh)
作用于A(受体兼Na+通道),通道打开,Na+内流,
产生动作电位。兴奋传导到B(另一种受体)时,
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
收缩。回答下列问题:
(1)轴突末梢释放ACh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 (填“能”或“不能”)检测到ACh,骨骼肌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此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
(2)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形成膜屏障作用,该机制能使神经细胞保持正常的兴奋性。研究小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①血钙较低,肌肉易抽搐痉挛,其原因是 。
②为验证Ca2+的膜屏障作用,研究小组首先用含有Ca2+、Na+等离子的培养液浸润培养蛙 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获得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如图2)。 然后适当升高培养液中Ca2+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
a.图2曲线的获得应采取图3中 (填“ I ”或“ Ⅱ”)所示的连接方式。
b.为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还需要测定 。
c.重复实验获得的膜电位变化图像的峰值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7. (10分)人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保持一定的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尿崩症患者常表现为尿量过多,包括中枢性尿崩症(下丘脑或垂体异常导致激素分泌不足)和外周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常表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下图为人体水盐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字母A、E表示相关刺激,B D表示器官或激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饮水不足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 ]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进而使[] 释放[ ] 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细胞,使靶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能力 ,最终使尿量 。若该兴奋传至 ,可使人产生渴觉,从而主动补充水分。
(2)临床上通常用药物X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给药方式有皮下注射和微量泵静脉持续给药两种。为调查这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某医院对(自愿参与研究的)生理状况相近的60 例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不能用药物X治疗由肾脏病变引起的多尿症的原因是 。
18. (12分)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胰岛素是目前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图1表示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体内血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血糖含量高于160 mg – dL-1时会出现尿糖);图2为胰岛素作用的一种机制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曲线 为糖尿病患者,该患者可能为 细胞异常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不能降低,也可能是 异常所致;若为后者则该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 。
(2)图2中受体M的化学本质是 ,图1中FG段血糖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此时,根据图2说明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机理是: 。
(3)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吗?并请说明理由。
19. (12分)近期为支原体肺炎高发期。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感染引起的肺炎,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症状表现为 高热、咳嗽等。如图为支原体侵入人体后发生的 免疫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绝大部分支原体会被鼻腔中的黏膜阻挡在体
外,这属于人体的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
“特异性免疫”)。
(2)少部分支原体进入人体内环境后,由抗原呈
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 (填图中序号和名称),此时该细胞 ,这是激活细胞⑤的第二个信号。物质②的作用是 。细胞⑩ 被抗原激活后,在增殖分 化为细胞⑧和⑨的过程中需要 (物质)参与加速该过程。
(3)支原体肺炎患者痊愈后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但再次感染后病症会比第一次感染轻,从 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4)临床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有很好的疗效,而头孢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能有效抑制其他细菌生长繁殖而对支原体并不起作用。尝试从细胞结构方面解释,头孢类和青霉素药物对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治疗无效的原因可能是 。
20. (11分)某兴趣小组用生长素类调节剂2,4-D对某植物进行了两次实验并得到甲、乙两图所示结果,图甲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浓度2,4-D对该植物茎和根生长的影响;图乙是用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处理该植物的杆插枝条生根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 等优点,图甲中的曲线显示2,4-D对该植物具有 的作用,曲线①表示2,4-D对 (填“根”或“茎”)生长的影响,判断的依据是 。
(2)据图乙分析,该小组的同学认为12 ppm并不一定是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2,4-D浓度,理由是 。 欲探究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可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实验思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