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第84到85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温度为正负数的现实模型,感悟数的扩充的必要性。本节课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例,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几个城市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从而概括出生活中负数的表示方法,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负数,在生活中学生都收看过天气预报,对零下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但是仅仅停留在生活的基础上,因此,这节课利用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数学眼光:结合温度的情境,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必要性和简洁性,理解其实际意义。
◆数学思维:经历标温度,比较温度等活动,体会零上与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会比较不同温度(特别是三个零下温度)的大小,进一步拓展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差值,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语言:能运用含有正负数的式子表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唱反调》一、谈话引入,体验温度问题引入:你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吗?【设计意图】以问题引导,引入新授,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二、探究新知,感受温度1、认识温度(1)温度的读法你会读这个温度吗?
(3)分享
①组内分享。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自的想法。②全班分享。学生分享展示
预设:①画图 ②表格 ③数学符号(学生分享展示,自己的方法,注意让学生表达出零上、零下等)统一符号:+5℃表示零上5摄氏度,-2℃表示零下2摄氏度。
明确正负号的读法及省略:
“+”读作“正”,可以省略;“-”读作“负”,不可以省略;
(4)实践
将其他四个城市的温度用含有正负号的式子表示出来。(学生完成学习单)
漠河 西安 台北 拉萨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用含有正负号的式子表示某地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理解正数、0、负数大小关系。
(1)认识温度计通过什么方式测量的?你认识温度计吗?说一说温度计上都有什么吗?
预设:0刻度线、温度的单位、数字追问:零上数字和零下数字是一样吗?
(2)标温度
①问题你会在温度计上标温度吗?
②思考请你在温度计上标出北京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③分享(学生标温度,并说一说是如何标温度的)
追问:0刻度线以下的温度要标-吗?(不用,是在0刻度线的下面)
④实践标一标漠河等四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理解0摄氏度,感受0摄氏度
0摄氏度是没有温度的意思吗?播放视频了解什么0摄氏度。(出示冰水化合物)说一说0摄氏度你有什么感受吗
(4)负数的大小比较比较-2℃,-4℃,-17℃哪个温度最低?你又是如何比较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温度计,标温度,理解正数、0、负数的大小关系。
三、闯关练习
第一关:说一说:-5摄氏度和-20摄氏度哪个温度最低?第二关:比一比:下图是某一天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请把4个城市的气温从高
【设计意图】借助温度比较正数、负数、0的大小关系,结合各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拓展出由南向北温度逐渐降低。
第三关:猜一猜:漠河是我国最北端的城市,请你猜一猜有史以来漠河最低的温度有多少摄氏度?这个温度你会读吗?(-52.3℃)
第四关:算一算:如果将温度计横过来,应该怎么看温度呢?(横着看,右边的表示零上,左边表示零下)你能算一算这两个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
【设计意图】横着放的温度计模型是对数轴的渗透,数轴作为孩子认识数的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拓展孩子们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归纳总结
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过正负数?
【设计意图】消除固化思维,结合生活经验,拓展生活中的负数。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今天的表现是“+”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