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5 23:08:50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古诗三首望洞庭17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最大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湖,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导入新课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
——李白《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黄鹤楼前汉阳雪,岳阳楼前洞庭月。
——杨基《祁阳行》
洞庭湖洞庭湖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文学家,他能诗能文,现存诗800多首。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地,敏而好学,有“诗豪”之称。但他一生官途并不顺畅,多次被贬。《望洞庭》就是他在秋天转任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之下遥望洞庭湖写下的。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
初读感知
[唐] 刘禹锡
[ mó ]
[ mò ]

(磨合)
(磨盘)
多音字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呢?你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湖水青山明月 同学们积累有词语真多,老师也送大家一组词: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
湖光秋月两相和,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湖光秋月两相和,湖光秋月两相和“两相和”这“两”谁与谁?你知道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是什么吗?看这两面铜镜,你有什么感觉?朦胧清晰古代的时候镜子都是铜制的,而铜镜在没打磨之前看起来就是这种朦胧的感觉,也就是下一句诗所说的——“镜未磨”。朦胧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作者运用的比喻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潭面无风 镜未磨。一面铜镜洞庭湖面潭面无风镜未磨。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谁来说说这两句诗句的意思?诗意:秋夜,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无风,平静得如同未经打磨的铜镜一样。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诗人遥望的是什么?山水翠中的“山”“水”分别指什么吗?遥望洞庭山水翠,洞庭湖君山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形成的景色,像什么呢?白银盘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像吗?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现在你弄懂这句诗中,诗人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君山青螺比作洞庭湖白银盘比作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近望所见遥望所得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近景美妙,远景奇丽。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请静下心,仔细聆听《望洞庭》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3、搜集刘禹锡的其他作品来读一读。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