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古代散文作品的研习。该单元选取了两晋到明代的六篇古代散文名作,其中《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为教读课文,《项脊轩志》《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为自读课文。
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六篇古代散文名作或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或以理取胜,理趣盎然。体裁不一,风格各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是“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在语文教材中的具体落实。
单元目标
1.诵读古代散文佳作,理解文意,把握其思想情感及承载的文化观念,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2.在诵读涵泳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抒发情怀、表达思想的个性化手法,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3.运用对比与联系、评点方法,研习古代散文,了解古代散文的体裁特点和多样风格。
4.修辞立其诚,为文为人要“真”。学习本单元选文的表达艺术,说真话,抒真情,述真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陈情表
任务一: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学习提示,自由朗读文本。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积累文中重点词语,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从文中找一些表示谦敬的词语,体会“表”的语言特点。(寻蒙国恩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谨拜表以闻)
任务二:“自是皇权出血染,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晋武帝征召,李密一直辞不赴任,冒犯龙颜。一封辞表,晋武帝读罢反而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如果你是晋武帝,是文中哪些“陈情”打动了你?
(事祖母至孝之情;进退狼狈之窘情;不矜名节,陨首结草之忠情;犬马怖惧之情)
任务三:李密暂缓出仕不仅归功于辞表的情满笔端、婉转恳切,而且要得益于写作过程中的智慧。正是文本的精心巧妙构思化解了一场君臣之间的重大冲突。诵读交流,李密的“智慧”精心表现在哪里?
任务四: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研读文本,结合相关资料,你认为李密辞不赴任的真正原因是因为要尽孝吗?
(开放性的题目,可同意可不同意。事亲至孝,不愿废远,客观事实,一也;蜀国旧臣,顾惜名节,李密对蜀汉念念于怀,他认为刘禅“可次齐桓,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二也;西晋初年政局暗流涌动,李密顾虑重重,况且司马氏是靠阴谋篡位取得天下。可以参阅《晋书·李密传》,从李密后来出仕的经历来看,受到不少打击,他的顾虑是有现实依据的,三也。)
任务五:全文围绕“孝”而非“忠”来做文章,并着重指出“圣朝以孝治天下”,“孝”作为全文立论的中心,结合社会背景,谈谈为何舍“忠”取“孝”?
课外阅读:《晋书·李密传》《“双赢”的智慧》
项脊轩志
任务一:自由朗读文本,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学习提示,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互相补充。积累文中重点词语,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诵读全文,自主学习,完成表格,小组互评。
项脊之名缘由
项脊之风貌
项脊之情
项脊之志
(项脊之名缘由: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项脊泾住过,一说追思先祖之意;一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说含有脊梁的意思,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庭中顶天立地的脊梁骨的人生志向。项脊之风貌:修葺前后之不同风貌。项脊之情含悲喜两方面。项脊之志:发奋读书,重振家风,光耀家族。)
任务三:最是细节打动人,一词一句总关情。黄宗羲曾言:“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细读文本,找出打动你心灵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细节描写就写出了家道衰落,一座富丽堂皇的府第变成了大杂院,而作者作为破落家族中的一员,又是个读书人,感慨之深,忧虑之远,可想而知,心潮波澜起伏。魏氏勉励归有光:“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请敕命事略》琴瑟和鸣、心灵相通的知已。)
任务四:关于本文主旨,有多种说法。一说,写亲子和夫妇之情的;二说,作者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三说,作为一个没落家族的子弟,对家道中落、分崩离析发出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凭吊个人不幸际遇。读罢文本,谈谈你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任务五:王锡爵评价《项脊轩志》,“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宗庙质朴之乐),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感流溢。与老妪交谈,思念慈母,“余泣”;瞻顾先人之象笏,“长号不自禁”;徘徊于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下,想念爱妻,长相思兮长相忆。
前三段写尽十八岁少年的喜与悲,后两段是三十岁后补写丧妻前后的喜悲。查阅归有光的相关资料,整理人生经历,说说前后文抒发的情感有无变化。
课外阅读:《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兰亭集序》
任务一:自由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教师答疑。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诵读全文,前两段写兰亭集会盛况,文美景美意境美,历来为后人称道。
任务三:《兰亭集序》表达出富有哲理的生命之思,结构紧凑,思路清晰。思考讨论,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起伏变化的,说说变化的缘由。
任务四:知人论世——《兰亭集序》表达出富有哲理的生命之思,特别是文中点睛之笔,“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引发了不同时代读者心灵的共鸣,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认识。
任务五:了解其人——阅读相关资料,谈谈王羲之其人。
(1)然古人处闾阎行阵之间,尚或干时谋国,评裁者不以为讥;况侧大臣末行,岂可默而不言哉?《与会稽王笺》
(2)上命所差,上道多叛,则吏及叛者席卷同去。又有常制,辄令其家及同伍课捕。课捕不擒,家及同伍寻复亡叛。百姓流亡,户口日减,其源在此。《遗谢安书》
(3)然所谓通识,正自当随事行藏,乃为远耳。愿君每与士卒之下者同,则尽善矣。食不二味,居不重席, 此复何有?而古人以为美谈。济否所由,实在积小以致高大。君其存之!《诫谢万书》
(王羲之曾一度为官,关心国事,心忧苍生;关注民情,分析吏情,指陈利害,颇有政治见地;对人对事,关切热诚,有济世安民之志。)
课外阅读:《晋书·王羲之传》《对生命的解读》
《归去来兮辞并序》
任务一:自由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答疑。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思考其为人——阅读小序,小组讨论,从小序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你觉得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
(信息:出仕缘由,辞官原因,写作背景和时间。)
(陶渊明其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厌恶官场,热爱田园)
任务三:想见其为人——张中行先生所说:“(文中)活动和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生活画面中的人物是远离世俗的,是安乐闲适的。”“辞”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画面的描绘和组接来传达情感。诵读全文,依据内容在脑海里想象出五幅画面,并为每幅画配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归途、归家、归园,归田、归尽)
任务四:书写其为人——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归有光说:“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足见两人对该文推崇备至。奇文共欣赏,任选角度,写一段推荐文字,向学校文学社推荐该文。(可结合《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任务五:了解其为人——阅读相关资料,谈谈陶渊明其人。
(1)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
(2)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其五》
(3)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其八》
(4)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陶渊明传》
(陶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猛志所向,超越四海,而世道艰险,淹留无成。光阴流逝,五次出仕,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
课外阅读:萧统《陶渊明传》
《鄙弃仕途,归隐田园的诗意自白》
《种树郭橐驼传》
任务一: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答疑。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古汉语人称代词较为丰富,从课文中找出实例,对古代的人称代词做一些归纳和总结。
任务二:了解其人——本文从形式上看是一篇人物传记,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寓言。这篇寓言的写作借鉴了一些人物传记的写法,因事明理。
任务三:本文设事明理,融叙事说理于一体,不直接贬斥,写法婉而多讽,这与本文的说理方式密不可分。小组探讨,文中运用了哪些说理方式,举例说明。对比:类比
任务四:知人论世——柳宗元是一位关注现实的文学家,他生活的中唐时期,“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各种杂税,民不聊生。“文章合为时而著”,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之道,而得养人术。合作讨论,“养人术”的具体含义。
任务五:有人说,郭橐驼善以老庄无为之法植有形之木,对此观点,你怎么看?
任务六: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由种树之道“移之官理”,指出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时的痹症。如果若干年后做了班主任,这篇文章对你的班级管理有何启示?(选做)
课外阅读:《梓人传》余秋雨《柳侯祠》
《石钟山记》
任务一:朗读文本,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圈画出字词句疑难之处,小组交流,提出问题,教师答疑。课下把重点词语整理到积累本上。学生对感兴趣处圈点批注。
任务二:古人为文,讲究章法,重视文章结构。自由朗读课文,本文三个自然段以一“疑”字贯穿始终,据此梳理行文脉络。
(质疑:石钟山得名的由来——破疑: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存疑原因:分析石钟山名字存疑的原因,点明写作意图。)
任务三:方苞评价此文,“潇洒自得,子瞻诸记中特出者”。刘大櫆也说此文是“坡公第一首记文”。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任务四:《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考辨性质的游记,苏轼之后,仍有人考证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明代罗洪先认为山若钟形,苏轼只看到了石钟山的上半部分,考察有局限性;曾国藩实地考察后认为“山中空,形如钟,东坡叹李渤之陋,不知坡亦陋也!”今人通过考察,认为其得名是因其“形声兼备”。由此看来,苏轼的结论并不准确,但此文仍流传至今,备受赞誉,说说原因何在。
任务五: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顺路送长子迈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得观石钟山,以质疑求实精神为石钟山正名。小组讨论思考,你认为这与其被贬黄州的经历有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