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太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江油市太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5 10:1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油市太白中学高2023级12月月考地理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 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2022年3月7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
网站报道,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发现水塑造火星地貌的迹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于火星,是基于火星表面是( )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D. 塑性物质
2. 人类选择火星而非水星来探测“天外生命”,是基于火星的( )
A. 自西向东公转 B. 自西向东自转 C. 质量体积巨大 D. 轨道位置适宜
3. 祝融号火星车发现水塑造火星地貌痕迹,能够推测在某个宇宙时期火星上
( )
A. 发生了地震 B.有高级智慧生物 C.可能存在生命 D.有供呼吸的氧气
杪椤树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出现在距今约3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 早,是地球上最古老和现存的唯一木本蕨类植物,全盛时期是远古恐龙的主要食物。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的杪椤谷,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密集高大壮观的杪椤分布区,被称
为昔日的恐龙粮仓。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在杪椤全盛的地质时期( )
A.联合古陆形成
B. 海水里开始出现三叶虫等
C.陆地上大量裸子植物分布
D.地球上95%的物种消失
5.据材料推测杪椤繁盛于( )
A.中生代 B.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D.新生代
北京时间2023年08月6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
(
地震预报
40秒后
地震波即将到达徐州市泉山区
预估烈度2
.
3
预警震级


震感轻微
5.9
山东平原
)10公里,在徐州市有轻微震感。中国地震预警网通
过预警终端、手机 APP 第三方平台等渠道,发送地震
预警信息。图为徐州市小明同学收到的地震预警信息
截图。完成下面小题。
6.运用手机、电视等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是基于( )
(
②地震波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慢
④地震波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
)①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
③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 一般都会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 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还是逃。“黄金12秒”
确定的依据是( )
A.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 B.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存在差异
C. 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D. 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022年12月5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穿过“黑障区” (大约出现在距地面35-80km的大气层间)在酒泉附近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的 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1)。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时间,期间先后进行了
3 次出舱活动。图2为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8. 在太空期间,航天员完成出舱活动时必须应对的挑战有( )
①超高压 ②强辐射 ③微重力 ④超高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卷第1页,共5页
9. 经过“黑障区”时返回舱与地面失联,下列有关“黑障区”所在大气层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多雷电云雨天气 B. 随高度下降气温先升后降
C. 完全位于平流层 D. 随高度下降空气密度先减后增
2022 年,贵州省木科村成功打造云贵川首个千亩光伏农业蔬菜种植基地,通 过采取“农业+光伏”产业互补模式在光伏板下发展蔬菜种植。左图为木科村光伏
基地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右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种辐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光伏板”上的太阳光主要来源于( )
A. 耀斑爆发 B.光球层 C.色球层 D. 日冕层
11.丁辐射是指( )
A.地面辐射 B. 大气辐射 C.短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2. 夏季,光伏板既能发电同时也减小了地面昼夜温差,主要是由于光伏板( )
A. 加强了乙 B. 增强了丁 C.削弱了丙 D.削弱了乙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图 a 为四川广安某山区 的传统民居图,民居坐北朝南,屋前为石质(水泥)院坝,屋后种植林木,即使在炎
热的夏季,室内不需要空调同样有纳凉的效果。图b 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
a
)b
(
)
)13. 夏季白天,屋前石质院坝较屋后山林地(
A. 气温更高,气压更低 B. 气温更低,气压更高
C. 气温、气压均较高 D. 气温、气压均较低
14. 为抵御冬季南下冷风且提高室内保暖效果,该民居白天可以( )
A. 打开后窗,关闭前门 B. 关闭后窗,打开前门
C. 后窗、前门均打开 D. 后窗、前门均关闭
左图示意北半球某沿海地区的热力环流,右图示意该地近地面与600米高空的
气压差随水平距离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各点( )
①气温:乙>甲>丙>丁
②乙地降水概率较大
③气压:乙>甲>丙>丁
④近地面空气由乙流向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此时F 点 吹 (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北风 D. 南风
福寿沟位于江西赣州老城区地下,是前人利用地势高差修建的排水系统。福寿 沟内连水塘,外通江河,沟口装有可自动关闭的单向水窗。下图示意赣州古城排水
系统,该系统符合海绵城市理念,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赣州古城排水系统的治水智慧体现在( )
①利用地势高差,加快了城内雨水外排速度
②城内修建水塘,暴雨时可蓄积雨水
试卷第2页,共5页
③设计地下排水系统,将雨水及时排入江河
④修缮护城河,从源头控制降水,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 福寿沟单向水窗的作用是( )
A. 沟内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时,水窗打开,排出过量雨水
B. 沟内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时,水窗关闭,排出过量雨水
C. 河水水位高于沟内水位时,水窗关闭,防止河水倒灌
D. 河水水位低于沟内水位时,水窗打开,防止河水倒灌
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某海域中部海面
以下20~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
(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
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
对低温。读图,完成19~20题。
19.一年中,该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 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该海域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
我国小黄鱼渔场可分为春季产卵场、
夏季索饵场和冬季越冬场三类,其
产卵洄游至浅水域, 一般随水温变
暖启动。右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局
部海域小黄鱼渔场分布及部分洄游
路线,图示季节沿岸流强盛。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21. 图示季节,小黄鱼集中分布于( )
A. 甲渔场 B. 乙渔场 C. 丙渔场 D. 丁渔场
22. 图中①②③路线洄游的目的分别为( )
A. 索饵、产卵、越冬 B. 产卵、索饵、越冬
C. 越冬、产卵、索饵 D. 产卵、越冬、索饵
23. 乙、丙、丁、戊四个渔场中,渔期最晚的是( )
A. 乙 B. 丙 C. 丁 D. 戊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蒲州镇黄河东岸,楼高73.9m, 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登楼抒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图为鹳雀楼宣传海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诗中包含了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 地表径流 C. 地下径流 D. 蒸发蒸腾
25.诗中关于地貌景观的描述角度未涉及( )
A.地貌特征 B. 景观位置 C.河流走向 D. 地貌成因
26.宣传画显示,站在鹳雀楼上能观察到( )
A. 河流两岸岩壁陡峭 B. 冲积平原沃野千里
C. 宽广的 “S” 型河谷 D.河海相连呈一线天
莲花盆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
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右图)。广西某溶洞数
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
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27. 溶洞内莲花盆体量巨大的原因有(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长期流水侵蚀 ③石灰岩层较厚 ④人类破坏较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 与莲花盆成因相同的地貌形态有( )
A. 溶沟、残丘 B. 石笋、钙华 C. 石芽、石林 D. 溶洞、石柱
试卷第3页,共5页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示意图,图中 M 、0 、P 、Q 四地分别存在着不同的地貌
形态,0地聚落一般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山坡地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下列地貌最可能在图中M 地看见的是( )
A. B. C. D.
30. 图中0、 P 、Q三地河谷横剖面分布对应(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 综合题(共55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共16分)
材料一: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地面
材料二: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 “天雨新晴,北风寒
(1)图中序号所表示的辐射名称是:② ,⑦ ,
⑧ ,其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填序号),冬季华北平原的农民在
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人工烟雾,主要是增强了 。 (填序号) (10分)
(2)材料二的天气最有可能发生在 (季节)。并分析“天雨新晴,北风
寒彻,是夜必霜”现象产生的原因
。 (6分)
32.左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对流层中“热力环流原理”过程中所绘制的
示意图,1000米为高空,右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
列问题。 (共26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气压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_;
甲、乙之间的风向为 ;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 (6分)
(2)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
(白天/黑夜);若图示环流为山谷风,若乙地为山坡, 则此时为
(白天/黑夜),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甲乙丙
丁之间的城市风流动方向呈 (填顺/逆)时针。 ( 8 分 )
( 3 ) 图 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①②两地可能 出现晴朗天气的是 ,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判断的理由是
。(12分)
33. 阅读材料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分)
(
彻,是夜必霜。”
)自2016年5月绵阳正式成为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市以来,通过下凹式绿地、屋顶
绿化等技术措施,立体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之路,打造“会呼吸”的城市,缓解城市
试卷第4页,共5页
(
内涝。为了更深刻的了解海绵城市的工作原理,某校老师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
了城市内涝模拟实验。
)
(
塑料瓶
硬化地表
C
D
)
甲 乙
图 1 0 城市内涝模拟实验装置图
(1)据材料完成小明同学的模拟实验任务单空白部分。 (6分)
城市内涝模拟实验任务单 ①甲代表城市化 的地表景观,乙代表城市化 的地表景观。 (选填前或后) ②模型中,从 A、C 水管流出的水代表水循环中的 径流,从 B、D 水管流出的水代表 径流。 ③用水瓶向表面洒水模拟水循环的 环节。 观察实验完成。 地表类型“降水量”水管A、C 流量水管B、D 流量总流量地下蓄水量原始地表 550ml120ml 290ml/ 140ml硬化地表 550ml 440ml 300ml/ 80ml
④结论:硬化地表不利于雨水下渗,易造成城市内涝;原始地表的渗水和蓄 水功能更好。城市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干预主要体现在 环节。
(2)小明同学由于粗心,在记录“水管流量”时有一处数据错误,请你找出错误
数据,并利用水循环原理说明理由。 (7分)
试卷第5页,共5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