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学制)8.34《郑人买履》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上沪教版(五四学制)8.34《郑人买履》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0 16: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
《郑人买履》
第一课时

守株待兔 看图猜成语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郑人买履26、寓言二则拔苗助长【目标呈现】(检测)(3--5分钟)
1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句子停顿的节奏)。
3 对照注释及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4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检查预习
字词积累。
先自度其足 度( lǚ ) 吴忘持度 度(duó )
遂不得履 遂( suì ) 遂不得履 履(lǚ )
宁信度 宁( nìng ) 吾(wú)

容易写错的字。
买 归 涉 遽 已
文学常识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非常喜欢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书中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十分受人喜爱,有些已成为成语。 二、提出学习文言文的要求
   养成学习文言文的好习惯。①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方法如下:
1.读课文,分清句读(停顿),达到读准、读通、读懂的程度。
2.把握重点实虚词,根据语境联想拆解。
3.熟悉文言特有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倒装句式等。
4.逐字逐句翻译,采用“对”(一一对应)、“调”、(调整语序)、“补”(补充成分)的方法,使句子表达完整。【讨论交流】(8--10分钟)
1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自学,对学)
2 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自学、对学、群学)
3 质疑,全班一起解决疑难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寓言特点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寄寓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注
意人物的语气。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
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lǚduódùnìng
dù自由朗读,读准字音。郑人有欲买履( lǚ )者
先自度(duó )其足
吾忘持度(dù )
宁信度(dù )
遂(suì )不得履
宁(nìng )信度
【成果展示】(10--15分钟)
1 1~2个同学展示朗读。全班朗读。
2 1~2个同学展示课文翻译。其他小组补充、质疑。郑人有欲买履者,欲:想,要
履:鞋
者:……的人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先自度其足,度:量长短
其:自己的事先量好了自己的脚,而置之其坐。而:连词,表顺接。
置:放
之:代指量好的尺寸
其:自己的
坐:同“座”,座位(通假字)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至之市,而忘操之。之:到……去
而:却,连词,表转折
操:拿,携带
之:代指量好的尺寸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乃:就
曰:说
持:拿着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了。”反归取之。反:同“返”,返回
之:代指尺寸就返回家拿尺寸。及反,市罢,反:同“返”,返回
罢:结束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遂不得履。遂:终于终于没有买到鞋。人曰:“何不试之以足?”之:代指鞋
以:用
试之以足
(倒装句,状语后置)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宁:宁可
无:不
无自信
(倒装句,宾语前置)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小结检测】(10--13分钟)
(一)小结
1 寓言: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寓意)(了解)
举例说明: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掩耳盗铃……
2 读课文:分清句读(停顿),达到读准、读通、读懂的程度。

3 把握重点实虚词,根据语境联想拆解。
4 熟悉文言特有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倒装句式等。

5 认识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这是一种古文通假现象。在战国末期,还没有表示“座位”这个意思的“座”字,就借用同音字“坐”来代 替,直至后来有了“座”字为止。这就叫通假(借)现象。其中,“坐”就叫做“座”的通假字,“座”为本字。
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解释为本字的意思。
7 重要词句:
履( ) 度( )、 操( )、
反( )、
遂( )、 宁( )、
涉( )、
遽( )、 契( )、
是( )、 惑( )。
8 特殊句子:
“宁信度,无自信也。”
鞋量长短 拿,携带同“返”,返回终于宁可本意是趟水过河,这里是搭船过河立即,匆忙雕刻指示代词,这儿迷惑,糊涂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无”,不。9 课文结构图解。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duó,量长短lǚ,鞋子散集到……去量好的尺码宁可用同“座”,座位指量好的尺码同“返”,返回集市终于说说红字的意思反馈交流指鞋等到等到(二)课堂检测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 )
  ②而置之其坐??????? ( )
  ③而忘操之????????? ( )
  ④反归取之????????? ( )
  ⑤遂不得履????????? ( )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 ( )

2至之市。(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郑人”)

3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4 宁信度,无自信也。
……的人坐通“座 ”,座位。拿,携带 “反”通“返 ”,返回。终于倒装句,“有”的宾语“郑人”提前有个郑国人,想要买鞋子。(郑国人)到了集市上。先自己量好脚的尺码,把它放在自己的座位上。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作业布置】(课外作业及预习)(1--2分钟)
课外作业
1 背诵《郑人买履》。
2 《云南省标准教辅》语文七年级上册,P12第二题部分练习做在书上。
3 课后第二、第三大题中部分练习,做在书上。
预习
1 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 郑人可笑的地方是什么?他错在哪里?
3 我们热心帮助郑人,请给他一个忠告。
4 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1.《郑人买履》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笑话,连鞋子也没买到。 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板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就寓言的内容来看,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固执,迂腐,愚蠢,可笑
要动脑筋哦!郑人买履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对待事物要注重实际,不要墨守成规。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