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叶圣陶简介 《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指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被修改、添加、润色、提升的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大多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是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语言口语化,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介绍文体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
《牛郎织女》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sǎo péng shuāi chèn
嫂子 牛棚 衰老 趁机
zhēng zhá xiōng tiǎn zhuài
挣 扎 波涛汹涌 舔 拽表嫂 衰落 衰弱 衰退 趁热打铁
扎实 挣脱 挣钱 汹涌澎湃 工棚 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怎么分段?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自主学习: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 很久和久以前,有个孤儿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叫他吃剩饭,穿破衣裳,每天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他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牛郎。(孤苦伶仃) 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总是挑最好的草地,让它吃又肥又嫩的青草;老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去喝最干净的溪水。那头老牛跟他也很亲密,常常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呢。心地善良、勤劳肯干“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每天放牛,他……
老牛渴了,他……
夏天天气热,他……
冬天天气冷,他……
平时,他…… 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来写一段话。
(先用中心句总起,然后具体写如何“照看很周到”,最后写写小动物与人的亲密关系。)
照看 很周到。……自主学习:2.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这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织女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织女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1)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第六自然段。(2)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王母娘娘知道他们的事后会怎么做呢?(1)自由朗读第八至十自然段。(2)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3)你认为王母娘娘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召开故事会(1)生活很苦,人称牛郎。
( 2)照看周到,老牛亲密。
( 3)老牛说话,指点机会。
( 4)来到森林,见到织女。
(5)相遇相知,结为夫妻。
(6 ) 男耕女织,日子美满。
( 7)牛郎喂牛,老牛诀别。
(8)王母知情,发誓严惩。
( 9)闯入家中,抓走织女。
(10)心急如焚,追赶被阻。
(11)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 12)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学完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什么呢?同学们可以从文章内容情节、思想感情,以及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等等方面来抒发你们的感受。也可以试着对故事进行改写。请把你们最想说的和最想做的写下来。
写感受课外小知识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描述了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女子离别相思之情。 巩固练习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并用另一种读音组词。照看(kān kàn)( )
干净(gān gàn)( )
温和(hé huò)( )
闷得慌(mēn mèn )( )??
睡着(zháo zhuó)( )
难得(nán nàn)( )二、给带点字注音,并读一读眼眶( )剥皮( )
惩罚( )剥削( )
挣扎( )划船( )
包扎( ) 计划( )
照看( )着火( )
看守( )衣着( )
闷热( )
闷得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