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
一、选择题
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世界部分大洲人口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表(2015—2020年),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人口数(亿人) 46.41 7.47 13.40 0.42
平均人口增长率(%) 0.93 0.12 2.67 1.41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答案】C
【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了人口增长的快慢。结合表格可知,非洲的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为2.67%,欧洲的平均人口增长率最低,为0.12%。故选C。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0.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0.737%,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414% B.-0.06% C.0.06% D.0.91%
【答案】B
【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022年人口出生率为0.677%,人口死亡率为0.737%,0.677%-0.737%=-0.06%,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4.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3.D 4.B
【解析】3.由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D正确;故选D。
4.由图可知,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等,①③正确;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严重等是人口增长缓慢带来的影响,②④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兵源短缺等。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住房、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突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国家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人口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显示,2022年末比2021年末人口总数减少85万人,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结合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2016-2022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表: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总人口(万人) 139232 140011 140541 141008 141212 141260 141175
出生率(%c) 13.57 12.64 10.86 10.41 8.52 7.52 6.77
死亡率(%o) 7.04 7.06 7.08 7.09 7.07 7.18 7.37
5.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B.死亡率下降
C.出生率下降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6.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是( )
A.坚持独生子女政策 B.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C.开放三孩政策 D.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5.C 6.A
【解析】5.结合材料判断可知,2022年与前几年相比,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故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是下降而不是上升,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死亡率的上升导致人口出现了负增长,故A错误,C正确;2022年人口死亡率相对上升,B错误;2022年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错误。故选C。
6.坚持独生子女政策,会使人口出生率得不到提高,人口数量可能会减少,不符合我国人口发展战略,A符合题意;而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B正确不符合题意;开放三孩政策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符合我国人口发展战略,C正确不符合题意;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取决于自然生长率。即出生率减死亡率。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
(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图示意2021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辽宁省
8.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劳动力更充足②消费市场扩大
③环境压力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7.D 8.D
【解析】7.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四个省区中,人口增长最慢的是辽宁省,该省区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余三个省区均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8.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时广东省,其人口增长会使劳动力更充足,消费市场扩大,社会养老负担减轻等,但也会使环境压力增大,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
【点睛】人口问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下图为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部 B.内陆地区 C.东南部 D.河流沿岸
10.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矿产 C.河流 D.气候
11.乙区域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交通压力增大③居住条件差④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9.C 10.D 11.C
【解析】9.读图可知,南美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因为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开发历史悠久,适宜人类居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甲区域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不适宜人类生存,因此人口密度小。因此气候是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D正确。地形、矿产、河流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ABC错误,故选D。
11.乙区域人口密度过大,过多的人口给交通、住房、医疗等带来了压力,增加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可能会差,②③正确。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是人口增长过慢、人口数量少带来的问题,与乙区域不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带来环境破坏、资源减少、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饥饿贫困、就业困难等),解决措施是生育控制政策。人口增长过慢会造成人口老龄化现象、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解决措施是鼓励生育。
(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及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分布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世界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 )
A.中低纬度高原地区 B.中低纬度平原地区
C.中高纬度丘陵地区 D.中高纬度沿海地区
13.图中A所在地区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属于( )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种人
【答案】12.B 13.C
【解析】12.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稠密,B正确;高原、丘陵、高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少,ACD错误。故选B。
13.图中A地区属于西亚,该区域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以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奉伊斯兰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条件对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稠密,如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稠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疏,如极端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地区。
(2022·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邦奇等著名学者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 )
A.①南亚大陆②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③北美东部大陆④欧洲大陆
B.①欧洲大陆②北美东部大陆③南亚大陆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C.①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②南亚大陆③欧洲大陆④北美东部大陆
D.①北美东部大陆②欧洲大陆③南亚大陆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15.图中①~④地区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原因是( )
A.高原地形 B.发达国家 C.气候适宜 D.历史悠久
【答案】14.D 15.C
【解析】14.根据图形轮廓,可以辨认①②③④分别为北美东部大陆、欧洲大陆、南亚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大陆。故选D。
15.图中①②人口密集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经济发展水平高,③④人口密集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优越和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四个地区共同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其中气候温暖湿润是最重要的自然条件,C对。人口密集区大多以平原为主,A错;东亚和南亚经济欠发达,B错;北美东部开发历史短,D错。故选C。
【点睛】全球有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六块大陆组成,判断此题主要结合图形轮廓。
(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80亿。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2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亚洲增长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C.均有常住人口 D.人口分布不均
17.世界人口从70亿到80亿仅用11年时间,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资源短缺问题②增加就业机会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交通堵塞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6.D 17.D
【解析】16.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非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A错误;亚洲人口数量最多,B错误;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C错误;各大洲整体上来看,人口分布不均匀,D正确。故选D。
17.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需求量迅猛增长,会造成资源短缺,①正确;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就业困难,②错误;人口增长过快,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会导致环境污染更为严重,③正确;人口增长过快,城市人口过多会导致交通堵塞加剧,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而干旱的沙漠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等,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往往成为人口稀疏区。
(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黑种人的皮肤颜色反映他们早期居住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热带地区 D.温带地区
19.与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
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答案】18.C 19.B
【解析】18.深色皮肤能更好地抵抗较强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说明黑种人他们早期居住在炎热的低纬地带,也就是热带地区,故选C。
19.白色人种肤色较白,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长,胡子和体毛发达,是因为该人种多分布于较寒冷的地区,为了防止吸入寒冷的空气,刺激肺部,所以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而成的,故选B。
【点睛】世界上有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他们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划分的。这些体质方面的差异,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023·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在世界主要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 )
A.法语 B.俄语 C.英语 D.汉语
【答案】D
【详解】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D正确,排除ABC,故选D。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图中③地区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答案】21.C 22.C
【解析】21.①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人口分布稀疏,排除A;②位于北亚,地处北极圈附近,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分布稀疏,排除B;③位于欧洲西部,人口密度大,人口稠密,C正确;④位于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人口分布稀疏,排除D;故选C。
22.③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C正确;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排除A;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排除B;印度教主要分布在南亚的印度地区,排除D;故选C。
【点睛】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商船从大连出发走北极航线到荷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途经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北冰洋、大西洋
B.途经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起止地区人口稠密
D.北冰洋被亚、欧、非三洲环绕
24.下列关于北极航线沿途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以大和民族为主,美国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B.韩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挪威人大多信仰佛教
C.德国人普遍使用英语,俄罗斯人普遍使用俄语
D.欧洲位于亚欧板块,北冰洋位于北冰洋板块
【答案】23.C 24.A
【解析】23.由图可知,商船从大连出发走北极航线到荷兰,途经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大西洋,没有经过白令海峡,故A错误。该路线经过了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经过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故B错误。起点是位于亚洲东部,终点位于欧洲西部,都是人口稠密区,故C正确。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洲环绕,没有被非洲包围,故D错误。故选C。
24.日本以大和民族为主,美国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其祖先来自亚洲的蒙古,故A正确。韩国人大多信仰佛教,挪威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故B错误。德国人普遍使用德语,俄罗斯人普遍使用俄语,故C错误。欧洲主要位于亚欧板块,北冰洋分布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没有北冰洋板块,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点睛】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 D.木材匮乏
26.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 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 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答案】25.B 26.A
【解析】25.根据材料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便于通风散热,适应该地区气候潮湿的特点,吊脚楼依山而建,地形起伏大,A错误,B正确;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水源丰富,C错误;该地气候湿润,森林茂密,木材丰富,D错误,该题选B。
26.吊脚楼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所以应合理修缮,不能改变其形态,修旧如旧,A正确;放任自流,任其变化不利于文化的传承,B错误;整体拆迁,异地重建以及全部拆除,原地重建不能发挥其文化历史价值,不利于合理保护,CD错误,该题选A。
【点睛】自然环境会影响地区的建筑风格,民居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形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学生跟随父母去东南亚旅行,拍摄了一张当地的民居照片(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28.图中民居的聚落形式是( )
A.城市 B.城镇 C.集镇 D.乡村
【答案】27.A 28.D
【解析】27.从图中看出,该民居是高脚屋,该种房屋通风防潮的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所以该传统居主要反映的地理环境特征是高温多雨的气候,A正确;炎热干燥、温和多雨、寒冷干燥的气候都与该民居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BCD错误;故选A。
28.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高脚屋,属于乡村的聚落形式,D正确,故选D。
【点睛】把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乡村和城市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高脚屋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栏式”民居,是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主要适用于气候湿热地区。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0.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A.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B.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C.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D.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答案】29.D 30.A
【解析】29.聚落是人们长期居住并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所,根据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聚落可划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以上四座景观图片中,只有丁建筑物高大密集、交通四通八达,是城市聚落,ABC都是乡村聚落,故选D。
30.聚落往往形成于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地区,而气候恶劣、地形崎岖、资源贫乏和交通不便的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排除BCD,故选A。
【点睛】聚落类型: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根据乡村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方式的不同,乡村聚落又可分为:农村、牧村、鱼村、林场等不同的类型,生活在这种聚落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的主要因素:水源、土壤、地形、资源、交通、气候等等。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业和服务业等工作。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约20千米。该村有9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文化历史名村”。下图示意大岭村的聚落空间格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 )
A.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 B.南临玉带河利于冬季通风
C.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联系 D.自然生态区有利于灌溉
32.实现“绿”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 B.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C.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 D.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
【答案】31.A 32.D
【解析】31.由图可知,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菩山位于村庄以北,阻挡了冬季南下的冷空气,村庄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A正确;南临玉带河与冬季通风关系不大,B错误;村落巷道的布局主要为南北走向,方便联系,C错误;自然生态区有利于涵养水源,灌溉主要来自于河流,D错误。故选A。
32.实现“绿”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D正确;完全拆除古代居民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A错误;该地聚落为村庄,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破坏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B错误;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做法太绝对,C错误。故选D。
【点睛】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渐减少;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也被一些高楼大厦所代替。因此,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古徽州是我国传统村落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下图示意古徽州传统村落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古徽州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沿山脉分布 B.沿河流分布 C.集中于南部 D.均匀分布
34.古徽州传统村落保存完整度高,以下表述其主要原因的是( )
A.资源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封闭 D.气候湿润
【答案】33.B 34.C
【解析】33.古徽州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特点是沿河流分布,沿山脉分布较少,东部、北部均有分布,并非集中于南部,分布不均匀,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4.古徽州传统村落北部为黄山山脉,东北部为天目山脉,东南部为白际山脉,山脉众多,地形封闭,交通不便导致其受影响小,保存完整度高,C正确;资源、土壤、气候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BD;故选C。
【点睛】徽州古民居建筑始于巢居时代,经历史演变至明清方才基本定型,并且按徽州人文观念、自然地理及风俗习惯、技艺水平等,形成了较完美的建筑艺术和风格。呈现出布局简洁、造型古朴、雕饰精致的独特韵味。
(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国际发展与合作主题】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法国空客集团将在中国增设工厂。完成下面小题。
35.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经贸合作
36.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①消费市场广阔②技术基础良好③国家政策支持④闲置土地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5.D 36.A
【解析】35.读材料可知,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由此可知,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经贸合作,D正确,与文化合作、旅游合作、教育合作无关,排除ABC,故选D。
36.读材料可知,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说明中国的消费市场广阔,①正确;中国是世界工厂,工业技术基础良好,②正确;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是中法两国共同的决定,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③正确;故A正确;飞机制造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大概率会建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技术基础良好,闲置土地不多,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2023·湖北·中考真题)“灯塔工厂”指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5G等新技术,全方位推动制造业全过程、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转型的示范性工厂或企业,是拥有足够的科技含量与创新性的“世界最先进的工厂”。下图示意世界“灯塔工厂”分布的主要国家及工厂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图中“灯塔工厂”分布上( )
A.集中在北半球、西半球 B.亚洲工厂数量最多
C.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D.欧洲工厂数量最多
38.下列关于“灯塔工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技术人才的创新要求高 B.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
C.对生产工艺要求越来越低 D.生产成本高,运营速度慢
【答案】37.B 38.A
【解析】37.读图可知,“灯塔工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故A项错误;图中“灯塔工厂”数量最多的区域大致为东经60度至东经120度,0度至60度之间,大致是亚洲的位置,所以亚洲工厂数量最多,故B项正确,D项错误;“灯塔工厂”多集中在南北纬0度至60度之间,也就是中低纬度地区,故C项错误;故选B。
38.“灯塔工厂”发展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人才的创新要求高,故A项正确;高新技术产业能耗小,对环境污染小,对生产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成本低,运营速度快,故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科技人员的比重大,职工文化、技术水平高;资源、能量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小,产品多样化、软件化,更新换代快,附加值高;.研究开发的投资大。
(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对此次访华非常重视,访问团由多住法国政府高极官员、60多住法国企业家及20多位文化界人士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此次中法交流属于( )
A.南南对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北差距
40.法国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中位于法国的是( )
A.古斗兽场 B.白金汉宫 C.卢浮宫博物馆 D.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答案】39.B 40.C
【解析】39.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法国属于发达国家,中法合作属于南北对话,故选B。
40.古斗兽场在意大利罗马,白金汉宫在英国伦敦,卢浮宫博物馆在法国巴黎,奥林匹克遗址公园在希腊雅典,故选C。
【点睛】欧洲西部有许多著名的旅游胜地,法国的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英国的伦敦大本钟、伦敦塔桥和大英博物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水城威尼斯和古罗马斗兽场;荷兰的风车;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滑雪场;挪威的峡湾风光和午夜太阳;西班牙的地中海阳光沙滩、斗牛等。
二、解答题
4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A是 洲,该大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2)B大洲东临 洋,该大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3)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所在的大洲是 ,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均填字母)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C大洲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答案】(1) 亚 东
(2) 印度 热带
(3) C D E
(4)英语
【分析】本题以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大洲的特点、世界语言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
(2)读图可知,B是位于欧洲南部的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非洲主要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
(3)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为格陵兰岛,位于C北美洲。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大洲是D南美洲,主要位于巴西的亚马孙平原地区。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E欧洲,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C北美洲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英语,是使用最广的语言。
42.(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为了更好的开展“第三课堂”,陕西省某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坡度较陡的是 。
(3)图中学校的海拔范围是 米。
(4)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泰山的海拔仅有1532.7米,却被列为“五岳”之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
(5)简要分析聚落分布在该区域西南部的主要等高线自然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鞍部
(2) ③ ②
(3)300-325(米)
(4)泰山相对高度大或泰山显著比周围的地物高(语义相近可酌情给分)
(5)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或水源充足(语义相近可酌情给分)
【分析】本题以泰山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资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特点、海拔和相对高度、聚落形成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①处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
(2)读图可知,②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③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读图可知,等高距是25米,故图中学校的海拔范围是300-325米。
(4)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相对高度大,因此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
(5)西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有利于形成聚落。
43.(2022·甘肃陇南·统考中考真题)1.利用地图工具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阅读埃及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埃及位于非洲 部,它北临 ,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东北部 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
(2)图中,用图例符号“”表示长绒棉,用符号“”表示 。观察地图可以看出,埃及城市和农业分布极不均匀,主要沿 分布,这是因为埃及气候 ,沙漠广布,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
(3)埃及90%以上是阿拉伯人,使用的语言是 。埃及人的传统服饰是阿拉伯长袍,肥袖宽腰,长垂及地。这种服饰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是( )
A.有丰富的石油资源B.靠近海洋,海风较大
C.太阳辐射强烈,多风沙D.气候湿热,蚊蝇较多
(4)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它从南向北流经埃及,在埃及境内水量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有 、 。(写两点)
【答案】(1) 东北 地中海 苏伊士
(2) 城市 尼罗河 炎热干燥
(3) 阿拉伯语 C
(4) 气温高,蒸发量大 沿线城市多,生活用水量大
【分析】本题以埃及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埃及的地理位置、城市分布特点、气候、语言、尼罗河在埃及境内水量减少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埃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详解】(1)据图可知,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北临地中海,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读图可知,符号“○”表示城市,因为埃及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而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尼罗河沿岸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因此埃及的城市和农业沿尼罗河分布。
(3)根据所学知识,阿拉伯人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由于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辐射强,多风沙,而阿拉伯长袍,肥袖宽腰,长垂及地利于阻挡风沙,C正确;与当地的石油资源无关,A错误;当地风主要是由陆地吹向海洋,B错误;当地气候干旱,蚊蝇少,D错误;故选C。
(4)埃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尼罗河在埃及境内蒸发量大,补给水源少,加上埃及的城市和农业都分布于尼罗河沿岸,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量大。
44.(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中非在农业、能源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典范。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示意非洲年降水量和部分水稻试验田分布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纬线)之间,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降水地区分布 (均衡/不均衡),干旱区面积广大,赤道附近的 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降水丰富。非洲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多已开垦为耕地。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在提高非洲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提供的支持。
材料三:非洲电力严重短缺,虽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却只有1%的光伏发电装置。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建成大规模光伏电站,充分利用了撒哈拉沙漠的广阔空间。据阿方统计,中国承建的光伏电站超过其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中方随之投资兴建的工业园生产的家电、通信设备等,在当地销售火爆。图2示意阿尔及利亚光伏电站。
(3)据材料一、材料三,说明阿尔及利亚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4)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简述光伏发电项目对中阿双方的意义。
对中国: ;
对阿尔及利亚: 。
【答案】(1) 南北回归线 不均衡 刚果
(2)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因地制宜选育水稻品种
(3)阿尔及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
(4) 南南合作 促进我国资本和技术“走出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扩大我国的影响力,提高国际地位 可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带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缓解能源不足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年降水量和部分水稻试验田分布、阿尔及利亚光伏电站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非洲的位置、气候、国际经济合作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分析,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南部和北部,非洲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降水地区分布不均衡,干旱区面积广大,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
(2)由材料可知,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向非洲国家推广杂交水稻技术,选育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杂交水稻品种,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米饭被摆上更多家庭的餐桌。中国在提高非洲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提供的支持有: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因地制宜选育水稻品种。
(3)读图分析,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光伏发电站。
(4)因从空间分布上看,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用“南”代指发展中国家,“北”代指发达国家。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我国与阿尔及利亚光伏项目合作对阿尔及利亚的意义:推动卡塔尔发展清洁能源,利于其优化能源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拓宽能源渠道,保障当地电力供应;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中国的意义:促进我国资本和技术走出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扩大我国的影响力,提高国际地位等。
试卷第2页,共22页
试卷第1页,共22页专题06 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
2023-2024中考总复习真题选编
一、选择题
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下表为世界部分大洲人口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表(2015—2020年),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大洲 亚洲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人口数(亿人) 46.41 7.47 13.40 0.42
平均人口增长率(%) 0.93 0.12 2.67 1.41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0.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0.737%,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414% B.-0.06% C.0.06% D.0.91%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4.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国家统计局2023年发布的人口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数)显示,2022年末比2021年末人口总数减少85万人,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结合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2016-2022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表:
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总人口(万人) 139232 140011 140541 141008 141212 141260 141175
出生率(%c) 13.57 12.64 10.86 10.41 8.52 7.52 6.77
死亡率(%o) 7.04 7.06 7.08 7.09 7.07 7.18 7.37
5.2022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B.死亡率下降
C.出生率下降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6.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是( )
A.坚持独生子女政策 B.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C.开放三孩政策 D.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2022·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图示意2021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辽宁省
8.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劳动力更充足②消费市场扩大
③环境压力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成为人口问题。下图为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北部 B.内陆地区 C.东南部 D.河流沿岸
10.影响甲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矿产 C.河流 D.气候
11.乙区域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 )
①劳动力短缺②交通压力增大③居住条件差④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及人口在不同海拔和纬度的分布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世界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 )
A.中低纬度高原地区 B.中低纬度平原地区
C.中高纬度丘陵地区 D.中高纬度沿海地区
13.图中A所在地区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属于( )
A.黑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种人
(2022·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邦奇等著名学者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 )
A.①南亚大陆②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③北美东部大陆④欧洲大陆
B.①欧洲大陆②北美东部大陆③南亚大陆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C.①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②南亚大陆③欧洲大陆④北美东部大陆
D.①北美东部大陆②欧洲大陆③南亚大陆④东亚和东南亚大陆
15.图中①~④地区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原因是( )
A.高原地形 B.发达国家 C.气候适宜 D.历史悠久
(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11月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80亿。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20年),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符合各大洲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亚洲增长速度最快 B.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C.均有常住人口 D.人口分布不均
17.世界人口从70亿到80亿仅用11年时间,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①资源短缺问题②增加就业机会③环境污染严重④交通堵塞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环境对人种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们,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黑种人的皮肤颜色反映他们早期居住在( )
A.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 C.热带地区 D.温带地区
19.与黑种人相比,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体毛稠密,这反映了原住地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
A.炎热 B.寒冷 C.干旱 D.湿润
20.(2023·湖北襄阳·统考中考真题)在世界主要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 )
A.法语 B.俄语 C.英语 D.汉语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图中③地区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商船从大连出发走北极航线到荷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途经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北冰洋、大西洋
B.途经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起止地区人口稠密
D.北冰洋被亚、欧、非三洲环绕
24.下列关于北极航线沿途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以大和民族为主,美国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B.韩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挪威人大多信仰佛教
C.德国人普遍使用英语,俄罗斯人普遍使用俄语
D.欧洲位于亚欧板块,北冰洋位于北冰洋板块
(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下层架空,木质结构,建筑风格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有很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结合土家吊脚楼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5.土家吊脚楼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潮湿
C.水源不足 D.木材匮乏
26.政府对部分年久失修的吊脚楼进行合理保护,采取的措施是( )
A.合理修缮,修旧如旧 B.放任自流,任其变化
C.整体拆迁,异地重建 D.全部拆除,原地重建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某学生跟随父母去东南亚旅行,拍摄了一张当地的民居照片(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28.图中民居的聚落形式是( )
A.城市 B.城镇 C.集镇 D.乡村
(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0.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A.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B.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C.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D.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约20千米。该村有9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文化历史名村”。下图示意大岭村的聚落空间格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为( )
A.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 B.南临玉带河利于冬季通风
C.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联系 D.自然生态区有利于灌溉
32.实现“绿”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 B.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C.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 D.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
(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古徽州是我国传统村落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下图示意古徽州传统村落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古徽州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沿山脉分布 B.沿河流分布 C.集中于南部 D.均匀分布
34.古徽州传统村落保存完整度高,以下表述其主要原因的是( )
A.资源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封闭 D.气候湿润
(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国际发展与合作主题】未来20年,中国客机需求量将持续增长。2023年4月,中法两国签署了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的民用飞机订单。法国空客集团将在中国增设工厂。完成下面小题。
35.中法两国签署飞机订单属于( )
A.文化合作 B.旅游合作 C.教育合作 D.经贸合作
36.法国空客集团在中国增设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①消费市场广阔②技术基础良好③国家政策支持④闲置土地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3·湖北·中考真题)“灯塔工厂”指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5G等新技术,全方位推动制造业全过程、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转型的示范性工厂或企业,是拥有足够的科技含量与创新性的“世界最先进的工厂”。下图示意世界“灯塔工厂”分布的主要国家及工厂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图中“灯塔工厂”分布上( )
A.集中在北半球、西半球 B.亚洲工厂数量最多
C.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 D.欧洲工厂数量最多
38.下列关于“灯塔工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技术人才的创新要求高 B.能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
C.对生产工艺要求越来越低 D.生产成本高,运营速度慢
(2023·新疆·统考中考真题)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对此次访华非常重视,访问团由多住法国政府高极官员、60多住法国企业家及20多位文化界人士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此次中法交流属于( )
A.南南对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南北差距
40.法国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中位于法国的是( )
A.古斗兽场 B.白金汉宫 C.卢浮宫博物馆 D.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二、解答题
41.(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读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A是 洲,该大洲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2)B大洲东临 洋,该大洲大部分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3)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所在的大洲是 ,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均填字母)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C大洲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42.(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地理实践 知行合一】为了更好的开展“第三课堂”,陕西省某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赴“五岳”之首的泰山风景区开展研学活动。读该景区附近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 ,坡度较陡的是 。
(3)图中学校的海拔范围是 米。
(4)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泰山的海拔仅有1532.7米,却被列为“五岳”之首,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誉。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
(5)简要分析聚落分布在该区域西南部的主要等高线自然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43.(2022·甘肃陇南·统考中考真题)1.利用地图工具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描述地理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阅读埃及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埃及位于非洲 部,它北临 ,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东北部 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
(2)图中,用图例符号“”表示长绒棉,用符号“”表示 。观察地图可以看出,埃及城市和农业分布极不均匀,主要沿 分布,这是因为埃及气候 ,沙漠广布,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农业。
(3)埃及90%以上是阿拉伯人,使用的语言是 。埃及人的传统服饰是阿拉伯长袍,肥袖宽腰,长垂及地。这种服饰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是( )
A.有丰富的石油资源B.靠近海洋,海风较大
C.太阳辐射强烈,多风沙D.气候湿热,蚊蝇较多
(4)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它从南向北流经埃及,在埃及境内水量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有 、 。(写两点)
44.(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共享机遇,共同发展】
中非在农业、能源等领域持续深入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互利共赢的典范。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示意非洲年降水量和部分水稻试验田分布
(1)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纬线)之间,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的降水地区分布 (均衡/不均衡),干旱区面积广大,赤道附近的 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降水丰富。非洲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多已开垦为耕地。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在提高非洲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提供的支持。
材料三:非洲电力严重短缺,虽有全球60%的太阳能资源,却只有1%的光伏发电装置。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建成大规模光伏电站,充分利用了撒哈拉沙漠的广阔空间。据阿方统计,中国承建的光伏电站超过其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中方随之投资兴建的工业园生产的家电、通信设备等,在当地销售火爆。图2示意阿尔及利亚光伏电站。
(3)据材料一、材料三,说明阿尔及利亚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4)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简述光伏发电项目对中阿双方的意义。
对中国: ;
对阿尔及利亚: 。
试卷第4页,共13页
试卷第5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