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
是如何解体的?
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
壹
社会主义力量
的壮大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简表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地区和国家名称 建立时间 领导人
欧洲 波兰人民共和国 1944年7月
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1945年11月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 1946年1月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46年2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46年9月
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 1947年12月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共和国 1948年5月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49年10月
亚洲 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年9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8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
毛泽东
金日成
胡志明
皮克
哥特瓦尔德
乔治乌-德治
季米特洛夫
拉科西
霍查
铁托
贝鲁特
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
新中国成立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与中国建交
1950年
中苏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力量,新中国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
中苏关系
风雨“磨合”七十载
贰
苏联的
发展与社会改革
斯大林
(1878-1953年)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病逝,终年74岁。
1961年其水晶棺被移出列宁墓
斯大林模式
单一公有制
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排斥市场
指令性计划
斯大林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自主研习:
不同时期的改革有什么具体内容,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1953年9月3日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他于1956年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此后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是文艺获得解冻。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由于历史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材料研读
材料中的“旧时代”指的是什么?据材料评价赫鲁晓夫改革。
很多赫鲁晓夫的照片里都有玉米
“旧时代”指的是苏联模式
一定程度冲击苏联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12月19日-1982年11月10日)1964年开始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64年10月14日,参与推翻赫鲁晓夫的政变,继任苏共最高领导人。
1964年至1982年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使苏联历史性地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强国。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据美国商务部计算,1982年苏联的国内生产总值为美国的54%;据苏联中央统计局计算,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为美国的67%……70年代以来,苏联的军费开支一直维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15%左右,而同期的美国约为7%。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研读
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美苏军事竞赛会对苏联有什么影响呢?
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美苏军事竞赛
跛脚的巨人
叁
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3月2日-2022年8月30日),前苏联政治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85年上台,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90至1991年间出任唯一一任的苏联总统,他也是唯一一位在十月革命后出生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前期-经济: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总体效果不佳。
后期-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想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造成苏联内部思想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民族分裂主义兴起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我给中国朋友的忠
告是: 不要搞什么
‘民主化',那样不
会有好结果! 千万
不要让局势混乱,
稳定是第一位的。"
对于苏东剧变,尽管西方的和平演变是原因之一,但毕竟是外因。邓小平早就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
——胡新民《邓小平智对苏东剧变》
材料研读
依据材料,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导致经济上不去;
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
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
公有制为主体
私有化市场经济
政治
变成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实质:
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
由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
(1922年12月30日成立——1991年12月25日解体)
立陶宛
叶利钦
俄罗斯
叶利钦应对八月政变
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
91.12
立陶宛独立
91.8
91.12
90.3
91.3
91.6
全民公投是否
需要保留联盟
叶利钦当选俄罗斯首位民选总统
八月政变(失败)
乌克兰独立
独联体成立
12.25
苏联正式解体
91.8
辞苏共中央总书记
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国旗升起,一个时代戛然而止!
见证历史时刻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人民日报》评论苏联解体20年时称,这“不仅割断了一个大国苦难辉煌交织的历史,也将世界推入单极时代。”
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和铁锤
图案的苏联国旗降下,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
冷战结束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材料1:20世界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后续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
材料2: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改革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材料3: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
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苏联模式的弊端)
直接: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外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红旗落下
东欧剧变
波兰
东德
罗马尼亚
保加 利亚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阿尔巴
尼亚
剧变
1989—1992年 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三次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时间 1953--1964 1964--1982 1985--1991
指导思想 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的改革 对苏联进行根本性
变革和改造
内容 重点在农业领域 重点在重工业领域 前期经济,后期政治
结果 造成了苏联的混乱 造成了经济的 全面滑坡 经济继续滑坡导致解体
失败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系进行修修补补 根本性改革 背离社会主义
1917
1924
1953
1964
1982
1985
1991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乱
僵
垮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理论创立
尝试
现实
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公社
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
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挫折
东欧巨变 苏联解体
曲折中发展
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要辩证地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认识:苏联模式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