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主题训练-------自信让人生更美丽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曾经风靡一时的“超级女声”有一首主题歌《想唱就唱》,请认真阅读这首歌——
“推开夜的天窗/对流星说愿望/给我一双翅膀/能够接近太阳/我学着一个人成长/爱给我能量/梦想是神奇的营养/催促我开放/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
唱着这样的青春歌曲,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难以遏制的情感。请你从“梦想”“成长”“勇敢”“自信”等词语中选择一个,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不限,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在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面前走过,并叮嘱道:“大家再仔细闻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人全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走到这名学生面前问:“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吗 ”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许多时候,我们已经接近了真理,但因为缺少自信,而离开了真理。柏拉图坚持真理的勇气就源于对事实的坚定信念。通往真理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想不被假象所迷惑,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对真理坚持到底。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且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避免空洞。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以“自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自信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2)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3)能够使我漂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答案
1.例文:
自信人生
莺飞虫行,草长萍移,日升日落,潮来汐退,四季轮回,万物都拥有自己的命运,在人生的幕布,人们也拥有不同的色彩。
纵观古今,历史为我们呈现精彩的一幕幕:同样是遭贬谪,有人恨恨离去,有人大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同样是仕途不顺,有人憾然离场,有人发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壮语;同样是面对国家四分五裂,有人只能凭栏叹息,有人挥洒“周公吐埔,天下归心”的壮志豪情。历史的大幕已经拉开,各路人马在上面“你方唱罢我登场”。或敦厚,或狡诈,或阴柔,或阳刚,或哀婉,或沉郁,我们却能轻易发觉,自信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成功。不是他们非如凡人,只因他们足够自信。
自信,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华罗庚从小数学就学的不好,可他从未放弃对数学的热爱,经过刻苦努力,终成一代数学大师;牛顿小时候也没有他妹妹聪明,每次考试回家,他的妹妹总是受到父亲的表扬,而他则会受到一顿责骂,可他从未放弃学习的热忱,苦心钻研,终于构建经典力学体系,成为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难道他们的成功仅仅依赖几个数字,一个苹果吗?不,除了不懈的努力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抱有不可战胜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自信是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力量之源,是他们活的灵魂!
自信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扔下的两枚铁球;自信是勇立潮头,挥舞红旗的弄潮儿;自信是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狂言……
张海迪身患残疾,却从没自甘堕落,自学4门外语,翻译多本着作,还自学针灸,治疗一万多名病人,不得不说,自信给了她重新绽放笑容的力量。“残疾怎么了,我要做得比正常人还好”!一介女流,却是真正的做到巾帼不让须眉。
举杯邀月,横刀立马,舌战群儒,舞横槊以赋诗,坐空城而抚琴。自信让成功不再如想象般遥远。自信让我们的人生迸发出绚烂的光芒。播撒一个信念收获一种态度,播撒一种态度收获一种命运。自信的信念予我们自信的态度,自信的态度终会予我们以自信的人生!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选取的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首歌的歌词,考生要注意认真结合对材料中歌词的理解进行审题立意。“推开夜的天窗/对流星说愿望”愿望代表的是理想,所以考生可以从“理想”的角度立意。“给我一双翅膀/能够接近太阳”太阳代表的是一种心态,所以考生可以从“阳光心态”的角度立意。“我学着一个人成长”考生可以从“成长”的角度进行立意。“至少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考生可以从“自信”“勇敢”等角度立意。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考生不难发现材料中总体上是在说一个人成长中应该有良好的心态。考生还要注意作文要求:从“梦想”“成长”“勇敢”“自信”等词语中选择一个,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所以考生要注意从自己感兴趣的词入手选择,在行文作文中要充分体现揭示现实生活。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关键词有“梦想”“成长”“勇敢”“自信”,考生要注意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后,在作文中要以选择的词语为中心,扣住对材料的理解,同时要兼顾行文的现实性和实际意义。
2.例文:
相信自己,坚持真理
当陶渊明高唱“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时,他承担着辛苦劳作,清贫苦寒的生活重担;当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他承受着高官厚禄的内心诱惑;当林则徐呐喊“开眼看世界”,他又何演示在忍受不得志的苦闷和流放的痛楚?
陶渊明所处的社会本是贪官遍野,文天祥所处的时代保命投敌的事例屡见不鲜,而林则徐身边的同僚又有哪一个不是歌颂大清?然而他们去都“背道而驰”。就像那写下“长度相同”的第六个学生,前面的五个学生或是听取了教授的提示,或是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或是盲从他人,他们无一例外地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相信自己,这是避免盲从的良药;坚持真理,这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自汉代至唐宋,社会上的文人雅士们无不在追求华丽的辞藻,专事铺陈,文章华美之风盛行。然而韩愈、柳宗元却并未亦步亦趋,他们猛烈抨击内容空洞的骈文,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直斥文学的弊端,他们坚信文学需要改革才能重生,所以即使遭受攻讦,却也大胆创新。他们最终成功,而中国文学也重焕生机。文学因他而成为文学。
科学的殿堂中也从来不乏执著而坚定的人,当社会上教会势力强大,教徒人数众多,宗教裁判所火刑威胁的时候,伽利略站到了被斥为“异端“的日心说一方。即使被囚禁,即使被迫害,他也从未改变过自己的想法,只因他用看远镜看到了真实的宇宙。他相信自己的探索,所以直面社会的黑暗,他坚信日心说的真理,所以在宗教法庭上,他仍坚定地为自己的学说辩护。
科学因他而成为科学。
相信自己并不是轻易做到的,人们总是在生活中受到太多的诱惑与历练。当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在做同一件事,听信同一种言论,很难有人不对逆反的自己产生怀疑。同样,坚信真理也不是轻易实现的,尤其是当你所信仰的真理被多数人甚至全社会视为悖论的时候。相信自己还是跟随他人?坚持真理还是求得生存?我想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勇气,需要一种力量,需要一份执著。“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虽然只是就某种情况而言,然而少数人之所以有掌握真理的机会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一种阻止他们迈向他人的脚步的信念与力量。
我们不一定要做少数人,但要做相信自己,坚持真理的人。也许,我们应当问问自己是否有在黑板上坚定写下“长度相同“这四个字的勇气……
【详解】试题分析:可以自己从材料中阐发观点,如坚持自己、相信真理等,也可以按照材料的暗示立意,如事实就是真理、不要被假象所迷惑等。
点睛:故事类作文是材料作文常见的类型,故事中有多个人物,每个人物都会成为立意的几点,这也就符合了材料作文立意的开放性的特征,但众多的立意并不是都是最切合题意,这就有高下之分。那如何找到最佳的立意呢,很简单,就是分析故事的主旨,故事的主旨就是最佳利益。此题注意抓住故事的主旨“自信”和“坚持真理”立意行文。
3.例文:
自信让人生更美丽
自信让红梅不惧风雪的凛冽,独立寒冬;自信让雄鹰不惧天空的高远,直冲云霄;自信让孤舟不惧大海的汹涌,搏击风浪。因为自信,所以成功;因为自信,所以无悔。
因为自信,青春充满了激情。当年少的姬发与昏庸的纣王相遇时,他身上的一切都化作了激情的火焰,将商朝化作为灰烬。因为自信,他从西岐一路战斗,自信带给他青春的激情,他相信自己能战胜纣王,带着强烈的自信和激情,他走上了那条路,最后,终于成功的推翻了商王朝,建立了新政权。因为自信,所以成功。
因为自信,生活充满勇气。自信,让人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气。古往今来,无数人遭受了挫折,司马迁遭受宫刑,苏轼遭到贬谪,屈原遭到放逐。面对那满路荆棘,他们都没有放弃。自信给予了他们勇气,他们满怀信心,一路披荆斩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因为自信,他们充满勇气。海明威一生充满自信,他对他所从事的每一项事业都充满了自信,包括文学创作道路。面对朋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曾自信地说他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自信给予了他勇气,给予了他动力,他创作了《老人与海》,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信让人内心充满勇气,让人不再惧怕挫折,因为自信,所以无悔。
因为自信,人生充满了希望。自信是黑暗中一丝曙光,自信是沙漠中一汪甘霖;自信是寒冬中的一缕阳光,人生因为自信而充满了希望。中国首富李嘉诚在创业初期公司运转不好,负债累累,他没有放弃,自信让他对人生充满了希望,自信就了他的成功,成就了一代首富的传奇。因为自信,他对人生充满希望,向往着未来的美好。因为自信,所以成功。
每个人都是美丽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不同的闪光点,那是美的,自信亦是一种美。因为自信,一个个美丽的梦悄然而至。一声清脆的鸟叫,一片新嫩的绿叶,一缕和煦的清风,都是美丽的点点星光
自信是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尽还复来”的豪放洒脱;自信是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自信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老当益壮。因为自信,所以成功,因为自信,所以无悔。
【详解】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和主旨。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材料中的关键句是: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抓住材料关键词:自信
【立意】1.最佳立意:自信是一种美丽
2.昂起头来真美。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3.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素材】1、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2、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劳士福古
3、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4、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6、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 个大人物 ,却因为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如果写成议论文,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自信是一种美丽”这一中心论点,从自信美表现,自信才美丽的原因,意义等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写成记叙文,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要在对事情的叙述中表现自信是一种美丽”这一主题,要有细节描写。
【点睛】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4.例文:
成功源于自信
多少人渴望成功,或希望可以平步青云,或希望可以日进斗金,或希望能够大展雄才。没人能指责这些人,事实上,不渴望成功的人,才是真正该受批评的。有了渴望,于是才会有追求;而追求路上,往往多荆棘。面对无数坎坷,无数人倒下了,当然有更多的人像小泽征尔一样,成功了。
小泽征尔曾在一次指挥家大赛上坚持认为乐谱出了错,最终夺魁。有人认为这是自信的胜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固执的胜利。很多人在奋斗中都是因为理解错了自信与固执的关系,才下了错误的判断,最终导致失败。自信不是固执,固执也永远不及自信。小泽征尔的夺魁,不是固执的,而应是自信的胜利。
固执是种感性的思想。它往往是不分对错、不论大局,而只是不断地坚持、坚持,哪怕再走下去便会坠下深渊。固执的人往往直到死去也不会认为自己有任何的失误,哪怕事实已证明了他的失败。古往今来多少愚忠的人们,他们的固执可曾给他们带来好运?隋末靖边王罗艺可谓是忠心耿耿,到头来不仅和自己的儿子反目,而且还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他的固执最多也不过换来后人的一声叹息。固执是无法带来成功的。而小泽征尔的行为不是固执,而是自信。他不是一味地坚持,事实上他曾考虑再三,他是在经过理性的思考后,凭借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坚信,大胆提出异议的。这是自信的胜利!
自信是种理性的情感。自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一次小小的进步、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带来自信的积累。自信是对自己的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智慧和才情的肯定。同时,自信往往表现在通过理性的思考判断,评判出正确与错误之后的坚持上。自信的人无论受到怎样的打击,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反之,则会动摇。但自信不是固执,自信之人的信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世的改变而变化,永远追求着真理。当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时,他绝对清楚自己将要面对多少压力,但他没放弃。因为他知道,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他的爱国心、责任心和他的那分自信决不允许他退缩。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开始面向世界,而这一步,中国人走对了。这也是一场自信的胜利。
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只有那些自信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顺水而上,把握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为自信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动力,没有自信的人只能随波逐流,永远只是他人的小跟班,无法独当一面。
相信自己,没错的!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
通过审读、提炼材料,不难发现,这段材料的要旨在于表达一个关键词:自信。其中,材料一和材料三较为相似,都指出自信可以使我们摆脱、克服当下的不利处境,获得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勇气。材料二则指出,正是自信和信心,使人产生了从平凡走向伟大的能力。由此可知,因为自信,我们才能取得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信还带有一些执着的成分,但这种执着并非固执。固执是盲目地向前,不听取他人意见,而自信和信心正是在多番比较下才得以产生的。由此可知,考生只要围绕“自信”来谈即可,如自信是什么,为什么要自信,如何才能自信。
所以,试题就是要求以“自信”为中心写一片议论文,可写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从人生的角度思考,写自己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勇气;可以从学习的角度取材,写自己独立思考、攻克难关的事情;可以从处世的角度入笔,写自己不受外界诱惑、敢于坚持真理的感悟;还可以议论“自信”与“自傲”“自满”“自矜”的区别等等。当然,还可以适当升华,突破“小我”,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信:我们在新时代需要怎样的自信?我们应该为“自信”做点什么?有了正确的“自信”的意义是什么?进而树立当代青年正确的自信观,激发当代青年对国家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当代青年主动担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立意:
1.让自信之光照耀我们的人生之路。
2.花开花落,我们依然自信。
3.拥有了自信,就拥有了力量。
4.坚守自信,但更要抛弃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