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3-2024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25 14:10:44

文档简介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C C C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B A B D D C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A C B A D C C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B C D D C A B D
题号 41 42
答案 D A
二、综合题:共2题,共计16分。
43.(8分)
(1)寒流 由较高纬流向较低纬(2分)
(2)小 大 乙(3分)
(3)甲 丙 营养物质(3分)
44.(8分)
(1)政策支持 科技发达 人才众多等(3分)
(2)涵养水源 防风固沙(2分)
(3)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合理规划人口经济合理分布(3分)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 题~第 42题,共42 小题84分)、综合题(第43 题~第 44题,共2题16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转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空间站所属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河外星系
2.对空间站信号传输影响最大的是
A.火山喷发 B.太阳活动
C.雾霾天气 D.太阳辐射
北京时间2023年9月9日6时10分,摩洛哥马拉喀什西南88公里处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图2为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3~4 题。
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圈层① B.圈层②
C.圈层③ D.圈层④
4.监测震后受灾范围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PS B. RS C. GIS D. VR
地理试卷 第1页(共10页)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经历过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距今大约6~8亿年)、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距今大约2~3亿年)和第四纪大冰期(大约200万年前至今) 。图3为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与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相比,第四纪大冰期气候变化显著特征是
A.更加温暖湿润 B.更加寒冷干燥 C.数次冷暖交替 D.降水概率增大
6.第四纪大冰期
A.出现裸子植物 B.形成盘古大陆 C.诞生人类 D.属铁矿重要成矿期图4为四种地貌景观图。据此回答7~8题。
7.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乙地貌景观的特点是
A.奇峰林立 B.顶平身陡 C.水网密布 D.崖壁陡峭
2023年10月1日上午,第二次青藏科考卓奥友峰极高海拔综合科考队成功登顶 8201米顶峰。图5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回答9~10题。
地理试卷 第2页(共 10页)
9.科考队登顶后处于图中
A. 甲层 B. 乙层
C.丙层 D.丁层
10.科考队在登顶过程中
A.水汽含量递增
B.大气密度递减
C.气温先降低后升高
D.固体杂质逐渐增加
农业温室大棚示范园区是指通过建设一系列的温室大棚,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图6为我国北方某地温室大棚景观图、 图7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 11~12题。
11.温室大棚可以防止农作物低温冻害,原因是
A.到达棚内的①多 B.②散失的热量少 C.③还给地面较少 D.大棚内④作用强
1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温室大棚保温原理相似的是
A.雪后天晴时阳光特别耀眼 B.晴朗的天空常呈现出蔚蓝色
C.华北地区春播时覆盖地膜 D.盛夏时大棚加盖黑色尼龙网
图8为密云水库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 13~14题。
地理试卷 第3页(共 10页)
13.与周围山地相比,库区
A.空气密度低 B.地面气压高 C.白昼增温快 D.昼夜温差大
14.表示密云水库和周围陆地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9为2023年10月4日17时我国及周边地区等压线图(单位:百帕)。据此回答15~16题。
15.图中四地风向为东北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此时,台湾岛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寒潮 C.干旱 D.台风
图10为水循环示意图、图11为水循环某环节模拟实验照片。据此回答17~18题。
地理试卷 第 4页(共10页)
17.该实验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A.甲 B.乙 C.丙 D.戊
18.植被增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蒸腾减弱 B.地表径流增加 C.下渗增加 D.地下径流减少
图12为太平洋海水平均盐度的垂直变化图。据此回答 19~20题。
19.图中
A.海水盐度自表层向深层逐渐递减
B.0-1000米深度海区的盐度降低较慢
C.高纬较低、中纬海水盐度变化幅度大
D.1000米以下深层海水盐度变化不大
20.与低、中纬海区相比,高纬海区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蒸发量与降水量 B.洋流性质
C.海域的封闭程度 D.陆地径流
森林土壤是指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棕壤、红壤是我国东半部广大地区的主要森林土壤。 图13为我国棕壤、红壤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关于棕壤、红壤叙述正确的是
A.棕壤发育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下
B.棕壤有机质分解快、腐殖质少
C.红壤发育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下
D.红壤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肥力高
22.影响棕壤、红壤颜色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生物 B.气候、成土母质
C.气候、时间 D.地形、人类活动
图14为长白山针阔混交林景观图。据此回答 23~24题。
23.上层树种的特征是
A.叶片呈针状 B.茎叶覆盖茸毛、根系发达
C.叶片宽而薄 D.树冠浑圆、叶面质地较硬
24.有关针阔混交林林下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充足 B.生物种群简单
C.土壤肥沃 D.地表径流汇聚快
地理试卷 第 5页(共10页)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图15为2017年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单位:人/千米 )。据此回答25~26题。
25.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位于
A.东北部和南部 B.西南部和中部
C.西北部和南部 D.东北部和中部
26.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经济 B.矿产、地形
C.气候、河流 D.土壤、河流
广东省是外来人口第一大省。图16 为2010-2020年广东省人口净迁入来源构成统计图。据此回答 27~28题。
27.主要迁出省区的共同特征是
A.空间距离相近 B.地域文化相似
C.教育水平较高 D.经济水平较低
28.人口流入对广东省的有利影响是
①缓解人地矛盾 ②促进经济发展
③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④促进产业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各类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并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图17为山东省梁邱镇杨树行村鸟瞰景观图。据此回答29~30题。
29.图中居民点主要分布在
A.山坡地带 B.水库周边 C.梯田之下 D.道路两侧
30.图中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A.商业用地 B.农业生产用地 C.公共用地 D.文化教育用地
地理试卷第6页(共10页)
围龙屋是客家围屋中最典型的一种,具有极强的中国传统礼制、伦理观念及风水意识的围村民居建筑。 图18为围龙屋景观图。 据此回答 31~32题。
31.围龙屋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
A.形制规整 B.中西合璧
C.鳞次栉比 D.师法自然
32.影响围龙屋民居建筑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历史文化
C.气候特征 D.风俗习惯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地区差异显著。图19为2022年江苏省与山西省各地级市城镇化率柱状图。据此回答33~34题。
33.与江苏省相比,山西省城镇化
A.总体水平较高 B.内部差异较大 C.处于初期阶段 D.逆城市化显现
34.导致山西省与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理位置 B.自然资源 C.经济水平 D.交通条件
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喜肥、怕涝。以邕江河谷为中心的火龙果产业园区,享有“中国火龙果看南宁”的美誉。图20为广西南宁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35~36 题。
地理试卷 第7页(共10页)
35.该地种植火龙果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平坦 B.气温日较差大 C.土壤肥沃 D.水热资源充足
36.进一步提升火龙果产业园发展水平的措施是
A.加强宣传,扩大市场影响范围 B.加大政策支持,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C.加大开垦力度,扩大种植规模 D.延长产业链,实现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图21为高铁开通前后上海居民旅游时间分布情况统计图。据此回答37~38题。
37.高铁开通后,上海市居民旅游时空变化特点是
A.双休日选择近程旅游的比重略有上升
B.小长假选择远程旅游的人数明显减少
C.其他时间选择远程旅游比重明显提高
D.寒暑假对中程旅游的吸引力变化不大
38.高铁开通有利于
A.扩大上海市的对外辐射范围
B.缩短与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
C.提高沿线地区物流运输能力
D.缓解上海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2023年2月27 日,我国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炼化项目——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进入生产阶段,广东省正逐步形成炼化、基础化工、精细化工等上中下游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图22为广东省炼油厂分布图。据此回答39~40题。
39.广东省炼油厂选址主要考虑
A.交通运输便利
B.临近消费市场
C.土地价格便宜
D.原料供应充足
40.广东石化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助于
①增强产业间竞争力 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③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 ④完善基础设施
⑤加强企业间的联系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地理试卷 第8页(共10页)
图23为澳大利亚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据此回答 41~42题。
41.甲、乙表示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森林锐减
B.海平面上升、酸雨
C.森林锐减、水土流失
D.荒漠化、海平面上升
42.影响该国甲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气候条件
C.植被覆盖 D.土壤质地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图24为大西洋海区洋流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及库朱瓦克、卑尔根气候统计图。
(1)从洋流性质上看,甲洋流属于 ▲ ,判断依据是 ▲ 。(2分)
(2)与库朱瓦克相比,卑尔根气温年较差较 ▲ ,年降水量较 ▲ , 主要受 ▲ (填代码)洋流影响。 (3分)
(3)图中A渔场位于 ▲ 、 ▲ (填代码)洋流交汇处,海水不稳定, ▲ 上泛,表层海水中浮游生物丰富,鱼类生存条件好,渔业资源丰富。 (3分)
地理试卷 第9页(共10页)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材料二 图25 为京津冀区域图。
(1)与天津、河北相比,北京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 、 ▲ 。(3分)
(2)在京津冀可持续发展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 ▲ 。(2分)
(3)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是 ▲ 、 ▲ 、 ▲ 。(3分)
地理试卷 第 10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