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5.4 运动的相对性
目录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
本课内容
重点与难点
课后作业
PART 01 学习目标
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生活常见的运动现象;
2、知道什么叫机械运动,什么叫参照物,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理解运动的相对性,初步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研究运动。
3、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PART 02 重点与难点
1. 掌握不同参照系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PART 03 教学引入
“手抓子弹”的奥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 ,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②公式:___________
③单位:______________、千米/时(km/h)
①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叫作速度。
复习:速度的概念
单位时间
1 m/s=_______ km/h
米/秒(m/s)
3.6
PART 03 教学引入
(2)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作变速直线运动
(1)把_______不变的直线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
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变速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速度
PART 03 教学引入
PART 04 新课讲授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过程叫作机械运动,简称 。
什么叫作机械运动?
位置改变
运动
微观粒子运动
慧星飞近太阳
运载火箭升空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
什么是“运动”呢?音乐家、文学家、物理学家都有不同的描述。
PART 04 新课讲授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
思考:物理学家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呢?
PART 04 新课讲授
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
(2)观察该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才说该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注意:位置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二是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
PART 04 新课讲授
要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不过,事情就真的那么简单吗?
路上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而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参照物
PART 04 新课讲授
观察与思考:
为什么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而司机却说乘客是静止的?
那么,乘客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叔叔走了!
小伙子
一动不动
很安静
PART 04 新课讲授
参照物的选择: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 物体本身不能作为参照物.
(2)物体一旦被选作为参照物,就假定是静止的。
(3)描述地面上的物体时,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这时,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4)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特殊说明,一般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PART 04 新课讲授
运动的相对性
由于参照物选取不同,同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或者运动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为运动的相对性。
PART 04 新课讲授
PART 04 新课讲授
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
运动具有相对性
PART 04 新课讲授
相对静止
车辆与联合收割机在工作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相同。
当以其中任一物体为参照物时,则另一物体是静止的(相对静止)。
车辆和联合收割机相对静止
若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相同。当选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这叫相对静止。
(即同速同向运动的两物体一定是相对静止的)。
PART 04 新课讲授
相对静止的条件:
物体与参照物速度大小相等
物体与参照物运动方向相同
PART 04 新课讲授
1. 下列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
B. 一行白鹭上青天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一江春水向东流
C
PART 05 课后练习
解析:A. “孤帆远影碧空尽”指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B. “一行白鹭上青天”指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C. “霜叶红于二月花 ”指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是光的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
D. “一江春水向东流 ”指水的流动,属于机械运动。
综合以上分析,选项C不是机械运动,所以选C。
PART 05 课后练习
2.“和平号”号宇宙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_______状态。
相同
静止
PART 05 课后练习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B
PART 05 课后练习
解析:研究对象是“山”,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即山在“运动”.
A、研究山的运动,不能选山为参照物,故A错;
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
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
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
故选B。
PART 05 课后练习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
①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
的另一个物体叫参照物。
②判断物体运动、静止的方法
一选参照物、
二看位置关系
②相对静止: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运动方向都相同,这两个物体叫做相对静止。
运动的
相对性
参照物
机械运动
机械
运动
①运动的相对性: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作运动的相对性。
PART 06 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册内容;
绘制本章节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