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上)八年级3.4《升华和凝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北方寒冬树枝上形成雾淞,是凝固现象
B.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
D.从冷气房走出戴的眼镜上产生白雾,是熔化现象
2.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B.天气炎热的夏天,往地上洒水,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利用了水汽化吸热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D.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3.科学家研发的“激光橡皮”,用激光照射纸张上的字,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与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高空喷气式飞机飞过后的白色飞机尾迹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4.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通过吸热、放热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转化,如图所示。已知甲是液态水,则( )
A.乙是冰 B.丙是水蒸气
C.由丙到甲的过程放热 D.由丙到乙是升华过程
5.张继的《枫桥夜泊》描述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 B.“歌声”是由空气传播的
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 D.敲的力量越大,钟声的音调越高
6.(不定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B.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C.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吸热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二、填空题
7.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要 热(选填“吸”或“放”)。
8.北方城市哈尔滨每年会举办盛大的冰雕节,时间久了冰雕体积会逐渐变小,这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该过程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9.白炽灯泡用久后会发黑,这是先 后 现象。冬天,浑河冰面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也日渐减少,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10.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填写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炒菜时、碘盐不宜与菜一起同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变成碘蒸气“跑掉”;
(2)冬天里,水 成冰时,由于体积增大会使水管涨破。
11.秋天会有两种液化的自然现象,露和 。用久了的白炽灯灯丝会变细,这是因为灯丝发生了 。
12.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为小水滴或 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13.中华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理知识。《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句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4.北方的冬季,窗玻璃的 (选填“外”或“内”)侧常常出现一层美丽的冰花,这是 现象。
15.夏天,南方水果通过物流运输时经常加入干冰来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发生 时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防止水果变质的作用。
16.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在空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周围空气的大量热量使空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熔化成水。
三、实验题
17.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 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 113.5℃。上述设计中,更合理的方案是 (甲/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小明观察盛有干冰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白霜是 (选填“容器中的水”、“容器中的水蒸气”、“容器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接着他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如图丙所示,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这个气泡主要是 (选题“空气、水蒸气或者二氧化碳气体”)。
人教版2023-2024学年(上)八年级3.4《升华和凝华》练习
1.B
2.B
3.B
4.D
5.B
6.BD
7. 室内 凝华 放
8. 升华 吸收
9. 升华 凝华 升华
10. 升华 凝固
11. 雾 升华
12. 升华 液化 凝华
13. 放热 凝华
14. 内 凝华
15. 升华 吸收
16. 升华 凝华
17. 乙 熔化 容器外面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放出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