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古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测试试卷wda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2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碎首黄沙,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 (yīn)红。
B.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两尺来高,样子也极猥 (wěi) 琐。
C.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qì)一下。
D.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 (dǒu)牛,声震大地。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注音有误, 殷 (yīn)红 - 殷 (yān)红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汉字读音的辨析。汉字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污秽 俯瞰 慷慨淋漓 锋芒必露
B.辅育 懊悔 微不足道 深恶痛绝
C.斑斓 累赘 颠沛流离 语无伦次
D.愧怍 简漏 悲天悯人 诲人不倦
【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
A.有误,“锋芒必露”的“必”应写作“毕”;
B.有误,“辅育”的“辅”应写作“哺”;
C.正确;
D.有误,“简漏”的“漏”应写作“陋”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联欢会上,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投入新冠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人民健康奉献了时间、精力、智慧,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C.为了拓展同学们的思维,王老师常常在课上故弄玄虚,提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问题。
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答案】B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
A.有误,“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要发笑。本句该词与“笑起来”语意重复。
B.正确。
C.有误,“故弄玄虚”意思是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那一套,使人迷惑。该词是贬义词,本句使用褒贬不当。
D.有误,“抑扬顿挫”意思是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本句用来形容故事情节曲折,用错对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某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和污水,严重污染了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删去“废水和”或“和污水”)
C.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D.语文课堂上,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同学们目不暇接。(去掉“妙语连珠”)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BC.正确。
D.有误,用词不当,应该把“目不暇接”改成“耳目一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 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例句①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 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 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 一种丰收的美。”
【答案】示例:医生说:“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病房就是美,一种敬畏生命的美。”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结合例句可知,句子写出了不同职业的人对“美”的不同看法。同此根据不同职业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仿写。句式为:xx说:“……就是美,一种……的美。”
故答案为:示例:医生说:“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病房就是美,一种敬畏生命的美。”
【点评】 本道题考查句子仿写。注意要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
(1)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的著作《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
A.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可能有海底地道
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
C.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
(2) 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下面选段中的“他”是谁? 选段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是
人物形象特点:
【答案】(1)C
(2)祥子。
健壮、朴实、充满生气、正直、热爱生活、有着自己的理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解析】【分析】
(1)《海底两万里》 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A、发现地道的经过。有误。
B、 《海底两万里》是作者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得。有误。
C、无误。
D、《海底两万里》是作者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得。有误。
故答案为: C
(2)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 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故答案为:祥子;健壮、朴实、充满生气、正直、热爱生活、有着自己的理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的相关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名著的人物形象,应对此类题目有以下建议,首先,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特点+事例,即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切忌简单罗列人物的特点,应该结合文章内容。其次,平时阅读中应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外貌、官职、性格、说话的语气等信息,只有掌握了更多的人物信息,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出人物的性格。最后,读书时做好批注,在重要的字词句傍边标注上人物的性格特点,每到一个章节结束,可以做一个汇总。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3 分)
7.默写填空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 ,对镜贴花黄。 (《木兰诗》)
(5) ,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
(6)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
(7)赵师秀《约客》一诗中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景色的两句是: , 。
(8)以诗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法。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 用 “ ,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气概。
【答案】(1)一览众山小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当窗理云鬓
(5)深林人不知
(6)惟吾德馨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览”“鬓”“馨”的书写。
故答案为:
(1)一览众山小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当窗理云鬓
(5)深林人不知
(6)惟吾德馨
(7)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8)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蔡伦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8.对文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一铁范(模子)置铁板上。
B.则以纸帖(标签)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C.用讫(到现在)再火令药镕。
D.为后世法(仿效、学习)。
9.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
①持就火炀之。
②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1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甲文围绕“活字印刷术”,先介绍了雕版印刷,再说明活字印刷,最后交代“活板”下落,记述完整简约,详略处理得当。
B.甲文第二段在交代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基础上,重点详细介绍了刻字、制版、印刷、拆板的程序,展示了活字印刷的全过程。
C.甲文介绍的活字印刷,关键在“活”:字是活的,排版是活的,印刷是活的,字印数目是活的,选用字印是活的,遗憾的是,做字印的方法呆板。
D.乙文蔡伦发明的“蔡侯纸”,与我们现在的“纸”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造纸的原材料上有差异,他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纸。
11.科技创造或科学发明,往往源自对工具缺陷的改进。蔡伦发明纸,源自于 “ ”的缺陷,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则源自于雕版印刷的 的难题。他们两人的发明创造,都使技术变得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答案】8.B
9.①拿它靠近火烘烤。②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
10.C
11.缣贵而简重;活字印刷术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对每一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和原文进行比较进行,找出内容理解和分析有错的一项。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语言要简洁准确。
参考译文:
【甲】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根本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
ACD.正确。
B.有误,句意: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帖,标记。
故答案为:B。
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有:持,拿;就,靠近。句意:拿它靠近火烘烤。
②重点词有:善,以……为善;能,才能。句意: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
10.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做字印的方法也是活的。
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蔡伦发明纸,源自于“缣贵而简重”的缺陷,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则源自于雕版印刷的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他们两人的发明创造,都使技术变得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故答案为:缣贵而简重 活字印刷术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 ,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 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 ,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揳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 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 ,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 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 ,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 ,一天一个样地往上蹿;当叶子间探
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 ,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 ,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 ,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 ,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13.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4.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揳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15.本文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2.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3.文章首段对田园的环境进行浓墨重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14.示例:①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刻画了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把挥锄头的动作比作画彩虹,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15.示例: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热爱邻里乡亲的性格特征。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动作描写;比喻;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和情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法二:要素串连法。法三:问题概括法。法四:标题追溯法。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 / 性格品质④为下文作铺垫⑤突出主题。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赏析理解句子,如果句子中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句子。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写出(表现)什么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感情。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典型人物形象,①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与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及其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②是要分析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③是要把人物放到作者特设的情节和环境中去分析。
12.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和情感。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第①段主要对父亲的田园做了具体生动的描绘,第②-⑤段写了父亲在园子里辛勤劳作,同时也叙述了“我”在园子里的快乐的童年生活。 表达对田园生活热爱之情。
1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分析。首段描写父亲的田园,有麻雀、有大树、有绿荫、有鸟鸣,有花儿,有果实,由此可以看出父亲田园的幽静与美丽,园子之所以有这么美好的环境,与父亲的辛勤劳作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园子这么美丽,“我”才对园子如此热爱,故环境的描写,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1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吐”“握搓”“举起”“锲入”是动词,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动作的娴熟,表现了他勤劳能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这句话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写出了父亲劳动的美感,表现了他勤劳能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第②段“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握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看出父亲勤劳能干;第④段“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看出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热爱邻里乡亲的性格。
四、作文 (55 分)
16.作文
我们走过缤纷的暑假,总有那一个人、那一件事、那一个物、那一片景, 惊艳着你,感动着你,温暖着你, 激励着你,灿烂着你,成为你心中的最美。请将他(它)叙写出来, 与大家分享。
请以“这是最美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 500 字;不得抄袭,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
【答案】这是最美的风景 多少次,为孤独而皎洁的月亮而感到惋惜;多少次,为春去秋来,花谢花开感到一阵欣喜,一阵无奈。“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猛然一想,却想起了月下的人儿,花丛中奔跑的姑娘,这又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呢?用思与念将它绘成一幅画,也会是美妙绝伦 ……
不愿意计较生活中的琐事,却总是为之疯狂;不愿意在乎生活中的小细节,却为之震撼:父亲送儿子上学,走进学校前,儿子下意识的转身望望父亲,而父亲只是将手挥挥。但在那街角转身处,父亲把目光投向已经走进学校的儿子,脸上洋起幸福、甜蜜的笑容。作为一位父亲,应当是严肃而严格的。但在这一刻,这似小孩子般的笑容竟在一个三十好几的男人面上呈现,难道这不是美丽的风景吗?
摄影师总是善于捕捉精彩的瞬间,那也许从此定格,或装进了记忆的匣子。最美的风景不会因为有个“最”字就变得独一无二。我们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但感情却丰富多彩,这样才构成了我们酸甜苦辣的生活……
两位老人在吃过晚饭后出来散散步。这是一对久经风雨的夫妻,多年的磨炼让他们明白彼此的重要性。他们互相扶持着,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比起年轻人的轰轰烈烈,他们显得有些平淡无味。但这样的生活也很美。至少他们可以一直这样搀扶着走下去,即使是日数不多的日子,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是朋友,更是相依相伴的亲人,他们成为了彼此心中美丽的风景线 ……
教室里同学们正上着早自习,琅琅的读书声传遍了整个校园。那纯真而又略显稚嫩的声调,与校园一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怀揣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来到校园,去奠基人生和未来。只能说,很美,很美。
也许你会为大自然的神奇望而却步,流连忘返,但只有认定自己能够成为那最美丽的风景,才有可能成功。为他人喝彩的同时,别忘了让自己也加加油,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自己未来的蓝图,让自己成为最美丽的风景,美景就在生活中!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这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风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不能把“风景”理解为自然风景,这样做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单纯写“自然风景”是比较肤浅的,属于审题不准,这样的作文很难得高分的。写这个题目,应抓住“风景”的另一层含义,它是一种人文现象或精神符号。在写作中,我们还应注意含有比喻意义的题目的审题,要学会化实为虚,以小见大。注意题目中的限制语,挖掘“风景”背后的深层意义,写出“最美”的原因。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重庆市綦江区古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测试试卷wda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2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碎首黄沙,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 (yīn)红。
B.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两尺来高,样子也极猥 (wěi) 琐。
C.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 (qì)一下。
D.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 (dǒu)牛,声震大地。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污秽 俯瞰 慷慨淋漓 锋芒必露
B.辅育 懊悔 微不足道 深恶痛绝
C.斑斓 累赘 颠沛流离 语无伦次
D.愧怍 简漏 悲天悯人 诲人不倦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联欢会上,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语言常常让大家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广大医护人员积极投入新冠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人民健康奉献了时间、精力、智慧,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C.为了拓展同学们的思维,王老师常常在课上故弄玄虚,提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问题。
D.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某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和污水,严重污染了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删去“废水和”或“和污水”)
C.科幻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D.语文课堂上,老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同学们目不暇接。(去掉“妙语连珠”)
5.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仿照例句, 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例句①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 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例句② 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 一种丰收的美。”
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
(1)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的著作《___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
A.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可能有海底地道
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
C.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
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
(2) 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下面选段中的“他”是谁? 选段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象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
“他”是
人物形象特点: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3 分)
7.默写填空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
(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
(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4) ,对镜贴花黄。 (《木兰诗》)
(5) ,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
(6)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
(7)赵师秀《约客》一诗中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景色的两句是: , 。
(8)以诗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法。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 用 “ ,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气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蔡伦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8.对文中画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一铁范(模子)置铁板上。
B.则以纸帖(标签)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C.用讫(到现在)再火令药镕。
D.为后世法(仿效、学习)。
9.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
①持就火炀之。
②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
10.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甲文围绕“活字印刷术”,先介绍了雕版印刷,再说明活字印刷,最后交代“活板”下落,记述完整简约,详略处理得当。
B.甲文第二段在交代活字印刷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基础上,重点详细介绍了刻字、制版、印刷、拆板的程序,展示了活字印刷的全过程。
C.甲文介绍的活字印刷,关键在“活”:字是活的,排版是活的,印刷是活的,字印数目是活的,选用字印是活的,遗憾的是,做字印的方法呆板。
D.乙文蔡伦发明的“蔡侯纸”,与我们现在的“纸”略有不同,主要体现在造纸的原材料上有差异,他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纸。
11.科技创造或科学发明,往往源自对工具缺陷的改进。蔡伦发明纸,源自于 “ ”的缺陷,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则源自于雕版印刷的 的难题。他们两人的发明创造,都使技术变得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父亲的田园
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 ,是小麻雀的跳跳床。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 已经秀色可餐了。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靠近篱笆的小杏树 ,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稍远,是大片的菜地。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揳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我将水壶递过去, 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 ,我们叫它钢笔蛹。它的尾巴会摇, 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
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如火骄阳下 ,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毛巾常常汗湿得能拧出水来。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 ,一天一个样地往上蹿;当叶子间探
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父亲用力摇着水车,粗粗的拴着许多圆橡胶片的铁链子在齿轮上滚动,一节节潜入水中,再携带着水,从长长的桶子里升上来。喷涌的水,在水车槽子里小流片刻,便欢呼地扑进水道。我光着脚丫和前赴后继的水赛跑 ,看它欢快地流遍每一个干涸的角落。甜甜的井水,在流淌中一点点交出了自己……甜水井充盈着半个村子大大小小的水缸。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
⑤夏日的夜晚,是农民最休闲的时候。吃完晚饭父亲将草席搬出来,在门口铺开。我躺在上面,用手指数着天上的星星。父亲一边抽旱烟 ,一边摇着芭蕉扇为我赶蚊子。他是我的风扇和故事篓子,是我的《十万个为什么》。牛郎织女的故事 ,善恶报应的故事……如清风,飘进我的耳朵。夜深露水下来,好戏才刚刚开场——傍晚抓回来的知了猴,早已各自占据有利位置,倒挂在蚊帐上,开始金蝉脱壳,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将这场脱衣秀持续到黎明时分。获得新生的蝉 ,呈淡绿色,显得那么娇嫩脆弱。它们喘息着,慢慢张开水袖,如闪亮登场的青衣……
⑥时至今日,田园中的一草一木,父亲劳作的身影,开心的笑容,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循环上映。
(选自《文苑》,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13.文章首段着力渲染园子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4.品读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揳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
15.本文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作文 (55 分)
16.作文
我们走过缤纷的暑假,总有那一个人、那一件事、那一个物、那一片景, 惊艳着你,感动着你,温暖着你, 激励着你,灿烂着你,成为你心中的最美。请将他(它)叙写出来, 与大家分享。
请以“这是最美的风景”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 500 字;不得抄袭,要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人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
【解析】【分析】A项注音有误, 殷 (yīn)红 - 殷 (yān)红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汉字读音的辨析。汉字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2.【答案】C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
A.有误,“锋芒必露”的“必”应写作“毕”;
B.有误,“辅育”的“辅”应写作“哺”;
C.正确;
D.有误,“简漏”的“漏”应写作“陋”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答案】B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
A.有误,“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要发笑。本句该词与“笑起来”语意重复。
B.正确。
C.有误,“故弄玄虚”意思是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那一套,使人迷惑。该词是贬义词,本句使用褒贬不当。
D.有误,“抑扬顿挫”意思是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本句用来形容故事情节曲折,用错对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4.【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BC.正确。
D.有误,用词不当,应该把“目不暇接”改成“耳目一新”。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答案】示例:医生说:“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病房就是美,一种敬畏生命的美。”
【知识点】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结合例句可知,句子写出了不同职业的人对“美”的不同看法。同此根据不同职业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仿写。句式为:xx说:“……就是美,一种……的美。”
故答案为:示例:医生说:“生机勃勃,欢声笑语的病房就是美,一种敬畏生命的美。”
【点评】 本道题考查句子仿写。注意要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6.【答案】(1)C
(2)祥子。
健壮、朴实、充满生气、正直、热爱生活、有着自己的理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
【解析】【分析】
(1)《海底两万里》 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A、发现地道的经过。有误。
B、 《海底两万里》是作者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得。有误。
C、无误。
D、《海底两万里》是作者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得。有误。
故答案为: C
(2)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 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故答案为:祥子;健壮、朴实、充满生气、正直、热爱生活、有着自己的理想、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点评】
(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要记住名著的相关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名著的人物形象,应对此类题目有以下建议,首先,此类题目的答题技巧是特点+事例,即一个人物的特点+一件与此相关的事例。切忌简单罗列人物的特点,应该结合文章内容。其次,平时阅读中应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外貌、官职、性格、说话的语气等信息,只有掌握了更多的人物信息,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出人物的性格。最后,读书时做好批注,在重要的字词句傍边标注上人物的性格特点,每到一个章节结束,可以做一个汇总。
7.【答案】(1)一览众山小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当窗理云鬓
(5)深林人不知
(6)惟吾德馨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览”“鬓”“馨”的书写。
故答案为:
(1)一览众山小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当窗理云鬓
(5)深林人不知
(6)惟吾德馨
(7)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8)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8.B
9.①拿它靠近火烘烤。②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
10.C
11.缣贵而简重;活字印刷术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对每一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和原文进行比较进行,找出内容理解和分析有错的一项。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题目的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语言要简洁准确。
参考译文:
【甲】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材制作字印,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沾上水就高低不平,同时木材和药料相粘,难以取下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根本不会被弄脏。
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
ACD.正确。
B.有误,句意: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帖,标记。
故答案为:B。
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有:持,拿;就,靠近。句意:拿它靠近火烘烤。
②重点词有:善,以……为善;能,才能。句意: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
10.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做字印的方法也是活的。
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蔡伦发明纸,源自于“缣贵而简重”的缺陷,而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则源自于雕版印刷的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他们两人的发明创造,都使技术变得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故答案为:缣贵而简重 活字印刷术
【答案】12.回忆并描绘了父亲的田园以及父亲在田园中劳作的情景。抒写了“我”童年的快乐生活。表达了“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13.文章首段对田园的环境进行浓墨重笔的描写,是为了渲染田园的幽静和美丽,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14.示例:①用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连贯的动作,细腻地刻画了父亲动作的娴熟和流畅,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把挥锄头的动作比作画彩虹,突出了劳动的美感,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15.示例:刻画了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热爱邻里乡亲的性格特征。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动作描写;比喻;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和情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并法。法二:要素串连法。法三:问题概括法。法四:标题追溯法。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 / 性格品质④为下文作铺垫⑤突出主题。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赏析理解句子,如果句子中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就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去揣摩句子。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手法,写出(表现)什么事物的……特点,表达了……感情。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典型人物形象,①是通过人物言谈举止、衣着神态以及与其他人物关系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及其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应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进行。②是要分析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③是要把人物放到作者特设的情节和环境中去分析。
12.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和情感。本题考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第①段主要对父亲的田园做了具体生动的描绘,第②-⑤段写了父亲在园子里辛勤劳作,同时也叙述了“我”在园子里的快乐的童年生活。 表达对田园生活热爱之情。
13.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分析。首段描写父亲的田园,有麻雀、有大树、有绿荫、有鸟鸣,有花儿,有果实,由此可以看出父亲田园的幽静与美丽,园子之所以有这么美好的环境,与父亲的辛勤劳作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园子这么美丽,“我”才对园子如此热爱,故环境的描写,为下文写父亲的田园劳作及“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铺垫感情基调。
1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吐”“握搓”“举起”“锲入”是动词,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动作的娴熟,表现了他勤劳能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之情;这句话又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的锄柄比作画笔,挥锄的动作比作画彩虹,写出了父亲劳动的美感,表现了他勤劳能干,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第②段“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握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看出父亲勤劳能干;第④段“每当乡亲们担着吱呀唱歌的水桶来挑水,父亲总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和来人拉一会儿家常。要是有小孩跟着来,父亲便格外高兴,除了摘果子招待,还会让我们在园子里玩个够”,看出父亲热情、好客、善良、豁达、热爱邻里乡亲的性格。
16.【答案】这是最美的风景 多少次,为孤独而皎洁的月亮而感到惋惜;多少次,为春去秋来,花谢花开感到一阵欣喜,一阵无奈。“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猛然一想,却想起了月下的人儿,花丛中奔跑的姑娘,这又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呢?用思与念将它绘成一幅画,也会是美妙绝伦 ……
不愿意计较生活中的琐事,却总是为之疯狂;不愿意在乎生活中的小细节,却为之震撼:父亲送儿子上学,走进学校前,儿子下意识的转身望望父亲,而父亲只是将手挥挥。但在那街角转身处,父亲把目光投向已经走进学校的儿子,脸上洋起幸福、甜蜜的笑容。作为一位父亲,应当是严肃而严格的。但在这一刻,这似小孩子般的笑容竟在一个三十好几的男人面上呈现,难道这不是美丽的风景吗?
摄影师总是善于捕捉精彩的瞬间,那也许从此定格,或装进了记忆的匣子。最美的风景不会因为有个“最”字就变得独一无二。我们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但感情却丰富多彩,这样才构成了我们酸甜苦辣的生活……
两位老人在吃过晚饭后出来散散步。这是一对久经风雨的夫妻,多年的磨炼让他们明白彼此的重要性。他们互相扶持着,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比起年轻人的轰轰烈烈,他们显得有些平淡无味。但这样的生活也很美。至少他们可以一直这样搀扶着走下去,即使是日数不多的日子,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是朋友,更是相依相伴的亲人,他们成为了彼此心中美丽的风景线 ……
教室里同学们正上着早自习,琅琅的读书声传遍了整个校园。那纯真而又略显稚嫩的声调,与校园一起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怀揣自己的梦想和愿望来到校园,去奠基人生和未来。只能说,很美,很美。
也许你会为大自然的神奇望而却步,流连忘返,但只有认定自己能够成为那最美丽的风景,才有可能成功。为他人喝彩的同时,别忘了让自己也加加油,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自己未来的蓝图,让自己成为最美丽的风景,美景就在生活中!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这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风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不能把“风景”理解为自然风景,这样做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单纯写“自然风景”是比较肤浅的,属于审题不准,这样的作文很难得高分的。写这个题目,应抓住“风景”的另一层含义,它是一种人文现象或精神符号。在写作中,我们还应注意含有比喻意义的题目的审题,要学会化实为虚,以小见大。注意题目中的限制语,挖掘“风景”背后的深层意义,写出“最美”的原因。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