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过秦论》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0 19:5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过秦论》学案
一、理解与分析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 叙述秦王朝兴亡过程
(1) 势力的崛起;
(2) 进一步扩张;
(3) 始皇统一天下;
(4) 王朝的覆灭;
第二部分 分析秦王朝灭亡原因
对比: 陈涉与六国比 秦的盛与衰比 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写作借鉴: (1) 以观点统率材料,叙议结合;
(2) 对比的论证方法;
(3) 语言铺排渲染的辞赋色彩
三、课堂总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 ( http: / / www.21cnjy.com )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达标检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    )
(2)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    )
(3)然后践华为城        践(   )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用法上不同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水池,池塘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5.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⑧陈胜瓮牖绳枢之子
  A.①②③ /④⑧ /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 /③④ /⑤
  C.①⑦ /②③④⑤ /⑥⑧   D.①⑦ /②③⑥ /④⑧ /⑤
6、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吝惜。  B.委命下吏 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倡。
7、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
8、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合从缔交 ②流血漂橹 ③孝公既没 ④ ( http: / / www.21cnjy.com )振长策而御宇内 ⑤而倔起阡陌之中 ⑥蹑足行伍之间 ⑦天下云集响应 ⑧百有余年矣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锄耰棘矜
  A.①③⑤⑧     B.①②⑤⑧    C.①③④⑨    D.⑥⑦⑧⑩
9、以下句中加横线的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胡人不放南下而牧马。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10、选出译文完全正确的一组(  )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译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禁止诸子百家的演说、言论。
  B.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文:登上至高无上的尊位,挟制天下人民,拿着刑具逼迫天下百姓。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译文:砍伐一根木棍拿在手中,就成了士兵,折下一枝竹竿举起,就算是旗帜。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译文:然而秦国凭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了乘胜千里的形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
主备人:白少锋 审定人: 审核人: 年级组长: 使用日期:
《过秦论》(第二课时)
一、阅读1、2段,借助书下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务耕织(       )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       )西举巴蜀(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以致天下之士(    )  尊贤而重士(    )
相与为一(  ) 窥周室(  )       会盟(    ) 
天下诸侯已困矣(      ) 兼韩、魏……之众(         )
杜赫之属(   )
  于是六国之士(      )       开关延敌(       )
因利乘便(       )      延及孝文王(       )
享(     )国之日浅(     )  亡矢遗镞(         )
  膏腴之地(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2、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
  内(     )立法度            南(    )取汉中
  西(     )举巴蜀            据肴函之固(          )
  外连衡而斗(          )诸侯   尊贤重(        )士
  会盟而谋而弱(         )秦    流血漂橹(       )
  约从离(            )衡    有席(     )卷天下
  包(          )举宇内       囊(       )括四海之意
  追亡(          )逐北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因河为池)(         )
  流血漂橹  (              )
  九国之师  (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二、研读分析1、2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1自然段,作者就用精湛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铺陈的手法,非凡的气势、叙述了秦国从孝公一代开始强盛,并有并吞天下的野心。这段话共三句,表达了怎样的三层意思?
  答:
 2、第2段叙述了哪几位秦国国君时期的事?
  答:
 3、九国的强大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
三、达标检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C.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叩:攻打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费:耗费
 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北收要害之郡 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   B.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席卷天下
  A.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内立法度,务耕织
  C.东割膏腴之地 D.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4、下列是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B.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
  C.山东诸侯以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出显示出诸侯力量的雄厚。
  D.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
主备人:白少锋 审定人: 审核人: 年级组长: 使用日期:
《过秦论》(第三课时)
一、阅读3、4段,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课文:
 1、解释古今异义词
  赢粮而景从  (    )山东豪俊并起 (   )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将数百之众 (     )
  (2)名词作状语
  天下云集响应(        )
  赢粮而景从(         )
  (3)动词的使动用
  却匈奴七百余里(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        )
  (4)形容词的使动
  以愚黔首(        )
  废先王之道(       )
 3.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译文:
  
(2)才能不及中人。
  译文: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译文:  
(4)天下云集响应。
译文: 
二、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3段从哪两个方面详细铺叙秦始皇的功业?
  答:
  2、第3段作者总写秦始皇的功业,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来谈,请用选文中的语句回答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答:
  3、第4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有哪几方面的铺叙呢?选文中语句回答。用意何在?
  答:
三、阅读第5段,完成下列各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崤函之固(               )
  度(  )长絜(   )大,比(   )权量(   )力
  序(      )八州而朝(                )同列
  百有(    )余年矣    致(      )万乘之势
  才能不及中人 (     )  非抗于九国之师(     )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
  2、研究下列典型例句的译文,指出正误,说明理由。
  (1)崤函之固,自若也。
  译文:崤山与函谷关的险固,自然与以前相同。
  (2)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文:(又)不及九国的士人。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译文:一个匹夫发难而天子的七庙被毁坏。
3、说明下列各句句式特点。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③陈利兵而谁何。(     )
④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⑤为天下笑者,何也?(    )
4、名句名篇默写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2)然后践华为城,      ,据亿丈之城,       ,以为固。
  (3)       ,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     ,    ,             。
  (5)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主备人:白少锋 审定人: 审核人: 年级组长: 使用日期:
《过秦论》(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积累课文中常用的实词,巩固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的用法。
  2.体会文章叙事时极力铺陈,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
二、能力目标:
  1.根据课文的特点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2.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贾谊对秦王朝速亡原因和他所提倡的仁政思想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学习重点】1、学习作者从史实对比中引出结论的写作方法。2、掌握文章重要字词句。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    、    ,世称贾生。18岁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22岁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贾谊的文章气势雄伟、畅达,辞赋以      、《鹏鸟赋》为最,政论文以       、      等文章脍炙人口。后人编纂了他的政论文集《新书》10卷。
2.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各主要诸侯国竞相进行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最卓著,使秦国富强起来。于是开始了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兼并战争,并且最终在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旷日持久的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施用严刑苛法,实行专制统治。秦始皇的暴政使人民忍无可忍,天下纷纷反抗,很快灭掉了秦朝。贾谊生活的西汉初年,由于战国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针对这种现象,贾谊借“过秦”以“规议”,极力主张施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机会,以求发展经济,安定社会。
3.题解:
本文是史论。“过秦”意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过”是   。“论”是一种   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总论天下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二、自读课文,完成自我检测: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合从缔交(   )赢粮而景从(   )因利乘便(   )万乘之势(   )
  (2)宁越(   )  宁有种乎(   ) 乐毅(   )  安乐(    )
  (3)翟景(   )  墨翟(   )  召滑(   )  累召不应(   ) 
恬静(   )  铦(   )
  (4)鉏耰棘矜(     )   矜持(  )    度长絜大(    )
    度德量力(   )     内立法度(    )
  (5)逡巡(   )  崤函(    )  黔首(   )   锋镝(   )隳(    )   
流血漂橹(    )  瓮牖绳枢(   )  氓隶(    )一夫作难(   )
 2、通假字:
  约从离衡(   )   合从缔交(   )    始皇既没(    )
倔起阡陌之中(   ) 赢粮而景从(    )  百有余年(    )
  三、阅读全文,思考分析:
 1、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
 2、、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各组词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膏腴(yú)   雍州(yōnɡ)  藩篱(pān)   亡矢遗镞(cù)
  B.锋镝(dí)   辅佐(zuǒ)   氓隶(ménɡ)  一夫作难(nàn)
  C.囊括(láng)  连衡(héng)  谪戍(shù)   度长絜大(qiè)
  D.盟约(méng)  肥饶(ráo)   猗顿(qí)   俯首系颈(jīng)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并吞八方  内立法度  揭杆为旗  宰割天下
   B.不测之源  斩木为兵  百越之地  山东毫俊
   C.区区之地  万乘之势  六合为家  分裂山河
   D.金成千里  百家之言  比权量力  成败异变
 3.下列短语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合从缔交 ②流血漂橹 ③孝公既没 ④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策而御宇内 ⑤而倔起阡陌之中 ⑥蹑足行伍之间 ⑦天下云集响应 ⑧百有余年矣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⑩锄耰棘矜
  A.①③⑤⑧     B.①②⑤⑧    C.①③④⑨    D.⑥⑦⑧⑩
 4.填空:
  本文是《过秦论》上中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篇中的上篇,着重叙述     ,揭露         ,指出“                   ”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秦王朝的历史教训,意在       ,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