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11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2500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
以全国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的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的发展基调。
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一城双面,面面精彩。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精巧调和、相得益彰,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绵延发展传奇。如果说人文是城市的腔调,那么经济就是城市发展的基调。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美乐章的核心所在。
城市的发展基调至为重要,但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精致、创新、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追求。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
城市的文化腔调越是醇厚鲜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就能更加深厚持久。小桥流水、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动人的城市之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
(摘编自新华网·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材料二:
王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一个迁居至杭州的“新杭州人”,他与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建筑”这一概念有着存在主义式的危机感,这与他“冷眼”经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体两面。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新周刊》专访了建筑师王澍。
《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杭州的城市建设一直很受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王澍:杭州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变化是80年代才开始的。20世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6层楼高,但造起来之后,被全国人民议论。杭州高度的破界是80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50米高的高层建筑。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栋高楼就陆陆续续建起来了。
杭州可以说是中国城市登峰造极的样板,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就这样维持了一千年。这个结构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特别深远。颐和园就是西湖的翻版,而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西湖”。现在的杭州则是“1比20”,1份湖山,20份城市。但我只在“一半湖山一半城”的结构里活动,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
《新周刊》:对城市的过去您怎么看?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把城市最辉煌的历史再次装裱,不断强化类似的形象输出。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
王澍: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抄别人没有出路。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说是巅峰。但真正生命力的所在,并不是简单地拿宋朝来说事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追求的高度。对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或重现,恐怕很难让一个城市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历史的高峰,物质上特别发达,但难以保证就是文化上的高峰。你需要找自己到达过的最高点去比较。反过来,这个时代也有野心,想找最厉害的高手过招。
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但重要的还是当下。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千年根本就是一刹那;在更长远的尺度上,还是看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对城市的打造,有没有留下点有意味的东西。这点意味,可以给当下的人以温暖,让一座城市成为融化在现实生活里的“精神高地”。
(摘编自《新周刊》2023年第19期“人物专访”《慢下来,西湖才会出现》)
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腔调”是指融合了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城市人文风貌。
B. “优美乐章”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 “冷眼”是指建筑师王澍以一个学者的客观与审慎,冷静地看待杭州的变化。
D. “再次装裱”是说杭州城市现代进程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杭丰富的文化元素促成了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的繁荣,证明人文因素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 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
C. 建筑家王澍欣赏、推崇杭州原有的“一半湖山一半城”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构特点并不认可。
D. 王澍对于杭州寻找宋韵的做法做出了客观评价,既认可了这一做法的必然性,也思考了这一做法应具备的文化高度。
3.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都涉及城市与人文关系,但前者重在阐述经济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后者重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具体做法。
B. 材料一以苏州真实的生活画面和具体的发展数字,引出“人文需要与经济协调共生”这一观点,入题方式巧妙生动。
C. 材料二中,《新周刊》由杭州的城市建设入手,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这展现出由浅入深的访谈技巧。
D. 材料二中,王澍作为访谈另一方,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时代的城市建设,这显示了一个优秀建筑师的素养。
4. 好的新闻评论既要能对接生活,又要能引领生活。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5. 《城市愿景》栏目将采访你,希望你谈一谈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期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表达你的想法。
(二)现代文阅读II(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诗人
(英)毛姆
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神采不凡。”“你有他的照片吗?”“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老妇来到了门口。
“你要干吗?”她问。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我跟你们主人有约。”
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邋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略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他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我找错了一幢房子。
(有删改)
文本二: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因其短篇小说成就最高,被称为“英国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毛姆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极具可读性。在创作小说时,他要精心地编织故事情节,继而对故事情节进行巧妙设计。在长期的写作中毛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又被人称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
(节选自《毛姆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
B. “我”觉得“诗人”年轻时极为俊美,三十五岁后不再拍照,有虚荣的成分,但事出有因,应该予以理解。
C. 当收到诗人的字条时,“我”大为惊异,既惊异于诗人对“我”行程的了解,更惊异于诗人竟然会主动邀约。
D. 在“我”的想象中,诗人的样子最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手中拿着宽边帽,具有自在和高贵的仪态。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写“埃西哈”白色房子、雄伟的纹章、曾经的财富和满载而归的人们,都在暗示这个地方曾经的不平凡。
B. 文中两次写到“我”的心跳加快,今昔相连,前后呼应,生动地突出了“我”对“诗人”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C.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我”拜访诗人卡利斯托先生,却找错房子认错人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真实性。
D. 小说题为《诗人》但“诗人”在小说中并未真的出现,是隐蔽的,体现作者重在写故事,简化人物塑造的意图。
8. 小说中诗人卡利斯托虽未真正出场,但形象依然鲜明,请概括其形象。
9. 结合文本二,分析小说在情节安排技巧上是如何体现“最会讲故事”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A秦之盛也B繁法C严刑D而天下震E及F其G衰也H百姓I怨J而K海内L叛矣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岂其虑之未周与”中的“周”,与《离骚》“竞周容以为度”中的“周”意思相同。
B. “而灭诸侯,一天下”的“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意思不同。
C. “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中的“卒”,与《鸿门宴》中的“旦日飨士卒”中的“卒”意思不同。
D.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的“师”,与《师说》中的“圣人无常师”的“师”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
B. 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
C. 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指出过失。
D. 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2)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14. 两则材料都在论述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具体有哪些方法,请概述。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夕望月
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描写江城之月,化静为动,写出了月光的清明旷远,彰显了磅礴之势。
B. 诗人描写梦中所见之景。他在梦里仿佛与月相望庭中,内心生出思念之情。
C. 诗人通过感官和色彩描写,描绘出江城月下秋景图,笔触鲜活,状物生动。
D. 诗人写诗围绕“望月”二字展开,以月光开篇,又以月光煞尾,一气呵成。
16. 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必也沁人心脾。”这一观点在诗歌最后两句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 根据要求默写。
(1)读书人应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酒后狂言,也是真言,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愤激,藐视富贵利禄和怀才不遇。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得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更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黄河之“黄”,实I为泥沙。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每逢遭到暴雨冲刷,③就会有大量水土流入黄河。④黄河每年都会携带大约十六亿吨左右泥沙,⑤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⑥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⑦形成冲积平原。⑧长期以来,由于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不到位,⑨出现乱砍滥伐、占堤建房和污水排放等问题,⑩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被毁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河南是治黄的主战场、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化的孕育地和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支撑带,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中 A 。 II为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工作,让黄河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应运而生。它III为河南治理黄河生态、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尚方宝剑”。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将永葆生机,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 B 。相信不久,中原大地会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模式,黄河两岸必将 C 。
18.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出现了三次“为”,用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二)语言文字运用I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 ① ,尽显“中国式浪漫”。通过亚运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在世界面前。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人文盛会、江南情致, ② ,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华文化的时代新窗。特别是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文化是岁月的陈酿、时间的沉淀,不仅关乎过去, ③ 。可以说,透过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
杭州亚运会如同一座桥,不仅让不同文化以体育为媒交流互鉴,更让活跃在某一地区的特色项目映入大众视野。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观看,时长较短的视频。今天,短视频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强国”短视频振奋人心,公益短视频弘扬正气,学习短视频传播知识……很多自媒体短视频内容丰富、彰显个性,也有部分短视频流量巨大却格调不高……不少人拍短视频,刷短视频,追短视频。有人说,通过短视频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慰藉心灵;也有人对短视频的泛滥表示担忧,呼吁平台在盈利的同时,更应肩负起监管责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届高三11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2500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
以全国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的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的发展基调。
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一城双面,面面精彩。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精巧调和、相得益彰,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绵延发展传奇。如果说人文是城市的腔调,那么经济就是城市发展的基调。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美乐章的核心所在。
城市的发展基调至为重要,但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精致、创新、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追求。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
城市的文化腔调越是醇厚鲜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就能更加深厚持久。小桥流水、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动人的城市之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
(摘编自新华网·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材料二:
王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一个迁居至杭州的“新杭州人”,他与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建筑”这一概念有着存在主义式的危机感,这与他“冷眼”经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体两面。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新周刊》专访了建筑师王澍。
《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杭州的城市建设一直很受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王澍:杭州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变化是80年代才开始的。20世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6层楼高,但造起来之后,被全国人民议论。杭州高度的破界是80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50米高的高层建筑。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栋高楼就陆陆续续建起来了。
杭州可以说是中国城市登峰造极的样板,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就这样维持了一千年。这个结构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特别深远。颐和园就是西湖的翻版,而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西湖”。现在的杭州则是“1比20”,1份湖山,20份城市。但我只在“一半湖山一半城”的结构里活动,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
《新周刊》:对城市的过去您怎么看?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把城市最辉煌的历史再次装裱,不断强化类似的形象输出。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
王澍: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抄别人没有出路。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说是巅峰。但真正生命力的所在,并不是简单地拿宋朝来说事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追求的高度。对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或重现,恐怕很难让一个城市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历史的高峰,物质上特别发达,但难以保证就是文化上的高峰。你需要找自己到达过的最高点去比较。反过来,这个时代也有野心,想找最厉害的高手过招。
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但重要的还是当下。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千年根本就是一刹那;在更长远的尺度上,还是看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对城市的打造,有没有留下点有意味的东西。这点意味,可以给当下的人以温暖,让一座城市成为融化在现实生活里的“精神高地”。
(摘编自《新周刊》2023年第19期“人物专访”《慢下来,西湖才会出现》)
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腔调”是指融合了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城市人文风貌。
B. “优美乐章”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 “冷眼”是指建筑师王澍以一个学者的客观与审慎,冷静地看待杭州的变化。
D. “再次装裱”是说杭州城市现代进程的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杭丰富的文化元素促成了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的繁荣,证明人文因素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 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
C. 建筑家王澍欣赏、推崇杭州原有的“一半湖山一半城”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构特点并不认可。
D. 王澍对于杭州寻找宋韵的做法做出了客观评价,既认可了这一做法的必然性,也思考了这一做法应具备的文化高度。
3.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都涉及城市与人文的关系,但前者重在阐述经济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后者重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具体做法。
B. 材料一以苏州真实的生活画面和具体的发展数字,引出“人文需要与经济协调共生”这一观点,入题方式巧妙生动。
C. 材料二中,《新周刊》由杭州的城市建设入手,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这展现出由浅入深的访谈技巧。
D. 材料二中,王澍作为访谈的另一方,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时代的城市建设,这显示了一个优秀建筑师的素养。
4. 好的新闻评论既要能对接生活,又要能引领生活。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5. 《城市愿景》栏目将采访你,希望你谈一谈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期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表达你的想法。
【答案】1. D 2. B
3. C 4. (1)对接生活:所使用的论据都源自现实生活,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有效对接生活,如苏杭等地的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概况。(2)引领生活:点明人文因素、经济要素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当下城市如何发展有指导作用。
5. (1)城市的经济发展应与独特的人文因素融合,形成强大的城市竞争力、凝聚力、吸引力。(2)城市发展不能忘记过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延续城市厚重的历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D.“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错,《新周刊》说“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建筑家王澍承认“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建筑家王澍和《新周刊》都没有对杭州寻找宋韵做出否定性评价。所以,“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B.“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逻辑推导出错。秉承人文基因、促成经济良性发展是一个城市生发力量的两个必要条件,但不能由此反推如果城市缺乏力量,这两个条件必然缺失。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C.“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错,材料二重点讨论的是城市发展与历史延续的关系。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根据“以全国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的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小桥流水、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可知,所使用的论据都源自现实生活,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有效对接生活,如苏杭等地的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概况。
(2)根据“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可知,点明人文因素、经济要素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当下城市如何发展有指导作用。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一中“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美乐章的核心所在”“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分析,城市的经济发展应与独特的人文因素融合,形成强大的城市竞争力、凝聚力、吸引力。
(2)根据材料二中“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抄别人没有出路”分析,城市发展不能忘记过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延续城市厚重的历史。
(二)现代文阅读II(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诗人
(英)毛姆
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神采不凡。”“你有他的照片吗?”“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老妇来到了门口。
“你要干吗?”她问。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我跟你们主人有约。”
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邋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略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他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我找错了一幢房子。
(有删改)
文本二: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因其短篇小说成就最高,被称为“英国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毛姆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极具可读性。在创作小说时,他要精心地编织故事情节,继而对故事情节进行巧妙设计。在长期的写作中毛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又被人称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
(节选自《毛姆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
B. “我”觉得“诗人”年轻时极为俊美,三十五岁后不再拍照,有虚荣的成分,但事出有因,应该予以理解。
C. 当收到诗人的字条时,“我”大为惊异,既惊异于诗人对“我”行程的了解,更惊异于诗人竟然会主动邀约。
D. 在“我”的想象中,诗人的样子最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手中拿着宽边帽,具有自在和高贵的仪态。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写“埃西哈”白色的房子、雄伟的纹章、曾经的财富和满载而归的人们,都在暗示这个地方曾经的不平凡。
B. 文中两次写到“我”的心跳加快,今昔相连,前后呼应,生动地突出了“我”对“诗人”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C. 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我”拜访诗人卡利斯托先生,却找错房子认错人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真实性。
D. 小说题为《诗人》但“诗人”在小说中并未真的出现,是隐蔽的,体现作者重在写故事,简化人物塑造的意图。
8. 小说中诗人卡利斯托虽未真正出场,但形象依然鲜明,请概括其形象。
9. 结合文本二,分析小说在情节安排的技巧上是如何体现“最会讲故事”的。
【答案】6. A 7. C
8. ①作品被广为喜爱的了不起的诗人;
②经历丰富的传奇人物;
③政治家;
④年轻时形象俊美;
⑤老年时是位隐者;
⑥清贫、浪漫。
9. ①伏笔的安排,在结尾得到了强烈的呼应,使得结局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35岁之后不照相,隐居不为人所见,为后文认错人埋伏笔,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
②故事开端发展阶段的大量铺垫蓄势:年轻时读诗的感受,突出“我”对“诗人”的着迷;等待会见时,“我”对“诗人”的处境做出种种联想;初见时,对“诗人”外貌的描写,突出“我”对“诗人”的迷恋,为后面我的期待、激动的心情以及“诗人”出场做铺垫,使故事性增强,吸引读者。
③巧合误会(走错的人家环境正符合我对诗人的想象)、(认为眼前人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使情节富于波澜,充满戏剧性。
④结尾的情节突转,满心认为见到了大诗人,却找错屋子,认错了人。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能力。
A.“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根本原因”错,原文开头说“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可见对名人不感兴趣才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错误,不是全知视角。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本文为第一人称“我”。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形象的能力。
由“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可知,作品被广为喜爱的了不起的诗人。
由“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可知,经历丰富的传奇人物。
由“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可知,是一位政治家。
由“‘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神采不凡。’‘你有他的照片吗?’‘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可知,年轻时形象俊美。
由“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可知,老年时是位隐者。
由“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可知,清贫、浪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
①因为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安排了充分的伏笔,让结尾的斗转合情合理,比如“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作者难得见到诗人真面,为后文认错人埋伏笔,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
②故事开端发展阶段的大量铺垫蓄势:年轻时读诗的感受,“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突出“我”对“诗人”的着迷;等待会见时,“我”对“诗人”的处境做出种种联想,“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初见时,对“诗人”外貌的描写,“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突出“我”对“诗人”的迷恋,为后面我的期待、激动的心情以及“诗人”出场做铺垫,“他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使故事性增强,吸引读者。
③巧合误会,“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走错的人家环境正符合我对诗人的想象,“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认为眼前人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使情节富于波澜,充满戏剧性。
④“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结尾的情节突转,满心认为见到了大诗人,却找错屋子,认错了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
材料二:
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圈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A秦之盛也B繁法C严刑D而天下震E及F其G衰也H百姓I怨J而K海内L叛矣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岂其虑之未周与”中的“周”,与《离骚》“竞周容以为度”中的“周”意思相同。
B. “而灭诸侯,一天下”的“一”与《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的“一”意思不同。
C. “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中的“卒”,与《鸿门宴》中的“旦日飨士卒”中的“卒”意思不同。
D.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的“师”,与《师说》中的“圣人无常师”的“师”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开篇指出筹划国家大事之人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也有所提及。
B. 材料一列举了秦、汉、唐等历代君主的事例,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
C. 材料二中秦王、二世刚愎自用,暴虐天下,忌讳繁多,士人言未尽而身死,不敢竭忠尽智指出过失。
D. 材料二中比较了秦国强盛时期和衰弱时期的不同表现,阐明了秦国不察纳谏言导致亡国的道理。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
(2)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14. 两则材料都在论述使国家安定的治国之道,具体有哪些方法,请概述。
【答案】10. BEH
11. A 12. B
13. (1)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考虑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
(2)即使非常愚笨不贤良足够使国家灭亡的,但是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使其国家灭亡。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
14. ①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
②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
③虚心纳谏,闻过则改。
④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
“繁法严刑”,并列短语作主语,之间和之后都不可以断开;
两个主谓短语“百姓怨”“海内叛”为并列关系,由“而”连接,之间不必断开;
“故”为因果关系的连词,引出结果,置于句首,“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即B处;
“其衰”主谓关系,不断开,作“及”的宾语,之间不断开,“及其衰也”作后句的时间状语,“及”前断开,“也”,表停顿的虚词,EH处断开。
故选B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A.“意思相同”错误。
周到;合,迎合。句意: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争相着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
B.正确。
统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句意: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C.正确。
最终;士兵。句意:哪料想子孙后代最终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明天犒劳士兵。
D.正确。
借鉴;老师。句意: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指出他们没有吸取前代君王失败的教训”错误。“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灭亡是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虑”,筹划、考虑;“图”,考虑、谋划;“备”,防范;“遗”,遗漏。
(2)“肖”,才能;“亡”,使动用法,使……灭亡;“遽”,立即;“此虑之远者也”判断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可知,要深虑平时容易疏忽的事件,防范灾祸的发生。
由原文“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可知,要以民为本,用诚心、大德教化百姓。
由原文“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可知,要虚心纳谏,闻过则改。
由原文“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可知,要以前人为鉴,并与时事相结合。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然而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
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
材料二: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上古的历史,来验证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审度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而使国家安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夕望月
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15.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描写江城之月,化静为动,写出了月光的清明旷远,彰显了磅礴之势。
B. 诗人描写梦中所见之景。他在梦里仿佛与月相望庭中,内心生出思念之情。
C. 诗人通过感官和色彩描写,描绘出江城月下秋景图,笔触鲜活,状物生动
D. 诗人写诗围绕“望月”二字展开,以月光开篇,又以月光煞尾,一气呵成。
16. 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必也沁人心脾。”这一观点在诗歌最后两句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诗的最后两句“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写诗人满怀深情却无人倾诉,辜负了美好的月光,表达诗人的惆怅之情。②“频”“空”二字说明诗人已长时间处于欲诉说而不得回应的状态,已多次辜负了美好月光,这种状况的“不止一次”,饱含诗人满腹的伤感与无奈。诗句感情真挚,沁人心脾,确实为大家之作。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诗人描写梦中所见之景”错。颔联并非描写梦中所见之景。它的意思是诗人所思之人、所念之事如在梦中,而此刻自己只能独自在庭中与明月对望。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含情不得语”说明诗人与家人相隔千山万水,即使饱含深情也无法当面诉说。“含情”一词显示了诗人无尽的思念而“不得”则突显了诗人的无奈和心酸。“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我心中怀着深情却没有机会表达出来,多次辜负美好的月光。在这个月夜,诗人始终是孤独的,他满腹心事,却没有一个倾听者。最终,诗人只能把那些欲说还休的惆怅深埋在心底,独自咀嚼,暗自伤怀。因为怀着满腹心事,即便今夜的月光清明旷远,诗人也兴致缺缺,没有心情赏月。对诗人来讲,这种情况已经不止一次了,因为长时间处于惆怅满怀的状态,诗人已经多次辜负了美好的月光。
②“频使桂华空”,该句运用嫦娥掷桂花的典故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思念,“频”一词表明诗人与家人聚少离多,常常思念家人,而“空”则是说自己因为思乡而陷入苦闷忧郁无心赏月。“频”“空”二字说明诗人已长时间处于欲诉说而不得回应的状态,已多次辜负了美好月光,这种状况的“不止一次”,饱含诗人满腹的伤感与无奈。诗句感情真挚,沁人心脾,确实为大家之作。诗人运用凝练的字词将思乡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使人深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满腹愁思,并与之共情。体现了王国维之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7. 根据要求默写。
(1)读书人应立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承担起社会的重任,《论语·泰伯》中曾子就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酒后狂言,也是真言,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愤激,藐视富贵利禄和怀才不遇。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得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士不可以不弘毅 ②. 任重而道远 ③. 钟鼓馔玉不足贵 ④. 但愿长醉不愿醒 ⑤. 人生在世不称意 ⑥. 明朝散发弄扁舟(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弘毅、馔、叶、匏樽、鉴、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更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黄河之“黄”,实I为泥沙。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泥沙九成来自黄土高原。①黄土高原土质疏松,②每逢遭到暴雨冲刷,③就会有大量水土流入黄河。④黄河每年都会携带大约十六亿吨左右泥沙,⑤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⑥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⑦形成冲积平原。⑧长期以来,由于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不到位,⑨出现乱砍滥伐、占堤建房和污水排放等问题,⑩黄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被毁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河南是治黄的主战场、沿黄经济的集聚区、黄河文化的孕育地和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的支撑带,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中 A 。 II为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工作,让黄河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应运而生。它III为河南治理黄河生态、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尚方宝剑”。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将永葆生机,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 B 。相信不久,中原大地会形成绿色发展的新模式,黄河两岸必将 C 。
18.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9.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出现了三次“为”,用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18. ②把“遭到”删去;
④把“左右”去掉;
⑩把“毁坏”改为“破坏。
19. A责无旁贷
B大有可为
C面貌一新
20. I相当于判断词“是”;
II表原因,为了;
III表对象,给。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句,成分赘余,“每逢”,每次遇到,与“遭到”重复,把“遭到”删去,或改为“每次遭到”;
④句,成分赘余,“大约”“左右”重复,删掉其一;
⑩句,搭配不当,把“毁坏”改为“破坏。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语境强调河南在治黄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用“责无旁贷”。“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
B处,语境强调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很有前途,可用“大有可为”。“大有可为”,比喻指前途极有希望,值得去做。
C处,语境说的是黄河两岸的发展会出现新的面貌,可用“面貌一新”。“面貌一新”,形容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和词性的能力。
“黄河之‘黄’,实为泥沙”意思是:黄河水的“黄”,是泥沙。“为”,相当于判断词“是”。
“为推进黄河保护治理工作”,“为”,表原因,为了。
“它为河南治理黄河生态、发展区域经济提供了‘尚方宝剑’”,“为”,介词,表对象,给。
(二)语言文字运用II(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 ① ,尽显“中国式浪漫”。通过亚运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呈现在世界面前。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人文盛会、江南情致, ② ,为世界打开了一扇观察中华文化的时代新窗。特别是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一抹丹青”将时光拉回千年前……“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中国元素刷新了体育盛会的审美,拨动着无数人的心弦。文化是岁月的陈酿、时间的沉淀,不仅关乎过去, ③ 。可以说,透过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时代风采,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精神风貌。
杭州亚运会如同一座桥,不仅让不同文化以体育为媒交流互鉴,更让活跃在某一地区的特色项目映入大众视野。杭州亚运会把“你”“我”汇聚成了“我们”,架起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沟通的桥梁,为多样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舞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力。
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1. ①体育盛会遇见传统节日
②杭运会体现着独特中国气派
③更关乎现在与未来 22. 杭州亚运会如同一座桥,不仅让活跃在某一地区的特色项目走进大众视野,更让不同文化以体育为媒交流互鉴。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此处是对“亚运赛事正酣,中秋佳节共度”的评论和总结,应填“体育盛会遇见传统节日”。
②此处点评杭运会的特点,结合后文阐释“特别是开幕式上,国风少年以地为画、踏墨而舞……”可知,杭运会独居中国特色,应填“杭运会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
③此处和“不仅关乎过去”构成递进句,应填“更关乎现在与未来”。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不仅让……,更让……”递进分句语序不当,应先说“让活跃在某一地区的特色项目走进大众视野”,后说“让不同文化以体育为媒交流互鉴”;
二是“映入”与“视野”搭配不当,改“映入”为“走进”。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移动状态观看,时长较短的视频。今天,短视频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强国”短视频振奋人心,公益短视频弘扬正气,学习短视频传播知识……很多自媒体短视频内容丰富、彰显个性,也有部分短视频流量巨大却格调不高……不少人拍短视频,刷短视频,追短视频。有人说,通过短视频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慰藉心灵;也有人对短视频的泛滥表示担忧,呼吁平台在盈利的同时,更应肩负起监管责任……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取长避短,合理利用
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新媒介的涌现,令人应接不暇。现如今,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以短视频为主的各大平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于这一新兴媒介,我们既要看到其长处,也应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取长避短,合理利用。
短视频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攻城略地,迅速占领各大平台,是有原因的:能适应网络时代的社会发展,能满足网络时代民众的需求。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短视频正适合时间紧张的人群利用零碎时间观看。它又以视频的形式传递信息,降低了观看门槛,让绝大多数观众都可以无障碍观看;它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让每一个受众群体都能从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因此,短视频制作者,急剧增加;观看受众,更是数量庞大。
这样一个影响面广、能迅速赢得流量的信息传播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但是,在看到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所带来的问题。
特别突出的问题是,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存在着大量的制作质量低劣、艺术品味低俗的作品,如:有人靠装傻卖惨来博眼球,有人靠穿着暴露来引流量,有人造假造谣混淆视听,有人愚弄民众收割韭菜,等等。这些不良现象败坏了人们的观感,误导了人们的思想,污染了社会风气。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基于算法的推送规则赋予了短视频平台一种超能力:它可以没有区域和时间限制地把人们所喜好的内容一再推送到受众眼前。越喜欢什么,就越推送什么,这就形成了短视频“黑洞”,让受众一旦拿起手机,就被它投放的信息吸引,再也放不下,难以逃逸。这样,贪图即时欢愉的人,就成了短视频的奴隶;而即使想通过它获取信息的人,也会陷入“信息茧房”。
其实,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短视频本身并无善恶,作善还是作恶,全在于使用它的人。要想避免这些不良现象出现,就要在“人”上下工夫:短视频制作者,要提高个人素质,多提供思想健康、内容新颖、制作精良的作品;受众要提升辨别能力,增强自主意识,避免被短视频困住了大脑;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承担起监控、把关责任,维护短视频市场的规则,净化短视频平台的空气。
说到底,短视频只是工具,不管是提供者还是接受者,我们都要把这个工具掌握在我们手中,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让它为我所用,为我服务,而不是相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时评类材料作文题。
所供材料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介绍了短视频的三个特点:适合的平台多,适合移动状态观看,时长短。第二个层次介绍了短视频的优点和缺点:既能以丰富的内容彰显个性、传播知识、传递正能量,也存在格调不高、浪费人们时间和精力的不足。第三个层次介绍了不同的人对短视频的褒贬不一的评价:有的对其持肯定态度,认为它能拓展人的视野、抚慰人心;有的对其充满担忧,认为短视频的泛滥潜藏着危险。
通观整则材料,实际上是在引导考生理性、客观地去审视短视频这一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能从其自身特点、社会影响的角度,辩证地分析其利弊优劣。其实,本考题是借让考生谈对短视频的思考和认识来引导大家正确地看待和利用短视频,同时,也借此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写作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地看待短视频,不能一味否定它,而是需要根据短视频的内容对其进行价值评判,给出思辨性评价——优秀的、有价值的短视频值得肯定并推广,而内容无含金量甚至是思想观念不健康的短视频内容,平台必须进行监管、甚或取缔。其次,我们还应结合自身情况,思考我们年轻人应如何利用好短视频——如何精选短视频内容,如何充分利用好各种不同的碎片时间欣赏有价值的短视频。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短视频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本身存在的不足:知识碎片化,认识表面化,格调低俗化等等。进而,可以指出,我们还是应当重视深度学习,不应该让短视频占领我们太多的时间、浪费我们太多的精力。
立意:
1.只要内容健康,长短并不重要。
2.利用碎片时给自己“充电”,何乐而不为?
3.不要因看短视频而变得“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