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比空气中明显增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氮气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6.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6g B.15.5g C.17g D.15.4g
3.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日光灯通电发光 B.水在0℃结成冰 C.粮食酿酒 D.酒精挥发
4.刘传健同志是电影《中国机长》中的人物原型,也是九龙坡区人民的骄傲。在驾驶飞机飞行的过程中,下列事件一定涉及有化学变化的是
A.燃油燃烧产生动力使飞机升空 B.驾驶舱中仪器仪表用铜丝来导电
C.驾驶舱挡风玻璃破裂脱落 D.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机窗上凝结出水滴
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振荡试管
C. 闻药品气味 D.读取液体体积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液体加热 B.氧气验满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针 B.胆矾研碎 C.死灰复燃 D.木已成舟
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晒干 B.葡萄榨汁 C.葡萄酿酒 D.葡萄脱皮
10.下列我国古老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酒的酿造 B.石膏的雕刻 C.陶瓷的烧制 D.钢铁的冶炼
二、综合应用题
11.在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而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读数时视线应 ;量筒的使用经常分两种情况:
对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读数.
如图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为的量筒正确的读数为 俯视读数 (填“偏高”或“偏低”)仰视读数 (填“偏高”或“偏低”)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乙若需量取水,最好选用 的量筒并配合使用 进行量取,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大于、小于、等于).
向量筒注入水,俯视读数为,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是
A.
B.大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
12.结合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 ;
(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①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
②在C、D、E三种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CO2的装置是 ;
③F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
(3)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需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 和气体的性质;
13.某同学要需要称量12g硫酸铜晶体用于实验。
(1)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则应 。(填字母)
A.添加适量硫酸铜晶体 B.减少适量硫酸铜晶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2)若小明同学称取12g硫酸铜晶体时,5g以下需要移动游码,按如图操作,天平平衡时,实际称得的药品质量为 g。
(3)对于托盘天平的使用,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 (选填“大”或“小”)的砝码。
三、填空与简答
14.实验室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 取用。液体 毫升,固体只需 。
15.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叫氨水(NH3·H2O)呈碱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发生化合反应产生白烟,该白烟是氯化铵。氨气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任写一点) 。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原因是 。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来收集氨气,氨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16.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加砝码,用“↓”表示减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 ,并在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假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7.4g).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17.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示意图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 ;
(2)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
(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用到的仪器 ;
(4)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 .
18.现有下列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用于洗试管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 、 .
(3)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的仪器有 .
19.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15mL(填“<”、“>”或“=”下同。);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0mL,则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5mL。
20.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① ; ② ;
③ ; ④ ;
21.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装置。根据下列描述,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1)酒精常用作酒精灯的燃料,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
(2)点燃酒精灯后,酒精气体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酒精是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22.高铁酸钾是具有紫色固体光泽的粉末,它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容易分解、变质。受热后会分解放出氧气。高铁酸钾极易溶于水而成浅紫红色溶液,溶于水后静置会生成氧化铁沉淀。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条即可)
(2)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 。(写一条即可)
(3)高铁酸钾的用途是 。
(4)为了防止高铁酸价变质,保存时应该注意 。
23.在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加药液: 。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在桌子上: 。
(3)取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
(4)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 。
(5)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参考答案:
1.C
【详解】人体吸入空气后,空气中的氧气会被利用,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消耗了部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呼出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比较,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相对增多,氧气的含量相对减少,其他气体含量基本不变,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2.B
【详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1g以下用游码,则砝码、游码质量分别为16.0g、0.5g,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则称得食盐质量=16.0g-0.5g=15.5g。
故选B。
3.C
【详解】A、日光灯通电发光,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在0℃结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4.A
【详解】A、燃油燃烧产生动力使飞机升空,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驾驶舱中仪器仪表用铜丝来导电,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驾驶舱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机窗上凝结出水滴,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5.C
【详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A错误;
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分析】本题考查规范的实验操作。
【详解】A、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故B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去吹,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记规范的实验操作。
8.C
【详解】A、铁杵磨针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胆矾被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葡萄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9.C
【详解】A、葡萄晒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项错误;
B、葡萄榨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项错误;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项正确;
D、葡萄脱皮,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10.B
【详解】A.酿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醋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石膏的雕刻过程中仅仅是外形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钢铁的冶炼,是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单质,发生化学变化,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题关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
11. 偏高 偏低 胶头滴管 大于 C
【详解】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读数时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甲所示使用的是分度值为0.1ml的量筒正确的读数为8mL,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乙若需量取95mL水,最好选用100mL的量筒并配合使用胶头滴管进行量取,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大于95mL;(3)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A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AmL,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B毫升,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B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A-B)。
12.(1)试管
(2) B DE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3)反应条件
【详解】(1)根据图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试管,故填:试管;
(2)①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反应物的状态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装置,故填:B;
②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收集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填:DE;
③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故填: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3)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时,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性质收集装置,故填:反应条件;
13.(1)B
(2)8
(3)大
【详解】(1)定量称量12g硫酸铜晶体时,先将砝码和游码调为为12g,中途不能增删砝码或移动游码,只能增减药品使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指针左偏,意为左盘硫酸铜偏多,应减少适量药品;反应前才能调节平衡螺母,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选B;
(2)由图可知,硫酸铜晶体和砝码放反了,此时硫酸铜晶体的质量=砝码-游码,5g以下用游码,可得砝码为10g,游码为2g,则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
(3)托盘天平使用时,应该先加大砝码,再加小砝码。
14. 最少量 1~2 铺满试管底部
【详解】实验室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规定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毫升,固体只需铺满试管底部。
15.(1)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任写一点即可)
(2)化学
(3)氨气极易溶于水
(4)b
【分析】由题干的信息可以得出氨气相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详解】(1)不需要化学反应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即为物理性质,由题干所给的“氨气(NH3)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知,氨气物理性质为: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任写一点即可)
(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了氯化铵,白烟即为氯化铵固体小颗粒,有新物质产生,故为化学变化
(3)氨气极易溶于水,故可以在氨气泄漏后可以用大量的水来吸收
(4)图中装置为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应该从短的一端试管口通入,故填b
【点睛】该题重点要求读清楚题干所给信息即可,难度较简单
16. ↑↓ ↑ ↑↓ ↑ ↑
【详解】根据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7.4g,以及砝码的取用情况,故游码应画在2.4g处;添加砝码时先大后小的原则,故称量过程↑↓ ↑ ↓↑ ↑ ↑。
17. A B、D、F E、H、I D
【详解】(1)量筒、集气瓶等仪器不能加热,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试管是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故答案为A;
(2)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B、D、F;
(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水槽、导管、集气瓶,故答案为E、H、I;
(4)溶解时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过滤时需要用到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时需要用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所以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故答案为D。
18. 胶头滴管 试管刷 量筒 胶头滴管 量筒、胶头滴管
【详解】(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用于洗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刷;
(2)医用注射器有刻度,可以确定液体的体积,与量筒的功能相同,可以代替量筒;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可以代替胶头滴管;
(3)量取液体时应先倾倒至接近刻度线,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所以用到的仪器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19. < <
【详解】俯视读数会导致液体实际体积小于读数,故小于15mL;仰视读数会导致液体实际体积大于读数,故液体体积大于10mL,故倒出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5mL。
20.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没有预热。 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 试管口未向下倾斜
【详解】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发生试管破裂,其原因主要时由于试管底部受热不均或遇冷、受到碰撞等原因,具体包括: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预热,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试管口未向下倾斜等。
【点睛】本题考查了试管加热的实验操作,应特别注意:加热前必须先进行预热,外壁不得附有水珠,才能防止加热过程中试管炸裂的事故。
21.(1)④
(2)②
(3)③
【详解】(1)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④。
(2)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②。
(3)挥发性及溶解性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③。
22. 紫色光泽的粉末 受热容易分解、变质 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在低温、干燥的地方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1)高铁酸钾是具有紫色光泽的粉末,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填:紫色光泽的粉末;
(2)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属于其化学性质,故填:受热容易分解、变质;
(3)由题意可知,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故填: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4)根据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金属氧化物和氧气,所以高铁酸钾应在低温、干燥的地方,故填:在低温、干燥的地方。
23.(1)污染滴管或试剂
(2)腐蚀胶头
(3)腐蚀标签
(4)读数偏大或液体体积偏小
(5)引起失火
【详解】(1)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应该垂直悬空,若将滴管伸入试管内,可能会污染滴管或试剂。
(2)滴管取用试剂后,应始终胶帽向上,若平放或倒置,滴管中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
(3)倾倒液体时,若标签没有向手心,可能流出的液体将标签腐蚀。
(4)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夜面的最低处,若仰视读数,可能会使读数偏小而液体实际体积偏大。
(5)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可能会引起失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