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反比例函数期末章节提升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轴的条数是( )
A.0 B.1 C.2 D.3
2.若点,,在双曲线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3.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4.如图,已知点,C是y轴上位于点B上方的一点,平分,平分,直线交于点D.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D,则k的值是( )
A.﹣8 B.﹣9 C.﹣10 D.﹣12
5.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6.下列函数关系中,随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
A.长方形的长一定时,其面积与宽的函数关系
B.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行驶的路程与行驶时间的函数关系
C.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面积与点的横坐标的函数关系
D.如图2,我市某一天的气温(度)与时间(时)的函数关系
7.如图,矩形AOBC的面积为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经过矩形对角线的交点P,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A. B. C. D.
8.已知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与y=kx+1(k为常数,k≠0)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10.下列函数中,与的反比例函数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点,,在反比例函数(常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分别过这三个点作轴、轴的平行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若,,则的值为 .
12.已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那么,,的大小关系是 .
1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当时,y的取值范围是 .
1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两点,当,时,有,则m的取值范围是 .
15.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C、A分别在x轴和轴上,点A的坐标为(0,3),反比例函数经过点B,过点B作BD∥AC交x轴于点D,则点D的坐标是 .
16.如图,A,B是双曲线上的两点,过点A作轴,交于点D,垂足为C.若的面积为2,D为的中点,则k的值为 .
17.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m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1,6),过A点的直线交函数y=的图象于另一点B,与x轴交于点C,且AB=2BC,则点C的坐标为 .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经过矩形ABOC的对角线OA的中点M,已知矩形ABOC的面积为24,则k的值为
19.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Rt△ABO的斜边BO在x轴正半轴上,OB=5,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过点A,与AB边交于点C,且AC=3BC,则a的值为 ,射线OA,射线OC分别交反比例函数y=(b>a>0)的图象于点D,E,连接DE,DC,若△DEC的面积为45,则b的值为 .
20.如图,已知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x<0)与y=(x>0)图象上,且OA⊥OB,若AB=6,则△AOB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
21.如图,直线y=kx+2与双曲线都经过点A(2,4),直线y=k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两点.
(1)求直线与双曲线的函数关系式;
(2)求△AOB的面积;
(3)P点是x轴上的一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得PA+PC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已知与成反比例关系,且当时,.
(1)求y与x的函数表达式.
(2)试判断点是否在该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23.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结合图象,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
(3)若P为x轴上一点,的面积为10,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
25.如图,经过点作x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M,且△AOM的面积为3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设点B的坐标为,其中,若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有一个顶点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求t的值.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B
6.C
7.C
8.C
9.D
10.D
11.30
12.
13.
14.m<1
15.
16.16
17.(-4,0)
18.6
19. 4 36
20.6.
21.(1)直线解析式为:y=x+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2)4;
(3)P(,0).
22.(1)
(2)不在
23.(1),
(2)或
(3),
24.(1); (2)当 或 时,
25.(1)
(2)3或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