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5 17: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 17 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知识结构
时空观念
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统治者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的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②征收赋税、徭役、兵役的需要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思想:封建等级制度、观念的影响
经济
中国古代实施户籍制度的原因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1.秦献公时期: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办法编排户口;
(一)战国——制定户籍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商鞅变法时期: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二)秦朝——分类登记
秦朝建立后,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三)两汉——“编户齐民”
1.管理: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登记: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 “编户齐民”
3.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散乱: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特点:具有等级性和不平等性
(四)两晋的黄籍和白籍和南朝的的土断,户籍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原因:
(1)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
(2)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
(3)为保障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五)隋朝——“大索貌阅”
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
1.背景:
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严重,国家掌握劳动力减少;
地方豪强地主占有大量人口,削弱中央政府力量,国家赋税收入减少。
2.影响:
政府直接控制的丁口数增多,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打击了豪强地主,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但以此增收赋税,加派徭役,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是隋朝的短命原因之一。
(六)唐朝——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
A. 黄籍登记 B. 白籍土断 C. 貌阅之法 D. 诸色户计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延载元年(694)”、“诸户口计年将入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可知,唐朝实行貌阅之法,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C项正确;黄籍登记是西晋,排除A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实行白籍土断,排除B项;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跟踪练
(1)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2)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七)宋朝——主户与客户
1.内容:
2.宋户籍制度的特点:
依据财产进行户籍划分;
继承前代制度并进行完善;
户籍管理制度严格;
户籍种类繁多;
户籍的资格逐渐放宽。
(八)元朝——诸色户计
元朝的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九)明朝——户帖黄册
(1)明朝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
(2)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3)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1.概况: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朝,但管理相对松弛。
2.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4.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十)清朝——永停编审
【思考】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有何意义?
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意义: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脱离)。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2、(2020·天津高考·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解析】据所学宗法制的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宗族内部重视社会教化,而中国古代乡村又多是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基础形成的,因此古代中国乡村自治是与宗族治理相联系的,源于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故选B项;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可以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但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乡村自治的实现依靠的是村民自觉,与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否并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下,实行的是“人治”,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完备,且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中国古代乡村自治主要并非依靠法律,排除C项;据材料“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可知,古代乡村依然是在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的,并未脱离政府的管控,排除D项。
跟踪练
【答案】B
3、(2016.6·浙江高考·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  )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解析】《户贴》为第一手史料,故A项错误;《实录》为官修正史,不属于原始记录,《户贴》原件属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使用无“需仔细甄别”,故B项错误;第一则材料《实录》属官修正史,偏重政治事件和制度的记录,社会和经济涉及较少,由于政治因素常有隐讳失实之处,不会“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故C项错误;第二则材料《户贴》原件属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故D项正确。
跟踪练
【答案】D
4、(2023·北京朝阳·统考一模)人口问题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户口登记的人口数字与实际人口数字相符吗 ”教师展示了一张示意图,要求学生作出相关分析。在学生答案中,与示意图中的“ ”的出现具有相关性的是( )
①大索貌阅②邻保制度③户帖黄册④摊丁入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解】据材料信息,出现四个方框的时间分别为,两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清时期,这四个时期实际人口与统计人口相差较少,推动隋唐时期的原因是大索貌阅,①符合题意,推动明清时期的户帖黄册,③正确,大索貌阅、户帖黄册通过加强对户籍的管理使得实际人口与统计人口相差较少,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隐瞒人口少缴纳赋税的现象消失,推动了实际人口与统计人口相差较少,④符合题意,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基层治理的组织,与统计人口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D项;①符合题意,排除B项。故选C项。
【答案】C
跟踪练
宋朝
户籍分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主户与没有土地的客户。
隋唐
“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编入户籍的百姓成“编户齐民”。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户籍外,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逐步确立。
元朝
按职业定户籍,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以职业定户籍,以里甲制为基础,制造户籍册,称“黄册”。
清朝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明清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②统治者的改革;
③农民的 反抗斗争;
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演变;⑥财政危机;
⑦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展趋势
影响户籍制度的因素
功能:①统计人丁,征收赋税及征派徭役;
②限制人口流动; ③维护社会治安;
④控制职业,固定身份;⑤维护等级特权。
特点:①地域性: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
②等级性:有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
③多重性: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④世袭性: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
⑤治安性:制约人口流动,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有重要意义。
作用:
①政治上:限制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治安,巩固统治;强化特权登记制度,维护了贵族地主在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殊地位。
②等级性:有强化了小农经济;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稳定。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一)基层组织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1.特点:
2.发展演变:
(1)秦汉时期:乡里制(下县的皇权)


三老
(教化)
啬夫
(狱讼、赋税)
游徼
(捕盗)

=100户
(2)唐朝:以百户为里,设里正,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4户
=20户
=100户
=500户
唐朝乡里制结构图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二)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1)秦汉
什伍组织
(2)唐朝
(3)北宋
(4)明朝
(5)清朝
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邻保制度
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保甲制
王安石推行保甲制度,源于唐朝的邻保制度
十家牌法
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面生可疑之人,向官府举报
保甲制
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古代乡村治理变革
趋势: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
②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③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特点: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影响:
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②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保障农业生产,有利于促进经
济发展;有利于生产、生活中的扶贫济困。
③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④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不利于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
古代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
(1)从礼制向法制转变。
(2)从民间自治向官方引导转变。
(3)从教化民众向宣讲圣谕转变。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5、(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 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 邻保制度 B. 保甲制度 C. 十家牌法 D. 里甲制度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宋论》”可知,题干涉及时间是宋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保甲制度,B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唐朝的,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的,排除C项;里甲制度是清朝的,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B
跟踪练
6、(2020·天津·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 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 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 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 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 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
【答案】B
跟踪练
(一)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的原因
1.经济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政治原因:历代统治者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有利于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3.思想因素:
诸子百家学说和宗教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
佛教的慈悲为怀、善恶报应思想,道教的劝人积德行善、劝善去恶的思想。
4.自然原因:自然灾害频发,农耕经济的脆弱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导致人民的生活处境恶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二)社会救济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隋唐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宋朝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 辅助,明清兴起 善堂、善会 (2)特点:①起源早,历史悠久;
②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③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予以实施;
④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⑤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救济措施;
⑥民本思想为基础;
⑦手段多样化,系统性扶持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
(1)概况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三)优抚政策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鸠杖
明初 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 养病坊
宋朝 福田院
元朝 众济院
明清 养济院
(四)评价
1、积极作用:
①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②有利于保障赋役征收,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2、局限性:
①具有宗教色彩。
②各自为政,缺少合作,救济方式相对单一。
③缺少制度和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俗对其进行调整。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7、(2023·河北秦皇岛·统考三模)清代前期,乐户、堕民、登户与世仆身份的人处于社会最底层,世代从事诸如乐工、抬轿、为人耕地等“贱业”。雍正帝时期,“废除贱籍”“贱民变良民”。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 )
A. 治理弊端巩固统治 B. 放松对民众的人身控制
C. 统一全国户籍制度 D. 淡化士族阶层门第观念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雍正帝时期,“废除贱籍”“贱民变良民”并结合所学可知,贱民一直生活于社会底层,受到社会歧视,生活困苦,有不少堕民为自身自由,进行反抗与斗争,威胁封建统治,故雍正帝这一做法旨在治理弊端巩固统治,A项正确;B项属于表面现象,不是雍正帝做法的主要目的,且废除贱籍只放松了对贱籍人群的人身控制,“民众”一词是对材料概念的扩大化,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取消贱籍,不是为了实现户籍制度的统一,排除C项;材料所述涉及贱籍人群的社会地位和贱籍制度的废除,与士族阶层门第观念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A
跟踪练
8、(2023·海南·统考模拟预测) 据明清时期华南宗族文献记载:“无争辩文书之繁,而有登眺嬉游之乐。士尚气节,矜取与……各村自为文会,以名教相砥砺。乡有争竞,始则鸣族,不能决则诉于文会,听约束焉。再不决,然后讼于官,比经文会公论者,而官借以得其款要过半矣。故其讼易解”。这一记载反映出当地( )
A. 契约精神的盛行 B. 商业经营环境宽松
C. 深受礼教的影响 D. 票号业务得到发展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明清时期,华南某地没有争辩文书的烦恼,却又登高游玩的快乐。有识有为之士,都自觉地从先辈的高尚气节中汲取精神营养……各村有各自的文会,以纲常伦理砥砺自己的情操和品格。当有纷争出现、宗族无法解决时,可以诉于文会,再无法解决,则交给官府。由此可见,文会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文化交流,亦有解决纠纷之功效。该记载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深刻影响着当地的风俗,C项正确。据所学,契约精神即人与人、人与团体、个人与国家之间通过协商而订立的社会协议,材料并没有涉及契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南某地的风俗礼教,与商业经营环境无关,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提到票号业务,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C
跟踪练
比较:古代社会政府和社会力量救济的不同点。
政府救济:
①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保证粮食供应;
①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②目的是巩固统治,较规范;
社会救济:
③占主体地位;
②具有自发性和不稳定性;
③处于辅助地位;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当今的启示
①“以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促进阶层流动,扩大中间阶层——注重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③强调教化——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救助与教育相结合,扶贫先扶志;
④一定的基层自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调动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⑤“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宽严相济”——坚持在以德治国的同时,健全社会治理的法律体系;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汉 隋




清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里甲制
编制严密的保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小结
稿定PPT
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
02
9、(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如图为《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中的“历代疫病流行分布与理论创新及人口长对照图”。它反映出。
A.历代疫病流行频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B.历代疫病流行频数与人口数量成正比
C.中医理论的创新多出现于疫病高发期
D.明清温病学说是对《伤寒论》的扬弃
C
跟踪练
10、(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徵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跟踪练
【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棚民聚集过多与当地基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矛盾;
棚民租种程氏族人山场与当地族人生活环境被破坏的矛盾。
(2)【参考答案】从中央到地方重视;
法律与教化的结合;
宗族治理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