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型 诗歌赏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解诗的内容并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初步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了解风格
你需要在课前自主预习以下知识:1、作者简介: *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沉郁顿挫”什么是“沉郁顿挫”呢?“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反复咏叹、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2、了解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 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解题填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所…… 明确体裁: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4、注音: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怒号 三重 茅 挂罥 长 林梢 塘坳 布衾 秋天漠漠 娇儿恶卧 飘转 丧 乱 何由彻 广厦 俄顷 大庇 突兀 见 此屋 5、借助工具书完成诗歌译文 6、这是一首情节性较强的诗,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其主要情节。赏析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一、走进茅屋1、围绕“茅屋”发生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复述)2、你能就以上所说,概括出几个具有画面感的小标题吗?3、你欣赏哪幅画面的描写?谈谈理由,理由可以从遣词用句的角度来进行品析。(范例:我欣赏第一幅画面。我觉得“茅飞渡江洒江郊”一句中,“洒”字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风卷茅草,飞过浣花溪,向对岸郊原纷纷下坠的形态,描写的十分形象。)二、走近杜甫在如此处境下,诗人仍发出了“ ”的呐喊,可见诗人 的崇高境界。三、感受杜甫1、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还知道哪些?举例,略作赏析。2、议一议:杜诗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谈一谈你的看法。写作练习:假如你是一位电视剧编剧(导演),打算写(导)一部有关杜甫的历史剧,结合此诗,你准备设计一些情节和画面,请进行合理的想象,把有关的画面描写出来,并适当加入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
学习准备
学习导航
作业(共20张PPT)
杜甫草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初识作者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精炼。继承了《诗经》以来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从
看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抓情节 入情境
试抓关键词
听读课文
1、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
2、韵脚读出延长音;
3、以手指轻击大腿示拍子配合节奏法;
4、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走进茅屋
“飞”——“洒”——“挂罥”——“飘转”
刻画了一个接一个的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从遣词炼字角度赏析
走进茅屋
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一贫如洗的凄伤之地
摆设:
极其简陋
棉絮:
破旧不堪
走近杜甫
把你想象中的诗人情形描述一下
提示:
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外貌和表情入手描述
走近杜甫
----孤苦伶仃的苍老形象
衣衫褴褛、生活清苦
体弱多病、哀伤无助
彻夜难眠、忧心忡忡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 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仍发出了 的呐喊,可见诗人 的崇高境界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忧国忧民
感受杜甫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歌名句你还知道哪些?举例,略作赏析。
诗词欣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月夜》
你眼中的杜甫仅仅是一位诗人吗?
谈谈你对杜甫的看法。
杜甫之所以伟大,因为他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与精神已远远超越诗人之上。即使他没有写过一句诗,他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的心灵,有如释迦牟尼、耶稣。
-----卢光政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前苏联〕别林斯基
板书设计: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秋风破屋
——
群童抱茅
——
夜雨湿屋
——
祈求广厦
天下寒士俱欢颜
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