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1 06:4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彷徨(páng huáng)  矫作(jiǎo)  脊梁(jǐ)  伦(lún)理
B.狡黠(xiá) 诘难(jí) 慨叹(kǎi) 肇(zhào)事
C.咀嚼(jǔ jué) 汲取(jí) 玄虚(xuán) 滞(zhì)碍
D.诓骗(kuāng) 诬蔑(wū) 贫瘠(jí) 藻(zǎo)饰
2.下面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轻而易举
B.格物致知 吹毛求疵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C.前扑后继 豁然贯通 咬文嚼字 地大物搏
D.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玄虚之至 因小失大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A.只要锲而不舍地努力,就能沿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B.他的发言听起来味同嚼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C.他真是个怪人,读书时专爱寻章摘句。
D.他犯了罪,他的家人给法官送去一份厚礼,其目的是不言而喻的。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3分)
A.在备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不当。
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春天的达州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为了防止再出事故,各个单位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A句句式杂糅,应去掉“不足”“不当”;B句语序不当,先“观察”后“分析”再“解决”;C句语序不当,应为“达州的春天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不求甚解》作者邓拓,代表作《燕山夜话》。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
6.诗词默写填空。(4分)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2)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两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②辛弃疾的醉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迷离了刀光剑影;③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④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⑤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示例:①直接云帆济沧海__②醉里挑灯看剑__③将军白发征夫泪__④铁马冰河入梦来__⑤老夫聊发少年狂
7.(2014,柳州)综合实践。(11分)
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4.39本,远远低于欧美人均16本。然而,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电子读物的阅读量却在逐年上升,人们普遍“手不释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由此可见,示例:①电子阅读冲击纸质阅读。②电子阅读成为主流阅读。③人们更喜欢电子阅读。④不是国民阅读少,而是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⑤人们不是“手不释卷”,而是“手不释机”了。(任一点即可)。
殊不知,电子化阅读与纸质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之间有着质的区别。电子化阅读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浅阅读”的盛行和阅读的“碎片化”。令人担忧的是,校园也出现了“手不释机”的电子阅读群体,他们被称为“低头族”。他们的阅读浮躁,不求甚解,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空谈。
可喜的是,我市许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香校园”“书香进社区”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们亲近纸质图书,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回归经典“深阅读”。
(1)联系上下文,请在横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句,不超过20个字。(3分)
(2)广西科技大学为治理校园“低头族”现象,倡议同学们课堂上不要使用手机,课后多读好书。请你为这个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个字以内。(4分)
示例:课堂无手机,校园满书香。
(3)王林同学是一个“低头族”,向来只爱看电子读物,不爱看纸质图书。假如你们居住的桂中社区开展了“书香进社区”活动,请你利用材料所给信息,劝说王林跟你一起去参加活动。(4分)
示例:王林,长期只看电子书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习惯,会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浮躁、不求甚解。读纸质图书能让我们在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中进行“深阅读”。我们一起去桂中社区参加“书香进社区”阅读活动吧。(称呼,劝说,劝说内容应出自材料,语气委婉)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
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他们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摘自《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8.作者在文章中谈到读书是一件“好事”的原因是什么?(4分)
①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③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④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是“天下第一好事”。
9.本文谈论的话题是“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为何要举两个马上皇帝的例子呢?(3分)
作者举两个马上皇帝的例子,是为了从反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明“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观点。两个马上皇帝不读书,不但没有传承文化,反而镇压剥削人民,对人类的进步无贡献,是“地痞流氓”。
10.作者在文中提及到的“地痞流氓”和“秀才”各指什么?作者对这两类人的态度是什么?(4分)
第一问:①“地痞流氓”指那些靠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反而成功的几乎都是不识字的像刘邦和朱元璋之类的人物。②“秀才”指为“地痞流氓”“帮忙”或者“帮闲”的读书人。第二问:“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秀才”最多也只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所以,作者对这两类人的态度是否定的,指责的。
11.文章开关引用张元济先生“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的话,结尾又重复此话,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文章开头引用张元济先生“天下第一好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读书”的话,既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中心,又引出文章下面要谈的话题;结尾重复此话,既总结全文,又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二)(2014,咸宁)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①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牛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牛?”耕柱子回答:“我当然要鞭打马。”墨子又问:“为什么要鞭打马而不鞭打牛呢?”耕柱子回答:“因为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打,这种能力是牛不具备的。”于是,墨子告诉他说:“我责骂你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牛,你值得批评呀!”
②其实,小到一家企业,大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这样的鞭策,有时是一句苛刻的责备,有时是一次严厉的惩罚,有时甚至是一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应该感激愿意指责你的人,是他使你看到自己的不足。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期待你下次做得更好,怎么会批评你呢?正因为在批评者眼中,你是“值得被鞭打的马”,所以才会批评你。因此,面对各种责备,应该________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行动来回报关心和爱护你的人。
③有时候,遭遇特别严厉的批评,说明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可造之才,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如果一遇到处罚,就极力进行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一次两次还可原谅,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对你失去信心,你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一个优秀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受住各种考验,忍受各种委屈,才能完善自我。这些挑剔给了你一个臻于至善的机会,帮助完善你的人格、增加你的底蕴,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④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严苛的鞭策,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味地感到委屈,继而意志消沉,慢慢地变得平庸;另外一些人,在鞭打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将鞭策化为动力,扬蹄奋进,勇敢地登上人生的顶峰。
⑤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马,还是当一只不被鞭打的牛,将是你人生辉煌与平庸的分水岭。
(201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12.开头引用墨子严厉批评耕柱子的故事,作用是什么?(3分)
引出论题,使表达生动形象(增加读者阅读兴趣),富有说服力
13.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词语是( C )(3分)
A.认真   B.欣然   C.坦然   D.乐意
14.第②段画线的三个句子,它们的句序能调换吗?请说明理由。(3分)
不能。__因为这三个句子是按照程度由轻到重的逻辑顺序组织语序的。(能答出“逻辑顺序”或“轻重”或“递进”的意思即可得满分)
15.第③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正反对比论证
(三)(2014,襄阳)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
宽容与智慧
梅桑榆
①谈宽容的文章不知凡几,美国学者房龙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不惜篇幅,专门写过一本论宽容的书。但是不宽容的人,不大可能在读了几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就变得宽容起来。因为一个人能够原谅他人的过失,对冒犯、侮辱,或是损害过自己利益的人,不予计较,须有宽宏的度量,而一个人的度量是宽宏还是狭小,不但取决于他的性格、心地,而且取决于他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自己处境的认识和预见行事后果的能力,即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有的人度量宽宏,是天性使然,这种人毕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够宽容他人,则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与权衡之后而做出的抉择。
②韩信为贫民时,曾于淮阴街头受过屠夫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胯下之辱。后来他统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被刘邦封为楚王,衣锦还乡,并未忘记那个逼自己从他的裤裆下钻过去的人,但韩信不是要他的脑袋,而是任他为中尉,并对诸将说:“此人是个壮士。他当年辱我时,我当然可以与他以死相拼,但死得无名,所以忍耐至此。”
③韩信此言,只是道出了他当时受辱时对利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权衡,而不杀屠夫之子,却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时的韩信已经封王,而那曾经侮辱过他的人仍是个贫民。此时韩信若是为报复而杀他,当然如同杀鸡般容易,但这一刀下去 ,一个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横暴者的形象,也就活脱脱显现出来。而他以德报怨,对此人授之以官,则可以显示其大丈夫襟怀,赢得大众的赞扬,赢得人心。智商奇高的韩信,自然会想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这段被司马迁、班固载入史册的千古美谈。
④韩安国于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曾事梁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王刘武,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立下大功,名重一时,后遭人谗陷,获罪下狱,在狱中屡被狱吏田甲欺辱。他曾对田甲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难道没听说过死灰还会复燃吗?”田甲却冷笑道:“死灰若复燃,我则以尿浇灭之。”不料,数旬之后,汉廷竟下诏,任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田甲听说韩安国复居高位,怕遭报复,吓得弃家而逃。韩安国却下令:“田甲若不就官,我将灭其一族。”田甲走投无路,只得向韩安国袒背谢罪。韩安国看他如此狼狈,笑道:“死灰今已复燃,你可以尿浇灭了!何必吓成这样,公等值得我计较吗!”遂令复其官,并善待之。他的大度,不但被时人称颂,也被史家记下令后人敬佩的一笔。然而,韩安国此举,固然可以说是其心胸宽大,但又何尝不是由于他的智慧与识见使然?他历尽险恶,得以复职,地位尚不巩固,若是一上任就对田甲施以报复,必然令人厌惧,并很可能因此树敌,而对欺侮过自己的人宽容以待,则会得到世人的尊崇,对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大有好处。
⑤从韩信、韩安国如何对待曾经侮辱过自己的人,如何对待损害自己尊严的位卑者,不仅可以看出其有无雅量,而且可以看出其处世的智慧。
16.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
17.本文结构严谨,请具体分析。(3分)
本文共五段,首段是引论,提出“宽容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②③④段是本论,列举韩信、韩安国事例论述中心论点;尾段乃结论,重申中心论点。三部分环环相扣,层次井然。
18.请用一句话概述第④段大意。(3分)
列举韩安国善待曾侮辱自己的田甲事例论证“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的中心论点。
19.请你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例。(3分)
示例:诸葛亮鞠躬尽瘁以“恢复汉室以报先帝之恩”,后主刘禅听信谗言几疑孔明。孔明毫不计较,照干大事不误。
20.请你说说阅读本文后的启示。(3分)
要点:因宽容与智慧、识见有关,所以要多读书、多经历,以长智慧、长见识,做一个宽容的人。
三、作文(50分)
21.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是人生难以忘怀的体验和过程;阅读,让我们走进了缤纷多彩的世界;阅读,使我们的精神家园丰富而高尚……
请以“阅读让我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题目要补充完整;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
(2)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面对很多诱惑。我们需要把握自己,也要学会珍惜自己。清醒地面对生命中的诱惑,不要让“贪欲”吃了自己。
请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所写文章要紧扣话题;③不少于600字。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