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P66买文具。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和有余数的除法,在三年级下册也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第一课时。通过教学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归纳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在解决问题中,能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简单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除法的算法,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
2.探索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发现并归纳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能正确地计算。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
【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生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数学吗?
生:喜欢师:你们认为在课堂上应该做到哪些才能学好数学呢?
生:认真听讲、善于思考……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好方法一起学习买文具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板书:买文具)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让学生思考学好数学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独学分享,学思融合。
1.出示情境图,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老师有80元,根据图中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80元可以买几支钢笔?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学习单上,完成学习单任务一,挑选不同的算法板演。
任务一:80元可以买几个书包?(学习要求:每人至少写出一种方法,想挑战的同学可以多写几种方法)
我的列式:
我的方法:
2.分享交流算法。
小组代表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提出质疑和补充。
预设问题: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上?两个80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3.出示学生错误,对比三个竖式中,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探索“80÷20”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充分交流中体会算法多样化,理解算理。通过错误资源对比分析,在生生互辩中,产生思维碰撞,进一步明晰算理,最后确定商4的位置,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突破本课重难点。
二、群学释疑,深化共识
任务二:160元能买几个计算器?(学习要求: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写在学习单上,并同桌之间交流你的想法)
追问:为什么要商5?商6可以吗?说说你的想法。
任务三:对比80÷20和160÷30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
生1:商都是一位数。
生2:除数都是整十数。
生3:一个有余数,一个没有余数。
师:追问:有余数的除法,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呢?......
【设计意图】借助真实情境,探讨算理、算法的活动与解决问题融于一体,通过160÷30定商和试商方法的探究,设计“为什么要商5?商6可以吗?”两层次的问题,对比发现总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发现、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四、评学育行,迁移拓展。
1.我的应用:
(1)破解密码锁
(2)52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2.我的评价:请对你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