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旅游资源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旅游资源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21 08: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旅游资源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高二 课时: 1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属湘教版地理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内容,主要介绍旅游资源的概念、内涵、特性、种类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生成、处理、分析、表达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增进爱护旅游资源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旅游资源更深层的认识,提高学生生成、分析、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严谨求实的精神。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旅游资源特性的能力。2、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3、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已经熟悉由观察到抽象的教学活动过程,对一些旅游资源也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课件欣赏美丽的自然人文资源,让学生了解本节内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2、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欣赏幻灯片 感性认知地理资源
2、给出旅游资源的定义:一、旅游资源的定义: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也包括抽象的资源。) 了解什么是旅游资源 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
3、引导学生分析旅游资源的特性:(1)位置相对稳定;(2)物质景象组合性;(3)美学属性;(4)历史文化属性;(5)非消耗性。 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
4、引导学生总结旅游资源的类型:(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2)文化景观旅游资源;(3)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掌握旅游资源的类型
5、播放幻灯课件 欣赏美丽的景观 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美丽的大自然
6、小结本节内容: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 学生总结 形成系统知识
7、练习:1.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旅游资源按其分布,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 B 气候气象景观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 C 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D 人文景观是一种以精神文化形式出现的旅游资源 2.下列主要是由地质地貌景观构成的旅游资源是(  ) A 钱塘江大潮 B 北京天坛 C 武陵源 D 海南红树林海岸3.有关人文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文景观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B 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代建筑C 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都属于人文景观D 现代人创造的人文景观一般价值不大4.下列风景区旅游区中,具有较高的地学科学价值的是( )(1)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2)云南的路南石林(3)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4)巴黎的卢浮宫A、(1)、(2) B.(1)、(3) C.(1)、(4) D.(2)、(3)5.有关旅游资源价值叙述正确的是( )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主体和核心B.文物古迹越古、越稀少,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越低C.旅游资源的使用不一定会产生经济价值D.多数自然景观具有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大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色彩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B.在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尤为重要C.庐山、泰山是高大的断块山 D.黄山是典型的高山玄武岩地貌 练习 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ABCDABCD学习态度1、学习目标明确,重视学习过程的反思,积极优化学习方法2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3重视自主探索、自主学习,拓展视野 参与程度1认真参加学习活动,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2逐步提高表达与交流能力 合作意识1积极参加合作学习,勇于接受任务、敢于承担责任2加强小组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乐于助人,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4公平、公正地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过程认真、负责、有诚信 探究活动1积极尝试、体验研究的过程2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3勇于质疑,善于反思,有创新意识 其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认知水平的发展
八、板书设计
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的定义: 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既包括具体的资源,也包括抽象的资源。) 2、旅游资源的特性:(1)位置相对稳定;(2)物质景象组合性;(3)美学属性;(4)历史文化属性;(5)非消耗性。3、旅游资源的类型:(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2)文化景观旅游资源;(3)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