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3.某静电场中的x轴上,一个带电粒子在O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
轴正向运动,带电粒子的电势能随粒子在x轴上的位置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E
物
理
A.带电粒子带负电
B.带电粒子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带电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D.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考生注意:
4.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某电容器电容是30F,充电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至10kV电压,如果电容器在2ms时间内完成放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A.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10kV
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作答无效。
B.电容器充电后的电量为300C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第三册第九章季第十二章。
C.当电容器放电完毕后,电容变小
D.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强度大小为150A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中只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图甲是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的电路结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俅,全部选对
构,图乙是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的电路结构,通过表头的最
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大电流均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023年9月10日,我国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
A.图甲中R的作用是分流,图乙中R的作用是分压
道,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如图,卫星的两翼的太阳
B.图甲中改装后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变大
C.图乙中改装后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变小
电池板是太阳能电池在太空领域的应用.关于电源、电流与电路,以下说法正确
D.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指的是当表头达到满偏电流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的是
6.如图所示,四个定值电阻连接在电路中,a、d两端加36V的恒定电压.已知R1=
A.电源中电流的方向就是电子移动的方向
32,R2=52,R3=122,R1=62,则
B.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把电子由负极搬运到正极,保
A.c、d之间的总电阻8
持两极之间有电压
abd
B.a、d之间的总电阻262
R
C.电源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路两端有电压,则
C.通过R1、R2的电流均为3A
电路中就有电流
D.通过R的电流为4A
D.其他条件不变时,电荷移动速率越大,则电流越大
7.如图所示,三条平行且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势分别为
2.关于电阻、电压和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V、30V、40V.实线是一带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仅受电场力运动
A由R-9可知,电阻与电压、电流都有关
的轨迹,对于轨迹上的a、b、c三点,已知带电粒子带电量为0.01C,在a点的动
能为1J,则该带电粒子
B.导体的电阻率一般与导体长度、形状、大小均有关
A.在b点处的动能为零
-20V
C.金属的电阻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在b点处的电势能为0.4J
-30V
D.由R=ρ5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种类、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系
C.可能带负电
---40V
D.在c点处的动能为0.4J
【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第1页(共6页)】
242436D
【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第2页(共6页)】
242436D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电流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电源之所以能维持外电路中稳定的电流,是因为它有能力
把来到负极的正电荷经过电源内部不断地搬运到正极或把负电荷由正极搬运到负极,选项B错误;电源是将
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并不限于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路两端有电压,则电路中不一定有
电流,要想有电流,电路还必须闭合,选项C错误;由I=S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时,电荷速率越大,电流也
越大,选项D正确.
2.D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A错误;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长度,形状,大小无关,B错误;金属的电阻率一般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错误,故选D.
3.C不能确定粒子正电电性,A项错误;粒子电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B项错误;图像的切线斜率不断
减小,因此电场力不断减小,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项正确:沿x轴正向,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小,
D项错误
4,D当电容器的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电容器将会损坏,所以10kV电压不是击穿电压,选项A错误;根据电
容的定义式C=号,解得Q=0.3C,选项B错误;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无关,所以当电容器放
完电后,其电容保持不变,选项C错误;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平均电流强度大小为I=9=150A,选项D正确。
5.D图甲中R的作用是分压,图乙中R的作用是分流,选项A错误;无论表头G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
它的三个特征量U、I、R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I:并不改变,选项B、C错误;改装后电压表的量
程指小量程电流表表头满偏时对应的R与表头串联电路的总电压,选项D正确,
6.C由题图可知R不R三40,选项A错误,R,=R,+R:+R,=30+50+4=120,选项B错误
由欧姆定律知1一三3A,即为通过RR的电流,选项C正确;设通过RR,的电流分别为2,山,则由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得IR=IR,又I十I=3A,解得I=1A,I=2A.选项D错误
7,Ba点电势能为0.2J,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1.2J且守恒,由轨迹可知粒子一定带正电,b点电势能为
0.4J,动能为0.8J,AC错误,B正确;c点电势能0.3J,动能为0.9J,D错误.
8.ACD由图中电场线分布可知,三个点电荷的中有两个带负电荷,故A正确;由电场线疏密可判断,A、B、C
三点电场强度大小EA>E>E,故B错误;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A、B两点电势A正确:由于A0,则电场力做功为WA=qU4,则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移动到
A,电场力做正功,故D正确.
9.AD充电过程中,随着电容器C两极板电荷量的积累,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电容器充电结束后,电流表
示数为零,选项A正确:在充电开始时电流比较大,以后随着极板上电荷的增多,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容器两
极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时,电荷停止定向移动,电流I=0,选项B错误:由电容器放电过程的I-1图像图
乙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不是均匀减小至0的,选项C错误;放电开始电流较大,随着两极板上的电荷量逐渐减
小,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两极板间的电压也逐渐减小到零,选项D正确.
10.BD由图线a可知,电源电动势E=3V,内阻r=0.5D,A错误;在图线a和图线b交点位置有R十R=
号=1n,R-号=1n,则R=0,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滑到了最左端,B正确,当电路中外电阻等于电
源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但R,>,故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无法使电路中外电阻等于电源内
阻,滑片P向右滑动时,外电阻增大,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C错误;定值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P。=U2I=
4W,D正确.
11.(1)×10(2分)(2)T(1分)右侧(2分)(3)110(2分)
解析:(1)粗测1002的电阻选“×10”挡位
(2)欧姆调零应调节“T”使指针指向右侧零刻度
(3)电阻阻值约为11×10=1102.
12.1)50.15(2分)10.50(10.499或10.50)(2分)(2)6.01分)小于1分)(3)RD-d2(2分)
4L.
解析:(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筒长度L.=50.15m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圆筒外径D=10.500mm.
【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243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