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长征胜利万岁
语言建构与运用:知人论世,梳理文章内容。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知识,把握红军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
审美鉴赏与创造:立德铸魂,学会读革命回忆录。
教学目标:
情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4个省,18座大山,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她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中国革命一定胜利!
活动流程
四
赏形象
二
探背景
三
理思路
一
识作者
五
知文体
六
析精神
识作者
杨成武(1914-2004),又名杨能俊,福建长汀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产主义战士。
1929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当上团政委。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 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杨成武晚年写了不少回忆录,如《忆长征》《敌后抗战》《冀中平原的地道斗争》《反攻进攻曲》《战华北》《新的使命》及《回忆录》等。
识作者
开国上将 杨成武
识作者
探背景
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长征胜利万岁》这篇文章就是写在长征途中的。
探背景
理思路
理思路
抵达吴起镇。
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歼灭了蒋介石派来“追剿”的二马骑兵。
消灭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
离开吴起镇,前往陕北甘泉,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
补叙参加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途中、会场环境、毛主席会上的讲话,以及自己的感受。
第三部分(21)
第四部分(22)
第五部分(23—46)
第二部分(9—20)
第一部分(1一8)
长征胜利万岁
胜利到达吴起镇
歼灭二马骑兵战役
消灭反动民团
全军干部会议
粉碎蒋介石“追剿”计划
吴起镇战斗
路遇小平同志
毛主席的讲话
长征胜利万岁
胜利到达吴起镇
歼灭二马骑兵战役
消灭反动民团
全军干部会议
粉碎蒋介石“追剿”计划
吴起镇战斗
路遇小平同志
红军长征
本文是回忆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总结长征的意义宣布长征的胜利等事件。
在记叙过程中,运用场面、运用、心理描写及侧面描写来表现红军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记叙中融入抒情、议论,更好地表达了长征胜利后作者的喜悦之情及对革命烈士的追思及对革命美好未来的向往。
全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使全文中心突出,情感充沛。
知文体
回忆录是散文的一种,是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
具体说,回忆录可以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也可以指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如《聂荣臻回忆录》。
知文体
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
真实是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串联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广泛触及生活的每个角落,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
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个性,不是平平淡淡地叙述。
知文体
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
亲笔回忆录: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
口述回忆录:回忆录主人公不是亲笔撰写,而是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完成的回忆录。
知文体
赏形象
《长征胜利万岁》中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
赏形象
文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集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
析精神
析精神
1.结合毛主席的讲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谈谈红军长征胜利有何意义。
①红军长征胜利创造了历史。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的胜利宣告了红军战略转移取得了成功。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
析精神
③长征是宣传队。它向11个省内大约1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
④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⑤长征的胜利证明了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只有跟着共产党中国革命才能取得成功。
2.请谈谈什么是长征精神?
析精神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析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析精神
3.有同学认为如今社会安定,物质生活富裕,我们不必再忆苦思甜、回顾艰辛的长征历程了。请思考并讨论,学习长征精神在当下的意义。
示例观点一
树立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
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能够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指明前进的方向,提供前进的动力。
析精神
示例观点二
团结一心,顾全大局。
在红军长征途中,曾发生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不论是行进路上的彼此搀扶,还是把最后的食物留给战友,正是团结一心、顾全大局的精神,带领红军走向了最终的胜利。独木不成林,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成功。这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析精神
示例观点三
始终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是长征胜利的关键因素。虽然山高水险、饥寒交迫,但红军战士们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们脸上始终充满阳光的笑容,眼中始终流露出坚毅的光芒,正是这样的乐观精神,让他们成为不可战胜的队伍。这启示我们在遭遇挫折时,不要轻易低头,要坚信希望就在前方。
1、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回忆录,读一读。
2、完成《名师金典》第2课,拓展阅读《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及练习。
拓展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