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美哉文人情,诚哉赤子心”走进李杜精神世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美哉文人情,诚哉赤子心”走进李杜精神世界单元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6 08: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美哉文人情,诚哉赤子心”走进李杜精神世界单元教学设计(下)
单元教学之课标分析1:
《蜀道难》和《蜀相》属于部编高中语文教材选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作品,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仙和诗圣的文格和人格,在此外又补充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杜甫的《登高》,进行李杜两人的群文教学。
单元教学之课标分析2:
《蜀道难》《蜀相》《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属于李杜两人的代表作,表现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展现了两人不同的审美追求。
学情分析:
李白,杜甫的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座顶峰,学生从小就或多或少地了解过两人的生平经历,但对李杜两人的生平经历缺乏系统的认识,对于他们的诗文创作因为受到生平经历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什么情志,学生的认知很模糊,对于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去鉴赏诗歌更是陌生。
单元教学目标:
语言目标:
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在反复的诵读和想象中感受欣赏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思维目标:
学习写文学短评,在表达实践中提升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
审美目标:
理解4首诗歌思想感情的异同,体会生命的不同诗意
文化目标:
认识古代诗歌的当代价值,提升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教学五课时环节总体展示
第一课时:读懂诗文意
第二课时:读懂诗人情
第三课时:读懂诗文趣
第四课时:读懂诗文异
第五课时:读懂赤子心
注:接201期
读懂诗文趣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展示:
审美目标:了解四篇作品独特的艺术技巧将自己的阅读的审美感受和文本的美学价值,用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四篇作品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鉴赏作品的美学价值,并学会写文学短评
教学方法与工具: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代社会,偶像很拉风,追星很流行,其实追星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很多古人都有自己的爱豆,忠粉,骨灰粉,真爱粉,爱豆纷纷为自己的偶像写诗,如韩愈就很膜拜李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那么李杜的诗文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蜀道难》《蜀相》等四篇作品中,倾听李杜两位诗人的天籁之音。
二:预习环节
情境任务:阅读这四篇作品,如果让你介绍蜀道难,天姥山,诸葛祠堂,岳阳楼这些名胜古迹,你会在诗文中选择哪些句子作为介绍语,并说明你选择这些句子的理由。
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任务,是为了检测前两个课时的学习成果,看学生是否真正地读懂了诗文的内容和情感,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课堂环节
情境任务:
我们班级要编写《李杜诗文鉴赏手册》,要从李杜的四篇诗文中选择一两种主要的艺术手法,进行评析,评析要用文学短评的形式来呈现。
文学短评定义:
文学短评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要求紧扣作品,有的放矢,陈述见解,文学短评虽然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要求:
(1)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2)要述评结合,阐释自己的看法,评是目的,叙是手段。
评价的角度:主要是围绕作品的艺术手法进行评论。
文学短评示范
(1)杨慎“枫叶荻花秋瑟瑟”,此句绝妙,枫叶红,荻花白,映秋色碧也。
(2)《唐音审体》: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突然以嗟叹起,嗟叹结,创格也。
(3)《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吴山民曰:“天台四万八千丈”,形容语,“白发三千丈”同意,有形容天姥高意。
文学短评常见的误区
(1)无评:只是单纯地复述;
(2)错评:评脱离文本,只是单纯的主观臆测;
(3)散评:角度很多,泛泛而谈。
任务成果参考
《蜀道难》文学短评
夸张:蜀道难开篇就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入蜀之难和登天之难相比较,直言入蜀更难,接着写蜀地千万年来不与外界相通,夸大蜀地的闭塞。第二段通过连峰去天,枯松倚绝壁等,夸张地写出了蜀道的山高峰险,浪急涛高。第三段杀人如麻更是夸张地写出了蜀地之乱状,表现了作者对蜀地长官会不会占据蜀地作乱的担忧。
用典:在描写蜀道开辟之难时,运用了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说明了蜀道的来历,又运用了六龙回日的神话故事,表现了蜀道的险峻,开路之难,山势之高,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衬托:第一段通过摹写人们行走在蜀道上的神情,动作“扪星辰,抚膺长叹,”和“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以及第二段设想在蜀道途中所见所闻“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景物,都从侧面突出了蜀道行之艰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文学短评
衬托和对比:瀛洲与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 “信难求”,而天姥的“或可睹”,天台对此东南倾。以瀛洲和天台陪衬天姥,给高大雄伟的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
拟人和用典:第二段中的明月“照”和“送”,写出了明月如影随形,明月的善解人意,用谢灵运的典故,委婉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对比和想象: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梦境,既有让人胆寒的恐怖之境,也有祥和热闹的和乐之景,两种梦境分别象征了腐朽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自由的追求。
直抒胸臆:最后一段,梦醒后的失落,则让作者愤懑地直接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灵魂之歌,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不事权贵,回归山水之间,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蜀相》文学短评
设问:首联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丞相祠堂的所在地。
衬托:“柏森森”,借柏树,写出了武侯祠周围的环境,突出其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另一方面,柏树高大挺拔,常年不凋,衬托出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此外,三顾频烦天下计句写刘备,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乐景衬哀情: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春意盎然、赏心悦目,但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何等凄凉伤,以乐景衬哀情表现英雄被人遗忘的悲剧。
直抒胸臆和用典:三顾频烦和两朝开济,通过回忆人事,表现了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登高》文学短评
对仗:首联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
借景抒情:颔联写“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是从时空两个角度,写出了人生短暂,渺小以及作者的愁苦。
直抒胸臆:颈联尾联则是直接抒发了作者穷困孤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设计依据
设计学生写文学短评,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进行实践学习活动,从而真正培养学生涵泳文本的能力,实现教文本向用文本教的转变。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的发展
四:课堂巩固
阅读这两首登楼诗,从每首诗中选择一种手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陪裴使君等岳阳楼
杜甫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明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运用了拟人,想象 ,衬托等手法表现了作者登楼喜悦的心情。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运用了用典,表现了对裴使君礼贤下士的赞美之情。
课堂巩固设计依据:
通过课堂诗歌练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是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愉快的探究者。
伍:课后练习
情境任务:画诗:从本单元的古诗词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两句诗,画出诗意,然后做成书签,在图书馆进行评选展示。
之所以这样结束,是因为《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并且未来社会需要发展人的多样性的才能,这样最大限度地,多方面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
情境任务多样化,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新课标要求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四个方向的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合作探究式的学生,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充分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了优质的学科思维
读懂诗文异
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展示:
文化目标:了解李白和杜甫诗人创作风格的区别,剖析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不同
教学内容: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李杜两人浪漫飘逸和沉郁顿挫诗风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工具: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诗人李白和杜甫如两座高峰,巍然并举,光耀万古。如果说李白的诗如烈酒,一饮入喉便热力入肺,胸胆开张;那么杜甫的诗便如陈酿,不甚刺激,却让人如逢知己,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李杜,走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二:预习环节
情境任务:
请根据你理解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从李杜两人的作品中推荐能体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文作品。
三:课堂环节
情境任务:如果你是李白或杜甫,现在要给中学生开展文学创作谈的讲座,请从意象运用,结构章法,风格特色等角度谈谈自己的创作心得。
参考答案:
李白创作谈:
关于意象:我喜欢选用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意象,并且意象组合比较疏朗,如向天横的天姥山、青云梯、海日、天鸡、金银台、霓衣、云君,这些意象具有超凡的气概,三两传神之笔就可以曲折地表现我追求自由的热情和飘逸不群的风。
关于结构章法:我没那么讲究,我瞬息万变的情感,思想的奔腾流动,让我的作品结构跳跃性强,句式灵活自由。
关于风格:我的诗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着炽热而真挚的思想感情,我多用夸张手法,借助惊人的幻想、神话、历史故事,来营造一个亦真亦幻的阔大之景,这些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体现。
杜甫创作谈:
关于意象:我选择具有浓厚忧郁色彩的现实意象,表现我深沉而忧郁的情思;意象组合比较紧密,把几个意象压缩在一句诗中,构成了一种繁密,深沉的意境。
关于结构章法:我是很讲究的。“平生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的诗文,最常见的章法结构是起承转合,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中含情,并且我讲究对仗和押韵平仄,不仅上下句对仗,还有句中自对,追求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
关于风格:我写景细致,具体,写景蕴含强烈的感情力量,情感真挚,深沉,为自己致君尧舜禹,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而愤懑,为人民的命运而担忧,为国家的前途而忧虑,满纸悲怆,溢于言表,这些都是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
总结:浪漫主义偏向于抒发个人主观情感、心理感受及理想抱负,现实主义则是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和人们生存现状的描写。
李杜两人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就像双子星座,将唐朝的文学星空映照的熠熠生辉,《沧浪诗话·诗评》中“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飘逸者,如春烟,如秋岚,如天外之鹏飞,如海上之浪翻,无拘无束,舒卷自如,才情豪迈,无迹可求。沉郁者,如深潭,如老松,如涧底之虎啸,如峡中之雷鸣,地负海涵,博大雄深,进退伸缩,皆合法度。
他们一个如白云般飘逸,一个如群山般厚实,共同氤氲成一幅意蕴丰富的“壮美画卷”,绚丽了中国文学的画卷。
四:课后作业
任务:如果学校举办“李杜好诗词”推荐活动,从李杜两人的诗文作品推荐一首你最喜欢的作品,你会选择哪篇作品,说明你的理由。
五:教学反思
结合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活动,并且教学中心内容突出而集中,听说读写的多种语文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在训练中落实了立德树人的目标
读懂赤子心
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目标展示:
教学目标之文化目标:理解李白杜甫的精神品质“家国情怀”,进而联系现实进行写作训练提升
教学内容:感受家国情怀的力量,思考诗歌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现实意义,进行写作训练,从而传承优秀文化鉴赏作品的美学价值。
教学方法与工具:写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这千峰竞秀的大唐诗坛上,耸立着两座辉煌的山峰。一座是“诗仙”李白,一座是“诗圣”杜甫。一场安史之乱,唐代由盛转衰,也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穷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和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二人好似走向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一个浪漫、一个现实,今天就我们触摸星空,脚踏实地,传承这世世代代不绝的灵魂的天籁之音。
二:预习环节
情境任务:阅读余光中的《寻李白》《如果没有李白》和《杜甫传》
三:课堂环节
情境任务1:浪漫与现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几个课时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杜甫的家国情怀,理解了李白的自由洒脱,知道李白与杜甫作为我国诗歌浪漫主义流派与现实主义流派的巨擘,他们文格,人格的独特魅力,今天结合李杜两人的作品以及预习任务的相关资料,我们开展一场辩论赛,辩论赛的主题是“在我眼中,李白//杜甫是一位坚定的浪漫//现实主义者”,你会选择哪一方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情境任务2:中国自古多忧患,历史上和现代生活中涌现出了很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如果让你选择一个仁人志士作为自己的人生导师,你会选择谁?请给写一则颁奖词。
总结:李白,他披着浪漫的外衣 ,在出世、人世的矛盾之间苦苦挣扎。李白抱负极大 ,自信心极强 ,对功名事业的向往毫不掩饰,“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初建功名,得意洋洋。但他对那些取得富贵利禄 的附加条件弃之如敝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 开心颜。”他赐金放还,四海为家,“长安市内酒家眠”,狂饮高呼“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从李白的狂放纵酒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强颜欢笑”,是一种超越现实而不能的矛盾,在浪漫外衣下包裹着无奈现实的内核。有一种浪漫的辛酸 。
总结:杜甫是现实的,他始终以严肃的、悲悯的心情关注祖国和人民的多舛命运 ,描绘那苦难时代的社会现实,反复咏叹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身世之感与国家之悲紧密结合,面对残破的现实,他却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执著地关注人民疾苦 。大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乌托邦”式的超越现实的理想,不正是一种辛酸的浪漫吗 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中的现实者,一个是现实主义中的浪漫者,两人都在浪漫与现实之间徘徊,或许这就是人生永恒的矛盾,每个人所不得不面对的生命价值的选择。
任务二示范: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从那些心怀家国天下的先进人物身上,我们读懂了“始终把祖国和人民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的爱国精神,感佩于“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奉献牺牲,历练着“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实干作风,找到了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的精神力量。共和国有他们,山河无恙!共和国有他们,何其有幸!向为人民付出的英雄们致敬!
四:课后作业
任务:拿起笔来,请你用“家国情怀贯古今” 为题写个文段。不少于150字用上李白或杜甫或者其他仁人志士的事例,联系现实,有古有今,或议论或抒情。
五:教学反思
“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语文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家国情怀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形成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