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教科版2.5《春夜喜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五年级上教科版2.5《春夜喜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24 18:0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诗歌是人类最优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这个“杜”是----:对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大家还记得以前曾学过他的什么诗? 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得真流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另一首诗——《春夜喜雨》。请同学们看这首诗,它属于哪一类? 五言律诗。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走近杜甫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长期与下层人民生活在一起,安史之乱中看到了许多国破后的惨象。他的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广阔社会面貌,故被称为“诗史”。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分别代表着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座高峰。现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节奏划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解题: 春夜喜雨
整体把握诗歌:请问:题目《春夜喜雨》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因雨而喜。因何而喜呢?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很高兴。
说得真好!其实,雨是一种极其平常的自然之景,本来无所谓喜与不喜,可进入诗中就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依托。因此,同是写雨,作者表达的情感你们看一样吗?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商影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是啊,诗人思念妻子,却不能回家,他因雨而思,因雨而愁,因雨而苦。那杜甫为何因雨而喜呢?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1)?????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饱经战乱之苦的杜甫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都定居,过上安稳的日子,他能不喜吗。 (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他看到绵绵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他能不喜吗? 他更喜!如果说前者是小“喜”,那后者就是大“喜”!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诗人的喜悦之情吧。 (全班齐读) 春夜喜雨 唐代: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为什么说它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 3.它知道农民播种,万物复苏、生长都需要雨水滋润,所以就下起来了,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雨? 1.大家能读懂诗中所写的这一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节:节令,节气。
当:正当、正值。
乃:于是,就。
发生:产生、出现。(指春雨催动植物萌发生长)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诗文赏析:思考: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好”,一个”好”字既是作者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一个”知”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悄悄地,不被察觉。
润:滋润。
细无声:"细"是什么样的?"无声"又说明什么?潜入夜:下的时候是无声的,来的时候呢?
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 看来,它是有心来润物,却无心让人发现,
这还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可喜,诗人用”潜”字写春雨静静飘洒的情景;用”细”字写出春雨轻柔润物的情景;形象的写出春雨随着和风在夜间悄然而来,无声的滋润万物的自然景象.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野径:野外的小路。径,小路。
俱:都。
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从视角的角度写春雨中的夜色.描绘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 天上乌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诗人这时在想什么呢?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大旱灾,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此时此刻,面对满天的乌云,诗人心里到底会在想什么呢?
他想呀,雨一定会下得很长,彻底滋润干涸的土地,到了明天早晨,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红湿:指雨后有水珠的花朵。红,这里指代花。
花重:花儿由于沾上了雨水,显得沉甸甸的。
锦官城:今四川省成都市。因为古代成都曾经住过织锦的官,所以又叫锦官城。锦,一种有花纹的丝织品。
早晨看那被雨水淋湿的红花,
朵朵沉甸甸地装扮着锦官城。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借助想象描绘雨后的春色,创造出一个清新绚丽美妙的新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由衷的赞美,诗人心中则更是喜不胜喜.晓:早晨;重:花朵饱含雨水古曰”重”古诗今译好的雨水仿佛知道时令节气,
一到春天它就会及时地来临。
伴随着微风悄悄地进入夜幕,
滋润万物细小得听不见声音。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喜”字统摄全篇,表现作者因雨下得及时而喜悦的心情.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练习: 1. 这首诗布局是严谨的,从顺序上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它从夜晚写到晓,从物写到花,又从听觉写到视觉,从实景写到虚景,步步移动,层层深入。 2. 情景交融,构成诗歌的意境,情与景,也是构成诗歌两个要素,《春夜喜雨》通篇写景,是否就没有写情? 不是,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写景,是情中之景,而情,又是景中之情,全诗情景交融,不着痕迹,才使得诗歌本身含蓄蕴藉,使人读之,悠然神往。也使得诗歌耐人寻味。 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搜集积累有关描写春雨得诗句,并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