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0年9考)
【时空线索】
【课程标准】
1.历史解释: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时空观念: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3.史料实证: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内容要点】
两条主线 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三大事件 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四大成就 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铁路。
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马克思、恩格斯、欧仁·鲍狄埃。
知识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与发展过程: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此后向欧洲和北美传播
(2)领先国家: 英国
(3)最先开始的行业: 棉纺织业 相关发明如下:
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的速度。
②1765年,英国人 哈格里夫斯 发明 珍妮机 ,提高纺纱效率
(4)标志性发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机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5)生产方式由此改变: 机器 代替 手工 ,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国 (国家)的 斯蒂芬森 发明 火车
②新交通工具的影响:提供更为快捷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7)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8)工业革命的启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知识点2: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
(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暴露。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随着工人运动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强调: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1.马克思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
2.在巴黎,马克思、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3.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等著作。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拉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激化,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
2、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马克思在伦敦完成了《 资本论 》)
3、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意义: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知识点3:第一国际(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1.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目标: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3.发展: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组织领导各国工人阶级进行联合斗争。
(1)列举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的织工起义。
(2)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原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3)工人运动的目的: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4)工人动动的影响: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二、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开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武装起义。
3、建立政权的尝试: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4、结果: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强调: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
【易混易错】
1.“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厂”是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3.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名称上没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4.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法国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也不断扩大,刺激了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技术的发明
6.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东方从属与西方
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促进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⑤带来了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7.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过程:思想变革——制度变革——技术变革
中国近代化过程:技术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与西方相反)
1.(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历史要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1851年的夏天,英国在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英国在海德公园建造了一座玻璃大厦,以展示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有600多万人参观了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可能看到的有( )
A.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B.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C.海厄特发明的塑料 D.奥托制造的煤气内燃机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1851年的夏天,英国在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英国在海德公园建造了一座玻璃大厦,以展示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有600多万人参观了博览会。”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信息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故在博览会上能够看到瓦特改进的蒸汽机,B项正确;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海厄特发明的塑料、奥托制造的煤气内燃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2上·山东泰安·八年级东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史意义”突出表现在( )
A.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B.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蒸汽机的历中意义无论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结合所学知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所以说,“蒸汽机的历史意义”突出表现在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D项正确;西方的殖民扩张开始于15世纪末,比蒸汽机年代要早,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是开始于15世纪的欧洲船队在全球远洋探索,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上·江苏无锡·九年级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英国人瓦特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知,瓦特的主要贡献是( )
A.发明飞梭 B.发明“珍妮机”
C.改进蒸汽机 D.设计蒸汽机车
【答案】C
【详解】根据“瓦特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C项正确;凯伊发明飞梭,排除A项;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排除D项;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 )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内燃机的出现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计算机的问世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改良蒸汽机的运用和蒸汽机车的运用,煤成为了新型能源,材料中“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驶过铁轨”指的是煤为蒸汽机车提供动力,C项正确;工厂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的管理方式,与材料所述运输煤无关,排除A项;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而材料内容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排除B项;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0上·江苏苏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发展 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可知作者认为工业革命有利于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D项正确;世界各国的孤立不利于大工业发展,排除A项;大工业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2上·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答案】D
【详解】据“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可知,这是因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项正确;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排除C项。故选D项。
7.(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和平法令》的通过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最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发表,A项正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促进黑人奴隶制的废除,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联合国家宣言》是指1942年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和平法令》是苏维埃俄国政府于1917年颁布的法令,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以上材料( )
A.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促进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C项正确;《共产党宣言》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排除A项;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表述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促进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9.(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它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批判的理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这一理论就不会消灭。“这一理论”是(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这一理论就不会消灭。”表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C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排除A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排除B项;自由主义是资产阶级思想,不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B.《英雄交响曲》的问世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新青年》杂志的创刊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项正确;拿破仑法典》的颁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典,《英雄交响曲》属于音乐作品,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两项;1915年陈独秀先生创办《青年杂志》,即后来的《新青年》杂志,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排除D项。故选C项。
1.(2013上·九年级课时练习)“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 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C.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推动工业革命
【答案】B
【详解】据题干“……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棉纺织品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因此市场需求促使人们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工业革命首先正是从棉纺织业领域开始,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殖民掠夺、资本流动、技术革新的因素,而是强调市场需求是刺激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在1750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 B.西方列强从中国获得了巨额战争赔款
C.西方的王权不如东方的皇权根深蒂固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在1750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东方落后于西方,A项正确;西方列强从中国获得了巨额战争赔款是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西方的王权不如东方的皇权根深蒂固不是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促进了西方的发展,但不是西方能够超越东方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3·山西忻州·统考二模)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时,听到这样一段解说词:“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这种“力量”指(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计算机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是指蒸汽机。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8世纪8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进蒸汽机,使人类蒸汽时代,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完成了由手工工场到大工厂的过渡,A项正确;内燃机、发电机是19世纪70年代爆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BC项;计算机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16-18世纪中西方科技成就简表。根据下述表格得出的结论有( )
时间 中国 欧洲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7-18世纪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牛顿力学理论体系形成 瓦特完成蒸汽机的改进
①中国传统科技重经验总结,实用性较强
②西方近代科学重观察实验和分析
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辉煌,一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④中国古代科技对科学理论的探索不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重大成就,这是长期经验的总结,有很强的实用性,但缺乏对科学理论的深入探索,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瓦特完成蒸汽机的改进,这些体现了西方的近代科技成就,是经过实验观察分析出来的,有很强的理论性,D项正确;这一时期,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相比于西方已经落后了,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机器生产”“工厂”“铁路”等流行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最先广泛采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美国 D.葡萄牙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机器生产” “工厂”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A项正确;其余三项国家不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2023·河南新乡·校联考一模)1775年,英国人约翰·乌特兰发明有轨马车,车轮在钢制轨道上滚动行驶。1825年,蒸汽机车“旅行者号”试行成功。1847年,英国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这些发明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车和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材料中铁路运输从有轨马车到蒸汽机车的变化,既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交通运输提出的要求,又为交通运输的革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因此题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6世纪前后,推动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排除A项;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是政治领域的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3·辽宁营口·校考一模)“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织工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A.改变生产方式 B.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C.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改变传统家庭结构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织工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可知,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A项正确;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根据题意,BCD都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BCD项。故选A项。
8.(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下面漫画《有家难回》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水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壤污染
【答案】B
【详解】根据漫画可知,材料中的鱼《有家难回》,说明水被污染了,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污染,而不是短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液体的水污染,不是固体,也不是土壤,排除CD项。故选B项。
9.(2023·青海西宁·统考一模)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成为技术创新的焦点。为交通工具火车的出现提供动力的技术革新归功于(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B.瓦特改进蒸汽机
C.德国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D.凯伊发明了飞梭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为交通工具火车的出现提供动力”和结合所学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到19世纪30年代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火车,铁路时代正式到来,B项正确;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是棉纺织部门,排除A项;德国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排除C项;凯伊发明了飞梭,是棉纺织部门,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3·河南南阳·校考三模)18世纪50年代,从英国东南部的伦敦到北部的爱丁堡需要花10—12天,到了19世纪30年代,同样的距离只需不到2天。这主要是因为( )
A.汽车的推广 B.飞机的发明 C.电车的普及 D.火车的应用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世纪50年代,从英国东南部的伦敦到北部的爱丁堡需要花10—12天,到了19世纪30年代,同样的距离只需不到2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火车载着450名乘客,以24千米的时速行驶,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D项正确;18世纪50年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车的推广、飞机的发明、电车的普及,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会发现,在开疆拓土的早期领导人身上,都留下了《共产党宣言》的深深烙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读着《共产党宣言》,走上革命道路,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部红色经典著作发表的意义(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C.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
【答案】A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A项正确;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要求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不符合题干,排除C项;工业革命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19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的文献是( )
工人阶级的问题 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 D.《开罗宣言》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即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项正确;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是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献,此时是18世纪后期,排除A项;《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的英国,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排除C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此后的1943年12月1日,美国白宫发表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这就是有名的《开罗宣言》,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在翻译此书时,把墨汁当红糖水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佳话。下列选项与著作中“真理的味道”无关的是( )
A.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B.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号召工人阶级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答案】C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题干“真理的味道真甜”和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反映的是,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和束缚,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中世纪有人认为“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故选C项。
14.(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
B.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主义反对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和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B项正确;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恩格斯曾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直到加利福尼亚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材料中的“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直到加利福尼亚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和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C项正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宣传的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排除AB项;《物种起源》是生物学著作,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3·山西忻州·统考二模)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A.世界经济全球化——新航路开辟——世贸组织成立
B.中外科技与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电影艺术的发展
C.两极格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中外政治发展——国际工人运动——俄、中两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可得,正确选项应为“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小历史事件”,其中历史事件和小历史事件应为包含关系。历史事实为中外政治发展。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俄、中两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D项正确;A项历史事实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与世贸组织成立之间是递进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交流,从而促进了后来世贸组织的成立,排除A项;B项应为“电影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且丰富了近代科学文化,也不是包含关系,排除B项;C项“北太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与“华沙条约组织成立”间应是并列关系,两者都是两极格局中美苏双方采取的措施及表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7.(2023·福建福州·校考一模)“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它”的发表( )
A.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B.缘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展
C.促使社会主义变成现实 D.否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答案】A
【详解】根据“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及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A项正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变成了现实,排除C项;“否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8.(2023·安徽六安·统考一模)据下图《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可知,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会主义( )
A.在全球实现 B.由理论到实践 C.从理想变成现实 D.从暴力走向和平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B项正确;社会主义并未“在全球实现”,排除A项;十月革命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排除C项;“从暴力走向和平”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9.(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一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的发表 B.巴黎公社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第一国际成立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C项正确;《资本论》是马克思经过25年辛勤的劳动,于1867年出版的伟大著作,排除A项;巴黎公社运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排除B项;“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它的正式名称是“国际工人协会”,简称“第一国际”,排除D项。故选C项。
20.(2022·福建南平·统考二模)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独立战争后华盛顿领导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
B.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应用到化工、冶金等部门
C.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和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所以,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史实是历史的客观记录。独立战争后华盛顿领导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是对独立战争的客观记录,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应用到化工、冶金等部门,是对蒸汽机应用的客观记录,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项;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是对印度种族起义的客观记录,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综合题
21.(2023·河南新乡·校联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谈到英国时,马克思有一段十分令人深思的论述:“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在君主立宪制度下,手工工场才第一次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以致后来让给大工业、蒸汽机和大工厂”
——摘编自凌新《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研究二题》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英国历史发展中汲取到怎样的政治智慧?
【答案】(1)特点: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
(2)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使资本主义得到巩固和扩大。
(3)政治智慧:前进的道路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必然需要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过程;要坚定信念、锲而不含;要适时调整;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等。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从图片可知,1640年到1688年,历时48年,体现时间长;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内战爆发,1649年建立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光荣革命”再度掌权。因此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是长期性、曲折性、反复性。
(2)联系:根据材料一,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议会以《权利法案》为基础,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二“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在君主立宪制度下,手工工场才第一次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以致后来让给大工业、蒸汽机和大工厂”,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因此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二工业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条件;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从而使资本主义得到巩固和扩大。
(3)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英国历史发展中汲取到的政治智慧,前进的道路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必然需要一个长期、曲折和复杂的过程;要坚定信念、锲而不含;要适时调整;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等。
22.(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庄,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宣传伏尔泰思想主张的运动被称为什么?这一运动为法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理论的诞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运动:启蒙运动。
影响: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理论:马克思主义。
政权:巴黎公社。
(4)认识:先进理论能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1)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和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升人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所以,材料一中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运动:根据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和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知识分子,法国是运动的中心,涌现出许多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他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所以,材料二中宣传伏尔泰思想主张的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理论:根据材料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所以,材料三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所以,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4)认识: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认识为先进理论能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答案符合题意即可)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0年9考)
【时空线索】
【课程标准】
1.历史解释: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时空观念:通过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3.史料实证:通过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内容要点】
两条主线 第一次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实践。
三大事件 英国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
四大成就 珍妮机、改良蒸汽机、火车、铁路。
五大人物 瓦特、斯蒂芬森、马克思、恩格斯、欧仁·鲍狄埃。
知识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与发展过程: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此后向欧洲和北美传播
(2)领先国家: 英国
(3)最先开始的行业: 棉纺织业 相关发明如下:
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的速度。
②1765年,英国人 哈格里夫斯 发明 珍妮机 ,提高纺纱效率
(4)标志性发明: 瓦特 改良 蒸汽机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5)生产方式由此改变: 机器 代替 手工 ,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6)交通工具:①1825年 英国 (国家)的 斯蒂芬森 发明 火车
②新交通工具的影响:提供更为快捷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7)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8)工业革命的启示: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知识点2: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
(1)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暴露。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随着工人运动发展,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强调: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
1.马克思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
2.在巴黎,马克思、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3.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等著作。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拉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激化,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
2、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1839年,马克思在伦敦完成了《 资本论 》)
3、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意义: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知识点3:第一国际(成立160周年);巴黎公社
一、第一国际
1.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目标: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
3.发展:第一国际在各国建立支部,组织领导各国工人阶级进行联合斗争。
(1)列举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的织工起义。
(2)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原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3)工人运动的目的: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4)工人动动的影响: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二、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2、开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武装起义。
3、建立政权的尝试:1871年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4、结果: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强调: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条件。
【易混易错】
1.“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工厂”是以机器生产为基础;工业革命正是以“工厂”取代“工场”,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3.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名称上没有涉及恩格斯,但是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4.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法国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5.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也不断扩大,刺激了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新技术的发明
6.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东方从属与西方
③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④促进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⑤带来了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7.西方国家近代化的过程:思想变革——制度变革——技术变革
中国近代化过程:技术变革——制度变革——思想变革(与西方相反)
1.(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历史要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1851年的夏天,英国在伦敦举行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英国在海德公园建造了一座玻璃大厦,以展示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有600多万人参观了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可能看到的有( )
A.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B.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C.海厄特发明的塑料 D.奥托制造的煤气内燃机
2.(2022上·山东泰安·八年级东平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史意义”突出表现在( )
A.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B.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3.(2023上·江苏无锡·九年级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英国人瓦特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知,瓦特的主要贡献是( )
A.发明飞梭 B.发明“珍妮机”
C.改进蒸汽机 D.设计蒸汽机车
4.(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14克左右的煤可以运载两吨煤行驶一英里。煤就这样自己运输着自己,驰过铁轨,漂过海洋……并雪中送炭般地给工业提供了动力。”材料所述现象得益于( )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内燃机的出现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计算机的问世
5.(2020上·江苏苏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发展 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 D.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6.(2022上·山东滨州·九年级统考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
A.得到各阶层一致认可 B.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精华
C.反对用暴力夺取政权 D.揭示了社会发展普遍规律
7.(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和平法令》的通过
8.(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以上材料( )
A.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促进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
9.(2023·江苏镇江·统考中考真题)它作为有史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最彻底、最严厉、最全面批判的理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只要资本主义制度还存在一天,这一理论就不会消灭。“这一理论”是(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10.(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人类的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B.《英雄交响曲》的问世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新青年》杂志的创刊
1.(2013上·九年级课时练习)“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 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C.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推动工业革命
2.(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在1750年,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爆发 B.西方列强从中国获得了巨额战争赔款
C.西方的王权不如东方的皇权根深蒂固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2023·山西忻州·统考二模)同学们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时,听到这样一段解说词:“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这种“力量”指( )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计算机
4.(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16-18世纪中西方科技成就简表。根据下述表格得出的结论有( )
时间 中国 欧洲
16世纪 李时珍《本草纲目》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17-18世纪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牛顿力学理论体系形成 瓦特完成蒸汽机的改进
①中国传统科技重经验总结,实用性较强
②西方近代科学重观察实验和分析
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辉煌,一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④中国古代科技对科学理论的探索不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机器生产”“工厂”“铁路”等流行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最先广泛采用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国家是( )
A.英国 B.西班牙 C.美国 D.葡萄牙
6.(2023·河南新乡·校联考一模)1775年,英国人约翰·乌特兰发明有轨马车,车轮在钢制轨道上滚动行驶。1825年,蒸汽机车“旅行者号”试行成功。1847年,英国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这些发明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7.(2023·辽宁营口·校考一模)“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织工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A.改变生产方式 B.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C.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改变传统家庭结构
8.(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下面漫画《有家难回》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
A.水资源短缺 B.水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壤污染
9.(2023·青海西宁·统考一模)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成为技术创新的焦点。为交通工具火车的出现提供动力的技术革新归功于(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B.瓦特改进蒸汽机
C.德国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D.凯伊发明了飞梭
10.(2023·河南南阳·校考三模)18世纪50年代,从英国东南部的伦敦到北部的爱丁堡需要花10—12天,到了19世纪30年代,同样的距离只需不到2天。这主要是因为( )
A.汽车的推广 B.飞机的发明 C.电车的普及 D.火车的应用
11.(2023·江苏宿迁·统考一模)“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会发现,在开疆拓土的早期领导人身上,都留下了《共产党宣言》的深深烙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读着《共产党宣言》,走上革命道路,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部红色经典著作发表的意义(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C.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
12.(2023·天津红桥·统考二模)19世纪中期,对工人阶级的问题做出以下回答的文献是( )
工人阶级的问题 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资料私有制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权利法案》 D.《开罗宣言》
1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在翻译此书时,把墨汁当红糖水蘸粽子吃,留下了“真理的味道真甜”的佳话。下列选项与著作中“真理的味道”无关的是( )
A.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B.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号召工人阶级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14.(2023·广东肇庆·统考一模)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表明( )
A.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
B.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主义反对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15.(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恩格斯曾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直到加利福尼亚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材料中的“著作”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16.(2023·山西忻州·统考二模)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 )
A.世界经济全球化——新航路开辟——世贸组织成立
B.中外科技与文化——近代科学技术——电影艺术的发展
C.两极格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中外政治发展——国际工人运动——俄、中两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17.(2023·福建福州·校考一模)“它提出的理念是为了帮助……工人阶级……掌握社会的生产资料、分配和交换,以确保人类社会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一小撮特权阶层的利益。”“它”的发表( )
A.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B.缘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展
C.促使社会主义变成现实 D.否定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18.(2023·安徽六安·统考一模)据下图《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可知,巴黎公社的建立表明社会主义( )
A.在全球实现 B.由理论到实践 C.从理想变成现实 D.从暴力走向和平
19.(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一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的发表 B.巴黎公社建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第一国际成立
20.(2022·福建南平·统考二模)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独立战争后华盛顿领导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
B.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应用到化工、冶金等部门
C.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1857年,印度士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
综合题
21.(2023·河南新乡·校联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谈到英国时,马克思有一段十分令人深思的论述:“正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在英国才开始了资产阶级的巨大发展和改造。……在君主立宪制度下,手工工场才第一次发展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以致后来让给大工业、蒸汽机和大工厂”
——摘编自凌新《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研究二题》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英国历史发展中汲取到怎样的政治智慧?
22.(2023·吉林松原·校联考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庄,多么出色!论行动,多么像天使!论智慧,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都是平等的;当他们发挥各种动物机能的时候,以及运用他们的理智的时候,他们是平等的。
——伏尔泰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宣传伏尔泰思想主张的运动被称为什么?这一运动为法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理论的诞生?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