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抖、蟋”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3.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歌韵”“叮咛”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
教学难点:能自主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歌韵”“叮咛”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回味本单元秋的画面。(播放课件)
2. 听,大自然有许多声音。(播放大自然的声音音频)
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3.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听听秋的声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你听到了哪些秋天的声音?
2.生回答,师引导:说完整“我听到了谁,怎样的声音”。
三、朗读想象,体会诗韵
(一)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读第1小节。
2.指导读好“唰唰”:指名读,齐读。
3.朗读想象:边读边想象画面,黄叶和大树妈妈分别时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1)学生交流。
(2)感情朗读。
4.理解“道别”的意思:像黄叶和大树妈妈这样分别时打个招呼或说几句话,就是——道别。
5.齐读第1小节
(二)自学诗歌的第2小节
1.自学要求:
(1)自由读一读第2小节,边读边想象蟋蟀会唱些什么。
(2)把自己想象的话语说给同桌听一听。
(3)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
2.交流:
(1)你们想听一听蟋蟀的叫声吗?听了这个声音感觉怎么样?
师:像这样婉转动听,富有节奏感的声音就是——歌韵。
(2)找近义词理解“告别”:告别就是文中的——道别。
(3)想象说话、朗读:哪只小蟋蟀先来与阳台告别一下?真好,能不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一小节?
3.齐读第2小节。
(三)学习第3小节
1.过渡:秋天除了有黄叶道别的话音和蟋蟀分别的歌韵,还有大雁的声音呢!谁来读一读?
2.找近义词理解“叮咛”:“叮咛”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词语来代替它吗?
3.感受“暖暖的叮咛”,朗读:大雁叮咛的话语你听到了么,它会叮嘱谁呢?
4.评价:大雁的叮咛让人听了觉得很温暖,难怪是——暖暖的叮咛呢!比一比谁的叮咛更加温暖人心。
5.感受丰收的喜悦:经历了春天的孕育,夏天的成长,终于盼来了秋天的丰收,此时田野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吟,那是谁在歌唱呢?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6.齐读1—3小节:
金黄的落叶,可爱的蟋蟀,南飞的大雁,丰收的田野给我们送来了秋日里最美的话音,让我们在它们的陪伴下,再次走入秋天。(齐读1—3小节)
(四)学习诗歌的4—6小节
1.出示第4小节:同学们的朗读让我听到了秋天美妙的声音。听,它向我们发出了召唤。来吧,让我们——(引读第4小节)
2.感受“辽阔”:你见过“辽阔”的什么?(指导读好“辽阔”)那辽阔透明的音乐厅指的是什么呢?(指导读好第4小节)
3.想象秋在哪:读到这,我们不禁要问,秋的声音在哪儿呢?(指导读好第5小节)
你觉得它还会在哪?
4.引读第6小节。
四、再读诗文,仿写诗句
1.配乐齐读诗:来吧,让我们再去听听秋的声音。
2.体会反复的作用:你发现哪句话不断地在你耳边萦绕?(“听听,秋的声音”)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呀?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这句话呢?
3.秋的声音很多,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观察1、2小节的结构特点,仿写.
(画面提示石榴、小溪)
4.交流汇报
五、课堂小结
秋的声音藏在大自然的许多事物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细细聆听,就一定能听得到。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7、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 唰唰 道别的话音
蟋蟀 告别的歌韵
大雁 暖暖的叮咛
田野 丰收的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