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共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共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21 13: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路在何方 第一篇
血雨腥风·武装寻路问题探讨:南昌起义在中共党史上有何重要意义?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江 西赣
江文家市三湾永新秋收起义部队的军旗井冈山长沙长沙
结合教材,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相比,进攻目标和最终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共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合作探究一毛泽东指出: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能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农村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第二篇
绝处逢生·艰难筑路
列举共产党从秋收起义后到1933年的主要革命实践和理论成就,由此说明中共在这一时期修筑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合作探究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蒋介石督战革命实践“工农武装割据”形式:武装斗争保障:根据地建设核心内容:土地革命理论升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城市革命创新我们总结:不同与俄国的革命道路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1929-1932)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成立初期就说过:“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
——《剑桥中华民国史》费正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版 第三篇
万里长征·路在脚下 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博古、李德就错误地判定,这是“红色政权与白色政权、……之间谁战胜谁的决战。”他们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丧失寸土”的口号,命令红军全线出击,攻打敌人的坚固阵地。
进攻受挫后,他们转而采取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主张“分兵把口”,处处设防,节节抵抗,同敌人打阵地战,以“短促突击”跟敌人拼消耗。结果红军奋战一年,伤亡惨重,却没能打退敌人的“围剿”,反而使自己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选自:高中教科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P21。
据材料说明“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有哪些?问题探讨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材料一 遵义会议结束后,政治局常委分工……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全军。——人教版教材72页“学思之窗”
材料二?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新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思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思路点拨:结合遵义会议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回答,遵义会议为什么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学习与思考 材料三 ……看一个党是否成熟,还要看它能否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共产国际曾给予我们党和中国革命不少有益的帮助;但是,毋庸讳言,共产国际的许多错误指导,也曾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损失。事实证明,依靠远离各国的国际指挥中心来发号施令,很难适合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长征途中,我们党与共产国际的电台联系中断了。中国革命的许多实际问题,只有靠中国同志自己来解决。
——节选《遵义会议——伟大的转折》
思考:遵义会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成熟体现在哪里?学习与思考《七律·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反映了哪些具体的历史事件? 翻五岭,越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结束。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你认为长征铸就了怎样的“长征精神”,对我们当前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启示?合作探究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坚韧不拔严守纪律……集体主义(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美 哈里森·里尔兹伯结合长征前后中国的时局,思考长征的意义。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九三六年二月谢谢指导 钱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