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土壤质量测试卷(一)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土壤质量测试卷(一)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25 23: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土壤质量测试卷(一)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不属于保护土壤资源的是( )。
A.种树种草 B.合理放牧 C.过量喷洒农药
2.分离土壤,科学上常用的方法是( )。
A.用筛子筛选 B.把土壤与水充分混合搅拌 C.用手挑拣
3.将土壤放入水中,能看到气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 )。
A.水 B.砂 C.空气
4.为了直观的看到分离土壤过程,科学上常用的方法是( )。
A.把土壤与水充分混合搅拌
B.用手挑拣
C.用筛子筛选
5.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 )。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6.埋在地下不能腐烂分解的是( )。
A.废旧书本 B.一颗大树 C.一个塑料袋
7.正确保护土壤的方法是(      )
A.植树造林 B.乱扔垃圾 C.过度放牧
8.小明要去菜地取一些土壤进行研究,下面几组工具中小明必备的是( )。
A.小铲和塑料袋 B.帽子和眼镜 C.雨伞和手套
9.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10.关于土壤,你认为( )说法是正确的。
A.土壤就是土
B.土壤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
C.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1.(    )保护水的能力差一些。
A.壤土 B.黏质土 C.砂质土
12.早在( )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 ),能握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
14.( )是植物生存的基础。
15.土壤有三类: 、 和 。
16.( )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7.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土壤颜色繁多主要有( )土、( )土、( )土、( )土、( )土等。
18.捏制泥人的民间艺人往往会选择( )来捏制泥塑作品。
19.根据不同土壤的性质:芝麻、花生、仙人掌适合种植在( )中,荷花、芦苇、水稻适合种植在( )中,蚕豆、苹果树、月季适合种植在( )中。
20.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 )、( )、( )、( ),另外还有( )和(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21.蚯蚓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
22.我国经过长年的植树造林,土地沙漠化危害已经很小了。( )
23.在植物上过量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不会对植物生长的土壤产生影响。( )
24.砍伐森林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减少。( )
25.壤土的渗水性最差。( )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
26.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土壤?
27.农民伯伯用手捏一捏就知道土壤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五、实验题(共16分)
28.下图中,将土壤倒入水中,会发现土壤冒出许多小气泡,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用玻璃棒搅拌,等土壤与水充分混合静置,我们会发现:水面漂浮有较轻的( );烧杯底部有土壤沉淀,分为两层,上层颗粒较小的是( ),下层颗粒较大的是( )。(参考成分:空气、黏土、砂土、动植物残体)
六、 综合题(共12分)
29.下图中,取相同的土壤做成两个同样的斜坡,在B斜坡上种植植物,用同样大小的水流分别冲击这两个斜坡。下面说法正确的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a、图A中流出来的水浑浊些。( )
b、图B中流出来的水清澈些。( )
c、这个模拟实验探究出植物对水土没有保持的作用。( )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C
6.C
7.A
8.A
9.A
10.C
11.C
12.B
13.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14.土壤
15. 砂质土 黏质土 壤土
16.土壤
17. 红 棕 黄 黑 紫色
18.黏质土
19. 沙质土 粘质土 壤土
20. 沙 小石子 黏土 水和空气 动植物的残体 腐殖质
21.√
22.×
23.×
24.√
25.×
26.水土流失区植树种草、要多施用生物有机肥、合理施用农药、减少白色污染等。
27.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28. 空气 杂质 黏土 砂土
29. √ √ ×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