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2023-2024 初中历史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五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案 (教师版+学生版)2023-2024 初中历史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26 09:40:57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五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时空览史
阶段特征
考点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关键点
①玻利瓦尔的主要事迹、精神;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②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项目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57—1859年
原因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殖民者 西班牙、葡萄牙 英国
项目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领导者 玻利瓦尔、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性质 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意义 推翻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战争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考点2俄国的改革
关键点
①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②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评价
1.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内容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军事 创建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生活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影响
①进步性: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废除农奴制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人物: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人身 权利 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财产 权利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
(4)影响
①积极: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局限: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易错易混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3美国内战
关键点
①美国内战发生的背景、评价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作用
③林肯的主要功绩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3.过程
4.评价
(1)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易错易混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考点4日本明治维新
关键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评价
1.原因
(1)内因: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外因:美国海军舰队强行打开日本国门,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
2.前提:1868年,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推翻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主要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 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影响
(1)积极: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图示解史
主题1比较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典考题
(2023 苏州中考)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年代尺反映
了(B)
A.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B.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
C.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 D.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变式训练
1.(2023 重庆中考)如图所示漫画于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画中举着酒杯的军人对对方说道:“噢,兄弟,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喝点酒吧。”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D)
A.两位军人分别代表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
B.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消息
C.显示了南北战争后北方军人向南方军人示威
D.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
2.下面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作用的归纳,正确的是 (C)
A.都是民族解放战争
B.都废除奴隶制
C.战后都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D.都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主题2比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项目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不 同 点 原因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下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内容 在国内废除农奴制 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学习西方
相 同 点 时间 19世纪60年代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启示 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等
经典考题
(2023 连云港中考)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D)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变式训练
1.(2023 广州模拟)“工业革命的冲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会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等,都是推动俄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进行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这说明俄、日的改革 (B)
A.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顺应了历史进步潮流
C.实行了全盘西化的措施
D.是自上而下的变革
2.(2023 怀化中考)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B)
A.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
C.都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切入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
深思维:(1)对蓄奴州和自由州的争夺使南北方矛盾激化,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矛盾焦点。
(2)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美国面临国家分裂危机。
史料二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
切入点: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
深思维:(1)美国南北战争前存在着两种经济类型,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危机。
(2)林肯的主张是限制奴隶制的发展,作为总统,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
历史解释
历史人物的贡献
人物 角度
华盛顿、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 反抗殖 民统治
华盛顿、拿破仑 推进民 主政治
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列宁、罗斯福 改革推 动国家 发展
家国情怀
(1)改革是强国之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2)国家统一是发展的前提,要坚决打击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统一。第二十五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时空览史
阶段特征
考点1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关键点
①玻利瓦尔的主要事迹、精神;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②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项目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57—1859年
原因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殖民者 西班牙、葡萄牙
项目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领导者 、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民族英雄:
性质 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意义 推翻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战争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考点2俄国的改革
关键点
①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②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评价
1.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内容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军事 创建新式常备军,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 鼓励兴办 ,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生活 提倡人们学习 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3)影响
①进步性: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②局限性: 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废除农奴制
(1)根本原因: 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人物: 1861年、 。
(3)内容
人身 权利 废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财产 权利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农奴购买土地的价格高于当时的地价
(4)影响
①积极: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 的道路。
②局限: 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易错易混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3美国内战
关键点
①美国内战发生的背景、评价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作用
③林肯的主要功绩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1860年, 当选美国总统。
3.过程
4.评价
(1)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 。
(2)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易错易混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考点4日本明治维新
关键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评价
1.原因
(1)内因:德川幕府推行 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外因:美国海军舰队强行打开日本国门,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至。
2.前提:1868年,倒幕派发动“ ”政变,推翻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主要内容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 生活 提倡“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影响
(1)积极: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消极: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 的道路。
图示解史
主题1比较美国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典考题
(2023 苏州中考)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年代尺反映
了( )
A.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B.美国南北战争的过程
C.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 D.日本明治维新的结果
变式训练
1.(2023 重庆中考)如图所示漫画于1865年10月刊登在英国的《笨拙》杂志上,主题是当年发生于美国的重大事件。画中举着酒杯的军人对对方说道:“噢,兄弟,我们没法都获胜。让我们握个手,喝点酒吧。”下列对该漫画的解读准确的是 ( )
A.两位军人分别代表北美大陆军和英国殖民者
B.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获胜的消息
C.显示了南北战争后北方军人向南方军人示威
D.双方的握手代表美国南北携手共同走向统一
2.下面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相同作用的归纳,正确的是 ( )
A.都是民族解放战争
B.都废除奴隶制
C.战后都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D.都具有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主题2比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项目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不 同 点 原因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下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目的 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内容 在国内废除农奴制 从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学习西方
相 同 点 时间 19世纪60年代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启示 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等
经典考题
(2023 连云港中考)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变式训练
1.(2023 广州模拟)“工业革命的冲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会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等,都是推动俄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进行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这说明俄、日的改革 ( )
A.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顺应了历史进步潮流
C.实行了全盘西化的措施
D.是自上而下的变革
2.(2023 怀化中考)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
B.都改变了社会性质,有利于社会进步
C.都是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切入点: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背景。
深思维:(1)对蓄奴州和自由州的争夺使南北方矛盾激化,奴隶制的存废成为矛盾焦点。
(2)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美国面临国家分裂危机。
史料二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
切入点: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
深思维:(1)美国南北战争前存在着两种经济类型,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危机。
(2)林肯的主张是限制奴隶制的发展,作为总统,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
历史解释
历史人物的贡献
人物 角度
华盛顿、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 反抗殖 民统治
华盛顿、拿破仑 推进民 主政治
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明治天皇、列宁、罗斯福 改革推 动国家 发展
家国情怀
(1)改革是强国之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强大动力。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2)国家统一是发展的前提,要坚决打击分裂国家的行为,维护国家统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