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单元 古代亚非欧文明
A层 基础必会
1.(2023 扬州中考)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A)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2.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A)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3.(2023 济宁中考)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C)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4.某著名思想家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B)
A.利于形成平等互利观念
B.具有小国寡民特点
C.利于调动公民参政意识
D.具有独立自治特点
5.某校历史社团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从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该社团的研究主题是(C)
A.罗马帝国的对外领土扩张
B.希腊文明的繁荣与衰落
C.罗马共和国的发展历程
D.罗马社会内部的矛盾激化
6.(2023 枣庄中考)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一人物是 (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B层 能力进阶
7.(2023 泸州中考)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D)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8.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B)
A.0人 B.1人 C.2人 D.3人
9.随着帝国的扩张和商业的发展,社会上各种新的矛盾日益凸显,罗马缺乏一个适用于外来人口以及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关系的法律。针对这一情况,罗马帝国 (D)
A.颁布了成文法 B.建立了元首制
C.编制了儒略历 D.推行了万民法
10.根据下面材料呈现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材料二 《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上,公民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答:东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答:属于第一手资料或者原始材料,有很充分的证明力。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答: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答:各有利弊;对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由各自不同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或其他言之有理任意两点均可)
C层 思维拓展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1)材料一中,人民对亚历山大东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 亚历山大帝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答:支持的原因: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或人民反对压迫和掠夺);抵抗的原因:他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战争的灾难和奴役。
建立经过:亚历山大大帝即位后,开始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
答:①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②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③使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意思相近即可)第二十单元 古代亚非欧文明
A层 基础必会
1.(2023 扬州中考)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国王纳美尔将他的统治权延伸覆盖到上下埃及的两方土地之上。这表明古埃及 ( )
A.初步实现统一 B.遭到外族入侵
C.文明未能延续 D.等级制度森严
2.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3.(2023 济宁中考)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下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4.某著名思想家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 )
A.利于形成平等互利观念
B.具有小国寡民特点
C.利于调动公民参政意识
D.具有独立自治特点
5.某校历史社团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从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出,该社团的研究主题是( )
A.罗马帝国的对外领土扩张
B.希腊文明的繁荣与衰落
C.罗马共和国的发展历程
D.罗马社会内部的矛盾激化
6.(2023 枣庄中考)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一人物是 (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利特
B层 能力进阶
7.(2023 泸州中考)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古代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反映了 ( )
A.古典文化的再复兴
B.亚非文明的联系密切
C.文明进程的延续性
D.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8.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 )
A.0人 B.1人 C.2人 D.3人
9.随着帝国的扩张和商业的发展,社会上各种新的矛盾日益凸显,罗马缺乏一个适用于外来人口以及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关系的法律。针对这一情况,罗马帝国 ( )
A.颁布了成文法 B.建立了元首制
C.编制了儒略历 D.推行了万民法
10.根据下面材料呈现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材料二 《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 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上,公民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答:
(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答: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答: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答:
C层 思维拓展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1)材料一中,人民对亚历山大东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 亚历山大帝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答: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东征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
答: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