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单元易错检测卷(月考)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单元易错检测卷(月考)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26 14:0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第1-5单元易错检测卷(月考)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如果图中涂色部分表示3,那么整个图形表示( )。
A.12 B.36 C.48
2.甲种油1千克售价40元,乙种油500克售价25元。这两种油( )。
A.甲贵 B.乙贵 C.价格相等
3.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长9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A.32 B.7 C.16
4.用5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最短的是( )。
A. B. C.
5.公鸡25只,母鸡275只,鸡的只数是鹅只数的3倍,鹅有( )只。
A.900 B.100 C.75
6.张华带了100元,先买了一个68元的书包,再用剩下的钱买了4本同样的笔记本。下面的问题中,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的是( )。
①买一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②营业员找回多少元?③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二、填空题
7.596×7的积大约是( ),409×6的积大约是( )。
8.在括号里填上“>”“<”或“=”。
470×5( )2500 2000( )506×4  655千克( )6千克
9.用一根24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10.120个轮子,如果都装小汽车,那么最多能装( )辆,如果都装三轮车,那么最多能装( )辆。
11.除法算式6□÷3中,要使结果没有余数,□里中可以填的数有( )。
12.张师傅要做300个零件,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5个。张师傅第三天做了( )个,前3天一共做了( )个。
三、判断题
13.56千克比5600克重。( )
14.250×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里可能是5。( )
15.正方形不但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
16.东方食品厂生产了1000千克小吃,这些小吃分装成袋,每袋重2千克,一共可以装2500袋。( )
17.小玲身高135厘米,小明比小玲高5厘米,比小强矮3厘米。小强身高143厘米。(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0.求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1.学校图书室有150本工具书,故事书的数量是工具书的6倍;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和工具书一共多少本?
22.一箱水果连箱重3400克,箱子上印着净含量3千克,箱子重多少克?
23.张大爷打算围一块长15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
(1)如果菜地的四周都要围上篱笆,篱笆全长多少米?
(2)如果使菜地的一边靠墙,其余三边围上篱笆,篱笆全长至少多少米?
24.实验小学买了236本故事书和176本连环画,把这些书平均分给3年级4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本书?
25.欢欢和乐乐买同样的计算器,欢欢买了2个,乐乐买了5个,欢欢比乐乐少花48元。计算器的单价是多少元/个?
26.国庆假期间,爸爸、妈妈陪上四年级的小宇去水上森林公园游玩,3张门票共花去100元,已知一张成人票票价是儿童票票价的2倍,一张儿童票要多少元?成人票呢?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上图,每个小方格由四个涂色的方格组成,那么每个小方格表示4个3,用4×3即可,大方格是由4个小方格组成,再乘4,即可解答。
【详解】4×3×4=48;
那么整个图形表示48;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的意义。关键是找到数量关系。
2.B
【分析】1千克=1000克,先统一质量单位,之后看1千克里面有几个500克,再用500的单价乘对应数量求出1千克的价格,再比较。
【详解】1千克=1000克
500×2=1000(克)
25×2=50(元)
甲种油1000克售价是40元,乙种油1000克售价是50元。乙种油贵。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比较。
3.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那么宽=周长÷2-长,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
(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宽是7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4.B
【分析】A.通过平移,形成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即可解答。
B.通过平移,形成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即可解答。
C. 通过平移,形成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周长公式=边长×4,即可解答。
【详解】A.周长:
(4+2)×2
=6×2
=12(厘米)
B.周长:
(3+2)×2
=5×2
=10(厘米)
C.周长:3×4=12(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组合图形的周长。关键是通过平移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根据公式求周长。
5.B
【分析】先根据公鸡和母鸡只数,求出鸡的总只数,再根据鸡的只数是鹅的3倍,用鸡的只数÷3可得鹅的只数,据此计算解答即可。
【详解】25+275=300(只)
300÷3=100(只)
鸡的只数是鹅只数的3倍,鹅有100只。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
6.C
【分析】用100减去68,求出买完书包剩下的钱数,再用剩下的钱数除以4,求出每本笔记本的价钱。
【详解】①买一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100-68=32(元)
买一个书包后还剩32元,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
②营业员找回多少元?
因为买了一个68元的书包后,剩下的钱买了4本同样的笔记本,所以营业员不需要找钱,不需要通过运算就能解决。
③每本笔记本多少元?
100-68=32(元)
32÷4=8(元)
每本笔记本8元,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
上面的问题中,需要通过运算才能解决的是①和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总价÷数量=单价。
7. 4200 2400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把相乘的因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百来看;把596×7看作600×7计算,把409×6看作400×6计算即可。
【详解】596×7
≈600×7
=4200
409×6
≈400×6
=2400
596×7的积大约是4200,409×6的积大约是2400。
【点睛】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注意把相乘的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百数。
8. < < >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出470×5、506×4的积,然后再比较。
括号前后的单位相同,因此可直接进行比较。
【详解】470×5=2350,即470×5<2500。
506×4=2024,即2000<506×4。
655>6,即655千克>6千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应掌握对千克的认识。
9.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4米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依此即可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24÷4=6(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30 40
【分析】一辆小汽车有4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因此用轮子的总个数分别除以4、除以3,得到的商就是最多可以装的辆数,依此解答。
【详解】120÷4=30(辆)
120÷3=40(辆)
如果都装小汽车,最多能装30辆,如果都装三轮车,那么最多能装40辆。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0、3、6、9
【分析】根据整数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此题要注意被3整除的数的特点的灵活应用.
【详解】十位上的6除以3,没有余数,所以个位上的数是0、3、6、9,没有余数。
60÷3=20
63÷3=31
66÷3=22
69÷3=23
除法算式6□÷3中,要使结果没有余数,□里中可以填的数有0、3、6、9。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及应用,十位上的6除以3,没有余数,所以个位上的数是0、3、6、9,没有余数。
12. 30 75
【分析】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5个,则第二天做的个数是比20个多5个,所以第二天做了20+5=25(个),第三天又比25个多5个,即25+5=30(个),求前3天一共做了多少个,就把前三天做的个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第二天:20+5=25(个)
第三天:25+5=30(个)
20+25+30
=45+30
=75(个)
则张师傅第三天做了30个,前3天一共做了75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和加法的意义。
13.√
【分析】根据题意,先进行质量单位换算,1千克=1000克,56千克=56000克,然后比较大小,56000克>5600克。
【详解】56千克=56000克;
56000克>5600克;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的换算。
14.√
【分析】2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由于第一个因数末尾已经有1个0了,所以一位数与5的乘积不能再是整十数,由此求解。
【详解】250×口的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口×5不能是整十数,所以□不能是2、4、6、8,可能是5。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乘积中末尾0的个数。
15.√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据此判断。
【详解】由正方形的特征可知,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正方形的特征及应用。
16.×
【分析】用食品厂生产的小吃的总质量除以每袋的质量,即可求出一共可以装多少袋,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000÷2=500(袋)
东方食品厂生产了1000千克小吃,这些小吃分装成袋,每袋重2千克,一共可以装500袋。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生产的质量单位与每袋的质量单位是否相同。
17.√
【分析】已知小玲高135厘米,小明比小玲高5厘米,用加法求出小明的身高;小明比小强矮3厘米,用加法求出小强的身高。再与143比较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小明的身高是:135+5=140(厘米);
小强的身高是:140+3=143(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小玲、小明、小强3人之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18.90;36;19;120;
11;420;0;3000
【详解】略
19.2280;234;
2290;212……2
【分析】根据乘、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根据多位数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即可。除法用商乘除数=被除数进行验算。
【详解】570×4=2280 ☆468÷2=234
验算:
5×458=2290 ☆ 638÷3=212……2
验算:
20.28分米;40厘米;27米
【分析】(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之和,据此计算。
【详解】(1)7×4=28(分米)
(2)(12+8)×2
=20×2
=40(厘米)
(3)13+9+5
=22+5
=27(米)
21.1050本
【分析】根据题意,用工具书的数量乘6,可计算出故事书的数量,再把故事书的数量和工具书的数量相加,即可得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和工具书一共多少本,据此解答。
【详解】150×6=900(本)
900+150=1050(本)
答:学校图书室有故事书和工具书一共1050本。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先求出故事书的数量,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2.400克
【分析】1千克=1000克,依此将3400克化成多少千克多少克,然后用一箱水果连箱的重量减净含量即可,依此计算并解答。
【详解】3400克=3千克400克
3千克400克-3千克=400克
答:箱子重400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1)46米
(2)31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2)如果一面靠墙,要使需要的篱笆最少,也就是长边靠墙,需要篱笆的长度等于一条长边加上两条宽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1)(15+8)×2
=23×2
=46(米)
答:篱笆全长46米。
(2)15+8+8
=23+8
=31(米)
答:篱笆全长至少31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4.103本
【分析】先根据整数加法的意义把故事书和连环画的本数相加,求出总本数,然后再用总本数除以班数即可。
【详解】(236+176)÷4
=412÷4
=103(本)
答:平均每班分到103本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关键是求出故事书和连环画的总本数。
25.16元/个
【分析】用乐乐买的个数减欢欢买的个数,就是欢欢比乐乐少买了几个计算器,欢欢比乐乐少花了48元钱,用少花的钱数除以少买的个数,就是计算机的单价。
【详解】48÷(5-2)
=48÷3
=16(元/个)
答:计算器的单价是16元/个。
26.20元;4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假设儿童票票价为1份,则一张成人票票价为2分,依此计算总100元所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100元除以总份数,即可计算出一张儿童票票价,然后用一张儿童票票价乘2,即可计算出一张成人票的票价,依此解答。
【详解】2+2+1=5(份)
100÷5=20(元)
20×2=40(元)
答:一张儿童票要20元,一张成人票要40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对倍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