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6单元模拟测试卷(月考)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5个60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不正确的是( )。
A.5+60 B.5×60 C.60+60+60+60+60
2.甲种油1千克售价40元,乙种油500克售价25元。这两种油( )。
A.甲贵 B.乙贵 C.价格相等
3.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 )根同样长的小棒。
A.3根 B.6根 C.4根
4.下面汽车标志中,图(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5.笔算时,应该先从被除数的( )位除起。
A.百 B.十 C.个
6.吴老师买3张同样价格的火车票,付给售货员1000元,他买的可能是( )。
A.每张198元 B.每张312元 C.每张405元 D.每张519元
二、填空题
7.小林帮妈妈做晚饭,煮粥时要先在锅中加入一些水,500毫升的水小林可以倒满2个相同的杯子,小林用同样的杯子一共接满了8杯水,他一共倒入锅中( )升水。
8.在括号里填上“>”“<”或“=”。
5千克( )500克 999克( )1千克 4千克( )4000克
2000克( )2千克 7000克( )6千克 3000千克( )3000克
9.用一根24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10.每辆车装4个轮子。有45个轮子,可以装( )辆车,还剩( )个轮子。
11.想使口34×3的积是四位数,口里最小填( )。
12.张师傅要做300个零件,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5个。张师傅第三天做了( )个,前3天一共做了( )个。
三、判断题
1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
14.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15.七巧板里面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只能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
16.东方食品厂生产了1000千克小吃,这些小吃分装成袋,每袋重2千克,一共可以装2500袋。( )
17.表针走动、开关水龙头、拨动算盘算珠的运动都是旋转。(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
☆
20.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1.小明看一本童话书,已经看了5天,平均每天看28页。
(1)小明已经看了多少页?
(2)还剩25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22.一箱水果连箱重3400克,箱子上印着净含量3千克,箱子重多少克?
23.用两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有两种拼法)
24.姐姐有69元钱,弟弟有36元钱,要使弟弟的钱是姐姐钱的2倍,姐姐应该给弟弟多少钱?
25.爱心小队有6人,为给山区的孩子买足球,他们小队平均每天可以攒下8元钱。攒够336元一共需要多少天?
26.
(1)向( )平移了( )格。
(2)把上面的小船图向上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参考答案:
1.A
【分析】求5个60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用5个60相加进行计算;也可以用5乘60进行计算。
【详解】A.5+60表示5与60相加的和,列式不正确;
B.5×60改写成加法算式是60+60+60+60+60,表示5个60相加的和,列式正确;
C.60+60+60+60+60表示5个60相加的和,列式正确。
故答案为:A
2.B
【分析】1千克=1000克,先统一质量单位,之后看1千克里面有几个500克,再用500的单价乘对应数量求出1千克的价格,再比较。
【详解】1千克=1000克
500×2=1000(克)
25×2=50(元)
甲种油1000克售价是40元,乙种油1000克售价是50元。乙种油贵。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比较。
3.C
【分析】正方形一共有4条边,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摆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认识,需要熟记正方形的特征。
4.B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A.无论怎么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B.沿图中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C.论怎么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5.A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从百位数开始除起,如果百位上的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前两位数除,当除不尽有余数的时候,把余数和被除数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除以除数,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笔算937÷3时,应该先从被除数的百位除起。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B
【分析】吴老师买3张同样价格的火车票,付给售票员1000元,如果总价少于900元就不需要付1000元,如果多于1000元,付1000元不够,所以票的总价在900~1000元之间,用900和1000分别去除以3,求出每张的价格范围,再在选项中选择即可。
【详解】票的总价在900~1000元之间,
900÷3=300(元);
1000÷3≈333(元);
那么每张票的价格在300~333元之间;只有312元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确定总价的范围,再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单价的范围,从而求解。
7.2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500毫升的水小林可以倒满2个相同的杯子;我们首先可以算出8里面有几个2,再乘500,再根据1升=1000毫升,即可算出答案。
【详解】8÷2=4
4×500=2000(毫升)
2000毫升=2升
所以他一共倒入锅中2升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求出8里面一共几个2。
8. > < = = > >
【分析】根据1千克=1000克,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得解。
【详解】5千克=5000克,5000克>500克,所以5千克>500克;
1千克=1000克,999克<1000克,所以999克<1千克;
4000克=4千克,4千克=4千克,所以4千克=4000克;
2000克=2千克,2千克=2千克,所以2000克=2千克;
6千克=6000克,7000克>6000克,所以7000克>6千克;
3000克=3千克,3000千克>3千克,所以3000千克>3000克。
【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6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4米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依此即可计算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详解】24÷4=6(米)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
【点睛】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11 1
【分析】用轮子的个数除以每辆车装轮子的个数,商为可以装的辆数,余数为剩下轮子的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45÷4=11(辆)……1(个)
每辆车装4个轮子。有45个轮子,可以装11辆车,还剩1个轮子。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3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999÷3=333,要使口34×3的积是四位数,则口34×3里的数要大于333,据此解答。
【详解】999÷3=333,要使口34×3的积是四位数,则口34×3里的数要大于333,口里可以填3、4、5、6、7、8、9,最小填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算,先求出口34×3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30 75
【分析】第一天做了2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做5个,则第二天做的个数是比20个多5个,所以第二天做了20+5=25(个),第三天又比25个多5个,即25+5=30(个),求前3天一共做了多少个,就把前三天做的个数相加即可解答。
【详解】第二天:20+5=25(个)
第三天:25+5=30(个)
20+25+30
=45+30
=75(个)
则张师傅第三天做了30个,前3天一共做了75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和加法的意义。
13.×
【分析】比较铁和棉花哪一个比较重时,只需要比较二者的重量大小,与物体本身材质无关。铁和棉花的重量都是1千克,二者同样重。
【详解】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一样重。所以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认识,要注意克服铁“重”、棉花“轻”的惯性思维的干扰。
14.√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几个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例如:100×2=200。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中乘数末尾有0的相关计算。
15.×
【分析】根据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做题即可。
【详解】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有时可以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拼组,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6.×
【分析】用食品厂生产的小吃的总质量除以每袋的质量,即可求出一共可以装多少袋,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000÷2=500(袋)
东方食品厂生产了1000千克小吃,这些小吃分装成袋,每袋重2千克,一共可以装500袋。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生产的质量单位与每袋的质量单位是否相同。
17.×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物体或图形旋转后,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但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详解】表针走动、开关水龙头的运动都是旋转,拨动算盘算珠的运动是平移。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290;90;400;200;4200;
36;40;1000;13;0
【解析】略
19.2280;234;
2290;212……2
【分析】根据乘、除法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乘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根据多位数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即可。除法用商乘除数=被除数进行验算。
【详解】570×4=2280 ☆468÷2=234
验算:
5×458=2290 ☆ 638÷3=212……2
验算:
20.46厘米;140分米;33米
【分析】第1个图,图中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与宽已知,先求出8与15的和,再乘2即可求出其周长。
第2个图,这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35分米,根据周长公式求出35与4的积即可。
第3个图,这是一个四边形,四条边的长度已知,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即可。
【详解】(15+8)×2
=23×2
=46(厘米)
35×4=140(分米)
5+8+10+10
=13+10+10
=23+10
=33(米)
21.(1)140页;(2)165页
【分析】(1)平均每天看的页数乘5即等于已经看了的页数;
(2)看了的页数加没有看的页数即等于这本书的页数。
【详解】(1)28×5=140(页)
答:小明已经看了140页。
(2)140+25=165(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165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知识的掌握。
22.400克
【分析】1千克=1000克,依此将3400克化成多少千克多少克,然后用一箱水果连箱的重量减净含量即可,依此计算并解答。
【详解】3400克=3千克400克
3千克400克-3千克=400克
答:箱子重400克。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22厘米或26厘米
【分析】将两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长为公共边来拼,一种是以宽为公共边来拼,求出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进行解答。
【详解】第一种:以长为公共边来拼周长是:
(3+3+5)×2
=(6+5)×2
=11×2
=22(厘米)
第二种:以宽为公共边来拼周长是:
(5+5+3)×2
=(10+3)×2
=13×2
=26(厘米)
答:拼成的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22厘米或26厘米。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拼成后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解答。
24.34元
【分析】变化前后总钱数不变是69+36=105(元),当弟弟的钱是姐姐钱的2倍时,可以把姐姐的钱数看作1份,则弟弟的钱数就是2份,则把总钱数平均分成3份,求出其中一份,就是姐姐变化后的钱数,再用姐姐原来的钱数减去变化后的钱数,就是姐姐应该给弟弟的钱数。
【详解】(69+36)÷(2+1)
=105÷3
=35(元)
69-35=34(元)
答:姐姐应该给弟弟34元。
【点睛】此题属于和倍问题,运用关系式: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关键是找到数量和与它对应的倍数和。
25.42天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需要攒够的钱数除以每天可以攒下的钱数,得到的商就是需要攒的天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336÷8=42(天)
答:攒够336元一共需要42天。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先明确题中对应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6.(1)右;6
(2)见详解
【分析】(1)找到已知图形中的一个关键点,再找到平移后图形中与其对应的对应点,数一数中间隔了几个小格即可。根据箭头确定平移的方向。
(2)根据图形平移的方法,把这个图形的各个关键顶点分别向上平移5格,再把它们依次连接起来,即可得出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1)向右平移了6格。
(2)画图如下:
【点睛】本题属于基础性题目,一定要认真数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