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复习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复习检测(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26 08: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复习检测含答案
人教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16题)
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到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3、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4、下列实验(天平未画出)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5、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
6、等质量的硫和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硫=碳 B.硫>碳 C.硫<碳 D.无法判断
7、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g氢气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水
B.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8、分析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9、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折线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四种
10、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发生下图所示的循环反应,其中反应②为化合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低
B.理论上,循环过程中无需添加物质M
C.反应①理论上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O
D.总的化学表达式为:CH4 + O2CO2 +H2O
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9 2 3 33
反应后质量/g x 27 3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x的值为14; ②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③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④乙一定是化合物; ⑤反应过程中,甲、乙、丁的质量比始终为1:5:4。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2、某物质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13、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该反应中的甲、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4、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15、加热6.32g 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
A.KMnO4 B.KMnO4、K2MnO4、 MnO2
C.K2MnO4、MnO2 D.KMnO4、K2MnO4
16、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思想解释,并推论正确的是( )
A.50mL36%的盐酸用50mL水稀释,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出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能形成80g食盐水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推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二、填空题。
17、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看化学反应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_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故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_也没有改变。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18、请对表中写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填写评价序号),并更正。
评价序号:
①箭号标注不正确 ②反应条件不正确
③没有配平    ④违背客观事实
化学方程式 评价 更正
Mg+O2MgO2
H2+O2H2O
S+O2↑SO2
2H2O2H2↑+O2↑
19、研究人员利用太阳能反应器制造合成气,其主要成分为CO和H2,该种化工原料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合成不同的产品,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
(1)若仅用合成气为生产原料,其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序号)。
A.甲醇:CH3OH B.尿素:CO(NH2)2
C.葡萄糖:C6H12O6 D.草酸:H2C2O4
(2)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和X,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2:
一氧化碳 水蒸气 氢气 X
反应前的质量/g 32 9 4 4
反应后的质量/g 4 18 待测 27
则:当反应后氢气的待测质量为 g。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 。
20、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 ;
(2)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制取氧气 。
三、实验题。
21、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A中气球的作用为_______,请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上述3个实验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_。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2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地操作、准确地称量和细致地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A、B、C、D四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个数;⑥原子的质量。
(3)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写出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不溶于水)和Na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___________。
(4)实验D中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丁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黄色固体物质产生,经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黄色固体是镁与氮气反应生成的Mg3N2,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
(6)如果用足量的镁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3.6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是___________。
A 5 g B 6 g C 4.8g D 5.6g
四、计算类综合题。
23、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写出计算过程)
2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2.8t氧化钙,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期末复习检测含答案
人教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16题)
1、“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到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2、某化合物R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两种物质,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答案】C 
3、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S+O2SO2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
【答案】C
4、下列实验(天平未画出)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D
5、大多数动植物呼吸作用时发生反应:X+6O26CO2+6H2O,动植物利用该反应释放的能量维持生命活动。X的化学式为(  )
A.C6H12 B.C6H12O C.C6H12O6 D.C6H12O8
【答案】C
6、等质量的硫和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的氧气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硫=碳 B.硫>碳 C.硫<碳 D.无法判断
【答案】C
7、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g氢气和1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2g水
B.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C.两个氢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水分子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答案】D
8、分析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D.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答案】A
9、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折线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t3时刻,剩余固体物质有四种
【答案】C
10、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发生下图所示的循环反应,其中反应②为化合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低
B.理论上,循环过程中无需添加物质M
C.反应①理论上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O
D.总的化学表达式为:CH4 + O2CO2 +H2O
【答案】C
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9 2 3 33
反应后质量/g x 27 3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x的值为14; ②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③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④乙一定是化合物; ⑤反应过程中,甲、乙、丁的质量比始终为1:5:4。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B
12、某物质3.2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答案】D
13、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该反应中的甲、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D
14、在反应X+2Y====R+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答案】B
15、加热6.32g KMnO4,当剩余物的质量为5.68g时,停止加热,则剩余物中含有的物质是( )
A.KMnO4 B.KMnO4、K2MnO4、 MnO2
C.K2MnO4、MnO2 D.KMnO4、K2MnO4
【答案】C
16、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思想解释,并推论正确的是( )
A.50mL36%的盐酸用50mL水稀释,推出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出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能形成80g食盐水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推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答案】B
二、填空题。
17、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看化学反应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_________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故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_也没有改变。质量守恒定律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物质的总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答案】原子重新组合 种类 数目 质量
18、请对表中写错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填写评价序号),并更正。
评价序号:
①箭号标注不正确 ②反应条件不正确
③没有配平    ④违背客观事实
化学方程式 评价 更正
Mg+O2MgO2
H2+O2H2O
S+O2↑SO2
2H2O2H2↑+O2↑
【答案】④ 2Mg+O22MgO ③ 2H2+O22H2O
① S+O2SO2 ② 2H2O2H2↑+O2↑
19、研究人员利用太阳能反应器制造合成气,其主要成分为CO和H2,该种化工原料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合成不同的产品,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
(1)若仅用合成气为生产原料,其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序号)。
A.甲醇:CH3OH B.尿素:CO(NH2)2
C.葡萄糖:C6H12O6 D.草酸:H2C2O4
(2)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和X,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2:
一氧化碳 水蒸气 氢气 X
反应前的质量/g 32 9 4 4
反应后的质量/g 4 18 待测 27
则:当反应后氢气的待测质量为 g。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 。
【答案】(1)D; (2)0; (3)8:9
20、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反应 ;
(2)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制取氧气 。
【答案】 ;
三、实验题。
21、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图所示的3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A中气球的作用为_______,请写出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上述3个实验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___。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答案】(1)密封容器,缓冲气压
(2)ABC AC (3)①②⑤
22、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地操作、准确地称量和细致地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A、B、C、D四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个数;⑥原子的质量。
(3)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写出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不溶于水)和Na2S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___________。
(4)实验D中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丁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有黄色固体物质产生,经过查阅资料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黄色固体是镁与氮气反应生成的Mg3N2,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
(6)如果用足量的镁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3.6g镁条在某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可能是___________。
A 5 g B 6 g C 4.8g D 5.6g
【答案】(1)先变大,后变小
磷燃烧放出热量气体膨胀,气球变大;燃烧消耗了氧气反应后装置中压强减小
(2)①③⑤⑥
(3)CuSO4 +2NaOH=Cu(OH)2↓+Na2SO4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化学变化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有质量守恒定律
(4)
(5)氧气比氮气更活泼,容易参加化学反应 (6)大于 (7)D
四、计算类综合题。
23、6.2g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生成多少克五氧化二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是x,生成五氧化二磷质量为y。
4P + 5O2 2P2O5
124 160 284
6.2g x y
x=8g y=142g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是8g,生成五氧化二磷质量为142g。
2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2.8t氧化钙,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及解析】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需要碳酸钙5t。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