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9.2《项脊轩志》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26 08:0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四维目标
语言构建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梳理文本。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作者善于选取细节表达真挚情感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写作特色。
解 题
项脊轩志
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追念祖先:
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有“怀宗追远”之意。
言其窄小:
如颈脊之间,故名。
自号项脊生:
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他想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的顶梁柱。
“志”:
是“记”的意思,是一种记事抒情的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碑记、游记、杂记等。《项脊轩志》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书斋雅趣
陋室
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书斋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老学庵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书斋题名,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
七录斋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读书习惯抄完读一遍烧掉,反复达六七次而成诵。
聊斋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题书屋为“聊斋”。
饮冰室
梁启超的书斋名。“饮冰”出自《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意喻自己忧国忧民之“热”,饮冰方能“消暑”。
求阙斋
曾国藩自书其书舍,阙者,缺也。“求阙”之义:一“求阙于他事,求全于堂上”;不求事事完美,只求事事尽力。二是取盈则必亏之意,表达以盈满为戒。
或体现高洁的志向和安贫乐道的雅趣。
或好学勤学励志,或修身养德严于律己。
“唐宋派”
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主张“文道合一”。归有光为“唐宋派”成就最高的人。
归有光的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归有光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昆山人;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九岁能文;35岁中举,八试不第;迁嘉定,收徒讲学;花甲及第,授长兴县令,后任南京太仆寺丞,故称“归太仆”。
8岁丧母周氏,17岁失祖母夏氏,29岁发妻魏氏死,43岁长子亡,44岁继室又死。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在散文创作方面却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散文家。散文代表作《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等等。
他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事,情深意切,感染力很强。《项脊轩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归有光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
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矫正字音
轩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迨 异爨
阖门 长号 扃牖 象笏
呱呱 老妪 先妣 中闺
扉 兀坐 庖 栖于
啸歌 万籁 姊妹
xuān


yuán
dài
cuàn

b
guī
fēi



jiōng y u
sh n
y n
háo

páo

xiào
lài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
文 眼 ——
本文文眼 ——
整体感知
初读感知
诵读全文,思考文章围绕“项脊轩”写了些什么?
一间书斋
两种感情
三世变迁
四个女人
五件事情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多可喜,亦多可悲
祖辈,父母辈,自己
先大母,妪,先妣,妻子
修葺项脊轩;诸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xuān
原来的
判断句
一丈见方(古今异义)寺庙以及道观最高领导者
向下(名作状)

向四周看
向北(名作状)
…的地方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渗漏下来,(尤其是下雨时),雨水往下倾注;每次移动桌子,环视没有可以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不能得到阳光照射,太阳一过了中午,屋里就暗了下来。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wéi

yuán
shǔn
修补
使(之),省略句
从上面、在前面(名作状)
筑墙(名作动)
围绕
连词,“来”
抵挡

明亮的样子
状后

种植
光彩,美景
栏杆
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它不再从上面漏雨。在屋前新开四扇窗户,围着庭院筑起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院我又混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yǎn

俯仰;这里指安居。
静默的样子,独自端坐;
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响声
离开

十五
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安居室内,有时长啸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端坐着,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 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优美舒缓,美丽可爱。
修葺前 修葺后 结论
对 比 探 究
狭小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破漏
阴暗
多可喜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庭阶寂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不漏
明亮
幽雅
这是怎样的“一间书房”?修葺前后有何变化?
鉴析
赏析能体现作者志趣的描写
兰桂竹象征着高尚的节操,文中此句表明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写书房外部环境,更写出轩中幽静气氛,写出了作者的读书之乐。
鉴析
表达的感情:
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往日闲适、静谧生活的无限眷恋。
△ “万籁有声”乃是以声衬静笔法,因各种声音都能充盈于耳,反倒显得周围之寂静。深得唐人王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意境。
◇ “万籁有声”有什么表达作用?
【译文】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官守法
二者必居其一
昂其值,居为奇货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过了
处于
当,任
占据
存储

喜从何来?
轩中明亮、宁静;
庭院幽雅、清静;
作者悠闲、自在。
窄小破旧
阴暗潮湿
修葺
对 比
写景为主,景中含情
旧阁子
项脊轩
:喜爱眷恋、怡然自得
“喜”在何处?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冥然兀坐。
白天,“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庭院显得多么幽静,多么迷人! “三五之夜”,皓月当空,月色如水,桂枝的倩影投落在粉墙上,错落有致,别具情味;微风过处,光影摇动,幽香阵阵,心旷神怡。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正是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读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项脊轩那种深挚的眷恋喜爱之情。
好学
醉于书香
善思
怡然自得
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
人物活动,叙事含情
情感
两种
结构上:
的作用
承上启下
联系第二段思考:“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眼】文章的眼睛。在文章中,统帅全文,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的一句话,它常常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本文文眼句,,具有统帅全文、提纲挈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的作用。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
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
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
墙,凡再变矣。
在这之前

一个整体
等到
几位伯父叔父
分灶做饭,分家
到处(古)(今:每每,时常)
名作状,向西
越过
厨房
状后
开始时
修筑
不久
总共
两次(古今异义)
【译文】在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和围墙,门和墙到处都是这样。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文本解析——第二段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老妇人
状后
去世的祖母
祖母
哺乳(名作动)

先母

代词,她

常常
告诉
通“尔”,你
这里


表修饰



判断句
偏指一方,“她”
文本解析——第二段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háo
jīn
指少年,古人15岁
自从
读书(于)轩中(省略句)
探望
你的
怎么
整天
很像
等到


没有成效
取独
不久
上朝(名作动)

应当
代词
看、回忆
控制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第二段
三世变迁
作者主要写了哪三世的变迁?
品味归有光面对变迁的感情。
祖辈
父辈
己辈
此(象笏)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吾家读书久不效;迨诸父异爨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则可待乎。
1、对家族往昔荣光的追忆;
2、对家族分崩离析却无力挽回的无奈与悲凉;
3、对振兴家族的期望与奋发。
人物 人物表现 人物形象 感情
先妣
先大母 “抚之甚厚”
“儿寒乎?欲食乎?”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他日汝当用之!”
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温婉慈母形象
疼惜关爱孙子;
期望孙子功成名就
思念
悲痛
想起慈母,归有光是“泣”,而提到“大母”则“长号不自禁”,请结合第二段分析归有光悲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请联系归家家族变迁及归有光自身的人生际遇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
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令人长号不自禁
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

情感表达极有层次
由内向转为外露
由沉稳渐趋强烈
家族衰败,家中凌乱,使他感到遗憾与惆怅;
2.对已故祖母以及母亲的怀念;
3.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愧对先人。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jiōng yǒu
dài
以前 曾经

经过
到(厨房)
关着窗户
表修饰
音节助词,无义
凭借
总共
能够
被烧毁
大概
……的原因
文本解析——第三段
思考探究
本段讲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自己闭门苦读
多次遭火未焚
悲喜交加
《项脊轩志》被删除的一段文字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
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
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已经
来归;嫁过来。归,妇女出嫁。
归宁;回娘家探亲。
形制、规制
亲手。名作状。
书案
转述。诸;众。
助词,用于句首,那么
耸立的样子。
盖;伞盖
写字,名作动
文本解析——第四段
【译文】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的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文本解析——第五段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其时,归有光28岁,爱妻离去,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亲手。名作状。
耸立的样子
伞盖
补记:怀念亡妻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生前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死后
室坏不修。
① 忆往事:
幸福恩爱
② 写景:
景中寓情
忧伤过度
思念伤怀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写枇杷树的妙处?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暗示时光的推移。“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变化。
2.抒发光阴易逝,树长人亡,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
3.融情于景,借物抒情,——抒发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感伤。作者看到树,自然想到种树之人,想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作者明写树,实则借物抒情,化无形的相思为有形之物,寄托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4.以景结情。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章选取日常生活中一些感人至深的细节与场面,借项脊轩兴废,写出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与人事变迁,表达作者对人亡物在、物是人非、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之情。
文本小结:
1、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2、善于利用细节描写。
3、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4、感情抒发富有层次。
写作特色
理解性默写
①《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理解性默写
①《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作者这个大家庭的叔父辈分家自立门户后鸡狗横行、人员杂乱的一片萧条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项脊轩志》中,点明老妪对作者家中的巨大贡献以及作者母亲对其十分关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犬西吠
客逾庖而宴
鸡栖于厅
乳二世
先妣抚之甚厚
理解性默写
①《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既表达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
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