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分析实验探究的数据,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表达式,描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根据力的单位定义说出F=ma是如何从F=kma变成F=ma的
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活动一:
问题1 同时释放小车,A组的三个钩码先落地还是B组的一个钩码先落地?为什么?
活动二:
问题1在上一次的实验过程中,不同的同学得到的a-F图像以及a-1/m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同学们加速度与合外力有关系?
问题2同学们的图像与猜测不符合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证实我们的猜想?
问题3(1)结合数学中的正比例函数,同学们想一想用一个公式来表示a、m、F之间的关系。
k如何取值公式最简洁?怎样定义力的单位才能这样取?
小结: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表达式:
活动三:
思考1:你从视频中观察到力和加速度的变化有何规律?是因为加速度变化了力才变化?还是因为力变化了加速度才变化?能否说成力与加速度成正比,力随加速度变化,为什么?
思考2: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 = ma中,F与a这两个矢量的方向关系是怎么样?
思考3:根据a-t图与F-t图,拉力变化的瞬间,加速度是否同时改变?两者的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思考与讨论1:用公式 和a=F/m都可以求出a,两个公式有何不同?
活动三:
1、经测量,手机及滑块质量为758.2g,请计算峰值时物体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2、对比测量值与真实值,发现了什么?
3、根据手机质量758.2g、拉力1.74N以及加速度的测量值1.19m/s2,估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情景迁移:小车实验中,小车B重50g,每个钩码50g,平衡摩擦力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
只挂一个钩码时小车的加速度 。
本节小结: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_____比,跟它的质量成_____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_____.
2.(1)表达式:F=_____,式中k是比例系数,F是物体所受的____.
(2)国际单位制中:F=_____
二、力的单位
1.国际单位:力的单位是____,简称____,符号____
2.1N的定义: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规定为1 N,即1 N=___________________.
3.比例系数k的意义
(1)在F=kma中,k的选取有一定的任意性.
(2)在国际单位制中k=____,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式中F、m、a的单位分别为____、____、____.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