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寒假预习第一讲
机械运动
【知识点分析】
一.参照物
1.机械运动:空间位置不断的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取其他物体,选取的物体就是参照物。
3.运动的判断:相对于参照物距离,方向没有变化为静止,二者只要变化一个就为运动。
4.参照物的选取:
(1)参照物的选取是随机的:选择一个非自身的物体做参考系
(2)参照物是假定不动的:选择后假定参照物不动。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1.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发生变化,方向可能来回变化。
2.曲线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
三.速度
1.运动快慢的比较:
(1)相同时间比较运动距离 (2)相同距离比较运动时间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大小:物体运动得越快,则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则速度越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计算速度的公式可表示为v=s/t。
(4)单位:常用的速度单位是米/秒和千米/时。“1 米/秒”的意义:如果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米,它的速度就是1米/秒。换算关系:1米/秒=3.6千米/时。
3.路程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
1.路程与时间图像: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水平表示静止不动。
2.速度与时间图像:图像和时间夹的面积表示路程大小,水平表示匀速,向上倾斜为加速。
【例题分析】
1.二中学生用“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是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可忽略不计。已知小球运动的方向未发生改变,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以下分析不对的是( )
A.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一样长 B.下方小球速度约等于83.3cm/s
C.下方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上方小球速度等于0.8m/s
2.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如图所示,这是他半决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苏炳添一定是静止的
C.猎豹奔跑速度可达100km/h,比苏炳添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
D.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3.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给居民送包裹,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是静止的 B.以包裹为参照物,无人机是运动的
C.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包裹是静止的
4.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如图所示,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
C.a车向右运动,b车可能静止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一分钟能行驶2000m D.0~40s内甲乙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同
6.如图所示,小芳正骑自行车向西行驶,她看到前边的汽车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张都距自己越来越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和小张都是静止的
B.以小张为参照物,小芳和汽车都在向东运动
C.以汽车为参照物,小芳和小张都在向西运动
D.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向西运动,小张向东运动
7.2022年9月30日,我国空间站组合体首次利用转位机构在轨实施大体量舱段转位操作,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舱“L”构型,如图所示。在转位过程中,若说问天实验舱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核心舱 C.核心舱上的太阳能帆板 D.问天实验舱上的太阳能帆板
8.运动会上高速摄像机抓拍甲、乙、丙三位百米比赛运动员,在某时刻三者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从起跑到该时刻,有关甲、乙、丙三位运动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可以判断甲运动员跑的最快
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D.丙运动员每个时段的速度一定都是最小的
9.动物界中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空中飞行最快的是褐海燕,它们的速度如图所示。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旗鱼最大 B.猎豹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10.如图所示,青龙桥处在大冶市城区内青龙山公园内,横卧于大冶湖之上,青龙桥相对于以下哪个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
A.桥下的流水 B.顺流而下的船
C.天上的飞鸟 D.河岸的柳树
11.如图所示,汽车制动后的5s时间内,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10m、8m、6m、4m、2m。已知汽车制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由以上数据可以判断( )
A.1s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10m/s
B.该减速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汽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5.5m/s
D.第5秒内汽车只运动了0.75s,有0.25s处于静止状态
12.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天鹅飞行时的速度的实验,由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内,天鹅飞行的距离为75m
B.天鹅通过30m标杆处的速度一定为10m/s
C.内,天鹅飞行的平均速度是15m/s
D.前6s天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下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下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测速仪两次发出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4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遇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了32m
C.汽车遇到两次信号的时间差为1.4s D.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14.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15.如图所示,在商场里,吴立和妈妈正站在自动扶梯上一起下楼。吴立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身旁的妈妈 B.货架旁驻足选购商品的顾客
C.扶梯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 D.货架旁来回行走中的售货员
1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0~2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s时的速度是1m/s
17.2022年9月1日下午神舟十四号飞船问天实验舱上搭载的小机械臂,托举航天员到达指定位置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机械臂托举航天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说航天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外一个航天员 B.问天实验舱
C.神舟十四号飞船 D.机械臂的限脚器
18.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凯里驶向长沙,若凯里距长沙6.3×105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
C.该汽车9h可以从凯里到达长沙 D.该汽车9×104s可以从凯里到达长沙
19.哈尔滨市的龙塔是亚洲第一高铁塔,游人乘电梯登上龙塔就可以看到哈尔滨市美丽的景色,在游人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它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龙塔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使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
20.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B.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C.0~15s,甲、乙两车路程相等 D.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2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两同学在t=10秒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22.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成功对接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驻空间站,在轨驻留 6 个月,遨游太空(一天可绕地球 15 圈以上)。如图当“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23.有关下列四幅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因为子弹的速度很慢
B.乙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加油机和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
C.丙图中的接力棒,相对于前面的同学是运动的
D.丁图中,司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24.如图显示了在陆地、水中、空中运动最快的三种动物和苏炳添的百米记录,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
A.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跑40m B.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是108km/h
空中飞得最快的褐海燕速度5km/min D.亚洲飞人苏炳添的百米记录9.98s
答案解析
【例题分析】
1.二中学生用“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如图是两个小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频闪时间间隔为0.02s,闪亮时间可忽略不计。已知小球运动的方向未发生改变,根据照片记录的小球位置,以下分析不对的是( )
A.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一样长 B.下方小球速度约等于83.3cm/s
C.下方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D.上方小球速度等于0.8m/s
【答案】ACD
【解析】A.上面小球运动时间为
下面小球运动时间为
所以图中上方小球运动的时间长,故A错误,符合题意;
BD.由图可知两球通过的距离为
上面小球运动时间为
下面小球运动时间为
上方小球速度为
下面小球的平均速度约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C.下面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间距越来越大,下面小球做直线运动,所以下面小球做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越来越快,故C错误,符合题意。
2.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83秒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如图所示,这是他半决赛时冲刺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苏炳添一定是静止的
C.猎豹奔跑速度可达100km/h,比苏炳添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
D.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
【答案】D
【解析】A.苏炳添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般情况下,百米比赛起跑阶段速度较慢,冲刺阶段速度较快,故A错误;
B.由于其它运动员的运动速度不一定跟苏炳添的速度相同,因此以旁边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苏炳添与旁边的运动员的相对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即苏炳添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
C.苏炳添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此速度比猎豹奔跑速度要小。故C错误;
D.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运动快慢,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运动快慢,故D正确。
3.疫情期间利用无人机给居民送包裹,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是静止的 B.以包裹为参照物,无人机是运动的
C.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包裹是静止的
【答案】A
【解析】A.以无人机为参照物,包裹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A正确;
B.以包裹为参照物,无人机的位置不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的位置在改变,是运动的,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包裹的位置在改变,是运动的,故D错误。
4.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如图所示,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
C.a车向右运动,b车可能静止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答案】C
【解析】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右飘,所以风是向右吹,因为a车旗向左飘,所以a车只能向右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b车旗向右飘,所以b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向左运动,可能静止 ,可能向右运动,车速小于风速,故C正确,ABD错误。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一分钟能行驶2000m D.0~40s内甲乙行驶的平均速度不同
【答案】A
【解析】AB.由图可知,甲车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甲汽车的速度
甲汽车一分钟行驶路程为
故C错误;
D.0~40s内甲乙行驶的路程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
6.如图所示,小芳正骑自行车向西行驶,她看到前边的汽车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张都距自己越来越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和小张都是静止的
B.以小张为参照物,小芳和汽车都在向东运动
C.以汽车为参照物,小芳和小张都在向西运动
D.以小芳为参照物,汽车向西运动,小张向东运动
【答案】D
【解析】AD.以小芳为参照物,前边的汽车和后面向同一方向跑步的小张都距她越来越远,说明汽车向西运动,小张向东运动,故A错误,D正确;
B.以小张为参照物,前面的汽车和小芳离她都越来越远,说明都在向西运动,故B错误;
C.以汽车为参照物,后面的小张和小芳离它越来越远,都在向东运动,故C错误。
7.2022年9月30日,我国空间站组合体首次利用转位机构在轨实施大体量舱段转位操作,由两舱“一”字构型转变为两舱“L”构型,如图所示。在转位过程中,若说问天实验舱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球 B.核心舱 C.核心舱上的太阳能帆板 D.问天实验舱上的太阳能帆板
【答案】D
【解析】ABC.在转位过程中,问天实验舱相对于地球、核心舱、核心舱上的太阳能帆板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地球、核心舱、核心舱上的太阳能帆板为参照物问天实验舱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问天实验舱相对于问天实验舱上的太阳能帆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问天实验舱上的太阳能帆板为参照物问天实验舱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8.运动会上高速摄像机抓拍甲、乙、丙三位百米比赛运动员,在某时刻三者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从起跑到该时刻,有关甲、乙、丙三位运动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可以判断甲运动员跑的最快
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D.丙运动员每个时段的速度一定都是最小的
【答案】C
【解析】AC.在某时刻三者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距离最大,丙通过的距离最小,根据可知,甲的平均速度最大,丙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C正确;
B.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相同路程比时间,二是相同时间比路程。根据上图可知,本题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较通过路程的方法来判断甲运动员跑的最快的,故B错误;
D.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运动的平均快慢,丙的平均速度最小,但不表示在任一时间内的速度都小,故D错误。
9.动物界中水中游动最快的是旗鱼,陆地上跑得最快的是猎豹,空中飞行最快的是褐海燕,它们的速度如图所示。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 )
A.旗鱼最大 B.猎豹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样大
【答案】C
【解析】旗鱼的速度
猎豹的速度
褐海燕的速度
则 v褐海燕>v猎豹>v旗鱼
褐海燕的速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青龙桥处在大冶市城区内青龙山公园内,横卧于大冶湖之上,青龙桥相对于以下哪个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
A.桥下的流水 B.顺流而下的船
C.天上的飞鸟 D.河岸的柳树
【答案】D
【解析】ABC.青龙桥横卧于大冶湖之上,相对于桥下的流水、顺流而下的船、天上的飞鸟,青龙桥的相对位置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ABC不合题意;
D.青龙桥横卧于大冶湖之上,相对于河岸的柳树,青龙桥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汽车制动后的5s时间内,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10m、8m、6m、4m、2m。已知汽车制动过程做匀减速运动。由以上数据可以判断( )
A.1s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10m/s B.该减速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汽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5.5m/s D.第5秒内汽车只运动了0.75s,有0.25s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B
【解析】A.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1s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1s内的位移差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由题意可知
可得汽车的加速度为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故该减速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故B符合题意;
CD.由匀变速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得,汽车制动时的初速度为
因此汽车从开始制动到静止的总时间为
故汽车在第5s末还未停止,因此汽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CD不符合题意。
12.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天鹅飞行时的速度的实验,由图可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内,天鹅飞行的距离为75m
B.天鹅通过30m标杆处的速度一定为10m/s
C.内,天鹅飞行的平均速度是15m/s
D.前6s天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A.时,天鹅飞行的距离为
故A错误;
B.天鹅通过30m标杆处的平均速度为
但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10m/s,故B错误;
C.的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前3s和后3s内天鹅运动的时间相同,路程不同,所以前6s天鹅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13.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下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下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6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测速仪两次发出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4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遇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遇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了32m
C.汽车遇到两次信号的时间差为1.4s
D.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m/s
【答案】D
【解析】A.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由可得,距测速仪
故A错误;
B.由图知,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经过的时间为
由可得,距测速仪
汽车遇到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距离
故B错误;
CD.汽车两次遇到信号的时间差为
汽车的速度
故C错误,D正确。
14.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B
【解析】①猎豹的奔跑,猎豹的位置相对于地面在变化,是机械运动;
②声带振动,没有位置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
③蜗牛在缓慢的爬行,位置发生了变化,是机械运动;
④灯光闪烁,没有位置的变化,不是机械运动。
综上所述,①③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15.如图所示,在商场里,吴立和妈妈正站在自动扶梯上一起下楼。吴立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身旁的妈妈 B.货架旁驻足选购商品的顾客
C.扶梯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 D.货架旁来回行走中的售货员
【答案】A
【解析】A.站在自动扶梯上下楼的吴立,和身旁的妈妈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身旁的妈妈吴立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CD.吴立相对于货架旁驻足选购商品的顾客、扶梯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货架旁来回行走中的售货员,他们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CD不符合题意。
16.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0~2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s时的速度是1m/s
【答案】D
【解析】A.由图像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运动的总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在0~7s的时间内,小车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再后来又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运动的总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的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在0~2s内,小车的s-t图像是过原点的斜直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2秒运动的路程是2m,小车此时的速度是
第1s时的速度是1m/s,故 D符合题意。
17.2022年9月1日下午神舟十四号飞船问天实验舱上搭载的小机械臂,托举航天员到达指定位置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在机械臂托举航天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说航天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外一个航天员 B.问天实验舱
C.神舟十四号飞船 D.机械臂的限脚器
【答案】D
【解析】ABC.小机械臂托举航天员到达指定位置执行第一次出舱活动时,他与另外一个航天员、问天实验舱和神舟十四号飞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它们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机械臂的限脚器和航天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机械臂的限脚器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18.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凯里驶向长沙,若凯里距长沙6.3×105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
C.该汽车9h可以从凯里到达长沙 D.该汽车9×104s可以从凯里到达长沙
【答案】C
【解析】AB.由图可知,表盘的分度值为2km/h,该汽车的速度为70km/h,故AB不符合题意;
CD.已知凯里到长沙的路程s=6.3×105m,由可知到达长沙的时间为
故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19.哈尔滨市的龙塔是亚洲第一高铁塔,游人乘电梯登上龙塔就可以看到哈尔滨市美丽的景色,在游人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它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龙塔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使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
【答案】C
【解析】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它乘客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A错误;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故B错误;
C.以龙塔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正确;
D.以路上行使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D错误。
20.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0~5s,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 B.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C.0~15s,甲、乙两车路程相等 D.10~20s,乙车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0~5s内乙车的路程比甲车大,所以乙车速度快,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C.由图像可知,15s甲车和乙车运动路程均为15m,根据公式可知,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BC正确,B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10~20s随着时间增加,乙车路程没有改变,即乙车静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1.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A.两同学在t=10秒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答案】D
【解析】A.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而不是在10秒时相遇,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
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
即 v甲=3v乙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两人从10min到15min,即5min内,两人通过的路程为1km,故相遇后的乙的速度
即
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乙的平均速度
即 v甲平=2v乙平
故D符合题意。
22.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成功对接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驻空间站,在轨驻留 6 个月,遨游太空(一天可绕地球 15 圈以上)。如图当“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好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B.“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C.“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空间站”相对地球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AB.“神舟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以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飞船”位置不变,因此“神舟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故A错误,B正确;
CD.以地球为参照物,因此“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CD错误。
23.有关下列四幅图片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因为子弹的速度很慢
B.乙图是空中加油的情景,加油机和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
C.丙图中的接力棒,相对于前面的同学是运动的
D.丁图中,司机相对于树木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A.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因为子弹与飞机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相对静止,故A错误;
B.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相对静止,使油管能插入油箱进行加油,故B正确;
C.接力比赛中,在交接棒的一瞬间,接力棒相对于前面同学的位置保持不变,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司机相对于树木和太阳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司机是运动的,故D错误。
24.如图显示了在陆地、水中、空中运动最快的三种动物和苏炳添的百米记录,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
A.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跑40m B.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是108km/h
C.空中飞得最快的褐海燕速度5km/min D.亚洲飞人苏炳添的百米记录9.98s
【答案】C
【解析】A.猎豹的速度为
B.旗鱼的速度
C.褐海燕的速度
D.亚洲飞人苏炳添的速度
比较可知,运动速度最大的是褐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