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教案
“地球的圈层结构”位于地理1第一章第三节,教材结构安排上将地理教学视角由宏观宇宙环境转入地球本身的自然环境和内部圈层结构。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影响巨大,知道自然环境主要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 岩石圈构成,为“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
1.课标原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2017年版) 2.课标解读:本条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进而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对于各圈层,学生应当抓住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学生应当能够运用示意图或者自行绘制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人地协调观: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认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意识到人类活动能对自然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综合思维:通过动画演示,对比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方向、速度、地震体验等传播特征,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3.区域认知:在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示意图上正确标记岩石圈和软流圈,说出各圈层的主要范围与特征。 4. 地理实践力: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和地球外部圈层关系图,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
重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
难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递特征,岩石圈与地壳之间的关系
教材、笔记本、黑笔
一、课程导入
【教师活动】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以再地下旅行,甚至穿过地心。但就当前实际的科技水平来说,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目前最深的钻井,深度为12千米,仅仅接触地球的表皮。追问学生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科学家们通过什么手段探测地球内部 由此转入“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
【学生活动】聆听教师讲课内容,回答科学家们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可以通过钻井、声呐、地震波等方式实现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
【设计意图】故事情境导入,寻找学生熟悉事物,提高学生参与感。发散思维,对比不同事物,引发思考,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
【教师活动】
播放《地震波》视频,在黑板上绘制表格,要求学生对比横波与纵波的传播速度、方向与地震体验。展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变化示意图,归纳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的传递特征。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说出横波传播的方向与地面平行、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传播的方向与地面垂直、速度快,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地震时,人先感受到纵波,上下颠簸,然后感受到横波,左右摇晃。
【设计意图】结合地震体验讲解地震波相关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二)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教师活动】
结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变化特征,划分不同圈层,并描述地壳、地幔、地核的深度、物质组成、物质状态与典型特征等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递速度会有几次突变,这说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发生了变化。突变点所对应的深度(33km和2900km)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不连续界面,地震波传播速度稳定地区域对应地壳、地幔和地核。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看图、绘图能力。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教师活动】结合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展示地球外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讲解其范围、典型特征、内部组成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说出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环境。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绘制示意图表示四大圈层的位置范围与相互关系,描述其主要特征。
【设计意图】加强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梳理综合观点和保护自然地观点。
(三)课堂训练
【教师活动】借助板书和思维导图总结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2-3题。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地球圈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是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由塑性物质组成,为岩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2.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答案:1.C 2.B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依次是( )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 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 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学生活动】完成对应练习,提出疑难之处,等待教师解答。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梳理知识框架,查漏补缺。
三、课堂总结
结合板书与思维导图,回顾课程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四、课后作业
练习册对应章节内容